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入职的新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在湖南省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120名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法;干预组60名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培训模式。培训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专业理论与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新护士干预前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职新护士岗前培训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新护士的角色意识,提升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和教学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新入职护士6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新入职护士加以分组,给予其中30名新入职护士传统带教方法,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30名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带教模式,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新入职护士接受不同带教模式之后的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新入职护士接受不同带教模式之后的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新入职护士开展规范化带教模式,能够使新入职护士更高适应临床工作,为临床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护理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使用目标管理教学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新入职护士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取18例,根据带教模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n=9),观察组使用目标管理教学法(n=9),通过教学前后新入职护士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判断带教成效。结果教学前两组新入职护士知识水平分数和技能掌握情况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完成后,使用目标管理教学法的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知识技能评分和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均显著高于采取常规带教的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对本次教学更满意(P 0.05)。结论在护理部护理带教过程中使用目标管理教学法进行带教可帮助新入职护士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实践能力,新入职护士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开展专项技能精准培训对新护士职业技能提高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新入职的44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8年新入职的49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按照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在规培2年内组织两次专项技能精准培训与考核,专项技能精准培训包括顶层设计、机制保障、细化考核等三方面内容,培训后进行效果访谈并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1年后岗位能力胜任水平和带教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1年后观察组专业理论考核成绩、综合个案护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带教教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满意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以上的学员对专项技能精准培训评价非常满意和满意,学员自我感知培训后知识、技能、自信自评得分均有所提高。结论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开展专项技能精准培训,有助于提高新护士应对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有效提升新护士职业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队心理训练模式对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在职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实施团队心理训练,对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及心理素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培训前心理素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培训后的心理素质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士培训前核心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核心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队心理训练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也能增强其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并归纳慕课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名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人。两组护士均参与我院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教师讲授式教学,观察组患者接受慕课教学模式的教学。3个月的培训之后,比较两组护士的到课率、师生交流率及自学能力和最终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两方面的考核评分。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到课率、自学能力、师生交流率及最终教学成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慕课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护士的到课率、自学能力和师生交流率,有助于提高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提高新入职护士依法施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0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两组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培训结束时采用相同考核方式进行评比,比较评分情况。结果经比较,研究组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方式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针对新护士的有效培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非中医院校毕业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45例),2019年6月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性医院的传统教学法开展培训,观察组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培训,培训时间均为4周,培训结束后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辨证能力成绩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的认同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得到培训学员高度认同。结论: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非中医院校毕业的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成效明显,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与微课翻转课堂在护士规培中的应用。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新入职的5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新入职的5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观察组采用微信与微课翻转课堂授课,比较两组新护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成绩,评判性思维及自主学习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基本理论和技能得分分别为(93.59±4.31)分、(92.20±4.86)分,对照组为(89.95±4.28)分、(89.06±4.07)分;观察组基本理论和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各个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信与微课翻转课堂提高新护士规培的成绩,提高了评判性思维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景模拟联合案例分析法在新护士岗前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非同期对照法选择2018年新入职护士91名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新入职护士93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情景模拟联合案例分析法.比较两组新护士在岗前操作培训考核总成绩、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手术室新护士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新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学习,其余10名新护士给予传统方式学习,通过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较不同新护士培训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新护士带教学习时间缩短,且带教老师满意度和手术室急救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培训模式可以缩短手术室新护士的学习时间,提高了手术室急救能力,增加了带教老师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新毕业护士进行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新入职大专学历护士1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后对培训的满意度、情景个案分析考核结果、评判性思维测试结果,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后对培训的满意度、情景个案分析考核、评判性思维测试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可提高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患者入院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及护理查房等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新毕业护士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评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因材施教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对新入职护士学习技巧与态度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我科急诊科新入职护士20名进行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分为两组,常规教学法组采取常规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模式组采取因材施教模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学习技巧的掌握度、学习态度评分,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各组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因材施教模式组学习技巧的掌握度、学习态度评分高于常规教学法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因材施教模式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教学法组。结论应用因材施教模式进行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微信平台上牙龈癌手术危重病情上报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此期间未设立微信管理平台,观察组为2017年1—12月,在此期间设立了微信管理平台,对比两组在不同时期下医生对护士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以及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服务态度、工作整体性、危重抢救的配合及手术配合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护理文书制定及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平台应用于牙龈癌手术危重病情上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及护士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情景导入模式在普外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同仁医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到普外科轮转的护士20名为对象,将其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情景导入模式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等。结果培训后理论成绩以及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护士对带教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情景导入模式培训用于普外科轮转护士的带教效果确切,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提高带教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模式对新入职护士临床操作技能改善方面的突出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新入职的240例护士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PDCA模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培训。结果研究组考核优秀率和及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模式能有效提高新聘护士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在科室实习的42名实习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1名,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组实施情景模拟法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带教方式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培训中使用情景模拟法可有效提高实习护士对护理知识和操作的掌握水平,提高实习护士对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2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终结性评价法,试验组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组护士四次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和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结果试验组护士的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岗位胜任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全程的观察、记录、反馈,帮助他们端正职业态度、明确职业职责、提高职业技能等岗位胜任力,促进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护士规范业务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8名护士按照培训时间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护士行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情景模拟教学法培训。对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临床实际操作、医护合作技能进行比较,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经培训,两组护士理论知识考评、临床实际操作技能、医护合作技能均较培训前明显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带教护士对学生学习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带教护士(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护士规范业务技能培训中可有效提升护士临床实践及医护合作技能,提高被培训护士和带教护士对培训过程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研究"目标指导"带教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4月—2020年6月于本院呼吸科就职的新入职护士中随机抽选出80名,将其以教学方法差异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其中,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予以"目标指导"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的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核心能力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