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南省无脊椎动物调查(II):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不包括昆虫)以前有过一些调查,但只限少数群类,自1979-1989年共得软体动物32种及节肢动物114种,分布在全省34个市,县。  相似文献   

2.
犁沟迹—一类中元古代节肢动物爬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洛南中元古界高山河群中所发现的22属23种遗迹化石。据判断造迹生物以原始蠕形动物为主,还有较为高等的软体动物,并以新遗迹类型──犁沟迹为据进一步证实,中元古代业已出现了可能的原始节肢动物。犁沟迹为一类具束状短脊的断续水平带状迹,脊间沟中常见近乎对称的小坑,据推测其成因方式类似Monomorphichnus,为一类原始节肢动物爬行、漂移交替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六横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六横岛泥沙滩潮间带共有底栖生物27种,其中软体动物占40.8%,多毛类和甲壳类各占29.6%。泥沙滩底栖生物密度(除沙滩节肢动物外)均以高潮区→低潮区逐渐降低,不同潮区生物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不同生境潮间带决定着不同底栖生物种类组成,泥滩以多毛类占优势,沙滩则以软体动物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冯静 《山西科技》2007,(2):124-124,128
文章介绍了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呼吸器官及呼吸方式。  相似文献   

5.
血蓝蛋白免疫学功能、分子基础与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血蓝蛋白是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血淋巴中的一种含铜呼吸蛋白.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血蓝蛋白还是对虾等无脊椎动物中的一种多功能免疫因子.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血蓝蛋白免疫学活性、功能多样性分子基础及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概述,为揭示血蓝蛋白在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中的作用和地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海洋软体动物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japonia中分离得到2个聚丙酸酯类衍生物1和2.利用HMBc所观察到的远程C/H相关阐明1的结构,并通过波谱分析推导化合物2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软体动物-毛蚶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其心肌纤维的结构与脊椎动物心肌纤维的不同,粗肌丝和细肌丝平行排列,但并没有形成明,暗带相间排列的横纹;线粒体数量较多,但结构并不发达;心肌细胞间也没有形成脊椎动物那样的闰盘连接,这些结构是其心脏功能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标本26种,其中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腔肠动物与环节动物各1种.潮问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为279.22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493 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范围分别在1.176~2.115、0.833~1.897和0.565~0.801,平均值分别为1.490±0.429、1.223±0.465和0.654±0.104.岱山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中度的污染或者干扰.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兴义市下洞、白龙洞、飞龙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3个洞穴共获标本(含统计数)4000余号,隶属3门8纲18目40科50属71种.并对3洞的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群落A2(2.7423),而最低是群落C1(0.3953);相似性指数最高是群落A1-A3(0.9888),而最低是群落C1-B2(0.1936).  相似文献   

10.
对黑洞、竹林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标本进行了采集和观察,共计238号标本,隶属3门5纲11目28科46种或类群,并对两洞的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得出多样性指数最高者为群落F(2.661 9),最低者为群落D(0.450 6);优势度指数最高为群落D(0.722 2),优势度指数最低为F(0.093 0);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A-B群落(0.519 6)。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入侵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外来入侵动物从动物分类系统上包括了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多个类群。依照入侵的地理分布的不同,可将我国的动物入侵分为跨国界的动物入侵和我国境内的动物入侵两类侵入现象,前者如原  相似文献   

12.
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涉及12目30余科.成体越冬前主要摄入蝉科昆虫、越冬后为鳞翅目幼虫,幼体越冬前主要摄入叶甲科昆虫、越冬后为地蛛科蜘蛛.食物多样性指数H值,越冬前成体和幼体分别为4.028和3.986,越冬后成体和幼体分别为3.994和3.483.越冬前后成体和幼体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小于0.55.  相似文献   

13.
鲎类化石(节肢动物)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报道并描述了发现于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的节肢动物鲎的化石.通过对比研究证实这一化石为中鲎科一新属种,其形态特征与现生的鲎十分相似.这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扩大了已知中生代鲎类的分布范围,也为研究鲎类的演化、生态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全面地报导了洞头列岛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种类及其分布,其中1种为省内新记录,22种为该海区新记录,并通过与邻近海区双壳类软体动物组成相比较,进行区系分析。  相似文献   

15.
几种节肢动物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螯虾、对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菜粉蝶、鼠李粉蝶6种节肢动物的复眼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些节肢动物的复眼由数量不等的小眼组成,小眼的形态存在种间差异。同时,研究还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节肢动物其小眼形态与小眼密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喀斯特洞穴青菜洞和癞子洞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菜洞和癞子洞食物链的碳源主要为洞穴内土壤有机质,为第一营养级(即初级生产者);洞穴内软体动物的螺类和节肢动物的裸灶螽、马陆等主要以土壤有机质和颗粒有机物为食,为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洞穴内的节肢动物的蜘蛛类和脊椎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物,为第三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本文中青菜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9‰,癞子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46‰。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21日~30日对广西岩头洞和下岩洞内的脊索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标本4300号,经鉴定和分类计67种,其中岩头洞内3590号,隶属3门5纲7目22科51种;下岩洞内710号,隶属3门5纲7目21科36种。本文主要研究了洞穴动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在群落E(2.6035),最低在群落F(1.4459);相似性指数最高在群落B-D(0.3826),最低在群落A-F(0.0016)。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对广西河边洞和水碱上洞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调查和标本的采集,河边洞共捕获标本180号,隶属3门5纲7目20科32种。水碱上洞共获标本254号,隶属3门5纲8目15科20种。经群落多样性分析,其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B群落(2.428 7);群落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最高的分别是群落A(0.939 2)和群落F(0.429 2)。通过群落相似性分析,相似性指数最高的是群落D与群落E(0.400 0)。  相似文献   

19.
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对安顺的龙天洞、郑家大洞、郑家小洞、山岚桥洞、燕子将军洞、猴场洞、唐官大坡洞、天仙洞、河底洞和养马寨躲反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调查和采集,共捕获标本3000余号,隶属3门9纲18目35科。此外,还对洞穴动物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1990年3月至1993年6月,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了脉红螺心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并与其它软体动物和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脉红螺心肌纤维细长,无肌节和周期性横纹,排列不规则,纵横交错,在两条心肌纤维连接处有类似闰盘的结构。肌原纤维由粗丝和细丝构成,两者平行相间排列,对位不整齐.线粒体发达,成簇分布在肌膜下或肌原纤维间,其间有脂褐素颗粒存在,肌质网不甚发达,成泡状结构,分布在肌膜下.大量糖元颗粒存在于线粒体周围或肌原纤维之间。脉红螺心肌纤维的肌微丝直径处于河蚌和金乌贼的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