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初期护理实习生(护生)压力与专业自我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二者间关系,为提升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8月山东省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617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平台一般资料问卷、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及实习压力源量表收集资料。结果:实习初期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89.81±10.55)分,实习压力总分为(67.42±18.41)分。实习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r=-0.221~-0.339,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社会学资料后,实习压力可以解释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变异的5.3%,贡献率有统计学意义(ΔF=24.219,P<0.001)。结论:实习初期,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体较积极,可结合实习初期主要压力源状况及特点,有针对性地为护生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缓解护生实习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任珊  高星 《现代医药卫生》2023,(18):3139-3142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安宁疗护态度与能力现状,为护理院校设置安宁疗护课程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FATCOD-B量表)和护生安宁疗护能力测评问卷对30所医院的66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FATCOD-B量表最终得分(99.38±12.68)分,态度较为积极。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得分总分(63.12±10.17)分,能力水平一般。结论 实习护生对安宁疗护的态度较积极,安宁疗护能力一般。因此建议完善我国安宁疗护教育体系,加强高校安宁疗护教育;拓展安宁疗护实践基地,增加护生安宁疗护的实践机会,为安宁疗护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实习护生对生活护理的态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护生在校教育及临床带教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对广东省数家三级甲等医院120名实习护生进行生活护理态度认知情况调查问卷,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实习护生对生活护理态度的行为倾向。结果:不愿意从事的生活护理项目"协助床上用便器、料理大小便"达到100%;"会阴清洁"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生活护理项目中,专科生比本科生更愿意做。结论:实习护生对生活护理认知的态度角色存在缺如,缺乏社会责任感,教育者与管理者应转变实习护生对生活护理态度的认知,提高实习护生实施生活护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提高本科护生实习的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15日30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静脉穿刺的情况.结果 首次进行调查穿刺的成功率仅为61%,对学生培训干预后穿刺的成功率提升至82%.结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与本科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职护生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及其培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獉獉:了解高职护生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并通过疼痛教育培训,探讨其对高职护生的疼痛教育培训效果。方獉法獉:采用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KASRP)对高职院校202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其中80名护生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干预组进行疼痛教育培训,在培训间隔3个月后,再次用KASRP评价2组护生的疼痛知识和态度。结果獉獉:本次调查高职护生KASRP平均答对率42.51%。接受疼痛教育培训后,干预组护生KASRP的平均得分从培训前的(17.03±s 3.68)分,提高到(19.53±s 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培训后干预组的KASRP平均得分仍然很低。结论獉獉:高职护生疼痛知识水平低,疼痛教育培训可改善护生疼痛知识及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大专和本科护生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实践的需求,为科学安排护生临床实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内蒙古地区医院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1份,有效率84.17%.统计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对侵入性操作项目需求高(P<0.05);不同学历护生对操作项目频次需求大致相同(P>0.05),对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知晓度略高(P<0.05).结论 护生对护理工作量较大的操作项目频次及法律法规知晓度需要提高,本科护生对侵入性护理操作有偏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当前护生对老年及老年医疗照护的态度,为高校护生培养、医疗照护机构人员招募及我国老年方面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预调查修订问卷后,分层随机抽取闽南三地区护生共134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医疗态度表(GAS)、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自制问卷,共两部分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对老人及老年医疗的态度中消极占51.8%,积极占48.2%;年级、与老人一起居住的经验、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毕业后可能去的地区工作4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老年人一起居住过的经验、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两项与老年医疗照顾态度相关(P<0.05).结论 现阶段护生对老年医疗照护的态度整体呈中立趋于消极状态,知识度及老年人接触经历有利于改善护生老年照护态度,建议可通过开展"同理心"情景模拟教学,强化各形式老年相关课程,多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来提高护生未来从事老年照护职业的意愿度及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实习中,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缩短护生临床实习心理适应期,完成角色行为转变和临床护理实习任务.实践证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与所取得成绩成正比[1].因此,本次研究调查分析影响基层医院护生临床实习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生的实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带教质量的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护生在实习中主观能动性状况"这一问题,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设计两种问卷,一种是调查带教教师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务、职称等)、带教态度、实习生有无主观能动性,开放性问题:影响护生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另外一种是调查护生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等)、能否在临床护理实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护理专业的认识等,开放性问题:护生自己认为影响自身实习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实习生(以下称“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提高实习生职业认同感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滚雪球法选取实习末期的36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职业认同感量表,临床实习环境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Bootstrap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专科护生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职业认同感得分为57.00(34.50),临床实习环境得分为109.00(55.00),均处于一般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00(17.00),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rs=0.897,P<0.01);临床实习环境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s=0.861,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rs=0.830,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认同感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为0.123,占总效应13%。结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临床实习环境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改善临床实习的环境,增强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医学生心理韧性、病情告知偏好及死亡态度现状,并探讨三者相关性。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情告知调查表、CD-RISC 10和DAP-R对云南省某医学院617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17名医学生心理韧性总分29.22±5.59分,死亡态度总分88.19±13.34分,病情告知上80.2%的医学生认为癌症早期,应告诉患者实情。相关分析显示,心理韧性与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呈正相关(r=0.028~0.082,P <0.05),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及逃避接受维度呈负相关(r=-0.124~-0.087,P <0.05)。二元logistic显示,心理韧性与第一知情人、最佳告知人的选择呈正相关。结论 医学生的病情告知偏好、死亡态度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教育者可通过提高心理韧性水平,促使医学生理性面对死亡和癌症告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护患纠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待纠纷的态度及采取的防御性护理行为,为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提供科学依据,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09年3月~9月对邯郸市3所医院406名护理人员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对护患纠纷相关知识得分、是否护理管理人员对待护患纠纷态度得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采取的防御性护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职称低、护龄短的非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纠纷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使其正确对待护患纠纷,增强预防和处理纠纷的能力,减少防御性护理行为,促进护理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纠纷减少、患者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陈冬梅 《家庭医药》2016,(9):99-100
