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虚拟条件下主体的生存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和框架 ,人们以虚拟方式在其中展开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 ,可以称为虚拟社会。虚拟社会的生成 ,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使社会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 ,社会主体生存也随之分化为现实生存和虚拟生存。以虚拟性、模糊性、全球性、裂变性为特点的虚拟生存是与现实生存根本区别的社会主体的一种存在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带来了人类生存中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理想化生存与世俗化生存、全球生存与民族生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明仓 《东岳论丛》2003,24(1):89-92
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虚拟实践的崛起 ,是人类实践方式的一次飞跃 ,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走向虚拟实践 ,是人类存在方式的整体性的重大变革 ,它既给当今人类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3.
生存方式是文化的哲学层面,是人类文化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的沉淀,它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作为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的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在的生存方式和自为的生存方式两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它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方式也可能以其固有的惰性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滞力。不过总体上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人类的存在提供稳定的状态;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价值和意义;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器。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世纪 ,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和实践开始了一个以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实践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机制。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 ,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 ,观念化的结果 ,是作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的思维方式相应也要发生变化。可以说 ,没有这种变化人们就不能应对全球化发展新条件下的实践与交往 ,在这种新的实践与交往中就不可能有施展自如的筹措与运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立足与生存的余地。一言以蔽之 ,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5.
"虚拟实在"的价值考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技术,特别是虚拟技术的运用,虚拟实在的出现与日益普及,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人的生存与活动空间,改变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价值观念、价值秩序发生变化.但同时,虚拟实在也模糊了虚拟与真实的界限,突显了虚拟与真实的矛盾,导致了人际交往的异化和既有社会秩序的危机.而且,在虚拟社会中,如何建构具有虚拟社会特色的价值规范,如何重建新的价值秩序,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海英 《兰州学刊》2009,(6):165-169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革命催生了种种新媒体。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相对于旧的传统媒体,新近出现的种种传播媒体。目前,从手机到互联网等各种数字媒体是最为常见的新媒体形态。它不仅改变了人类传播活动的面目,也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7.
虚拟形态:从虚拟思维到虚拟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在广义上,虚拟则指人借助于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系统超越现实、观念地或实践地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人类虚拟活动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而虚拟思维和虚拟实践则是其中两大基本形态。从虚拟思维发展到虚拟实践,是人类超越活动的一次重要飞跃。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生活正在被信息技术所改造,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而又令人忧虑的时代。作为社会行动载体的"虚拟技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更新着人们的社交网络,影响着人们的媒介化生活方式。处于"移动浪潮"阶段的"网民社会",存在着许多虚拟生存问题,面临各种技术社会的危机和挑战。只有了解和正视了人类虚拟社会生活的现状和前景,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把握当代社会的本质及走向。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催生了虚拟交往这种交往方式.虚拟交往作为与现实交往相区别的一种新型交往方式,本质特征在于交往主体的隐匿化和虚拟化,从而为人们超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限制,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活动,毫无矫饰地展现自我、获取多样的生命体验和经验提供了可能,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知识经济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们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源,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方式的演进,规定着思维方式的发展轨迹。因此思维方式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而发生变革。同时,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头脑中内化为逻辑的格,积淀为人们的思维模式或思维定势,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心理、政治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等。另外,思维方式的发展还依赖主体所具备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早期人类的生存活动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禁忌,它是一面镜子,反映着原始人类思维意识的发展水平,它是早期人类社会的调节器,调整着原始民族或部落内部的各种关系.因此,我们在研究和探讨原始人类的生存活动时,有必要着重考察一下原始人类各种各样的习俗和禁忌及其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原始人类的生活习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风俗习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人类与动物界分离之初,风俗习惯处于萌芽状态.赤身露体、茹毛饮血、穴居野处,曾经是人类童年时  相似文献   

