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测试-射孔联作管柱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启高 《油气井测试》2007,16(1):49-49,51
以跃1-22井测试-射孔联作为例,分析了测试-射孔联作过程中测试管柱漏失的各种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马海马107井进行MFE测试-射孔联作时应用调整后的管柱组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江  姜晓燕  戴庆 《测井技术》2003,27(1):55-58
介绍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功能特点及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主要功能有:产能分析、射孔器优选、负压射孔设计、射孔液优化及措施推荐等。利用射孔优化设计软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目的,开展不同形式的优化设计工作。对于开发井,在射孔参数优选的基础上,结合射孔工艺、地层条件以及开发目的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区块或单井射孔方案优化设计;对于测试井,将射孔方案优化与段塞流试井设计方法有机的结合,设计出不同射孔参数下合理的测试工作制度,达到地质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射孔器材研制和射孔工程技术服务的实力雄厚,拥有8大系列射孔器(深穿透、大孔径、高密度、过油管等);射孔工艺技术体系:水平井射孔、超正压射孔、射孔一测试联作、一次管柱多层射孔测试联作、全通径射孔、WCP带压射孔等工艺技术系列;拥有9项专利技术,成为拓宽国内外市场的动力,促使产业名列国内同行业前列。  相似文献   

4.
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是一项先进的完井测试方法。本文主要对高温高压的超深井的射孔测试联作难度大、成功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和实践,对所用器材和工艺提出了改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了超深井射孔测试联作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射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孔可实现井筒和测试的全部产层之间连通,有效的射孔孔眼对于正确评价油气层、提高油气井产能和提高油气藏产出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射孔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复合增效射孔、双复射孔、套管外射孔和超正压射孔等国内外的射孔新技术。在调研国内外射孔工艺技术现状和新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部分射孔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情况等,并对国内外的射孔新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射孔测试联作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从1982年引进应用地层测试技术,1986年引进应用油管输送射孔技术,20世纪80-90年代,形成常规射孔测试联作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研制了双通道剪销封隔器、管柱减震器、安全泄压阀、电子压力计保护托筒等新型井下工具,解决了试油井特别是气井无法实现任意选层射孔测试联作、容易发生井喷事故的技术难题。经在卫深5井等10井次现场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贝雷砂岩心分别使用正压和负压射孔进行测试,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颗粒及颗粒破损程度,结果显示负压与正压射孔的颗粒是相似的,与正压射孔测试比较,负压射孔的颗粒更细,原生颗粒变小。说明合理地选择负压,可得到更好的流体动态。  相似文献   

