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60Coγ射线对大鼠星形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分为对照组、4、16和64Gy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照射后48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及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16和64G主y组C6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凋亡比例显著增加(P〈0.01),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野生型p53与p21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表达增强。P53与P21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斜率为0.889。结论 γ射线对大鼠星形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的增殖抑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G1期阻滞实现,G1期阻滞的分子调控通路可能为p53-p21通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照射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及其顺铂耐药株A2780-CP体外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唑蓝(MTT)比色法分析不同辐照剂量(1-10Gy)对A2780及A2780-CP两种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FCM)比较两者辐照后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1-10^60Coγ射线照射引起A2780细胞株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而A2780-CP细胞则表现出明显的辐照抗性。(2)6Gy ^60Coγ射线照射后6-48hA1780细胞呈现G1期细胞阻滞和S期细胞比较下降,A2780-CP细胞则呈G1期细胞比例减少和S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卵癌耐药细胞具有辐射抗性和物征性的细胞周期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辐照诱导肿瘤细胞凋讯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可预测恶性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浓度乙醇诱导与紫外线照射导致HepG2肝癌细胞损伤的分子路径。方法选用HepG2肝癌细胞株,分别给予低浓度乙醇诱导与紫外线照射处理,观察两种损伤因素作用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差异,细胞中p53蛋白和p21蛋白表达的改变,分析蛋白表达与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结果紫外线照射后细胞中p53、p2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出现G0~G1/G2~M期阻滞;低浓度乙醇诱导后主要出现G2~M期阻滞与p21蛋白表达的增强,p53蛋白表达改变不明显;两种损伤因素均能导致细胞凋亡率的增加。结论低浓度乙醇诱导与紫外线照射通过激活细胞内不同的分子事件,导致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抑制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25I粒子(初始剂量率2.77cGy/h)和^60Coγ射线(吸收剂量率2.215Gy/min)对体外培养的PC3细胞进行0、0.5、1、1.5、2、4、6和8Gy照射,用细胞计数、锥虫蓝染色和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和细胞存活率的情况;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125I粒子照射组的细胞生长比^60Coγ射线组更加明显地受到抑制(P〈0.05)。^125I粒子照射PC3细胞D0值为2.243,Dq为0.87,N为1.618,SF2为0.5。^60Co照射组PC3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D0值为2.824,Dq为1.08,N为1.587,SF2为0.7。^60Co和125I粒子的RBE比值为1.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I粒子组和^60Co组4Gy照射细胞24h后均出现G2期阻滞。结论^125I粒子照射能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能使PC3细胞阻滞于G2期。  相似文献   

5.
60Coγ射线对hOGG1低表达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60 Co γ射线对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hOGG1低表达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A549细胞和通过稳定转染hOGG1核酶而获得的hOGG1低表达的A549-R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测定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60 Coγ射线处理后两种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率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A549-R细胞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相同剂量组的A549细胞(P<0.05);所设剂量均可诱导细胞DNA损伤,但DNA迁移长度和彗星细胞率在两种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的修复在两种细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R细胞的修复能力远远低于A549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照射后两种细胞都表现为G0/G1期细胞阻滞,细胞凋亡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增殖指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变化均以A549-R细胞更为明显.结论hOGG1低表达使得细胞DNA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存活率下降,从而使细胞对^60Coγ射线的放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CLDR)内照射和60Co γ射线高剂量率(HDR)外照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H1299的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 H1299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时分别行125I粒子CLDR照射和60Coγ射线HDR照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照射剂量增大,125I粒子CLDR照射比60Coγ射线HDR照射抑制H1299细胞增殖效应更明显。照射剂量为4 Gy时125I粒子组H1299细胞G2/M期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77±0.31%、13.79±0.50%;同样照射剂量下,60Co照射组H1299细胞G2/M期百分比仅为18.85±0.99%,细胞凋亡率仅为8.79±0.22%(P<0.05)。125I粒子CLDR照射明显上调Bax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125I粒子CLDR内照射比60Coγ射线HDR外照射抑制H1299细胞增殖效应更明显。 Bcl-2/Bax蛋白比失衡在125I粒子CLDR照射抗肿瘤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诱导脂质体介导的p16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抗癌作用。