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T脑立体定向手术,自70年代末在临床上应用获得成功以来,各种CT脑立体定向仪相继问世,定向手术例数、种类逐渐增多。大型定向仪的设计,基本上有二种类型:一种是框架式,底座及定向框架是方形结构,靶点定位是根据X、Y、Z的三维坐标数值求得的。导向杆按相应的X、Y、Z值调整,使得导向杆圆心与靶点重叠。这一种类型的定向仪以Leksell定向仪为代表。另一种是球体定向仪,其底座和定位导向杆  相似文献   

2.
定向手术中靶点坐标的确定,通常是相对于定向仪参照坐标系,依靠定向仪上能显示的定位参考标志进行计算的。继CT定向手术问世后,1985年,Leksell等又介绍了磁共振(MRI)立体定向技术。由于成像原理不同,许多常用于CT和X线定位的参考标志,在MRI扫描中不能成像,有的甚至引起伪迹和图像畸变。我们通过反复试验,研制出一种能同时在MRI、CT和X线定位图像上显影的通用液态参考标志。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手术用于临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由于新药的不断开发,接受传统定向手术的病例逐渐减少.CT的问世,引起定向技术革命性进展.CT以其固有的高分辨率和定位特性,使定向手术更为简捷,定位更准确.CT能直接显示病灶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使靶点的确定较为直观,手术适应症有较大的扩展.用CT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其优点.关键在于如何将CT坐标系转换成定向仪坐标系,从而定出靶点的定位架坐标.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最常用的CT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瘤可能性。方法 采用F L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作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 ,微创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 15例 ,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 ,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 4例 ,尾状核星形细胞瘤 2例。手术时 ,由CT扫描确定病灶靶点 ,通过立体定向仪计算机软件计算靶点坐标 ,最后根据靶点坐标数据调整导向臂X、Y、Z ,由导针引导直至找到病灶。结果  15病灶均顺利找到和切除 ,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立体定向系统利用立体定向仪在颅外建立稳定的三维参照系统,结合神经影像学资料(如X线、CT、MRI、DSA)测量颅内靶点的三维坐标参数,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1]。临床常用的立体定向系统包括Brain Lab系统、Leksell系统、Brown-Roberts-Wells系统和Cosman-Roberts-Wells系统,其中以Leksell系统应用较多[2]。临床常用的立体定向仪主要分为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无创CT脑立体定向仪,在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手术指征、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自制无创CT脑立体定向仪行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78例,采用立体定向穿刺部分清除血肿、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的方法.结果78例无创CT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人,总死亡率7.6%.结论使用无创CT脑立体定向仪行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快速、使用方便、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86年自行研制一种CT导向脑立体定向仪,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定向仪结构及定靶方法定向仪系用铝合金制作的一种下圆形上方形框架,定向仪的前面内镶有一块有机玻璃,其内嵌有两根细钢丝,呈V形排列;其夹角为53.13°,用于测量Z坐标位置。框架头端横置一活动升降臂,可沿Y轴自由升降,并可带动Y角度指示板作±90°的旋转。X轴游标附于升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定向仪种类繁多,但其数学原理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笛卡尔坐标系统和极坐标系统。国内外已有多种与笛卡尔坐标系统匹配的CT定位器,如瑞典的Leksell,日本的驹井,国内蒋氏设计的JP—4通用多功能系统等等,但与小型极坐标系统匹配的CT定位器尚未见报道。本文介绍与国内广泛使用的小型极坐标XZ—V型定向仪匹配,能用于颅内深部多种疾病的CT定位器。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自行研制的用 CT 定位的定向仪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验和修改,研制出可同时使用 MRI、CT 和 X 线造影方法定位的 JP-4型通用多功能立体定向仪,并用这种定向仪,为2例丘脑病变的患者施行了 MRI 立体定向活检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所用 JP-4型定向仪,其固定器和定位架均用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半月节内注射甘油或射频热凝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的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措施。笔者借助DZY-B型三叉神经定向仪,准确刺入半月神经节内,现介绍如下。结构原理 DZY-B型三叉神经半月节立体定向仪是一种直角坐标系与球面坐标系相结合的定向仪。主要出钛合金制成的主框架、半圆框架、持针器及颅骨固定螺丝钉组成(图1)。仪器的主框架是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两侧装配有x、y两个互相垂直的滑板,在半圆框架上装配有z轴滑板,其上装配有半圆形滑槽,持针器沿滑槽滑动,即沿着球形坐标的球体表面滑动。这样,主框架与半圆框架有机地结合成另一个坐标系,即球面坐标系。两个坐标系的原点相重合,即球心与直角坐标原点重合。球面上任何一点到原点(即球心)的距离相等(图2)。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疗效已被肯定。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但要与CT结合,在基层医院开展此手术受到限制。笔者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计算尺,术前根据外院CT片进行测量,可在平面图上标出血肿位置,即X、Y、Z三维坐标数据及血肿量。术前先在头皮上根据计算数值划出血肿投影,标出靶点(血肿中心)到定向仪原点的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靶点定位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时,其靶点的术前确定主要依据立体定向脑解剖图谱和经验,由所选靶点在大脑原点(AC-PC线中点)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解剖坐标),表推算出靶点在立体定向架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实际坐标).  相似文献   

