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作战指挥系统在接到上级命令后,如何快速组织部队进行战斗准备的问题,建立整个作战系统模拟网络模型,给出每个节点时间的图解算法,根据各个节点时间值对于整个系统反应时间的影响的大小,得出系统关键线路节点与关键线路,最后通过调整关键节点任务分发流程,得到较快的作战指挥系统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20mm自行迫榴炮系统作战任务剖面分析,给出在一次典型战斗过程中炮兵连系统的作战流程.采用ADC模型,从炮兵连初始可用度、各节点的可信度以及作战能力向量进行量化分析,求取炮兵连在执行任务过程中△T时间内作战效能的变化,为炮兵连的作战行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泉 《兵工自动化》2006,25(8):10-12
从作战中影响弹药需求数量的可靠性因素出发,结合战术导弹作战任务特点,对任务时间内的导弹需求量建立解析模型.将作战任务分解,从任务流程的最后一个子任务开始,建立可靠性模型.若不能满足此子任务成功的要求,则对导弹的数量进行冗余,得出此阶段任务需要的弹药需求数量.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上一个任务阶段的分析,一直递推到任务开始的阶段,即可得出满足整个作战任务的弹药需求量.  相似文献   

4.
陈文钰  李为民  张涛  邵雷  徐海洋  王希 《兵工学报》2023,(10):2885-2896
为解决现有的作战网络模型难以体现作战双方交互动态、节点删除策略脱离作战实际、体系能力量化过度依赖杀伤链数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对抗网络模型的体系作战能力计算分析方法。建立红蓝双方交互网络模型,将双方作战节点都纳入网络模型,通过可达性节点删除策略实现双方节点更新;引入杀伤链能力及体系杀伤链能力等概念,并以毁伤规模量化体系作战能力;考虑到不等概率网络2端连通度计算时的复杂度,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法求解体系杀伤链能力。仿真实验分析了影响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变量,并和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控节点功能能力提升是作战体系的核心关键,对己方体系作战毁伤能力的非线性提升、敌方体系的非线性压制具有重要作用,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虚拟现实(VR)的概念,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及其虚拟现实仿真系统框图和系统输入输出及处理等体系结构。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了防空对抗仿真中导弹攻击和防御问题,建立了导弹攻防仿真模型框架、防空体系指挥系统,以及分布式网络交互仿真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攻防作战系统仿真过程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双层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亮  沈中  常义林  张颖  闫中江 《兵工学报》2010,31(12):1697-170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任务最优调度双层规划模型。同时考虑了群间和群内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得到了管理中心节点、群首节点分配任务给相应节点的最优解,使得整个任务从下发到收集执行结果这段时间最短。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为军事人员进行指挥活动提供辅助决策,提出一种关于作战体系指挥效能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作战体系网络模型,将作战体系网络分为逻辑指挥网络和物理通信网络;然后采用依赖网络理论对2个网络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分析指挥节点、火力节点、侦察节点以及通信节点之间的作战流程关系,确定了评估作战体系指挥效能的评价指标以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实验对该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认识和分析当前复杂作战体系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韩伟  王为颂  杜一平 《兵工自动化》2007,26(11):48-49,55
基于多Agent的编队作战指挥系统建模,采用HLA/RTI实现体系对抗仿真实体的互联和信息交互.整个仿真联邦结构包括红蓝双方编队作战指挥系统各功能域分系统的联邦成员(组)、红蓝双方兵力的仿真成员(组).  相似文献   

9.
聂俊峰  陈行军  史红权 《兵工学报》2021,42(11):2513-2521
针对云作战新型作战模式,提出了基于作战任务域、逻辑功能域和资源实体域,以及情报侦察网、主动辅助决策网和火力打击网的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分析模型。抽象表征了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的功能节点、信息关系以及关联映射规则,建立了面向任务驱动的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模型。面向超网络要素特征、超网络关联特征和超网络弹性特征构建了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特征参数空间。通过海上编队防空典型作战任务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基于特征参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网络弹性,云作战体系相比于传统作战体系具有更好的抗毁性和打击效率,该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进行动态建模。  相似文献   