8.
射孔测试联作是油田勘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测试技术.在射孔测试联作作业中.射孔器是串联在测试联作管柱的底部.下入井中至目的层。由于射孔器在井下是以爆炸的形式作功.所以射孔器在射孔时,必然产生强大的冲击振动波,通过管柱联接环节、井内介质和套管壁以爆炸点为中心向其周围传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减震、消振和隔离措施,串接在测试联作管柱上的测试工具和测试仪器仪表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采集到的地层原始压力数据和样本的丢失。国内在射孔测试联作工艺上采用的减震系统均为单一的减震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减震效果差;二是密封和耐压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造成测试联作作业失败的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借鉴目前国内外各类的减震系统的减震原理,从理论上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多项基本参数检测,对减震理论和原理以及设计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取国内外各类减震系统的优点.提出了隔振和减振相结合的复合式减震设计方案.设计出了用于射孔测试联作作业用的XCXY-1型减震器。通过6个井次的试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待射孔测试的油气层下部有已打开的油气层或较长空井筒的情况,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射孔测试联作方法:射孔-跨隔测试-抽汲三联作工艺技术,实现了一趟管柱完成射孔、跨隔测试和抽汲三道工序。通过对射孔枪引爆瞬间对井下工具及仪器的破坏机理分析,完成了跨隔射孔-测试-抽汲三联作管柱设计、跨隔射孔封隔器设计、压力释放系统设计和压力计保护设计。现场应用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试油速度,实现了负压射孔,避免了射孔过程中对已试油气层的污染;井筒储集小,压力恢复快,提高了测试一次成功率和测试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10.
半潜式钻井平台射孔-压裂-测试一体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士生 《油气井测试》2011,20(1):70-71,74
介绍了国内首次在半潜式钻井平台实施的某井射孔-压裂-测试一体化管柱的施工工艺。分析了该井的测试难点及射孔-压裂-测试管柱的设计原则,对实施射孔、压裂、测试作业关键点的三套方案进行了对比,确认了下射孔-压裂-测试一体化管柱后,进行射孔、测试、压裂、排液、压井、测试的可行性,为类似井测试作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海上低孔渗油气藏对射孔工艺要求高,常规聚能射孔普遍存在压实损害带,导致渗流阻力大、产能降低,对探井测试产能的准确分析造成较大影响。后效复合射孔技术通过常规射孔弹+后效体的复合结构,两级做功改善孔道几何形态,室内进行了射孔流动效率实验、地面混凝土靶射孔实验,相比常规射孔流动效率提高38%,穿深提高17%,入口直径增大22%,孔容提高45%,孔道周围形成明显的网状微裂缝,有效恢复储层渗透率。射孔施工时采用井下动态监测技术测量井筒压力、温度及管柱横向、纵向冲击力,为射孔参数优化、管柱安全性、井筒完整性评价提供依据。该技术在海上M1井的测试作业及射孔完井作业中得到成功应用,对提高深部低孔渗油气藏的评价测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于污染带半径大的油气层,在测试中用常规射孔枪射孔无法消除近井污染带的影响,影响了测试资料的质量。通过对射孔器材的改进、复合固体推进剂火药的合理配置和测试管串的优化,将复合射孔枪与DST测试工具联合起来作业,实现一趟管串完成严重污染储层的射孔和测试。复合火药燃烧产生瞬时压力会引起测试管柱剧烈震动,影响封隔器和电子压力温度计的正常工作,为此引进高效减震器,并对复合火药用量进行了安全设计。在海上油田进行了3口探井的测试使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表征污染影响的表皮系数小于或接近于0,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了污染带对测试资料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中,由于频繁起下管柱,使试油周期延长,对测试层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测试资料准确性,影响了试油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了射孔、测试、压裂与水力泵快速返排求产一体化联作工艺,并在霍20井进行了成功实施.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是一套完整高效有利于保护油气层、准确获取地层真实产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射孔油井产率比计算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模型综合考试了各种射孔因素、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首次提出了极限产率比的概念,作为衡量产率比范围的简单有效工具。以极限产率比为基础,构造不考虑污染、不考虑压实条件的产率比计算模型,然后由此出发,构造未射开污染区及射开污染区的模型。考虑到压实的影响,在模型中引入了压实修正系数;并利用有限元射孔模型确定有关系数。通过以上方法得到7种射孔格式的21个公式,可以解决各种射孔条件及常用7种射孔格式的产率比计  相似文献   

15.
用有限元混合法对φ138超高压釜体的热接触应力进行厂综合分析.所用数学模型把确定接触力的大量迭代计算凝缩到少数螺纹牙齿接触点上执行,避免了原方程的多次形成和求解,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减少了计算量,通过引用伪弹簧解决了总刚度矩阵奇异性问题.两年来多次射孔爆炸试验证明理论分析结果正确,釜体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压深井射孔工艺中的压力、温度、泥浆等多项因素对射孔作业的影响。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并在现场施工中得到了验证和实施;开发研制了系列化的高压深井射孔井下器材和仪器,摆脱了高压射孔器材依赖进口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压深井射孔器材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7.
栾绍信  董振刚 《石油学报》1994,15(2):155-160
用有限元混合法对φ138超高压釜体的热接触应力进行厂综合分析.所用数学模型把确定接触力的大量迭代计算凝缩到少数螺纹牙齿接触点上执行,避免了原方程的多次形成和求解,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减少了计算量,通过引用伪弹簧解决了总刚度矩阵奇异性问题.两年来多次射孔爆炸试验证明理论分析结果正确,釜体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逯启高 《油气井测试》2007,16(1):49-49,51
以跃1-22井测试—射孔联作为例,分析了测试—射孔联作过程中测试管柱漏失的各种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马海马107井进行MFE测试—射孔联作时应用调整后的管柱组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温高压井井筒无法加压等一些复杂情况下的射孔作业,采用三维辅助设计、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设计了一套以自动进液阀为核心的高温高压井射孔自动进液管柱及工艺技术,解决了目前管柱传输压力开孔延时起爆射孔作业中存在井控中无法进行压井循环作业的难题,并在塔里木油田成功进行了3井次现场实践。该技术具有保障高温高压井射孔起爆、传爆及射孔性能,保证射孔作业中套管及井筒安全,提高作业时效等优点,在射孔作业中有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139.7 mm套管射孔完井水平井试油测试的需求,在完成水平井井身轨迹特点分析和试油测试特殊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了水平井试油测试管柱及工艺研究。利用静液压原理,通过对抗阻、步进锁进、强制复位机构创新,研制出环空静液压封隔器;通过对开关控制方式筛选和控制信号识别方式研究,研制出水平井压控式电动多流测试阀;形成了以环空静液压封隔器和压控式电动多流测试阀为主要工具的水平井试油测试工艺管柱。采用该技术在高30平1井投入现场试验并获得成功,为水平井试油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