13.
简易三叉神经定向仪(DC—Ⅲ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治疗三叉神经痛,获得好的解痛疗效,减少术中疼痛,术后并发症和夏发率。我们研制成DC-Ⅲ型简易三叉神经定向仪供临床应用。方法;自1992年6月至1996年12月,采用立体定向此导下经皮半月神经后根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00例,从颅底X线摄片上测算卵圆孔的立体坐标数值,将定向仪固定在双侧颧弓上,在立体定向导引下,可顺利地把针经卵圆孔穿入三叉神经池,缓慢注射99.5%甘油。结果:术后一个月内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5月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和内引流治疗颅内囊性肿瘤 1 2例 ,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 7例 ,女性 5例。年龄 6岁~ 58岁 ,平均 2 6岁。颅咽管瘤术后 (2~ 8个月 )复发 1 0例 ,蛛网膜囊肿 2例 ,临床表现为双颞侧偏盲 6例 ,进行性视力下降 8例。另外发育生长迟缓 4例。他们都在局麻下行立体定向仪框架安装 ,CT扫描 ,根据囊肿及同例侧脑室位置关系 ,确定囊性肿瘤穿刺点 ,计算出 X、Y、Z三维坐标系数值 ,病人再入立体定向手术室 ,根据 X、Y、Z系数值安装定向仪导向系统 ,选择头皮切口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南京麦迪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C98-2型双向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在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框架,进行CT扫描,直接测量并得出三维坐标数值,将数据输入立体定向计划系统,以血肿中心为靶点坐标,置人引流管,每12小时注入2万单位尿激酶,同时配合脱水止血,引流出血液明显变淡后停止注入尿激酶,根据复查头颅CT,决定拔管.结果术后10天CT复查,基本无残余血,本组死亡2例,死于再出血,ADL分级1~2级12例,3~4级6例.结论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定位准确的优点,手术时期应选择在出血后6~24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应用的大型立体定向仪,多是南京的DZY—A型和西安的FY85—Ⅱ型多功能定向仪。二者坐标原点的标记方法相同。在造影摄片时坐标原点应能直接显示。由于X光机难以对应的十分精确,所以实际应用中坐标原点在胶片上常常不能显像,此时需根据8个基准销(又称圆锥标记)的显像,用几何方法标记坐标原点。临床应用为连接两个矩形或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其交点就作为坐标原点,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只要坐标原点不能直接显示,就说明X线的投照方向或定向仪有偏斜,而基准销所显示的两个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脑立体定向CT定位卵圆孔在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反戴立体定向仪CT定位下行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有效率9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CT立体定向技术为定位穿刺靶点提供了客观依据,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CT定位卵圆孔在射频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方法对155例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反戴立体定向仪CT定位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结果 151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有效率97.4%,并发症12例。结论 CT立体定向技术为定位穿刺靶点提供了客观依据,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一种动物专用立体定向仪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将其用于6只帕金森病猴手术,该立体定向仪与临床使用的立体定向仪运用原理相同,定位和手术步骤相似。结果30d后动物自发旋转现象消失,无肌力减退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该动物专用立体定向仪安装、操作简单,动物固定可靠,定向准确。  相似文献   

20.
应用立体定向仪进行的神经外科手术,又称导向术。研究治疗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疾病的学科称为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学。立体定向仪是根据一定的空问坐标原理设计的,其固定部分能与头颅固定,并建立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关系,其导向部分能将手术器械导入脑内任何一处预定的脑内靶点,进行刺激、毁损、检查、植入以治疗脑深部疾病和对脑功能的探索研究。这技术除能治疗脑肿瘤、颅内血肿、脑脓肿、脑血管病等非功能性疾病外,还能通过对神经系统某些结构或通路进行破坏,刺激或重建手段来改变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