10.
张新征 《轻兵器》2012,(18):10-13
美陆军部队信息系统发展现状美陆军信息系统建设已实现了本军种内部的互连互通,对陆军部队进行任务计划、部署、态势感知、指挥决策和保障等功能,初步具备战术级的互操作能力。指挥控制系统具有较高集成度和互操作能力美陆军作战指挥系统(ABCS)主要由战略和战术两级作战指挥系统构成,已被纳入国防部网络支撑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作战试验实战化背景要求下的防空高炮系统反应能力的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指令识别的武器系统反应性能评估方法,在建立武器装备关键状态与作战指令之间的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对作战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的话音口令进行处理,综合数据指令等通信数据,重构武器系统操控关键时间序列,统计给出各作战试验科目条件下的防空高炮系统反应时间,弥补了当前试验方法的不足,可为提高作战试验效能评估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陆军部队的现实需求,进行智能化条件下的陆军指挥训练系统设计需求分析。针对陆军部队在指 挥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相关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化条件下陆军指挥训练系统的 应用需求,明确系统主要应用于组织战斗流程、作战筹划能力、临机决策能力的训练。结合智能系统的功能需求及 其特点,主要包括智能人机交互、数据分析、作战仿真、辅助决策、评估分析等。该分析对系统开发人员具有指导 作用,且对完善陆军指挥训练的理论体系、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任务的联合机动编队反舰作战效能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计算对抗条件下联合舰队编队反舰作战任务的完成程度,在分析联合机动编队体系结构和作战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任务的联合机动编队反舰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根据作战任务和作战流程,构建"任务效能-元任务效能-装备性能"三级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对舰探测效能、指挥控制效能、综合打击效能和作战任务效能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体现作战环境和对抗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Petri 网的防空兵群指挥信息结构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防空兵群决策组织结构的合理性问题,运用Petri网方法对防空兵群指挥信息结构进行建模分析。从指挥信息流程的角度出发,结合基本决策单元的指挥信息结构模型和防空兵群指挥组织结构,对其时延性、信息流路径和最大流通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按级指挥体制下的防空兵群指挥信息结构的Petri网模型,为防空兵群决策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的训练难题较多。该系统的仿真平台实现了主要战斗人员的操作、协同和指挥训练模拟化。仿真平台运用动态建模、信息同步、多感知和图像融合技术,解决了在对抗训练环境下,大场景、多角度图像实时控制与同步显示的难题,利用多传感器实时采集操作信息和指挥信息,对操作精度、时机、协同训练过程全面、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共因失效是装备遂行作战任务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是影响战时装备任务成功概率的重要因素。分析合成部队装备层次结构,构建合成部队作战任务剖面,并对合成部队装备共因失效和维修保障特点进行分析;以合成部队进攻阶段任务为研究对象,提出合成部队任务成功要求;充分考虑随机共因失效、多种类装备、多作战单元协同作战、随机任务时间、换件修理时间等复杂因素对战时合成部队任务成功性的影响,建立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合成部队作战任务成功概率仿真评估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用于战时合成部队任务成功概率评估和作战任务时间的规划;合理配置各类备件的携行数量,可以提升战时合成部队任务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7.
舰载预警直升机的任务规划是针对作战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的作战任务设计;在编队作战中舰载预警直升机的任务规划分为战术规划和航迹规划两个方面,构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战术规划系统分析框架,对战术规划和航迹规划的方法、内容、步骤、流程进行分析,为舰载预警直升机设计任务规划系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防空兵射击指挥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防空兵射击指挥效能的评估,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建立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对单项指标进行专家评判,采用递推算法给出目标层对评语的隶属度,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给出优劣等级评定,并对评判集引入打分、制,将影响射击指挥效能的各项因素都融汇于综合性的评分之中,使不同的作战单位的射击指挥效能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舰炮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指标体系存在难以量化筛选、适用性差等问题,结合舰炮装备系统特点、作战使命及典型任务剖面,在明确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构建适用于舰炮装备的通用质量特性指标体系,并给出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为舰炮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一体化设计、仿真及验证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