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甘肃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抗—HCV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第二代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我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表明:健康人群抗0HCV是性率为5.2%,存在HCV无症状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职业供血员中HCV感染严重,两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0.1%和71.8%,受血者抗-HCV阳性率为20.7%,表明输血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各类肝病中抗-HCV阳性率为21.1%,存在HBV和HCV和重叠感染,在孕妇和新生儿中检出抗-HCV阳性者,提示HCV有经母婴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RT—PCR检测HCV—RNA及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C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HCV-RNA。结果150例献血员中抗-HCV6例阳性占40%,应用RT-PCR方法检测HCV-RNA10例阳性占6.6%,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其中HCV-Ⅱ型占89%,HCV-Ⅲ型占11%。结论说明我国人群HCV感染以Ⅱ型为主。12例抗-HCV阳性母亲及新生儿的HCV基因分型同属Ⅱ型,证明HCV母婴垂直传播存在。基因分型诊断为选择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丽水市抗-HCV阴性献血者丙型肝炎核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ELISA抗-HCV筛查阴性血液HCV-RNA的流行率,对当前HCV的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采用PCR-混合样品法对我站部分抗-HCV筛查阴性的标本进行HCV-RNA检测。结果:3109份标本的HCV-RNA阳性率为0.48%,其中无偿献血者的阳必率为0.12%,低于有偿供全血者(0.90%)及有偿供机采血浆者(0.80%);同时机采血浆不会造成有偿供血者HCV-RNA阳性率升高,结论:HCV-RNA检测对于控制HCV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的家庭内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村感染 HCV和未感染 HCV的献血员家庭(前者为组 Ⅰ,53户,后者为组 Ⅱ,60户)及无献血史村民的家庭(组 Ⅲ,110户),共计 223户,家庭成员共 666人分三组进行研究,发现组Ⅰ的家庭成员其抗—HCV阳性率(7.36%,12/163)明显高于组Ⅱ(1.11%,2/180)和组Ⅱ(2.48,8/323)(P<0.05).在组Ⅰ中12户存在HCV感染家庭聚集现象,与献血员为配偶关系者,其抗—HCV阳性率 15.22%,显著高于其他家庭成员4.27%(P<0.025).用套式PCR与Southern分子杂交技术对该12户的HCV感染者检测血和体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 HCV—RNA,发现唾液 HCV—RNA阳性者多同时共中检出 HCV—RNA(5/6),2例血及体液 HCV—RNA阳性者其妻均感染 HCV,1户夫妻血及体液中 HCV—RNA均阳性,但其家人 3人均抗 HCV阴性.以上结果提示 HCV存在经唾液的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的可能性.本文亦提示 HCV携带者可能为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调查张掖市部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HCV感染现状及血清中的病毒载量,以研究该地区HCV感染及病毒复制状况.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于张掖市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部就诊的患者13743例(男8945例,女4798例)进行传染病三项(HBsAg、抗-HCV、抗-HIV)筛查,查出抗-HCV阳性者,再进一步行HCV RNA检测.抗-HCV血清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法,HCV R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 抗-HCV阳性率为3.74%,女性抗-HCV阳性率4.46%,高于男性的3.35%(x2=10.63,P<0.01).抗-HCV阳性者中,HCV RNA阳性率为45.53%,HCV RNA男性阳性率为42.00%,女性为50.47%,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1,P>0.05).抗-HCV阳性者5个年龄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42.02%、D组21.40%、B组18.68%、A组9.34%、E组8.56%.5个不同年龄组间HCV B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68,P>0.05).结论 该地区HCV的发病有下降趋势,已感染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HCV RNA阳性率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监测HCV RNA可指导临床用药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夫妻间水平感染及母子间母乳喂养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筛查健康孕妇的HC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孕妇的血液HCV—RNA,追踪调查HCV—RNA阳性孕妇及其配偶的血液HCV—RNA是否阳性及其肝功能情况。结果 1941例孕妇中,HCV抗体阳性率为3.7%;在HCV抗体阳性孕妇中,HCV—RNA阳性率为3.5%。HCV夫妻间水平感染率为7.1%。27例接受1~6个月HCV—RNA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没有出现HCV携带者的病例。结论 HCV可以发生夫妻间水平感染,夫妻间水平感染并不是HCV感染的重要途径,母乳喂养与HCV垂直传播无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中友 《吉林医学》2013,34(15):3000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在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似丙型肝炎的感染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CV核心抗原、抗-HCV、HCVRNA。结果:抗-HCV阳性者66例,HCV 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53例,三种检测均为阳性者36例;抗-HCV为阴性、HCV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1例。三种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66%、54%、63%。HCV RNA阳性患者中检测出HCV核心抗原阳性样本符合率为68.51%。结论:HCV核心抗原是HCV早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其诊断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核心抗原的定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定性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分析和评价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定性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9份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以健康人血清20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0份作为对照,以证明方法的特异性;并同时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HCVRNA和抗HCV。结果:健康人血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均呈阴性反应,检测值(OD值)分别为0.022±0.017,0.001±0.012;149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阳性者74例,阳性率49.66%,阳性检测值(OD值)为0.534±0.457,与阴性检测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和HCV核心抗原检测有54.36%的符合率,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检测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49份抗HCV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率为55.03%(82/149),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49.66%(74/149),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特异性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49.66%,与HCVRN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也是反映HCV病毒血症的血清学标志。