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及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人类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由"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只有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全面改革,才能突破瓶颈、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
幸福研究促进人本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再次走向统一,呼唤以物为本的财富观向以人为本的幸福观转变,推动国民福祉的人本价值回归,从而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失衡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综合实力、整体品位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城市管理通过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管理来具体实施,以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城市发展。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管理的变革方向由"物"本向"人"本转变。以往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结果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被人为割裂。因此,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管理必须实现由重"物"到重"人"的根本转变。除满足城市物质空间要素外,更要关注人的行为心理、不同社会阶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就业两者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选择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在经济发展中同时实现高就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努力扩大就业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华兴顺 《理论界》2010,(12):41-43
地方政府行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以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和行为特征为视角,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体制性障碍。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至少应包括三个变量:上级政府的信任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具有扩张性、竞争性、短期性和差异性等四个主要特征。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制度等的变革,建立起"集约式"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大体经历了五种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确立,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论思维方式将哲学的主题和使命由"解释世界"置换为"改变世界";它实现了探索本体论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将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之中,强调事实与价值在社会历史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土地财政"成为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一个实际发展模式。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土地财政"行为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要思考其不足之处与改进对策,使"土地财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应重构以"民生服务"为"标尺"的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投资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应推进土地资本化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地方"土地财政"由"出让收入为主"向"税收收入为主"的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8.
应立足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转型期发展的宏观背景探求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依据和时代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仅仅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而是转变经济社会整体上的发展方式.反思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的经验教训.根本转变"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念,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发展观.理清"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依据,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主题;正确把握现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两个影响很大的历史拐角,一是"一五"计划的完成本应进入"二五"计划却转化为"大跃进";二是上世纪60年代调整成功后本应顺利进入"三五"计划,却转化为"文化大革命".两大历史拐角的经济成因: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的确立,是形成这一转化的基本条件;计划经济下的高度集权体制;没有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几点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市场的调节功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郭军 《中州学刊》2008,(3):35-37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积极进展.从追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追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办事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作为一种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自己基本的内容和本质要求.现阶段,研究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其内容要求至少应注重三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必须从单纯追求GDP转向追求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经济发展必须从机械的物本主义转向生动的人本主义;三是经济发展必须从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表现在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个方面。在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改革之后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在财富差距上,城乡居民之间,无论是储蓄存款还是实物资产拥有量都有极大的差距。从城乡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入世后的影响来看,今后几年内,城乡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增长物质财富.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作为能够最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体制的同时,也作为社会分化体制而加大了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把握社会主义财富生产的功能性要求与合法性要求的同时,确立起与从"如何增加财富"到"如何支配财富"的历史转变相适应的社会财富生产观.  相似文献   

13.
贫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在今天,物质财富仍然是难以替代的超强力量。只要私有制存在,世界上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有平等占有财富的大同。现在贫富差距扩大是世界性现象,高科技产业和经济全球化使财富积聚更便利。中国现在不是富人太多太大,而是富人太少太小,需要有更多更富的富人。富人是社会财富的代表,需要他们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解决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的重点应放在问贫济贫上,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让穷人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有本质区别。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完全否定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即生态环境支撑力的有限性,完全违背了经济不断增长、物质财富日益增加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个法则。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靠高科技,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环境、资源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宋冬林  汤吉军 《北方论丛》2006,23(4):129-13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框架下,微观经济补偿与宏观经济补偿是企业和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中的补偿条件,沉淀成本作为核心范畴,构成分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物质基础的出发点。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刘升阳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43-46,107,108
自2008年以来,欧洲与美国等经济发达的西方经济体相继爆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增长停滞,发展前景令整个社会堪忧。特别是如美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原经济强国,更是债务危机进而金融危机令世人大跌眼镜。那么这些国家危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所在,是表面上社会看到的国债发行危机、欧元经济体危机、金融问题,还是更深层次有关经济财富增长、制度认识和构建上的问题。欧美金融市场自二战以后的规制建设,经历了由"扶持"到"攫取"的深刻变化,其监管体系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规制变化引起的。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金融规制时应坚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所采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特定背景下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它并不是一个适合中国长期采用和坚持的模式,特别是在目前依赖国际市场遭到的阻力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开辟又很棘手的情况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已大打折扣。开辟国内市场、转变发展方式以适应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走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导向型"转向"消费内驱型"已是必然。"消费内驱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居民有效需求的增长,其运行的前提是相应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对更好地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苏俊杰 《理论界》2014,(6):51-53
财富的内在本质即是一种实在的自由,消解对财富的"恐惧"会让实在的自由施展它的那种力量。伦理的参与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它可以是真的,又可以是善的。真与善的诸关系维度在本源上厘清了导向歧见的纯然的经济客观性之危害,在总体上验证了人之常情的伦理经验性之误区,这是预定的和谐。经济发展方式涉及许多关联性因素,其变迁方式的时空条件并非单一经济领域所能囊括的。相对于占有,不平等在公共权力基础上的利益定在构成了"均"的基本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反思。过去,由于曲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逐渐滋生了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忽视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能克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0.
该文基于2016—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两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空间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差异格局;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趋向协同发展,三大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长江经济带协调度水平整体向好发展。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