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6-羟基-1-氢-吲唑保护 MPP +诱导凋亡的 SH-SY5Y 细胞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6-羟基-1-氢-吲唑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诱导凋亡的 SH-SY5Y 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SY5Y,以200μmol/ L MPP +诱导 SH-SY5Y 细胞凋亡建立体外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200μmol/ L MPP +和200μmol/ L MPP +联合0.1μmol/ L 6-羟基-1-氢-吲唑作用后 SH-SY5Y 细胞内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以及凋亡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200μmol/ L MPP +作用 SH-SY5Y 细胞8 h, GSK-3β、CDK5与 caspase-3活性升高。200μmol/ L MPP +联合0.1μmol/ L 6-羟基-1-氢-吲唑作用 SH-SY5Y 细胞8 h,GSK-3β、CDK5与 caspase-3的活性降低。结论6-羟基-1-氢-吲唑对MPP +诱导凋亡的 SH-SY5Y 细胞的保护机制可能是抑制GSK-3β、CDK5和 caspase-3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丹皮酚(Paeonol,Pae)防止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 pyridine, MPP+)损伤神经细胞的机制。方法 采用MPP+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采用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0.1~10 μmol/L Pae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凋亡;10 μmol/L Pae能够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少MPP+引起的细胞内ROS的产生,降低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论 Pae可防止MPP+损伤SH-SY5Y细胞,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SH-SY5Y细胞内ROS生成,增强SH-SY5Y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提高SH-SY5Y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4):238-241
[目的]探讨红参皂苷提取物Rg3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H-SY5Y细胞株培养1d后加入1,5,10mg/L红参皂苷Rg3,4h后加入MPP+培养20h.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及细胞内活性氧族(ROS)水平.[结果]与MPP+单独处理组比较,红参皂苷Rg3各剂量组的SH-SY5Y细胞损伤得到明显改善,ROS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ΔΨm荧光强度值明显升高,酪氨酸羟化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红参皂苷Rg3对MPP+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何首乌提取物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建立MPP+致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MPP+损伤模型组、何首乌提取物干预组.干预组在MPP+损伤的基础上,给予不同浓度何首乌提取物(终质量浓度5、25、100 mg/L).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和白光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荧光强度观察活性氧(ROS)的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细胞活性显著降低,Hoechst33258染色和白光下可见细胞胞体变小、核皱缩、碎裂有明显的颗粒状和固缩状荧光,并且细胞上清液中LDH泄漏明显增多、细胞中MDA含量和ROS显著升高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先4h给予不同浓度的何首乌提取物(5、25、100 mg/L)能明显改善SH-SY5Y细胞的活性,降低细胞产生的LDH、MDA含量,并恢复线粒体膜高能电位,且对ROS有明显的抑制效果(P<0.01).结论 何首乌提取物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钙稳态失衡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SH-SY5Y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
率;Hoechst 33342 和Annexin V+PI 染色检测MPP+诱导人神经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凋亡作用;Western blot 检测
PARP蛋白表达的变化;罗丹明123 染色检测MPP+对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PP+对
SH-SY5Y细胞胞质钙、线粒体钙和内质网钙浓度的影响以及线粒体钙通道抑制剂钌红与MPP+联合应用对线粒体游离钙浓度、
胞质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MPP+导致SH-SY5Y细胞存活率下降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MPP+能导致SH-SY5Y细胞凋亡、
MPP+导致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PP+使SH-SY5Y细胞胞质和内质网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而使线粒体游离钙离子
浓度上升。钌红可对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阻止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减少PARP的切割片段以及阻断线粒体游离
钙浓度的上升。结论线粒体钙超载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
胞的凋亡可能与细胞质、线粒体及内质网的钙稳态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芦荟大黄素对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株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SH-SY5Y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神经细胞MPP+损伤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检测芦荟大黄素对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MPP+损伤模型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同模型组比较,浓度为2 μmol/L、4 μmol/L、6 μmol/L、8 μmol/L的芦荟大黄素能减轻MPP+引起的SH-SY5Y神经细胞的损伤,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结论 芦荟大黄素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 mmol·L-1 MPP+处理未分化的SH-SY5Y细胞24 h,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抑制剂KN93对盐酸布比卡因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
胞)损伤的影响。方法SH-SY5Y细胞随机分为4组(n=6):正常培养组(C组);KN93组(K组,KN93终浓度1 μmol/L孵育24 h);
布比卡因组(B组,盐酸布比卡因终浓度1 mmol/L孵育24 h);KN93+布比卡因组(KB组,KN93终浓度1 μmol/L和盐酸布比卡
因终浓度1 mmol/L孵育24 h)。孵育24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Cav3.1亚型T型钙
通道(Cav3.1)蛋白的表达;在孵育前(T1)、孵育后1 h(T2)、6 h(T3)、12 h(T4)、24 h(T5)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胞凋亡率。结果SH-SY5Y细胞经1 mmol/L盐酸布比卡因处理后,细胞突触消失,胞体变圆;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
Cav3.1蛋白的表达上调;1 mmol/L的KN93则可以减少盐酸布比卡因所致的上述改变的幅度。结论CaMKⅡ可能参与盐酸布
