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单晶硅结合了铸造多晶硅和直拉单晶硅的特点,既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的优势,又具有转化效率高的优点。但目前各企业和科研单位对准单晶硅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本文系统阐述了准单晶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准单晶的两种铸造方法、与传统单晶硅相比所存在的优势、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中多晶硅片的电阻率、小方锭少子寿命及铸锭区域对电池转化效率的影响。以P型多晶硅片为原材料,通过常规晶硅电池制作工艺,对不同电阻率范围的硅片产出电池片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采用少子寿命分别为LT5.5μs、LT6.0μs的小方锭,统计产出硅片的少子寿命和电阻率,并对比分析产出电池片性能;对比多晶硅铸锭各区域硅片产出电池片的电性能。研究表明,1.4~2.0Ω·cm为多晶硅电池制作的最优电阻率范围;方锭少子寿命6.0μs的硅片少子寿命与电阻率的平均值都高于方锭少子寿命5.5μs的硅片,电池转化效率同比高0.07%;铸锭中心区域的硅片产出电池片的转化效率要高于边角区域。  相似文献   

3.
单晶硅金字塔绒面结构的形成受制绒碱液浓度、添加剂、制绒温度、制绒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本实验在不影响车间生产工艺的前提下,从单晶制绒工艺的粗抛时间和碱制绒时间上进行调整,以此获得不同的减薄量,并获得最终的电学性能。通过实验,单晶硅粗抛时间在达到去除损伤层的基础上要尽量缩短,碱制绒时间的选择要兼顾单晶硅电池的制绒反射率、最终电学性能和转换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存在着水汽透过率过高和耐水解能力差的缺点,通过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滑石粉(PP/PBT/Talc)共混的方式制备得到一种薄膜材料应用于光伏制造业中的电池片背板,该材料具备了更加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加强了背板对电池片的保护,保证了电池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普通单晶EL黑斑的主要形成原因,并针对此做了工艺调整。实验结果表明:制绒后硅片上的水滴在自然晾干条件下,扩散烧焦和EL黑斑明显,普通单晶的EL黑斑主要为制绒硅片疏水性差造成,调整制绒酸洗槽浓度、热水时间及烘干炉时间,EL黑斑比例下降了0.14%。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三元体系单斜相结构弛豫铁电单晶铌铟镁酸铅–钛酸铅[Pb(In1/2Nb1/2)O3–Pb(Mg1/3Nb2/3)O3–Pb Ti O3(PIN–PMN–PT)]的准同型相界组分0.24PIN–0.43PMN–0.33PT单晶沿[011]c方向极化成准单畴态,研究了该单晶的电光性能。采用改进的Mach-Zehnder干涉系统,选用波长为632.8nm激光对单晶的电光系数张量?13、?23和?33进行测量及分析。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排除由压电效应引起晶体在通光方向的伸缩,电光系数张量?13=–21.8 pm/V,?23=64.7 pm/V,?33=85.8 pm/V。测试结果表明,单晶的电光系数具有较高的?23和?33分量,在实际的电光器件应用中,可以在保证单晶透过率的情况下对这两个分量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7.
6月6日上午,宜昌南玻举行了庄重而简洁的硅片项目投料生产仪式。集团总裁助理、宜昌南玻总经理李卫南先生首先启动多晶炉生产装置后,又来到单晶工段按下了启动按钮,标志着宜昌南玻硅片项目正式投料生产。同时,也标志着南玻集团涵盖太阳能多晶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和太阳能玻璃的完整产业链的全面贯通。  相似文献   

