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凝集素是人体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抗体,它可以引起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在绝大多数人的血清中因其效价较低,且在4℃以下才显活性,故不易出现凝集现象。我院于1992年3月收治一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而且血清中含有较高的冷凝集素,在室温中18℃能与所有人的红细胞发生强凝集,  相似文献   

2.
EB病毒IgG介导溶血性贫血的噬红细胞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16岁男孩,10天前诊断为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近来黄疸和木纳进行性加重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9 g/L,总白细胞计数34×109,血小板计数296×109/L。外周血片显示成白红细胞增多、明显的中性白细胞噬红细胞现象(见图1)。在C3d/C3b存在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在IgG存在时为阴性。血清与患者自身红细胞呈全凝集反应,37C凝集素效价为32,4C不发生反应,血清与5 mmol/L DTT孵育后反应消失。  相似文献   

3.
AB_3亚型1例     
义务献血员,女,38岁。鉴定ABO血型时,发现其正定为A型,反定为AB型,故做血型血清学检查。ABO血型检查:与抗-A、抗A、B血清均呈4+到3+凝集;与抗-B血清凝集呈混合外观。在4℃,室温比37℃强与O型、A型、B型及自身红细胞均不凝集。红细胞吸收抗血清能力试验:抗-A效价降为0,抗-B效价降为16。红细胞放散能力试验:抗-A效价为0,抗-B效价为16。用B型红细胞做放散能力对照试验,抗-B效价为1:2。红细胞与抗H血清反应,自身红细胞上的H抗原较A型和B型强,与O型H抗原反应相同。唾液中血型物质检查:Ac(-),Bc(-),Oc(-)。 该献血员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吸收抗-B能力比Bc弱,放散能力比Bc强;唾液中分泌A、B和H物质,H物质的含量接近O型红细胞,红细胞与抗-A、抗A、B发生强凝集反应,和抗-B发生弱凝集反应,而且出现凝集慢。在4℃,室温下比37℃强,说明血清中有冷抗体存在,符合AB_3亚型误定A型,一旦输给A型患者,将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上必须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正> 抗-P_1常存在于P_2型人血清中,也存在于一些动物如马、兔、猪、牛的血清中.少数可在室温下凝集P_1型红细胞,多数为低温活性,效价也较低,除干扰交叉配血试验外,临床意义不大.最近我们遇到1例具有抗-P_1室温活性效价也高的献血者,其血清与P_1红细胞凝集反应(盐水法),在室温时大于4℃时,37℃时仍有微弱凝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发现的类风湿因子(RF),是一些能与IgG-Fc起反应的抗体,其中多数属IgM类,而IgG和IgA的RF效价较低。在RF的常规检测中,使用最广的是用IgG包被的微粒(或细胞)的凝集反应,如Rose-Waaler血凝反应和胶乳微粒凝集反应。前者,致敏的RBC贮存时间短,而且试验样品必须加热灭活补体和用未致敏的绵羊红细胞(SRBC)吸收。后者虽方法比较简单,但有易受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发生自然凝集和特异性不及血凝法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作者研究了一种新方法,即在福尔马林固定的贮存SRBC上用正常人IgG进行共价包被,用以检测RF,从而使试验血清不须加热灭活或用未包被的SRBC吸收,且具有稳定、特异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血清IgM-RF的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一些患者行交叉配血时可发生冷凝集现象,这和血清中的冷凝集素效价有关。健康人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一般不高,正常范围在1:32以下,0~5℃时作用最强,20℃时通常不发生凝集,在37℃时反应消失。某些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肺炎、肝硬变等患者的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可达1:64或更高,这种冷凝集素能够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ABO血型血清学实验发现的患者正反定型不符情况的血型基因型。方法因贫血申请输注红细胞悬液的糖尿病患者,ABO血型检测发现其正反定型不符,应用血型血清学实验A1和A2亚型的分型、T抗原检测以及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判定其血清学表型,ABO基因分型及测序技术判定其血型基因型。结果患者红细胞与花生血凝素不发生凝集反应,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A1不凝集,患者血清与A1标准红细胞呈现较强凝集反应,与A2标准红细胞不发生凝集;EXON6 1条等位基因存在261G的缺失,EXON7序列非O等位基因出现700T/C,EXON7测序结果显示突变点为526C/G,646A/T,657C/T,700C/T,703G/A,771C/T,796A/C,829G/A,803G/C,930G/A。结论我们发现该患者血清学方法表现为A2B血型,基因分型为少见的ABO* cisAB.03.1.1/ABO* O.02.01.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ABO血型血清学实验发现的患者正反定型不符情况的血型基因型.方法 因贫血申请输注红细胞悬液的糖尿病患者,ABO血型检测发现其正反定型不符,应用血型血清学实验A1和A2亚型的分型、T抗原检测以及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判定其血清学表型,ABO基因分型及测序技术判定其血型基因型.结果 患者红细胞与花生血凝素不发生凝集反应,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A1不凝集,患者血清与A1标准红细胞呈现较强凝集反应,与A2标准红细胞不发生凝集;EXON6 1条等位基因存在261G的缺失,EXON7序列非O等位基因出现700T/C,EXON7测序结果显示突变点为526C/G,646A/T,657C/T,700C/T,703G/A,771C/T,796A/C,829G/A,803G/C,930G/A.结论 我们发现该患者血清学方法表现为A2B血型,基因分型为少见的ABO*cisAB.03.1.1/ABO*0.02.01.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不规则抗体导致的合血困难,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试验、血清抗体效价等测定.结果:患者血清中检出IgM类抗-M抗体,37℃有活性,IgM抗-M抗体效价为4,抗-Jk^a抗体效价为8.结论:对有免疫史的患者容易产生不规则抗体,输血前检测要认真加以分析,避免漏检,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血清中血链球菌抗体的测定,了解血链球菌抗体存在与否及效价高低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SLIA)法,测定97例血清样本(冠心病组50例,非冠心病组47例)中血链球菌抗体的存在及效价。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均存在血链球菌抗体,且抗体效价无显差异。结论 利用血链球菌非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中血链球菌抗体可能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0岁 ,肺癌 ,中度贫血 ,曾输血 3次 ,再次输血时 ,配血主管发生凝集 ,送至本实验室。血型血清学检查1 血型 患者血型为 A,CCDee。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 Ig G阳性 ,C3 阴性。3 抗体检测3.1 抗体筛选 :选用上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谱细胞 ( 2 0 0 2 0 1 0 8) ,结果见表 1。患者血清与谱细胞、自身细胞均显凝集 ,怀疑患者有自身抗体。将患者红细胞用 37℃生理盐水洗涤 3次 ,加自身血清 ,放置 4℃冰箱 2 4 h,吸收后的血清与洗涤后自身细胞不凝集 ,与含 E抗原的红细胞呈凝集反应。表 1 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多凝集红细胞是指红细胞膜发生异常后,红细胞除与自身血清、新生儿血清不发生凝集外,可与几乎所有成年人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引起正反定型不符和次侧凝集的现象~([])。近期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发现1例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历资料患者,女,81岁,因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入青岛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术前备血时检测血型为B型,RhD阳性,抗体筛查阳性,与B型红细胞交叉  相似文献   

