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提出的“肯定的”与“否定的”幸福研究方法曾为学者们研究幸福提供重要理路,幸福与不幸也成为个人幸福探究的重要向度和尺标。马克思既从“幸福”的肯定方面出发阐释幸福,也从“幸福”的否定方面“不幸”出发来追求、实现幸福,这为从事个人幸福思想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视角和思路。针对瞿秋白幸福研究的方法论战现象,以“疏离”为现实出发点,以疏离的“意识性转化”为实现路径,成为瞿秋白与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幸福研究的重要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这不仅为全面认识诸家幸福思想提供导向,也为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树立支杆,更为推进瞿秋白幸福思想研究———这一瞿秋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的理论新探索和再创新确立现实存在性和发展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从物质存在本体论或宇宙观的意义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他试图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首次全面介绍和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瞿秋白的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起着开拓性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瞿秋白是介于李大钊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之间的中介性人物,起着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2011年以来,学界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研究迅速兴起,其研究成果丰富、涉及内容全面、研究角度多样。探及了马克思幸福观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渊源、形成和发展历程、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以及现实意义;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实践状况和在西方的发展进程。然而,已有研究中仍然存在概念混淆、内容重复、视野狭窄等问题,给学界进一步探索马克思幸福观留下了广阔视阈。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构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设法治国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幸福梦。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予当代大学生高质量的幸福观教育,矫正大学生在幸福观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偏差,采用文献分析法、实际调研法等方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等,探讨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的路径。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社会主义幸福观的继承和发展,包括了集体主义、乐于奉献、积极奋斗、健康向上等内容,是有理想信念、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幸福观; 为大学生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利用网络新媒体增加教育的针对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和影响他人的好习惯,加强大学生新生代群体同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大学生普遍具备获得稳定和持久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点于2006年1月获得批准设立。本硕士点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实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结合本校特色和优势,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目前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仍存在着领域狭窄、深度不够、研究不平衡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的思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将侧重点由过程性、中国化、回溯性,向规律性、现代化、前瞻性转变,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加强对文本性、背景性问题及科学发展观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改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的变迁历史中,文艺大众化相关理论的发生和转折无疑是相当重要的议题。而瞿秋白对此的思考,则是此漫长议题史中的关键点。瞿秋白文艺思想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为了左翼革命政治的现实需要,把长期以来的文艺写作直接定性为"政治写作",从而提出"革命文艺大众化"思想,并最终成为其革命文艺思想的理论主轴。由瞿秋白等革命先驱所奠定的文艺大众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作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科学认识上提出了一个当今仍须关注的主题概念——社会主义科学。通过对瞿秋白的社会主义科学概念的研究,不但能揭示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是如何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高度的,而且还能揭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该如何对待现代科学技术的精神传统及其态度。  相似文献   

10.
1931年瞿秋白受到无情打击并被拉下重要领导岗位后,乃全神贯注地留意文艺,即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以及经典文本的研究。瞿秋白在上海系统地清理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体系的主要线索与经典文本,认真翻译并作了尽可能正确而清晰的阐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第一次得到完整、系统而正确的阐释。瞿秋白理解与阐释的这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体系以及结合中国文坛实际即"中国化推行"的一批文艺批评著述,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一波左翼文艺批评高潮,尤其是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内核结合后的中国化体系,其革命性与战斗力至少一直延伸到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尽管在文革中瞿秋白被批判,但他创立的这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中国版的思想内核却影响深远,与社会转型期沉重的历史意识形态思考一并撞击着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实际需要,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新格局创建的基点.三者是相互涵盖、相互交叉的关系:中国化作为一个大的命题存在既久,具有统领意味;时代化既有历史感又有当下性,与中国化相伴生;大众化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基点、枢轴.要实现这“三化”,就要立足现实,回到人的原点;立足经典,回到马克思的原点.以融合互渗的方式进行中国化研究,以趋时变通的精神进行时代化研究,以返本开新的精神进行大众化研究,以此焕发理论的自身生成性及其与现实的相互切近性,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生命更新.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政治定位可以为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诸多启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之间的延续性;"中国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国基本国情及现实挑战的回应性;"最新成果"则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创新性。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政治定位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政策延续性、现实回应性、理论创新性三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及建设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其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理论研究和现实需要不完全吻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薄弱问题、政治性研究与学术性研究不均衡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在政治战线和文学战线上功勋卓著,作出了永不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而且在哲学方面也有独特的建树,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哲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革命实践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早在求学时代,瞿秋白就养成了“为哲学研究不辍”的习惯。这种习惯,不是纯书斋的产物,而是惨痛的社会现实在少年爱国  相似文献   

15.
简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基本阶段 ,邓小平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延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邓小平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并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启发性的借鉴意义。在研究主体的视角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具协同性、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狭隘性、研究内容和深度的局限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还需要从主体的角度来发散研究思维,拓宽研究方法,勤于探索思考,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劳动幸福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命题,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幸福何以可能?这是构建新时代劳动幸福亟须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新时代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在理论、历史与现实的三重维度考量中得以体现,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中华优秀传统劳动幸福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为其学理基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为其历史条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其现实基础。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厘清新时代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对推进该领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把幸福与道德结合起来思考的、强调奉献的德性幸福观,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应该以它为导向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在章节结构上应该包括“幸福与大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实践中创造幸福”等教学内容,主要观点强调“精神幸福高于物质幸福”、“创造幸福高于享受幸福”、“社会幸福高于个人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兼有幸福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特点,它应该坚持主体性、引导性、实践性的原则,可以采用“理论解释法”、“情感体验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此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还需要发展的社会经济、公平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自称是"半吊子文人""脆弱的二元人物",一生因"历史的误会"而苦恼,这与贯穿他一生的强烈的疏离感有莫大关系。许多学者也称瞿秋白为"悲剧性命运的书生领袖"。然而,"疏离"与"亲近"并不一定截然相对,"悲剧"与"幸福"也不见得就不能共存,一生被"疏离"困扰的人也有自己的"独家幸福"。因此,疏离与亲近的关系建构就成为探究瞿秋白幸福观的关键。研究瞿秋白疏离意识中的幸福存在,对于梳理瞿秋白一生复杂的情感关系,丰富瞿秋白研究的理论成果,拓展瞿秋白研究的纵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