比卡因所致的SH-SY5Y细胞损伤,且与上调Cav3.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为工具药处理MN9D细胞,建立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的细胞模型,观察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25、50、100、200μmol/L)的MPP+处理MN9D细胞36h,50μmol/L MPP+处理MN9D细胞,时间分别为12、2436、48h,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0.01、0.1、1g/L褐藻多糖硫酸酯预孵育MN9D细胞1h后,加入50μmol/L MPP+共同作用36h以探讨褐藻多糖硫酸酯的保护作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生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并采用二氯荧光素乙二酯(DCF-DA)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结果随着MPP+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MN9D细胞MTT值逐渐降低。50μmol/L MPP+处理细胞36h,MTT值明显下降,LDH释放量增加。而0.1、1g/L的褐藻多糖硫酸酯预孵育1h,可明显减轻MN9D细胞的损伤,提高MTT值并降低LDH释放量,细胞形态学改变与生化实验结果一致。50μmol/L MPP+作用12h,可使MN9D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而0.1、1g/L的褐藻多糖硫酸酯预处理1h,可以拮抗MPP+引起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结论褐藻多糖硫酸酯可以有效拮抗MPP+对MN9D细胞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特异性GSK-3β抑制剂Tideglusib 对1- 甲基-4- 苯基- 吡啶离子(1-methyl-4- phenylpyridinium ion,MPP+)诱导SH-SY5Y 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PP+ 诱导SH-SY5Y 细胞凋亡建立体外帕金森病细胞模型,采用MTT 筛选出对SHSY5Y起保护作用的Tideglusib 有效浓度;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ideglusib 对SH-SY5Y 的神经保护作用;分别采用Hoechst33258 核染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ideglusib 的抗凋亡作用;通过Western-blot 检测经Tideglusib 处理后,SH-SY5Y 细胞中与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的磷酸化 tau蛋白(p-tau)及其上游激酶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p-GSK-3β)的表达水平。结果:300 μmol·L-1 的MPP+ 处理SH-SY5Y 细胞48 h 构建体外帕金森细胞模型,通过MTT 及免疫化学染色方法筛选Tideglusib 的有效保护浓度发现5 μmol·L-1 的Tideglusib 可对SH-5Y 细胞产生保护作用,细胞存活率与MPP+ 处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Hoechst33258 和流式细胞仪发现MPP+ 可导致SH-SY5Y 产生凋亡,5 μmol·L-1 的Tideglusib 可有效改善SH-SY5Y 的凋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 结果显示MPP+ 可引起 GSK-3β的活化并诱导 tau 的异常磷酸化;而Tideglusib 可下调 GSK-3β的活性,降低磷酸化 tau 的水平(P<0.05)。结论:Tideglusib可抑制MPP+ 引起的SH-SY5Y 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SK-3β从而降低tau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方酰胺化合物双过氧(吡啶-2-方酰胺)氧代钒酸钾[bpV(pis)]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dide,MPP+iodide)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别给予20、200、2000 nmol/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连翘苷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株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连翘苷,以MTT代谢率为指标确定连翘苷的无毒范围;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连翘苷100,10,1 μmol·L-1预孵育24 h,加入1 mmol·L-1 MPP+ 作用48 h诱导损伤,观察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的改变。结果:连翘苷在1~100 μmol·L-1浓度范围内不影响SH-SY5Y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MPP+损伤模型组MTT代谢率明显降低(P<0.001),LDH漏出率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连翘苷各组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LDH漏出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连翘苷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神经毒素6-OHDA损伤中的作用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预处理的影响,阐明EGCG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100μmol/L 6-OHDA处理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H-SY5Y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EGCG预处理该细胞模型后,应用MTT和3H-TdR掺入实验来检测EGCG对多巴胺能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CG对SH-SY5Y细胞内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00μmol/L 6-OHDA引起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0%),预先应用EGCG(0.1~400 μmol/L)处理细胞1 h,低浓度EGCG(0.1~10 μmol/L)浓度依赖性的对抗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4%~75.4%),但高浓度EGCG(20~400 μmol/L)加重了6-OHDA的损害作用,引起细胞生存率(对照组的15.3%~21.4%)进一步下降.100μmol/L 6-OHDA处理细胞2h引起SH-SY5Y细胞胞浆STAT3活性(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1μmol/L EGCG预处理15 min有效地阻止了STAT3活性的下降.6-OHDA单独作用组STAT3条带相对密度为0.60±0.01,低于1μmol/L EGCG预处理组0.84±0.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6-OHDA抑制SH-SY5Y细胞STAT3活性,低浓度EGCG(0.1~10μmol/L)对多巴胺能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EGCG可能通过增加胞浆STAT3磷酸化水平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神经毒素6-OHDA损伤中的作用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预处理的影响,阐明EGCG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100μmol/L6-OHDA处理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H-SY5Y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EGCG预处理该细胞模型后,应用MTT和3H-TdR掺入实验来检测EGCG对多巴胺能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CG对SH-SY5Y细胞内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0μmol/L6-OHDA引起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0%),预先应用EGCG(0.1~400μmol/L)处理细胞1h,低浓度EGCG(0.1~10μmol/L)浓度依赖性的对抗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4%~75.4%),但高浓度EGCG(20~400μmol/L)加重了6-OHDA的损害作用,引起细胞生存率(对照组的15.3%~21.4%)进一步下降。100μmol/L6-OHDA处理细胞2h引起SH-SY5Y细胞胞浆STAT3活性(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1μmol/LEGCG预处理15min有效地阻止了STAT3活性的下降。6-OHDA单独作用组STAT3条带相对密度为0.60±0.01,低于1μmol/LEGCG预处理组0.84±0.