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荧光素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星  姜秀清 《中国药业》2009,18(21):61-62
目的降低荧光素钠注射液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总结2007年至2008年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的1366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1366例患者发生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共86例,占6.30%。结论荧光素钠注射液可致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及时救治的充分准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 197例患者中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对其处理的方法。结果:2 197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共168例,占7.65%。其中轻度不良反应为134例,中度不良反应为29例,重度不良反应为5例。轻、中度者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嘱患者深呼吸或休息片刻便能缓解;重度者通过积极地抗过敏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未遗留后遗症。结论:荧光素钠注射液可发生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重视其各种表现,及时救治,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荧光素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的报告,并就ADR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收集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 8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44%;多为消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皮疹、瘙痒等;3例导致住院的严重不良反应,经抢救脱离危险。结论荧光素钠注射液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一般ADR较轻微,但也存在发生严重ADR的风险,临床对此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临床使用荧光素钠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 146例患者报告,采用帕累托图分析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并对患者性别、年龄及荧光素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发生194例次ADR,消化系统最为多见(127例次,65.46%),其次为呼吸系统(40例次,20.62%)和皮肤及其附件(21例次,10.82%)。年龄(≥60岁)是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消化系统反应是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的主要表现,患者年龄是ADR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该类患者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时要做好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分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荧光素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145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1450例患者发生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共93例,占6.41%。结论:荧光素钠注射液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可致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多数轻微,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及时救治的准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荧光素钠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汉斌  王波  王笑君 《安徽医药》2019,23(1):206-208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荧光素钠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和武汉艾格眼科医院63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45[KG-*3]~<65岁)、有既往史2个指标/变量均为中重度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3.95和5.23。结论 病人的年龄和既往史是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类病人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时要做好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荧光素钠注射液在眼科临床适用于诊断性眼底和虹膜血管的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荧光素钠是一种强染色剂,注入静脉后大部分与白蛋白结合,少部分与球蛋白结合,大约17%沉积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不渗入细胞内部,也不与组织牢固结合[1-3]。本研究将我院收集的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防范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眼科用药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眼科临床合理用药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某眼科集团228家医院在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药事数据上报平台中的122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发生的ADR,对给药途径、转归、临床表现以及发生ADR例数排名前10位药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1229例ADR的报告中,眼局部用药发生例数671例(54.6%),静脉给药366例(29.78%),口服152例(12.37%)等。发生ADR例数排名前10位药品中以荧光素钠注射液静脉注射ADR发生率最高,共266例(45.70%);滴眼液中以双氯芬钠滴眼ADR发生率最多,共79例(13.57%)。荧光素钠注射液、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结论眼局部用药可引起局部及全身ADR,应重视及关注荧光素钠注射液及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并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荧光素钠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分析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中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3982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应用荧光素钠静脉注射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982例中有1048例发生不良反应(26.32%),其中出现恶心665例(63.45%);呕吐276例(26.34%);皮肤荨麻疹103例(9.83%);一过性昏厥4例(0.38%)。结论 荧光素钠注射液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荧光素钠注射液的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汇总分析,为质量标准的提升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的提高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和更合理的建议.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药典及近15年相关文献,比较荧光素钠注射剂及荧光素钠的相关质量标准的变迁和异同.结果:各国药典对荧光素钠注射液和荧光素钠的收录有所不同,质量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11.
张征  刘颖  张倩  刘丽宏 《中国药房》2013,(44):4189-4191
目的:了解荧光素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荧光素钠注射液ADR的报告,并就ADR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获得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55例;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和胃肠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合并瘙痒和恶心、呕吐;多数出现在注射后10min以内;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抢救脱离危险。结论:荧光素钠注射液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一般ADR较轻微,发生时间间隔较短,但也存在发生严重ADR的风险,临床对此应引起重视,及时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钠注射液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6年1~12月所有使用GM1钠注射液的住院病例1209份,对其用药目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GM1钠注射液存在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其中非说明书适应证占12.41%,超剂量用药占16.29%,超疗程占1.32%;存在重复用药和无适应证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主要为皮疹等。结论:GM1钠注射液临床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应加强其规范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荧光素钠在我院眼科较常应用,主要作为诊断用药。2002年1~8月期间我院发现2例荧光素钠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丙戊酸钠用于治疗癫痫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为临床预防或减少其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58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儿童的用药方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干预。结果:在758例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病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1例,主要为胃肠道反应25例(35.21%),罕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脱发、体质量增加各1例。结论:对于使用丙戊酸钠的儿童应给予关注,加强丙戊酸钠的用药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通过1例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注射液致呼吸困难的病例,提出应进一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应重视ADR/ADE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柏友萍 《北方药学》2013,(3):133-133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使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特异体质、忽略个体化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选用溶媒不当、制剂质量不纯等为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结论:为减少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控制其生产工艺流程,全面把握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271例,并分析其关联性和临床表现。结果 中成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疹、发热、寒战等为主;其中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是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主要以老年人居多。结论 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应谨慎使用,以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 (ADR)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对该院 2003 - 2004年临床上报的 ADR病例 (105例 ),依照药品种类和临床表现归纳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种中药注射液 ADR发生率较高的药品依次为清开灵注射液 (23例 )、刺五加注射液 (18例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15例 )、双黄连注射液 (13例 ); ADR多为变态 (过敏 )反应,最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但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药注射液易发生 ADR,临床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期刊网,检索近5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案例报道38例资料,统计和分析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患者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患者性别、年龄和用药原因、给药剂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的表现等).结果:抽取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37篇论文,涉及患者38例;其中中老年患者占65%以上,34%的患者在用药1h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症状以皮肤过敏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结论:临床应严格按照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与用法用量使用,用药60 min内应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对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主动监测与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HIS哨点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主动监测本院2018年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604例住院患者,对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信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监测患者中男300例,女304例,平均年龄(53.07±17.90)岁;用药原因主要为骨折、创伤等;均采用ivd,qd给药,日剂量范围5~20 mg;疗程1~28 d,平均(6.05±4.81)d。主要溶媒为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浓度范围2%~20%。共发生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5%。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超适应证用药、疗程不合理、溶媒选择不适宜、配制浓度过高以及肾功能异常者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等。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我院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较为安全。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采取多种措施避免或减少超说明书用药,根据监测实际情况对主要科室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