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以磷酸催化、微波辅助合成半乳聚糖为研究对象,探讨半乳聚糖的化学结构及聚合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综合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甲基化分析及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1H-1H COSY,TOCSY,HSQC,HMBC),对半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糖苷键的立体构型和连接位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合成的半乳聚糖为多分支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 657,重均聚合度为16,糖残基以α-型半乳吡喃糖为主,主要为→4)-α-D-Galp(1→和→2,4)-α-D-Galp(1→片段。结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微波辅助、磷酸催化半乳糖缩合过程中,不同位点的羟基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4位羟基的反应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暗褐网柄牛肝菌多糖结构,该研究以贵州兴义产野生子实体为材料,热水浸提粗多糖,经脱蛋白、脱色和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精制多糖AHP,用多种色谱手段表征其多糖结构,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AHP属α型吡喃己糖,具有明显的多糖吸收峰;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单糖摩尔比组成为1. 54∶0. 07∶0. 25∶1. 72∶0. 96;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其分子质量为2.03×10~4Da;甲基化衍生物分析表明,AHP主要对应连接方式有→1,6)-半乳聚糖,→1,3)-葡聚糖,→2,4)-甘露聚糖和→1)-半乳聚糖;电镜扫描显示多糖AHP以交错网格状为主,伴有少量球状及丝状分布。该研究表征了暗褐网柄牛肝菌多糖的结构,为进一步了解暗褐网柄牛肝菌多糖的活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C6H12O6.H2O)为原料,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对生物活性物质寡糖的微波固相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800瓦,微波辐射时间10min,引发剂水的添加量30%,催化剂酸添加量10%;产物得率为50.6%。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产物,确定微波固相合成物的组成为:葡萄糖49.34%,麦芽糖10.03%,异麦芽糖18.03%.麦芽三糖5.40%,潘糖10.13%,异麦芽三糖5.30%,四糖和五糖占1.61%。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子实体经水提醇沉得水溶性粗多糖,再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均一多糖FVP60-C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全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其理化性质;样品经三氟乙酸水解,乙酰衍生化后,用单糖标准品作对照,用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表明:FVP60-C2为均一多糖,平均分子质量为1.429×104D;其是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各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0.74:0.21:1.36:1.00:1.31。  相似文献   

5.
胖大海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溶醇沉法从胖大海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通过棉纤维和DEAE-Sephrose CL-6B离子交换柱分离得到含量较大的酸性多糖ASP Ⅰ;经凝胶色谱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鉴定其为均一组分,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测其单糖组成(质量比)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醛酸=24.55:14.22:10.45:1.84:1.22:28.05.红外光谱测定表明,ASP Ⅰ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K.fragilis 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ephadexG-15与DTF-02树脂对K.fragilis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液中的糖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分离的低聚半乳糖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了该糖的化学组成。酶反应液经过SephadexG-15色谱柱分成低聚半乳糖、乳糖和单糖(葡萄糖、半乳糖)3个组分。由SephadexG-15色谱柱收集的低聚半乳糖组分上DTF树脂柱出现2个洗脱峰,分别为低聚半乳糖和乳糖。经过上述2步纯化的低聚半乳糖组分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上为一个单峰,其保留时间为10.481min。该低聚半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半乳糖组成的三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胃排空功能。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健胃消食片浸膏中提取多糖JXP(得率5.44%),通过比色法测定多糖化学成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检测多糖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交换色谱分析单糖组成,以及利用红外光谱表征多糖红外特征,并进一步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研究多糖对小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结果: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的中性糖含量为46.6%,糖醛酸含量为45.7%,蛋白质含量为1.3%。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380 000左右。JXP主要由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两者物质的量比为1.2∶1,另含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红外光谱图显示JXP含有羧基基团,为吡喃糖构型酸性多糖。胃排空实验发现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能显著促进小鼠胃排空,特别是当多糖作用剂量为100 mg/kg(以小鼠体质量计)时,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为酸性混合杂多糖,其对小鼠胃排空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微渡辐射条件下,以乳糖为原料,固相合成低聚糖.考察了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000W,微波处理时间3min,催化剂的添加量3.5%,引发剂水的添加量20%,产率为82.71%.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合成产物中三糖占6.99%、四糖占5.06%、五糖及其以上占61.67%.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虾头为原料,通过酶解、阴离子交换树脂、醇沉的方法提取并分离纯化了虾头中的类肝素;采用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初步鉴定了纯化后类肝素的种类,通过紫外吸收光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其纯度和分子质量,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其官能团结构,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并通过体外凝血实验研究了其抗凝血活性。结果表明:组分F1.1和F1.5的类肝素质量分数均达83%,纯度较高,分子质量分别为7.8、19.8 kDa;F1.1的电泳迁移率与硫酸软骨素相似,F1.5接近肝素标准品的迁移速率;F1.1和F1.5均具有羧基、乙酰氨基、硫酸基团等吸收峰;单糖组成为不同比例的葡萄糖醛酸、艾杜糖醛酸、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和岩藻糖;F1.1和F1.5通过内源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发挥抗凝血作用,其中F1.5的抗凝血活性优于F1.1,可以作为潜在的抗凝血治疗剂。  相似文献   