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6-OHDA抑制SH-SY5Y细胞STAT3活性,低浓度EGCG(0.1~10μmol/L)对多巴胺能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EGCG可能通过增加胞浆STAT3磷酸化水平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京尼平苷(geniposide, GP)通过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对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 1,2,3,6-tetrahydropyridine,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获得的帕金森细胞模型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方法 以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按照处理方法将其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MPP+组(在Control组基础上添加1 mmol/L MPP+)、GP组(在Control组基础上添加100 μmol/L GP)、MPP++GP组(在MPP+组基础上添加100 μmol/L GP)。使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及AMPK、mTOR、LC3蛋白相关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AMPK激活剂、mTOR抑制剂处理后,再次使用Western blot检测MPP+组及MPP++GP组细胞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相较于Control组,MPP+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MAD含量、AMPK磷酸化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增加,SOD活性及mTOR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与MPP+组,MPP++GP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MAD含量、AMPK磷酸化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SOD活性及mTOR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添加AMPK激活剂或mTOR抑制剂后,MPP+组及MPP++GP组细胞AMPK磷酸化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mTOR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GP部分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损伤及自噬。  相似文献   

16.
曾智东  戚传娇  周艳华  谢春 《重庆医学》2021,50(22):3781-3785,3792
目的 探讨叶酸对铝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的影响.方法 叶酸与不同金属共同处理SH-SY5Y细胞24 h,不同浓度Al分别染毒SH-SY5Y细胞6 h,不同浓度叶酸干预Al诱导SH-SY5Y细胞6 h,检测上述各组细胞ROS水平.测定叶酸对Al诱导SH-SY5Y细胞的毒性、MMP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300μmol/L Al诱导SH-SY5Y细胞的ROS水平最高(P<0.05).50μmol/L叶酸+300μmol/L Al组细胞DCF相对荧光值、MMP降低的细胞比例、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5926±8200、38.04%、82.7%,与300μmol/L Al组20118±12503、45.88%、7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可能通过拮抗铝诱导的SH-SY5Y细胞ROS水平升高来阻止MMP的降低,从而提高铝诱导下SH-SY5Y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浓度的柴胡皂苷d(SSd)对SH-SY5Y细胞一氧化氮(NO)及JN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将SSd溶解于DMSO中,并分别以0~10μmol/LSSd作用于SH-SY5Y细胞48 h,NO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SSd对SH-SY5Y细胞培养基中NO含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10 μmol/L SSd作用48 h,细胞培养基中NO浓度明显减少,其中4μmol/L SSd组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最低(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4~10 μmol/L SSd预处理的SH-SY5Y细胞中p-JNK/t-JNK蛋白表达量比值明显升高,且10 μmol/L SSd组比值最高(P<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SSd可引起SH-SY5Y细胞NO表达量减少和JNK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丙泊酚(propofol, PPF)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1 mM 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构建PD细胞模型。PPF处理组分别用10、20、40、80μM PPF在MPP+诱导前刺激SH-SY5Y细胞4 h。细胞计数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评估细胞增殖活力。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H2DCF-DA)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试剂盒分别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NADPH)氧化酶的水平。Western blot用于检测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中Bcl-2、Bax和Cleaved...  相似文献   

19.
王浩  张震中  李中春  赵冰 《浙江医学》2017,39(6):445-448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预处理抑制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MPP+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的Pae预处理BV2小胶质细胞,采用CCK-8、免疫细胞荧光法、ELISA分别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吞噬活性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P+0.1滋mol/L可明显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促进BV2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吞噬活性的增强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均P<0.01)。与MPP+组比较,MPP++Pae(5、25滋mol/L)组预处理后MPP+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吞噬活性明显减弱,BV2小胶质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PP+可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激活,促进细胞增殖、吞噬活性增强以及炎症因子释放;经MPP++Pae(5、25滋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以上效应,推测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吞噬活性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肉苁蓉提取物对帕金森病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肉苁蓉提取物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ion,MPP )介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为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浓度肉苁蓉提取物对模型细胞生存率、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基因153(growth arrest-and DNAdamage-induced gene153,GADD153)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0μg/ml肉苁蓉提取物明显提高了1mmol/L MPP 作用48h后的SH-SY5Y细胞的生存率(P<0.01);降低了GADD153 mRNA与蛋白表达(P<0.01)。结论:肉苁蓉提取物对MPP 介导的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GADD153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