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33例残胃癌和15例残胃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和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累计生存率的比较。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早期癌9例,进展期癌39例;手术切除率为72.9%,其中根治性切除23例(47.9%),姑息性切除12例(25.0%),早期癌与进展期癌,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分化型腺癌与未分化型腺癌比较,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胃镜复查和合理的根治性手术是提高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残胃癌34例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34例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7.6%,首次手术BillrothⅡ式占85.3%。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首次手术距临床确诊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1年。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6.5%和52.9%,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47.1%,35.3%,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4%。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病期及根治性切除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残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7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方法及外科疗效。方法:对78例残胃癌患者行纤维胃镜检查,并作病理确诊,剖腹探查,根据病情分别作根治手术,部分切除或姑息手术,术后辅以综合治疗。结果:进展期残胃癌切除率82%,根治性切除率57.2%。结论:残胃癌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手术效果不亚于一般胃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6例患者术前均行胃镜组织活检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26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13例,包括残胃全切除+胰体尾+脾2例,残胃全切除5例,残胃远端胃大部切除6例;姑息性切除7例;因吻合口处肿块巨大不能切除仅行输出袢短路吻合术加空肠造瘘术4例;因腹腔内广泛转移仅行肿块活检术2例。结果胃镜组织活检对残胃癌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钡餐;行根治性残胃切除的手术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结论胃镜组织活检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残胃切除是早期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钡餐。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4例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71.4%,首次手术BillrothⅡ式占64.2%。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首次手术距临床确诊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5年。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病期及根治性切除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残胃癌接受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残胃癌手术中。探查10例,探查率27.8%。手术切除26例,手术切除率72.2%,其中姑息切除7例,根治性切除19例。手术切除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39.7%。结论 残胃癌目前主要是手术治疗,对肿瘤已侵及周围器官或为了清除淋巴结,应行联合脏器切除。改良P式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消化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复发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2002年24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癌的诊治经过。结果: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8例,胃肠吻合9例,单纯探查5例,住院期间患者无死亡。结论:胃癌术后残胃复发癌早期诊断困难,再次根治性切除率低,术后密切随访对于发现复发癌非常重要,二次手术前有条件者可用腹腔镜先探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残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胃镜和钡餐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率为87.2%,钡餐诊断率为47.7%。行根治性切除的52例患者3年生存率42.3%,5年生存率19.2%;行姑息性切除27例患者存活5~2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肿瘤无法切除的7例患者存活1~1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钡餐。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科近10年来共收治胃癌960例,19例为残胃癌,占同期胃癌患者的051%。本文重点就其病因、外科治疗、消化道重建方法、预防措施进行讨论。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16例,女3例,年龄27一月岁.平均年龄495岁。首次手术原因: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胃癌2例(la期低分化腺癌),贵门癌2例(ma期溃疡型腺癌)。手术方式:B-1式2例,B-11式问例,附加布朗吻合1例。首次胃切除距第2次手术间隔时间3-27年,平均匕年。12第2次治疗情况残胃资门癌2例,残胃吻合口癌7例,残胃体癌10例。切除组门例(63.2叽),其中根治性切除6例(3…  相似文献   

10.
残胃癌90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01/2009—06外科治疗的90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的患者都给予手术治疗,残胃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6.7%和51.1%。根治性切除46例中,1、3、5a生存率分别为87.8%、51.2%、31.5%。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外科治疗残胃癌的关键;临床病理特征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06-02-2010-05收治的60岁以上40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38例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探查6例,未手术和单纯探查者均于3~6个月内死亡;姑息性切除者分别存活8~14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84.6%、46.2%、23.08%。结论老年人残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争取早期诊断,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17例残胃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1例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1例。姑息性切除患者,其生存时间为4~12个月,平均8.9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44.7%、30.8%。结论残胃癌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定期胃镜复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残胃癌外科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6.47%,姑息性切除率为17.65%,根治性切除术后1a、3a、5a生存率分别为84.62%、46.15%、30.77%,2例失访,随访率88.24%。结论早期诊断是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全胃切除是残胃癌外科治疗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联合脏器切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进展期胃癌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肉眼根治性切除22例,姑息性切除9例。结果: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膈下脓肿1例。随诊30例,1、3、5a生存率分别为51.61%(16/31)、29.03%(9/31)、19.35%(6/31)。结论:进展期胃癌实施联合脏器切除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胃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分型、手术方法以及预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38例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24例,姑息性手术12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约50.0%的患者为中分化型腺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多与术前基础病相关。26例获1~3年随访,生存率分别为69.2%,42.3%,30.8%。结论:手术是老年胃癌的首选治疗,良好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基础状况、肿瘤的病理分型、合适的手术方法、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6.
残胃癌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明  吕永添  高明 《新医学》2005,36(3):166-167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2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主要诊断方法是消化道钡餐和胃镜检查.其中2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根治性切除的12例病人生存5年以上者7例,非限治手术的16例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对胃部分切除术后病人定期随诊并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残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近似于胃原发癌.早期诊断对提高残胃癌术后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残胃复发癌再手术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术后复发是造成术后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残胃癌占2%~3%。一般认为复发病例大多病程晚,预后差,多数采用保守姑息治疗。现对我院1996-10~2006—1024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癌再手术、病理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27例残胃癌。结果:原胃大部切除术至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为20.1年,原手术方式中21例为Billroth Ⅱ式吻合。出现症状距确诊平均间隔6个月(1~14个月)。残胃发生部位11例在吻合口。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5例,低分化腺癌8例,中、高分化腺癌11例。IA期1例,Ⅱ期4例,ⅢA期7例,ⅢB期4例,Ⅳ期11例。2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残胃癌根治术,6例仅行剖腹探查术,4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残胃癌多发生于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病变主要位于吻合口附近。残胃癌易延误诊断,当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出现上腹隐痛不适、饱胀感、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进食梗噎感等,应考虑到残胃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告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82年5月~2003年11月手术治疗28例残胃责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病人。结果 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2,8年,71.4%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28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论 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可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重建消化道具有储存食物、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功能,同时可以切除足够长度食管,防止癌肿残留。残胃食管癌切除后可采用结肠代食管。残胃贲门癌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进展期胃近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6-11行全胃切除的胃近侧癌43例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32例,姑息性切除11例。根治性切除1 a生存率83%,2 a生存率67%,3 a生存率58%。姑息性切除生存时间3~18(7±1.4)个月。结论:全胃切除是治疗进展期胃近侧癌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