8.
单晶金刚石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质,如高热导率、高载流子迁移率和高的击穿电压,是制作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微波功率器件和探测器的理想材料,金刚石基器件可以应用于高温、高功率、强辐射的恶劣环境中。针对金刚石在电学领域与探测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发展高品质金刚石单晶生长技术尤为重要,而金刚石应用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单晶和成本的问题。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是实现低成本、大尺寸单晶金刚石生长的有效技术。对于如何提高单晶金刚石的生长速率,如何获得高质量、大尺寸单晶金刚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同质外延生长单晶金刚石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详细介绍了提高MPCVD单晶金刚石沉积速率、金刚石晶片剥离技术、金刚石晶体三维生长扩大尺寸、金刚石单晶"马赛克"生长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实验分析了在准静态条件下和不同的pH溶液中,杂质Fe~(3 )对磷酸二氢钾单晶生长形态的影响。实验证明,当pH<3.5和pH>6.0时,Fe~(3 )对磷酸二氢钾单晶的楔化影响甚微,即此时溶液的pH值对单晶生长形态的作用远大于杂质的影响。但是,当溶液的pH值为本征值时,即处于4.5左右,Fe (3 )对磷酸二氢钾单晶的楔化影响则很明显,这主要是由于Fe~(3 )被吸附到生长的晶体表面,界面层内Fe~(3 )密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造成台阶密度的改变,致使磷酸二氢钾单晶楔化角θ的增大。 另外,在实验中还观测到磷酸二氢钾单晶的锥面生长速率V_(011)远大于柱面(010)的生长速率。层状生长的形态在柱面上呈蜷线,近似为椭圆形,它的长轴位于[001]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电池片生产过程中的各工艺参数及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对电池片质量的重要性,为电池片过程控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利用普通触媒和自行研制的新型触媒A,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分别进行了合成金刚石单晶的实验.研究表明,普通粉末触媒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呈黄色,晶形完整,晶形是六-八面体,晶体透明度较好,并且合成出晶体的粒度比较集中,大约为0.3 mm.用新型触媒A合成的金刚石单晶呈绿色,并且晶形以长条晶体出现,长度集中在(0.5~0.7)mm.用SEM电镜观察到,前一种晶体晶形完整,表面光滑,后一种晶体表面也比较平整,存在"V"形缺陷.含氮量分析结果表明,用普通粉末触媒合成的金刚石的含氮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聚晶金刚石的性能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娟  刘进  李丹  张书霞  寇自力 《硅酸盐通报》2007,26(1):133-137,220
聚晶金刚石不仅具有单晶金刚石所固有的卓越性能,还具有各向同性的优点以及在生产制造中的一些优良特性。但是,由于粘结剂的存在,聚晶金刚石在硬度、耐磨性、热稳定性等方面要差于单晶金刚石。许多科学家和生产制造者对如何改变生产工艺以优化聚晶金刚石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聚晶金刚石的性能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性能优化取得的成就以及聚晶金刚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优质粗颗粒金刚石单晶(尺寸达0.8mm)在制备金刚石工具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其合成条件相对于普通工业金刚石单晶更为苛刻.文章介绍了在具有高精密化控制系统的国产SPD 6×1670T型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优质粗颗粒金刚石单晶的合成研究.通过采用先进的旁热式组装和粉末触媒技术,并优化了合成工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5.4GPa,1300℃~1435℃)成功合成出尺寸为0.8mm(20目)三种不同晶形的粗颗粒金刚石单晶.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形貌良好、晶体密度高的RDX单晶,本文采用梯度降温法制备获得了RDX单晶,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晶体形貌进行了对比,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己酮不适合作为降温法制备RDX的溶剂;DMF做溶剂时,结晶效果较好,晶型较规整。且在降温速率为0.1℃/15 min时制备出的单晶样品最理想。以上结果可为类似炸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洲  马春元 《现代化工》2014,(6):122-125,127
对普通旋风分离器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带有旋转叶片的逆流式动态旋风分离装置,并对其分离效率进行了实验和理论计算。结合Alexander准自由涡模型、Barth平衡轨道模型及Chmielniak和Bryczkowski对顺流动态旋风分离器的研究,获得了装置的理论分离效率的计算方法,并与实验中通过静电低压旋风颗粒取样器(ELPI)获得的分离效率进行了对比及修正。修正后的理论解与实验获得的分离效率偏差在5%以内,理论方法对装置的分离效率能够进行准确的预测,同时实验数据表明,该种设备分离效率随入口气速和旋转叶片转速的提高而增强,且该装置对于5μm以上的颗粒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粗颗粒工业金刚石的合成与普通工业金刚石相比,需要较长的生长时间,而且其合成条件相对于普通工业金刚石单晶更为苛刻.文章总结了在具有高精密化控制系统的国产SPD 6×1670T型六面顶压机上进行的优质粗颗粒金刚石单晶的合成研究.在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工艺的基础上,提高了压力和温度控制系统的精密化程度,引入了旁热式组装,改良了合成工艺,通过精密地控制金刚石的成核量与生长速度,以及采用最佳粒度的触媒,在高温高压条件下(~5.4GPa,~1360℃)成功合成出尺寸达到1.0mm的(18目)粗颗粒金刚石单晶,并分析了晶体的形貌和表面特征.  相似文献   

17.
粉压叶腊石及其焙烧工艺对合成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普通叶腊石、复合叶腊石在立方氮化硼单晶合成过程中的不同效果,以及叶腊石的焙烧工艺对立方氮化硼单晶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电池片的生产过程中,背面场经常会发现存在黄斑问题。分析研究了电池背电场发黄的形成原因,实验验证,可通过更换铝浆型号和对烧结炉排风进行优化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中的扩散炉管间方阻均匀性问题,主要从酸制绒工艺的刻蚀深度及刻蚀反应温度2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刻蚀深度在(3.6±0.2)μm,温度控制在5.5℃7.5℃,0.2μm的刻蚀偏差调整扩散温度1℃,可以减少各个批次间的方阻偏差,从而提高电池片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0.
1 无烟煤燃烧的基本特性 无烟煤由于挥发分低,挥发分析出困难且量少,使得无烟煤着火温度高,因此普通的水泥生产工艺在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