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意义十分重大的实践问题。由于长期忽视并缺乏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运动历尽曲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经过艰辛而不懈的探索,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断深化,十五大进一步取得重大突破,创立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从而丰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一、在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设想未来社会时,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预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基于效率这一根本原则而做出的科学判断,即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能否使生产力获得最有效的发展来说明资本主义终将灭亡。从而也说明.只有基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才能出现能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效率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的公正和正义。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理论创新,它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的创新,将很少有纯粹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将成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反思,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随着改革的推进,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铺就了“高速公路”。一、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确立所有制问题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所有制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认为:1所有制形式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第一,从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看,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所有制是指对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处置并获得收益等一系列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任何生产关系本质上都是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同时还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才能使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得到协调,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因此,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我们应从这一意义上去把握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明确了改革方向。国有企业如何适时地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企业的实现形式,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发挥出其内在优势,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在理论上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江泽民总书记对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又作了进一步的精辟论述,对公有制的含义、地位及实现形式等有关问题都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和回答。这既坚持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突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上的飞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推动经济体制转变的思想基础。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报告总结了我们建国以来较长时期内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和变革生产关系的历史教训,以极其鲜明和郑重的形式重申了生产力标准问题。指出:“核心问题是,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离开生产力标准,用抽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权威观点温家宝:商业银行改革国家绝对控股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时,就华尔街日报记者所提“中国政府什么时候会开始允许外资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控股权?”温家宝总理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我们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而股份制就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实行股份制不是目的,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从  相似文献   

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巩固与发展公有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重要内容;提高行政决策效率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实现公民权利平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衡量我国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没有人民民主,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没有公有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财富社会共享;没有高效率的行政决策机制,社会主义就会变成空想;没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参与,社会主义就成为了沙滩上的城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同志指出,所有制性质与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公有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我们进行的改革,不是要改变公有制性质,我们要改变的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和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 ,我们赣州市章贡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 ,由于有些企业改革没有触动产权 ,结果又回到了老的传统体制上去。而对国有产权制度进行了较彻底改革的企业 ,大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产权制度 ,如果不从产权制度上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 ,中小企业就不能从根本上“活”起来。我们的产权制度改革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 ,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最关键的因素,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最关键的因素,它充分体现了社会议经济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在初级阶段的内在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六十年的经济建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干部,在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过程中,对于报告中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阐述,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究竟怎样从理论上讲清楚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具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我还理解不很透彻,恳请编辑同志给予解答。读者:始文伯文同志:你在来信中提到的问题很带有普遍性。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探索公有制经济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建立富有活力的国营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企业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问题,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具有其他改革不可替代的性质。因此,依据这一精神,继续深入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对于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战后两大阵营的经济史实践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二是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增加。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条件下,建立马克思提出的劳动者个人所有与公共占有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这种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而在宗法关系盛行的特殊国情条件下,通过这种公有制的社会化筹资形式,才能建立专业化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仝新顺  贺红 《决策探索》2003,(3):32-33,3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施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施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创造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主要经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衡量生产关系变革是否正确和必要,其主要标准应当是看这种变革对生产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破坏作用。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即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年递增48%,社会生活多方面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没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成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这生动地说明社会主义改造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愿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民所走的是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它破除了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认识的固定观念,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我党在公有制理论认识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经济特征是“社会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