10.
仿刺参肠道多糖的纯化及理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仿刺参肠道多糖进行纯化,并对纯化产物进行理化分析。方法:使用葡聚糖凝胶(G-100)层析柱分离出两种仿刺参肠道多糖,选取其中多糖A进行研究。使用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检测,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测定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其单糖组分,并结合红外吸收光谱法与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初步检测。结果:实验所得纯化产物多糖A为均一组分,主要含有氨基糖醛酸、氨基半乳糖盐酸盐和岩藻糖3种单糖,并含有少量的氨基葡萄糖、半乳糖。其中岩藻糖有α和β两种构型,以α-岩藻糖硫酸酯残基、β-岩藻糖硫酸酯残基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18.8×104D。结论:该纯化产物多糖A为一种酸性多糖,推测其为硫酸软骨素类。  相似文献   

11.
茶叶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采自江西婺源的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叶多糖,通过Sevag法脱蛋白得到精制茶叶多糖,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分析茶叶多糖纯度并测定其分子质量,进一步测定茶叶多糖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单糖组成、糖醛酸组成等理化指标,同时对其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扫描,考察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该茶叶多糖组分为均一性高的酸性多糖组分,分子质量约为289 734 D,糖含量为55.1%,蛋白质含量为1.8%。该茶叶多糖酸性组分主要由鼠李糖、核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26∶3.18∶4.08∶1.00∶1.52∶3.92,该茶叶多糖酸性组分中含有大量半乳糖醛酸,含量为33.5%。  相似文献   

12.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及HPLC-质谱联用法测定葛仙米多糖的单糖组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互吻合。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了相关单糖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到0.995以上,经计算,葛仙米多糖的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为1∶1.12∶3.24∶1.72∶1.21。  相似文献   

13.
董兰芳  张琴  许明珠 《食品科学》2015,36(1):109-112
方格星虫多糖经碱法提取、三氯乙酸脱蛋白、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精制方格星虫多糖(Sipunculus nudus polysaccharide,SNPS)。测定SNPS的理化性质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SNPS为白色粉末状单一组分;经理化性质测定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SNPS的多糖质量分数为99.35%,糖醛酸质量分数为22.21%,不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硫酸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方格星虫多糖SNPS主要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16∶9.54∶1。本研究表明SNPS是从方格星虫中得到的均一组分纯多糖。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和开发单环刺螠中活性多糖成分,采用酶法提取和色谱分离技术,从单环刺螠的体壁中提取分离多糖组分,采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其单糖组成、分子质量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通过体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实验对其进行初步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酶解后,单环刺螠多糖(unicinctus polysaccharide,UP)得率为5.3%。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后主要得到两个组分UP-1和UP-2。UP-1是主要由葡萄糖(Glc)组成的高聚葡聚糖,分子质量340 kD,而UP-2为组成复杂的类糖胺聚糖,分子质量约为7.9 kD,主要含有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氨基葡萄糖(GlcN)和岩藻糖(Fuc),还含有少量的甘露糖(Man)和氨基半乳糖(GalN)。其单糖组成Man、GlcN、GalN、Glc、Gal、Fuc物质的量比例为1.0∶1.47∶0.64∶6.49∶2.5∶3.0。和其他海洋动物来源类糖胺聚糖类似,UP-2还含有少量的硫酸基,含量为7.4%。对UP-1和UP-2进行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类糖胺聚糖UP-2具有显著的脂质过氧化物清除活性,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5.0 mg/mL。  相似文献   