12.
行星意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齐  计彤 《北方论丛》2005,1(6):129-132
21世纪,人类社会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球资源有限的矛盾和困境."行星意识"的提出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生存时空,人类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学会全球性思考,才能保护人类文化的延续.所以,进化出"行星意识"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的文化自觉.而中国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恰恰表现了承担人类文化共同进步的"行星意识"和时代责任,说明节约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上的不浪费和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更重要的是节约体现了一种人类文化安全意识和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生命创造活动,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不仅表现着其智力的发展水平,而且也形成着人类心智水平发展的相应的思维方式。“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①。我们沿着生命主体与对象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客体分化水平的轨迹,就可以了解作为人类主体与对象世界之间交换活动的基本历史存在形式。就可以了解人类思维方式随对象世界之变化发展而展现的特征所在。“‘那些发展着自己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②。所以,思维方式之变化能够体现出人类…  相似文献   

14.
风险生存及其历史扬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生存是全球风险社会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崭新的人类生存方式,它在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积极影响.风险生存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影响要求我们积极探寻扬弃风险生存历史之路.风险生存的扬弃,既需要实践为其提供现实基础,也需要人的努力为其提供主体条件,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扬弃风险生存,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生存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5.
现实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它决定了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逻辑起点起步于两个"现实"的划分;致思理路演进于积极"现实"的确立;理论归依立足于把握其蕴含的伦理精神,这一精神决定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应从人的生存状态加以考察,其实现标志应从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的实现加以确证。同时,现实性思维方式为学界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提供了现实的解读方式,为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伦理道德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基本技术支撑的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导致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社会".信息、网络筑就的新型的技术或经济基础,在迅速、彻底、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的生存、活动方式的同时,为一个社会的道德发展、为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可能性,但它也导致伦理道德领域正在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如信息化挑战、虚拟化挑战、多元化挑战、非中心化挑战.技术的力量再强大,它毕竟只是人类的工具,如何运用则主要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人们自身的问题.一个主流文化价值观、主流道德得以弘扬的社会,一个真正合乎人性、使人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社会,还有赖于人们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去谨慎地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实践原则和社会批判原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过程的现实展开;而后者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马克思的生存论辩证法早在他的"1844年手稿"中就深刻地蕴含着,已经贯穿于他对人的存在、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科学等关系的辩证分析中.  相似文献   

18.
传媒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辉美 《江汉论坛》2004,(3):123-125
随着社会变迁,传媒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传媒表现为人类社会日常生产生活的协作方式、话语方式,人们平等地传递信息;人类文字的出现,传媒演变成为文化人的独特活动,与此同时,文字传媒已成为统治者发号施令影响受众的一种工具;在当代,传媒已从过去对“权力”、“政治”的依附,转化为社会公众生活的独立部分,并独立地广泛地介入社会政治生活,渗透到政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可以改变政治结构、公民的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心理。当代传媒的多重性、多元性构成了传媒的现代性本质。传媒的社会功能也日益凸现,特别是网络时代,可以说由政府、法制和秩序构成的现实社会与匿名、无序和跨国界网上虚拟社会的结合构成了我们今天新的社会形态。但传播者和受众对传媒的价值选择却是传媒的社会地位的决定力量。这将是对传媒进行社会控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论虚拟思维的层次特征及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化世界的虚拟思维,其生成逻辑是符号关系的演变,是人类思维抽象能力在当代的表达.虚拟思维构建的问题性、求解性、"基因突变"性、非线性、自组织性是其新质.共在性和非现实性、主体间性和交互性、个性化和构想性、合成性和综合性是虚拟思维的特征所在.虚拟思维实现了思维的时代创新,使人类视野获得根本性拓展,亦使得人类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亦是人之所以是人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20.
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必要与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网络利用的广泛普及,一个新兴的社会场域和社会形态--网上虚拟社会正在网络空间中逐步形成.然而,目前网上虚拟社会存在诸多的问题.超越网络建设的工具性思路,将网络空间视为一种新的人类活动空间和新的社会场域,切实加强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包括网上虚拟社会的发展型社会建设、秩序型社会建设、矫正型社会建设和制度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