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与其他影像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3例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对照手术结果评价SCTA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并发症以及分型的准确性 ,并与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X线血管造影(XRA)包括DSA、彩色超声包括经胸超声 (TTE)和经食管超声 (TEE)等影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CTA、MRA、XRA、TTE、TEE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分别为 10 0 %、10 0 %、92 .3 %、87.5 %、10 0 % ;分型准确率SCTA、MRA、XRA、TTE分别为 95 .3 %、93 .6%、92 .3 %、81.3 % ;SCTA分辨率高 ,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和分型的准确率均在 95 %以上 ,且以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重的限制、微创而较其它影像检查应用更广泛。结论 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数据测定、术前模拟、术后随访等综合方面较其他影像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应用范围更广 ,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评价双源CT(DSCT)、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磁共振成像(MRI)及心血管造影(ACG)检查在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证实60例患有先天主动脉缩窄的患者,术前均做过DSCT、TTE检查,其中17例做过选择性造影检查,7例做过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归纳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DSCT及ACG显示弓部缩窄手术符合率为100%,TTE手术符合率仅为46.6%,MRI手术符合率为57%,DSCT诊断的手术符合率等同于ACG.合并畸形DSCT诊断的手术符合率为89.6%,TTE诊断的手术符合率为85.9%,MRI诊断手术符合率为100%,ACG诊断的手术符合率为100%.TTE诊断心室内畸形手术符合率明显高于DSCT检查,诊断心外大血管畸形手术符合率低于DSCT及ACG.结论 在主动脉缩窄及合并心室内畸形诊断上,TTE检查结合DSCT检查手术符合率达100%,可取代有创的ACG检查.MRI虽优越性明显,但由于扫描时间长,小儿难以配合等因素,在主动脉缩窄及合并心室内畸形诊断上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MRI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4例主动脉夹层的MRI影像分析,并与CR对照,结果:MRI在破口位置,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的显示皆优于CT,而在真假腔显示上两者相近。结论: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与心电门控MBI电影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病例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和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结果:22例常规SE序列和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对夹层隔膜的显示均为100%,但对隔膜撕裂口的显示,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显示较好,为86、3%(19/22),而常规SE序列显示不满意。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其优越性,能敏感地显示夹层隔膜、辨别真腔假腔,并能利用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很好地显示隔膜撕裂口,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主动脉夹层在低场强MRI自旋回波(SE)序列和梯度回波(GRE)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6例均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夹层起始部位、内膜片、真假腔,6例假腔内显示血栓。结论 低场强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对主动脉夹层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房间隔膨出瘤(IASA)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32例IAS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之后18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10例行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6例行合并畸形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2例IASA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IASA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①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部变薄,局部向右心房或左心房凸出,并随心动周期摆动;②IASA多并畸形,在合并畸形中ASD(84.4%)多见,其次是室间隔缺损(12.5%)和房间隔卵圆孔未闭(6.3%),还有法乐三联症、法乐四联症、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和主动脉瓣狭窄等,但少见;③孤立性IASA患者2DE显示心腔内径正常;合并ASD患者2DE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室间隔缺损2DE显示左心房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室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④TTE很难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TEE可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⑤IASA女性(75.0%)明显多于男性(25.0%)。结论:CDE对IASA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应用CDE明确判断合并畸形比诊断IASA更重要;应用TEE判断合并畸形ASD比TTE更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心血管造影(CAG)、磁共振成像(MRI)、经胸超声(TTE)对先天性胸内大血管畸形(CAITG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沈阳军区总医院1993—1998年期间132例经手术证实的CAITGV病人的MRI,TTE,CAG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有98例共119处畸形,包括主动脉瓣上狭窄(2处),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13处)、主动脉弓离断(7处)、主动脉弓缩窄(15处)、主动脉弓闭锁(2处)、动脉导管未闭(54处)、主肺动脉隔缺损(4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9处)、冠状动脉心室瘘(13处)。MRI诊断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97.1%;TTE诊断的灵敏度为83.2%,特异度为100%;CAG诊断的灵敏度为98.1%,特异度为100%。MRI对CAITGV的灵敏度优于TTE(P<0.05),而与CAG相当(P>0.05)。MRI在主动脉弓畸形、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畸形的细节解剖显示上可以弥补CAG和TTE的不足。结论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各种CAITGV病理解剖及其畸形部位,若辅以TTE检查,可以作为一种可靠、实用的无创性方法,能补充CAG检查的不足,对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弓缩窄、主动脉弓闭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可取代有创性的CAG检查。因此MRI可作为各种CAITGV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成人房间隔膨出瘤(IASA)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的特征和规律性.材料和方法:应用CDE检查38例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后22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26例行心导管检查,20例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8例行合并畸形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8例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①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部变薄,局部凸向右心房,并随心动周期摆动.② IASA合并畸形者多见(94.7%),孤立性IASA少见(5.3%).在合并的畸形中ASD多见(80.0%),其次是室间隔缺损(5.3%)和房间隔卵圆孔未闭(5.3%),还有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窦瘤破裂等,但少见.