15.
以大粒车前子麸壳为研究对象,提取水溶性多糖组分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车前子麸壳水提粗多糖经过SephacrylTMS-400 HR葡聚糖凝胶柱得到纯化的多糖组分(polysaccharide from bran of Plantago asiatica L.,PBPL)。结果显示:PBPL为均一多糖,平均分子质量为619 651 D,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糖醛酸含量依次为(71.420±0.007)%、(6.07±0.02)%、(20.74±0.05)%。PBPL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5 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24∶1.87∶1.00∶3.24∶3.49,糖醛酸主要是半乳糖醛酸。红外光谱中有多糖、蛋白、糖醛酸以及β-吡喃糖环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6.
张玮  杨建远  范亚苇  邓泽元 《食品科学》2015,36(23):209-214
研究考察了粗壮脉纹孢菌固态发酵豆皮酒糟培养基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培养基组成,并用气相色谱法对该发酵条件下豆皮纤维素降解所产的可发酵糖进行定性检测。结果表明: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豆皮64%、酒糟34%、(NH4)2SO4 2%,在此培养基中粗壮脉纹孢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2.83 IU/g,较优化前的1.17 IU/g提高了141.88%,还原糖产量为18.01 g/100 g,较优化前9.91 g/100 g提高了81.74%。获得的可发酵糖的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木糖。  相似文献   

17.
采用Sepharose CL-6B凝胶柱纯化壶瓶枣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Zizyphus jujube Mill. cv. Hupingzao,简称ZJP)ZJP-2和ZJP-5组分,并对纯化后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纯化后得到ZJP-2b和ZJP-5a两种组分均一的壶瓶枣活性多糖,分子质量分别为89.21、61.60 kD,均具备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且均以β-构型的吡喃糖为主;ZJP-2b中单糖组成主要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32.4∶9.5∶9.4∶14.7∶9.7,而ZJP-5a中单糖组成主要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20.2∶42.9∶2.2∶7.5∶14.5;当质量浓度为3.5 mg/mL时,ZJP-2b和ZJP-5a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0.51%和57.22%。  相似文献   

18.
冬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莹  许经伟 《食品科学》2016,37(13):89-94
目的: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并研究其组分、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利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进行纯度鉴定和分子质量的测定;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初步结构分析;采用邻二氮菲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体系对纯化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冬枣多糖经DEAE-52分离和Sephadex G-100纯化得到2 个组分DPA和DPB,经Sephadex G-100鉴定均为均一组分,DPA和DPB分子质量分别为1.04×104、3.02×105 D,不含蛋白质和核酸,为吡喃型糖苷环骨架,DPA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6.66∶1.00∶6.75∶2.09;DPB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4.33∶10.90∶1.00∶3.25∶4.78;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增强,在质量浓度为8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8.52%、78.79%,在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7%、24.54%。结论: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海带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胆酸盐吸附能力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 2的柠檬酸溶液提取海带中的多糖,将海带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Laminaria japonica,LPA-P)通过Sevag法除蛋白、透析除盐处理、离子交换柱处理,分离纯化得到3 种多糖组分LPA-P1、LPA-P2、LPA-P3,探讨了海带多糖的分子质量、硫酸基含量、单糖组成与其抗氧化能力和胆酸盐吸附能力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LPA-P及其纯化组分均含有硫酸基,且LPA-P3最多为5.36%,LPA-P1最少为1.22%;海带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单糖组成均以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为主,其中LPA-P和LPA-P3主要的单糖为半乳糖,而LPA-P1和LPA-P2主要的单糖为甘露糖,海带多糖LPA-P3中岩藻糖含量最高;海带多糖LPA-P、LPA-P1、LPA-P2和LPA-P3的平均分子质量为20.13、17.55、28.71、17.14 kD。海带多糖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 ammonium salt radical,ABTS+·)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LPA-P3>LPA-P>LPA-P2>LPA-P1;LPA-P3具有最强的胆酸盐吸附能力,LPA-P和LPA-P2次之且无显著性差异,LPA-P1基本不具有胆酸盐吸附能力。结合LPA-P及其纯化组分的结构特性,推测高硫酸基含量、主要单糖组成为岩藻糖和半乳糖的海带多糖具有更强的胆酸盐吸附能力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燕麦麸皮为原料,多糖得率和蛋白质残留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磁化水和纯净水对燕麦麸皮中多糖的提取效果,并采用响应面法对磁化水提取燕麦麸皮多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磁化水对麸皮多糖的提取效果优于纯净水,其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8 ℃、液料比18∶1(mL/g)、提取pH 8.7、提取时间105 min,多糖得率为(13.92±0.07)%,蛋白质残留率为(30.14±0.18)%,与纯净水提取相比,多糖得率提高了37.55%。对纯化后的多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其单糖含量为葡萄糖(60.9±1.3)%、木糖(21.1±1.1)%、阿拉伯糖(16.7±1.4)%,同时含有半乳糖(1.0±0.8)%和鼠李糖(0.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