目的:探讨护理礼仪模拟场景教学在护生上岗前强化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级实习护生72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人,观察组在培训时强化模拟训练护理礼仪自编实景技能;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培训;以护生培训技能考试和到临床科室工作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技术操作和技能展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兴趣、服务态度、职业形象、塑造美的表现、语言表达能力、接受学习的能力、人文关怀素养方面观察组护生表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礼仪模拟场景强化教学应用到护生岗前培训中,可提高护生的综合素养。激发护生热爱护理专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职业能力得分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189例护理专业实习护生作为参照组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实习护生90例使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护生99例使用改革之后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4个月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对两组实习护生在沟通合作、动手实践、知识运用、服务意识等8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各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实习护生得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实验教学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其职业能力,值得在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翻译和初步评价PMS量表;通过PMS量表调查,了解护理专业实习生对疼痛处理的知识、态度,特别是对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倾向。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PMS量表对两所省级医院的护生5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MS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0.73;护生PMS量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直接态度21.13分、间接态度0.69分、主观规范1.10分、直接控制-2.55分、间接控制4.98分、行为打算-0.94分;"直接控制"是"行为打算"最强的预测因子(r=0.397,P<0.001)。结论:PMS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护生对疼痛处理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对麻醉性镇痛药给药态度消极;有高度"直接控制"的护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对患者疼痛的处理会更积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高校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知识及个人能力培养需求的情况和差异性,为教学管理理念及临床教学方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能力培养、知识需求等.结果 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相关知识需求很高,且不同学历实习护生的知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人能力培养需求方面,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教学、科研、护理管理、学习等能力培养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知识及个人能力培养需求不同,教学管理者要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需求差异,制订切实的教学计划与措施,满足其不同需求.从而提高高校护生的临床相关知识水平及个人能力,有利于护生稳定的职业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某大学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领导力水平,探讨影响自我领导力的因素,调查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提高护生自我领导力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方法本研究以湖北科技学院260名护理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自我领导力量表、职业认同量表等工具,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对其进行横断性调查。结果 护生自我领导力总分为(130.01±13.83)分,是否班干部及社团成员、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不同学习成绩情况下,护生自我领导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58.52±10.19)分。护生自我领导力和职业认同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0.444,P <0.01)。结论 护生的自我领导力及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水平,有提升的空间。因此护理教育者和研究者有必要推动护生自我领导力的发展,要进一步研究开发适合于中国护生的自我领导力课程,激励护生设定正向积极的职业目标,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EBPQ)调查法,抽样调查河南省五个城市的5家三级甲等医院521名护理人员,调查其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结果科室、年龄及第一学历的不同在知识和实践方面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及职务的不同在知识、实践和行为方面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婚姻状态、原专业是否护理专业及工作性质的不同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室、高学历、高职称、工作年限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均有利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为课程思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22年3月7-11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问卷和道德价值观问卷对河南某高校2018—2021级4个年级582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分析本科护生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结果 582名本科护生平均职业认同问卷总分为(60.57±10.26)分,平均终极性道德价值观得分为163.00(151.00,166.00)分,平均工具性道德价值观得分为72.00(54.00,97.00)分。终极性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问卷总分呈正相关,工具性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问卷总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专业选择、在校学习成绩、毕业是否转行、受人尊重程度、疫情期间大众对护士态度的变化、终极性道德价值观可解释职业认同35.9%的变异。结论 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尚处于中等水平,道德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高校可在课程思政中融入“榜样教育”“抗疫英雄”“悦纳自我”“中国梦”等元素,引导本科护生形成以终极性道德价值观为主流的道德价值观,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大专生职业态度状况以及培养护生积极稳定职业态度的路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相的方法 ,对200名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大专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为5.82±1.01,得分中立偏积极,职业态度随年级的升高有所降低。结论护生的职业态度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的过程,应从多方面来培养护生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20.
姜今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70-357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刺伤发生、预防、处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实习的102名护理专业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针刺伤发生情况、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及报告情况、对针刺伤的认知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结果:被调查的102例实习护生中有100%的实习护生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后能够正确处理的护生仅为17.6%,88.2%的实习护生针刺伤后未报告或未及时报告,48.0%的实习护生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高危操作时未戴手套操作,87.3%的实习护生未接受过针刺伤防护教育。结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实习前要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实习医院应建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定期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以减少针刺伤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