13.
在含有抗人球蛋白抗体IgG的特定凝胶基质中结合发生的特异性细胞凝集反应原理,能快速筛查红细胞表面致敏抗体或血清中IgG抗体,是一种改良的抗人球蛋白实验(DAT)。本文通过孕妇产前夫妇双方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孕妇血液不规则抗体筛查,用试管法及微柱凝胶卡技术两种方法同时对孕妇血液IgG类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340例ABO血型不合夫妇血型组合分布,340例微柱凝胶卡孕妇IgG类血IgG型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某些含寒冷凝集素的溶血性贫血患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硬化、疟疾、雷诺病和螺旋体病等患者血清中,非特异性冷凝集素效价可升高,能在0~4C凝集人红细胞.根据此原理,将人红细胞与待测血清混合,在0~4℃观察凝集现象可判断冷凝集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肥达氏反应一直是用于诊断伤寒、副伤寒的经典血清学检查方法,尤其在没有条件进行征生物学检查的基层医疗单位应用更为普遍.传统的结果判断:0凝集效价>l:80,H凝集效价>l:160才有诊断价值“’。真正的伤寒病人H与0的凝集效价均应高于上述范围。若H凝集效价高而0凝集效价低于上述范围,可能是以前预防接种的结果或回忆反应或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所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临床症状典型的伤寒病人其肥达氏反应结果却不相符一只有H凝集效价升高而无0凝集效价出现。本文就曾经遇到的检验病例中选择其中2例报道如下:l例1患者裘某,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法检测ACS患者6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及正常人2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并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正常人(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高;且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ACS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明显升高,促发急性炎症反应,引起斑块的不稳定,在ACS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筛选近5年内在本院就诊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6例梅毒患者并按梅毒分期进行分组,统计各期梅毒患者血清固定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患者8例(8.89%)发生了血清固定现象,二期梅毒患者4例(18.18%)发生了血清固定现象,隐性梅毒患者33例(31.73%)发生了血清固定现象。梅毒患者血清固定现象与患者的梅毒分期有关,由于隐性梅毒的特殊性、加强对梅毒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是防治梅毒血清固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科学先进的配血法,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ABO血型鉴定采用常规正反定型方法,抗体效价测定和R h血型鉴定采用抗人球蛋白法,抗体鉴定采用吸收放散试验,配血用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结果患者红细胞血型O型、ccDEE、Jk(a-b ),患者血清中有IgG性质的抗-C、抗-Jka,抗-C效价1∶32。结论该患者血清与含有C、Jk(a )抗原的试剂红细胞在抗人球蛋白和低离子介质条件下均发生反应,而在盐水介质中没有反应,通过吸收放散实验证明患者血清中有抗-C、Jka存在。  相似文献   

19.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体内效价高达2^30的抗Rho活性抗体。弄清此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组分,为多种免疫球蛋白参与Rh系统血型抗体活性提供客观实验依据。方法 用配组红细胞在菠萝酶和抗人球蛋白介质中鉴定该患者血清抗体的特异性,用Rho阳性红细胞测定其效价;再用Rho阳性红细胞吸附该血清中的抗Rho抗体,用枸橼酸放散法将抗体从红细胞上释放出来,获取精提液。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ABO配合成人血清发生高比例凝集,但不与脐血血清凝集的红细胞称为多凝集。多凝集反应红细胞与微生物感染、骨髓组织增生性疚病,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植物血凝素有助于多凝集反应鉴定。病例报告一例南美西班牙男婴有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