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进型PVDF—MOSFET超声传感器声学和电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绝缘钝化PI膜垫高扩展栅电极的改进型PVDF—MOSFET超声传感器的结构,从而达到减小寄生电容和提高灵敏度的目的.实验测量表明,该传感器工作在λ/4的振动模式下,具有良好的电压传输特性和频响特性,灵敏度比普通POSFET传感器提高了3.8dB。  相似文献   

2.
MAGNETICRELAXATIONATEARLYTIMESANDFLUXDIFFUSIONBARRIERV(J,B,T)FORTi-1223DOPEDWITHPbANDBaBYCOMPLEXACSUSCEPTIBILITYMEASUREMENTSD...  相似文献   

3.
用于集成超声传感阵列的PVDF—MOSFET新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一种用聚酰亚胺膜垫高扩展栅的聚偏氟乙烯压电膜-MOS晶体管传感器单元结构。和一般POSFET结构相比。这种新结构大大减少了扩展栅电容,明显地提高了器件灵敏度。详述了这种结构的制造过程,特别是PI膜制备条件对CEG和器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EG渗透调节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孙耀中,李兰芬,许滨莲(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066600)(河北省昌黎县种子管理站)TNEEFFECTSOFPEG’SOSMOTICREGULATIONONWHEATSEEDVIGOURSunYaozh...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HF—CVD法中,衬底温度Ts对PETEOS(等离子体增强正硅酸乙酯)氧化硅—硅衬底上选择性生长金刚石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Ts变化影响PETEOS氧化硅掩蔽层区域和硅表面金刚石晶粒成核密度。Ts较低时(750—820℃),PETEOS氧化硅区域成核密度远小于裸露硅表面;随Ts升高(>820℃),氧化硅区域成核密度增加很快;当Ts>850℃时,氧化硅区域成核密度超过硅表面。  相似文献   

6.
ACOMPARATIVESTUDYOFTHETWOTRANSLATIONSOFMOONLIGHTONTHELOTUSPOND①LiuXiaohuaⅠ.IntroductionThispaperisintendedtomakeacommparative...  相似文献   

7.
牛蛙脑膜炎(歪脖子病)病原分离及防治技术研究叶雪平,杨广智,罗毅志(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313001)ASTUDYONTHEPATHOGENANDTECHNIOUEOFPREVENTIONOFECNEPHALITISOCCVREDINCVLTU...  相似文献   

8.
ONTHEEXPONENTSETOFPRIMITIVELOCALLYSEMICOMPLETEDIGRAPHS¥ZhangKeming1);BuYuehua2)(1)DepartmentofMathcmaties,NanjingUniversity,N...  相似文献   

9.
随机集条件期望可积选择序列的收敛定理吴伟志(基础课部)THECONVERGENCETHEOREMFORTHESETOFINTEGRABLESELECTIONSOFCONDITIONALEXPECTATIONSOFRANDOMSETSWuWeizhi(...  相似文献   

10.
INSITUCOMBINEDTEMPERATUREPROGRAMMEDREDUCTION┐MOSSBAUERSPECTROSCOPICTECHNIQUESTUDYOFTHEINTERMEDIATESFORMEDDURINGTHEREDUCTIONOF...  相似文献   

11.
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耦合模理论建立了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其传感机理,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初步的气敏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包层外所镀敏感薄膜的光学参数(厚度和折射率)与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低有直接关系,传感器的结构优化非常必要.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具有薄膜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制备过程中,AT切型石英压电传感器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及其基膜界面化学性质影响聚合物薄膜的生长,导致聚合物薄膜厚度不均匀、表面存在缺陷,使得传感器采集的频率信号不稳定.本文建立了新型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在考虑薄膜厚度不均、中心缺陷条件下的力学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复杂条件下传感器振动特性.模态分析结果发现,传感器固有频率值随聚合物薄膜缺陷的半径值增大呈现出从稳定到发散的趋势、随薄膜的厚度值增大呈现出线性增大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的生产应确保薄膜厚度均匀且严格控制中心缺陷半径小于0.5 mm,该结果为制备稳定的新型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观矩阵奇异值单元灵敏度的思想,提出了确定智能压电传感器安放位置的一种拓扑优化方法。为了获得智能结构压电传感器的优化位置,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原系统进行了特征问题分析;第二利用奇异值分解法讨论了智能结构模态可观性的度量问题;第三推导了可观矩阵奇异值单元灵敏度公式;第四以奇异值单元灵敏度作为度量和准则并且给出一个门槛值,根据门槛值可以确定压电传感器优化位置;最后利用算例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171-4173
为了研究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传感特性,利用TFCalc软件仿真研究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反射光谱特性,分别考查敏感膜为Au膜、Ag膜、Al膜和Cu膜对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u膜和Ag膜有较高的灵敏度,Al膜和Cu膜厚度分别在10 nm和30 nm有较明显的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刘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993-3994,4004
为了研究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传感特性,利用TFCalc软件仿真研究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反射光谱特性。考查了敏感膜为Al膜及被氧化的Al膜对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l膜的被氧化程度对反射光谱的影响较大,对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利用压电薄膜片对弹性连杆机构的动力响应主动控制方法,推导了粘结压电材料后机构的有限元方程。应用模态控制理论对弹性连杆机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的原理和策略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应最优控制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比例微分控制器达到模态最优控制的效果时,其增益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压电薄膜的压电效应,研究压电薄膜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对双层压电薄膜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传感器方程,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电薄膜厚度的增大,灵敏度随之增大,在一定厚度下达到最大值,随着厚度的进一步增大,灵敏度反而减小.然后进行动力分析,得到噪音、质量因子、最小可测信号等技术参数,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运用ANSYS软件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不同频率下结构的动力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8.
围绕传感器这一新兴的检测技术,重点阐述了三大类分子印迹聚合物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后期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通过提高输油管道泄漏信号的信噪比进而提高泄漏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的方法;在定量分析、比较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压电式动态压力传感器各自信号的特征和信噪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方法。阐述了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定位原理以及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管道泄漏监测仪软、硬件设计方法及实现。现场泄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仪可以较好地提高泄漏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We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that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prism used to load metal film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ensitivity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ased sensors. The prism with lower refractive index gives the sensors a higher sensitivity in detecting refractive index variations of a sample. We attribute this effect to the fact that a prism with low refractive index will increase coupling distance between surface plasmons and the medium under investigation.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Wuhan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Education Ministry of China Biography: Wang Guo-ping (1964-), male, Professor, research direction: bolographic materials,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optical properties of metallic nanopracticles and metal-dielectric nano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