与HCVRNA同时检测,可提高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血症和病毒复制诊断率,但其检测的灵敏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361名特殊女性人群HBV和HCV及HIV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卖淫、暗娼等性乱妇女这些特殊人群HBV、HCV及HIV病毒性传播疾病的感染、传播特点,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了361名卖淫女及290名普通女性体检者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艾滋病(HIV)抗体及丙型肝炎(HCV)抗体。结果:361名女性特殊人群,检出HBsAg阳性34人,阳性率9.41%;抗HBs阳性者185人,阳性率51.25%;HBeAg阳性者20人,阳性率5.54%;抗HBe阳性者93人,阳性率25.76%;抗HBc阳性者181人,阳性率50.14%。各种HBV血清标志物与普通人对照组比较除保护性抗体抗HBs显著低于普通人群(P<0.05)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HCV抗体阳性者13人,感染率为3.6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出HIV抗体。结论:女性特殊人群HBV、HCV病毒性传播疾病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是重要传染途径之一。应加强对女性特殊人群的管理,控制病毒性肝炎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418例不同人群组的血清HCV,其阳性率为:无病理症状查体组(2.03%),慢性肝炎病患者(19.1%);肝硬化(21.9%),肝癌(33.3%),抗HCV与HBVM(乙型肝炎标志)同时阳性者(29.3%)。输血及应用血液制品是传播丙型肝炎的主要途径。同时HCV感染的持续存在,对于慢性肝炎进一步发展而为肝硬化和肝癌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47例肝病孕产妇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HCV~RNA),对HCV感染产妇血清进行HCV分型及半定量分析.再对HCV感染产妇的丈夫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出生后24小时内、1、6、12个月股静脉血进行抗-HCV、HCV-RNA和HCV分型的检测.结果1047例肝病孕产妇中有12例(1.15%)HCV感染,其丈夫血清抗-HCV、HCVRNA均为阴性,而12名新生儿中有3例脐血及出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均抗-HCV阳性,其中2例HCV-RNA同时阳性,仅1例婴儿在出生后1、6、12个月时检测抗-HCV与HCV-RNA均阳性,且与其母所感染的HCV基因型相同,其余2例婴儿出生后1个月均阴转.本组HCV母婴传播率为8.3%.结论支持我国存在HC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2.
151例血清抗-HCV阳性患者的HCV RNA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关系.方法:研究对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151例血清抗-HCV阳性患者有85例HCV RNA阳性,阳性率为56.2%.另外,还观察了40例抗HCV阳性病人的双份血清,急性期第一份血清ALT升高、HCV RNA为阳性;经抗病毒治疗后的第二份血清,部分病人ALT复常,HCV RNA阴转,另外部分病人反复ALT异常,HCV RNA则始终为阳性.结论:HCV RNA能鉴别活动性HCV感染及非活动性感染,可为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价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健康孕妇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1995~1998年上海市浦南医院2783名健康孕妇进行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人工流产次数及配偶抗-HCV阳性,在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中具有意义。调查中发现,待业无工作的孕妇中人工流产史占人工流产者的71.82%,其抗?HCV感染率为7.37%,高于其他职业孕妇。本次调查未发现年龄、婚姻、手术、住院、吸毒史等因素与感染HCV有关。结论人工流产是健康孕妇感染HCV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抗HCV的阳性率也增加,应加强对人工流产术的仪器灭菌和消毒  相似文献   

14.
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与ALT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献血者血清抗-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含量与ALT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RNA,分析ALT活性与HCVRNA水平的关系。结果 83份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37份标本含HCVRNA,HCV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 献血者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1 638例孕妇产前肝炎病毒及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泰洲  洪楷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05-1206
目的 了解潮汕地区普通孕妇乙型(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RPR)产前感染的情况,分析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并探讨其传播途径.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六项、抗-HCV,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HBV-DNA、HCV-RNA;RPR做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 638例孕妇检测HBsAg阳性189例(11.5%);30例HBV-DNA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8例阳性,母婴传播率26.7%.RPR阳性3例(0.18%);抗-HCV阳性15例(0.92%),其中10例HCV-RNA阳性,所生10名婴儿有2例阳性,母婴传播率20%.结论 潮汕地区普通孕妇人群产前肝炎病毒及梅毒的感染率不低,并有垂直传播的危害性,故提倡采取预防保健措施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R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HCVRNA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HCV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 75例HCV抗体复检阳性无偿献血者、9例丙型肝炎患者的HCVRNA含量 ,并与HCV抗体、ALT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75例献血者中 ,HCV抗体 (+ )、ALT(-)组HCVRNA阳性率高于HCV抗体 (+ )、ALT(-)组。在 9例丙型肝炎患者中 ,ALT与HCVRNA含量呈正相关 ,且相关性显著 (r =0 72 ,P <0 0 5 )。结论 :在HCV感染的人群中 ,ALT的高低可间接反应HCV在体内的状态 ,这对安全输血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血后病毒性丙型肝炎患者,活动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稳定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献血员及健康人群血清中抗HCV-IgM,观察抗HCV-IgM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自建的检测HCV-IgM的ELISA法,结果:健康人群的血清抗HCV-IgM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P〈0.005),输血后丙肝炎患者及活动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其  相似文献   

18.
血清丙肝病毒RNA二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例抗-HCV阳性的血清标本,同时以硫氰胍半字符热酚变性方法和蛋白酶KI肖化法裂解提取丙肝病毒RNA(HCVRNA),并应用反转录半字符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HCVRNA。结果表明,硫氰胍半字符热酚法明显优于蛋白酶K消化法。前者处理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58.3%,后者处理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33.3%(P<0.05);前者操作步骤简便,在试剂的保存等方面优于后者,故前者更适于临床HCVR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泪液是否与HCV转播有关。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检测了15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液和泪液中的HCV,并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从117例阳性血清患者的泪液标本中检测到HCV RNA阳性8例。结论 HCV RNA可在泪液中存在,应重点加强眼科医疗设备的消毒及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