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20mg/d,一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OSIE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1),两组MMSE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有助于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护理负担,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CFN)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78.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变化可能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杨继红  王全春 《海南医学》2007,18(5):133-134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VD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均已正规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每日0.5)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ATP40 g以功能缺损评分,韦氏证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前后韦氏记忆量表比较,治疗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ADL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结论 VD所致痴呆在某些功能上是可逆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延缓病情恶化,减轻症状,改善记忆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潘堃  王妤  来华安 《吉林医学》2012,33(29):6315-6316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转归,探讨万爽力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两组基础治疗为静脉滴注20%甘露醇、门冬氨酸钾镁、胞二磷胆碱、奥扎格雷纳,治疗组加服万爽力60 mg/d,分三次于餐前温水送服。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后SPECT、BEAM、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2周后,BEAM、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较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爽力可用于增强细胞葡萄糖代谢,ATP生成增加,有利于改善细胞功能和减轻组织损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脑丸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口服安脑丸治疗。治疗前、治疗后8周和16周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6周,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安脑丸能够使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心通和丁苯酞联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2粒/次,3次/d,加丁苯酞0.2 g,3次/d,2组在给药前后采用简易智能表(MMSE)、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ADL)评价患者的智能及生活能力。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MMSE和ADL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丁苯酞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800mg/次,3/d)44例和对照组44例(脑复康0.8g,3次/d),共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3月后进行简易状态量表(MMSE)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增高,NIHS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拉西坦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发病机理以及药物长春西汀临床用药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治疗80例老年痴呆痴呆患者进行随机抽取,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40例,在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前、后,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痴呆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胆碱功能缺少,基因突变等原因,长春西汀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42例脑中风后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注射液1. 0g静滴,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400~600mg/d静脉滴注.结果 天麻素注射液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联合尼麦角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和...  相似文献   

11.
长春西汀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宏 《中外医疗》2008,27(24):68-69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长春西汀与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长春西汀20mg,每日1次静滴,共2周,巴曲酶10U,每日1次静漓,连用3d;对照组(30例),用ATP40mg,CoA100U,每日1次静滴,共2周,巴由酶10U,每日1次静漓,连用3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下降(均P<0.01),且较对照组尤为明显(P<0.05);而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亦有王著性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长春西汀与巴曲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巴曲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弗斯兰 (盐酸丁咯地尔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 30例治疗组 ,静滴弗斯兰 2 0 0 mg/d;30例对照组静滴丹参40 ml/d,持续 2周。治疗前后患者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能力评价、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弗斯兰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 ( 5 .41± 5 .37)较治疗前 ( 1 6.30± 5 .76)有显著性差异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治疗组 ( 1 0 .89± 2 .0 6)与对照组 ( 6.5 5± 2 .1 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生活能力等级的提高较前有显著性差异 ,弗斯兰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结论 :弗斯兰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脑增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予维生素C片口服,每次0.1 g,每天3次;维生素E片,每次10 mg,每天3次;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脑增智汤(熟地黄15 g,枸杞子12 g,巴戟天10 g,山萸肉12 g,肉苁蓉15 g,杜仲15 g,山药15 g,石菖蒲15 g,远志10 g,茯苓15 g,小茴香10 g)治疗,每次6 g,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中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4%,治疗组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脑增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显著提高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痴呆评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以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以帕罗西汀加常规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抑郁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庭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庭电刺激。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进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SCWT)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8周,MMSE、MoCA、SCW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各时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该方法简单、有效、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3周。尼莫地平片40mg/次口服,3次/d,连用3周。3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MSE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评分的不同分为3个等级,再随机分为电针组(主要针刺神庭、本神、四神聪等穴位,连续治疗4周)23例和对照组(口服尼莫通,每次 30 mg,每天3次,连续治疗4周)2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S、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主要症状观察表等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DS、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好转(P<0.01),其中以电针组的疗效较好(P<0.01)。【结论】提示电针智三针穴、四神聪穴对血管性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所形成的功能障碍,以及主要症状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安理申联合克林澳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谢建平  吴承龙  孙新芳 《重庆医学》2008,37(5):498-499,501
目的观察安理申(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克林澳(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安理申5mg每晚临睡前口服,共治疗4周。另给予克林澳注射液16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50例采用安理申5mg每晚临睡前口服,共治疗4周。治疗4周前后评价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MS)、TCD的变化。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HDS、WMS评分和TCD及脑动脉血流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及TCD亦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理申联合克林澳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安理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两组患者均给药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OD和MDA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