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是中华民族20世纪的第一个伟人,他所创立的民主主义事业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1905年10月20日,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旧三民主义,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孙中山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为之献出了毕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三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的史学论著对此论述语焉不详。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一、抗战时期中共重提新三民主义的历史原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根据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即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其核心,它摆脱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由于有了三大政策,便产生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广东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史学工作者就胡汉民的评价问题作了讨论。有的同志通过评述胡汉民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活动,认为同盟会成立前,胡汉民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同盟会成立后,胡汉民担任本部秘书、评议员,又主编《民报》,在《民报》第一号上,以孙中山名义发表了《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揭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而在第三号上,发表了胡汉民写的《民报之六大主义》,其中前三条:(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土地国有.首先完整地阐述了三民主义。由他主编的早期《民报》,通俗、明白地宣传了三民主义,奠定了与保皇派论战胜利的基础。从一九○七年初到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前,胡汉民随孙中山赴南洋,担任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参与策划领导了南方各次起义和南洋与保皇派的论战,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理孙中山的工作,成为这一时期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胡汉民任广东都督后,又组织北伐,改选广东军政府,对发展全国革命形势,巩固广东政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辛亥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他为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断地寻找真理,探索革命的道路。他一生的革命实践,经历了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革命时期,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反袁”、“护法”的斗争时期,以及坚决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的时期。概括地说,他一生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经亨颐先生诞辰110周年。经先生是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献身教育,建树卓著;他又是民主革命家,一生爱国,服膺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坚守三大政策,执着追求,不遗余力;事业成就,文章道德,堪称楷模。我们今天纪念他,缅怀他的业绩,学习他的精神,对于从事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耗费了毕生精力,特别是在他晚年实现了思想上的伟大转变,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领导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建立起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的四十年的政治斗争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7.
一 宋教仁(1882-1913)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报刊评论家.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他很注重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把报刊作为其革命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先后创办、主编或主撰了几份著名的革命报刊,如<二十世纪之支那>(后改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醒狮>以及<民立报>等.有两百多篇文章①见诸于各革命报刊,且大多为政论文章;显示了宋教仁较强的新闻实践能力和坚定的民族民主革命信念.  相似文献   

8.
童小彪 《云梦学刊》2010,31(3):56-60
抗日战争时期。纪念活动是中共重要的话语方式。中共借助相关的纪念活动,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三民广义观。通过厘清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与伪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三民主义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先驱.在旧民主主义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革命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建立了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直接造成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联合承担的<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抗日募捐档案史料>(以下简称<史料>)一书于2008年1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新疆历史研究,尤其是新疆抗战史研究的喜人成绩.她不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辱的爱国主义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1.
孟端星 《学术探索》2006,(1):112-119
抗战初期,高宗武奉蒋介石之命暗中从事和平交涉,在与日本交涉过程中,他没有欺骗或背叛蒋介石,也没有诱使汪精卫上钩,让汪跳火坑,更不是“双料间谍”;他无意做汪精卫的代理人,却被日、汪利用;在日、汪“和平运动”中,他仍然企图实现蒋、日“和平”;脱离汪精卫,是其从事“和平交涉”的主观出发点与日、汪“和平运动”的进展相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试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亚洲主义》是1924年孙中山最后一次到日本的重要演讲题.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汪精卫对此曾进行歪曲、纂改、使人们对其产生误解,以为他的大亚洲主义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幻想,或是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联盟.本文拟对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提出的背景及目的进行剖析,辨明它与日本帝国主义以及汪精卫大亚洲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对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冼星海是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时代性,特别是<黄河大合唱>等不朽名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大激发和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敌御侮的士气和斗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音乐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对振奋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完成了对国民党改组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通过了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均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至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也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即为推动苏联援助下的国共合作的中国革命而斗争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宋庆龄与蒋介石,都是孙中山所信赖和器重的人物。在大革命初期,他们都为推进国民革命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到了大革命后期,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而宋庆龄则奋起反击,坚决捍卫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并在严酷的斗争中,实现从旧三民主义者向新三民主义者的根本转变,本文考察宋庆龄与蒋介石从合作至分裂的心路历程,探讨他们各走不同道路的主客观原因,指出他们的决裂并非偶然因素所致,而是他们之间潜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是极珍贵的历史资料,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兴衰成败。很遗憾,长期以来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笼统地认为它所宣传的基本思想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具体内容就是同盟会纲领中所说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如果我们认真研读一下《民报》的全文,就会看出它宣传了两种思想流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面。《民报》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一期——六期(1905年10月21日——1906年7月25日)。这是《民报》最辉煌的时期,它揭示了崭新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与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有力地论证了推翻清政权的必要性。尽管革命派对于民权的宣传不够充实、全面,过于集中在攻击“异族政权”这一点上,忽略了深刻批判封建体制的危害,但它毕竟通过评介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阐述了任何封建王朝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真理;尽管他们内部对于“平均地权”的认识有分歧,对外却一致热情地宣传土地国有方案。这个阶段的《民报》确实基本上宣传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创始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他的业绩和思想曾经光照人间。他是一个愈挫愈奋,开拓进取的革命家,直到停止呼吸的最后瞬间,仍没有停止过振兴中华的事业。把三民主义发展为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晚年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孙中山的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汪精卫民族失败主义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由于其阶级的、个人的主观原因以及客观上日军的进逼和日本政府的诱降,使汪精卫民族失败主义发生蜕变,成为投降主义,最终背叛了国家和民族。汪精卫民族失败主义具有产生早、时间长、危害性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共"一大"代表的陈公博为何退出共产党?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众多历史研究者,因为陈公博在抗日战争时期投降了日本人,学术界就对此问题胡乱歪曲.仔细研究相关资料,陈公博的独特个性才是导致陈公博退出共产党的关键,他对张国焘的反感,及与陈独秀间的误解,只能算是退党的外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无论是“武力与民众相结合”,还是“国共两党结合”都不是北伐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因为这都是在新三民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孙中山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北伐战争,依照新三民主义确定北伐的目的,遵循新三民主义理论创建革命军队,并以新三民主义武装广大民众,从而使新三民主义成为北伐战争胜利的旗帜。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国民革命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夺取胜利的途径。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不仅在平时做训练工作和组织工作,是宣传新三民主义的模范,而且在战时冲锋陷阵,奋勇争先,是执行三民主义的楷模,从而唤起民众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北伐战争。新三民主义不仅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而且是实现“武力与民众相结合”的根基,最终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因此说,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的指导,是北伐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