③孤立性IASA患者2DE显示各心腔内径正常;合并ASD患者2DE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室间隔缺损2DE显示左心房内径增大,CDFI显示过室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④经胸超声心动图很难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结论:CDE对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应用CDE明确判断合并畸形比诊断IASA更重要;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合并畸形ASD比经胸超声心动图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MRI)成像对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AD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在心电门控下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MRI电影(cine MRI)扫描。结果:30例夹层的起始部位、病变范围、真假腔血流情况、内膜片均显示清晰。20例破口显示清晰,17例示主动脉扩张,7例有附壁血栓形成。结论:MRI作为无创伤性检查,能准确识别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瓣、真假两腔、病变范围且能较满意的显示管腔扩张及附壁血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TEE严格筛选并确认符合条件的ASD患者28例,观测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形态、延伸状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TTE引导下,以声束测量房间隔缺损的最大伸展轴径,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封堵装置,并在术中准确引导和监测封堵器的放置,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28例,1例失败转外科治疗,1例因缺损小无需封堵,其余26例均封堵成功.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的应用价值体现在术前病人的选择,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监测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上.超声引导下经导管器Amplatzer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检查: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心脏超声(TTE)、心血管造影(CAG)、电子束CT(EBCT)和MRI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中的作用。方法:主动脉缩窄患者16例,单纯型2例,复杂型14例;14例行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行TT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14例行CAG检查,3例行MRI检查,1例行EBCT检查。结果:TTE的诊断准确率为42.9%(6/14),CAG的诊断准确率为100%(12/12),EBCT(1例)和MRI(3例)均获得正确诊断。结论: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上,CAG、EBCT和MRI明显优于TTE;EBCT和MRI是显示主动脉缩窄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MRI无需对比剂即可多平面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及合并畸形等病变全貌,且无辐射,优于EBCT。MRI可以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3D DCE MRA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3D DCE MR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及其检查技术。材料和方法:共作主动脉夹层28例3D DCE MRA检查。采用3D FSGR,团注Gd-DTPA 20ml,屏气扫描时间16-22秒。经工作站进行了MIP和MPR重建。结果:分析28例主动脉夹层3D DCT MRA表现,发现3D DCE MRA为主动脉夹层的上下范围,内膜片,破口,真两腔以及分支受累情况均能满意显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房间隔膨出瘤(IASA)合并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32例IAS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之后18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10例行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6例行合并畸形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2例IASA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IASA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①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部变薄,局部向右心房或左心房凸出,并随心动周期摆动;②IASA多并畸形,在合并畸形中ASD(84.4%)多见,其次是室间隔缺损(12.5%)和房间隔卯圆孔未闭(6.3%),还有法乐三联症、法乐四联症、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和主动脉瓣狭窄等,但少见;③孤立性IASA患者2DE显示心腔内径正常;合并ASD患者2DE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室间隔缺损2DE显示左心房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室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④TIE很难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TEE可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⑤IASA女性(75.0%)明显多于男性(25.0%)。结论:CDE对IASA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应用CDE明确判断合并畸形比诊断IASA更重要;应用TEE判断合并畸形SD比TIE更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复杂先心病EBT与心脏超声和心血管数字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胸心脏超声 (TTE)、心脏数字造影 (CVDI)和电子束CT(EBT)在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中的作用。方法 资料完整的复杂性先心病患者 2 1例 ,其中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1~ 2 1岁 ,平均 8岁 4个月 ,行外科手术治疗 14例。 2 1例患者均行TT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EBT检查 ,其中实施CVDI 11例。结果 EBT检查先心病与CVDI的符合率为 93 .3 % (2 8/3 0 ) ;TTE对复杂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为 77.8% (3 5 / 45 ) ,EBT的诊断准确率为 93 .3 % (4 2 / 45 )。结论 把EBT显示心外结构的优势与TTE显示心内结构的优势结合起来 ,可以部分取代有创伤性的CVD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老年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 应用CDE检查33例中老年RASA,CDE检查后3例行心血管造影对照,1例行介入封堵治疗,32例经手术证实.结果 根据CDE特征对32例成人RASA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7.0%.中老年RASA的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1)M型超声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左室后壁和二尖瓣前叶运动幅度增大.(2)二维超声心动图(2 DE)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破裂的主动脉窦部向外凸出,呈"囊袋样"改变,称2 DE"囊袋征".破裂的主动脉窦瘤顶部显示大小不等的回声中断.(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破裂的主动脉窦瘤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分流束血流信号基底部宽度与破口直径相仿.(4)主动脉右窦破入右心室流出道多见,主动脉右窦破入右心室和右心房次之,主动脉右窦破入右心房少见.(5)RASA合并室间隔缺损多见,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次之.结论 中老年RASA的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2 DE与CDFI结合检查对中老年RASA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了4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用CDE估测RASA破口直径与手术中测量破口直径经统计学直线相关处理。CDE对42例作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5.5%,CDE估测RASA破口直径与手术测量破口直径呈正相关(r=0.80)。其中10例做了心血管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分析了2例误诊原因。结果表明CDE是诊断RASA的一种可信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三维血管造影(3D DCE MRA)及增强后梯度回波(CE—FF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84例主动脉夹层病例均进行上述两种序列检查。结果84例病例中,3D DCE MRA及CE—FFE两种序列图像的表现为:内膜片和真假腔的显示分别为82及82例,内膜破口分别显示79、76例,主动脉分支受累分别显示85及80条,血栓形成分别显示58及60例。结论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3D DCE MRA及CE—FFE技术能给临床提供主动脉夹层的全面信息:夹层范围、内膜破口、分支受累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