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介导重组质粒Egr-p16转染人HeLa细胞,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了。Coγ射线照射转染后的人HeLa细胞剂量效应和时程变化,用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研究证实0.5~8Gv照射后p16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在2~4Gy照射后达到峰值,2Gy照射后2—24h高于对照组,在照射后4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体外稳定转染联合。Coγ射线照射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变化显示转染后的HeLa细胞经过照射后G0/G1期比例呈现剂量依赖性的下降,而S期则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G2/M期在2Gy出现明显的阻滞,在5和10Gy时逐渐下降,但是仍然高于对照组。结论^60Coγ射线可诱导转染的HeLa细胞p16转录水平的增强,同时在细胞增殖上出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脆性组胺酸三联体基因转染对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了含有FHIT基因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FHIT,并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得到表达正常FHIT蛋白的细胞株Hep G2,FHIT。然后利用CCK-8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研究了Hep G2/FHIT细胞接受^60Coγ射线电离辐射后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的改变。结果研究表明人肝癌细胞Hep G2重新表达FHIT后其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增加,表现为接受电离辐射后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细胞增加。细胞周期检测发现Hep G2重新表达FHIT后接受电离辐射后发生G2期阻滞的程度减轻。结论FHIT基因缺失的肿瘤细胞重新表达正常的FHIT蛋白可以提高其辐射敏感性,并且辐射敏感性提高可能是和FHIT基因抑制了ATR/CHK1通路活性有关。FHIT基因.电离辐射联合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肿瘤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 0 Coγ射线照射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 780及其顺铂耐药株A2 780 CP体外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唑蓝 (MTT)比色法分析不同辐照剂量 (1~10Gy)对A2 780及A2 780 CP两种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 ,用流式细胞术 (FCM)比较两者辐照后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1) 1~ 10Gy6 0 Coγ射线照射引起A2 780细胞株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 ,而A2 780 CP细胞则表现出明显的辐照抗性 .(2 ) 6Gy6 0 Coγ射线照射后 6~ 48hA2 780细胞呈现G1 期细胞阻滞和S期细胞比例下降 ,A2 780 CP细胞则呈G1 期细胞比例减少和S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卵巢癌耐药细胞具有辐射抗性和特征性的细胞周期变化 ,流式细胞术测定辐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可预测恶性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 γ射线照射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探究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LyGDI)在细胞延迟性死亡中的作用以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细胞流式仪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藻红B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分析LyGDI和Rac1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Rac1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K562细胞被阻滞在G2/M期的百分率为71.3%,K562细胞早期凋亡率较低,8 Gy 60 Co γ射线照射后24 h,凋亡率为14%,呈现出延迟性的细胞凋亡;K562细胞在4 Gy的γ射线照射24 h后,可见LyGDI发生断裂,总的Rac1蛋白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在细胞内的分布发生改变,Rac1转移至细胞膜上与少量核内分布,Rac1脱离LyGDI而激活。结论 LyGDI具有增加细胞延迟性凋亡的作用,其断裂使Rac1转移至细胞膜上,诱导Rac1的激活,从而促进了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60Coγ射线照射后肿瘤细胞株的细胞周期阻滞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s)及几种肿瘤细胞株经^60Co源照射后其细胞周期阻滞现象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60Co源分别以6,10,15Gy的吸收剂量照射正常人PBMNCs及HL-60、K562、SiHA和113肿瘤细胞株。并于照射后6,12,24,48及60h以流式细胞仪测量其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正常终末细胞的细胞周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95%细胞均处于G1期,当其接受照射后依然表现周期停滞状态;除113细胞表现G1期阻滞外,其他肿瘤细胞在受到照射后,均表现G2/M期阻滞;HL-60放射敏感性较SiHA强。结论 不同种类细胞对放射线表现的细胞周期阻滞现象不同,其放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γ-H2AX分析检测电离辐射导致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组DNA双链断裂的情况,并检测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中的表达差异,从而了解不同时相HepG2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方法利用胸腺嘧啶核苷(TdR)阻断HepG2细胞于G1期末,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得到同步化的S期和G2/M期细胞,用60Coγ射线照射细胞,建立DNA双链断裂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mblotting检测γ-H2AX的表达。结果TdR阻断后继续培养至34和40h,分别得到了较高同步化程度的S期和G2/M期HepG2细胞;受照后的HepG2细胞中Y-H2AX表达较照射前显著增高,处于S期的细胞γ-H2AX表达增加更为突出。结论不同周期时相的HepG2细胞受照后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DNA双链断裂,其中S期细胞尤为敏感。γ-H2AX对DNA双链断裂快速敏感的反应使γ-H2AX分析在检测早期DNA双链损伤中具有广泛的廊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扇贝多肽对(60)Co γ射线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扇贝多肽对^60Coγ射线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胸腺细胞^60Coγ射线3Gy照射,吸收剂量率0.6Gy/min。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扇贝多肽不同浓度(0.5,0.2.5和0.125mg/m1)预处理为实验组,通过受照细胞形态、生化、DNA和相关酶变化来进行评价。结果经扇贝多肽预处理的实验组细胞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MDA)水平有所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扇贝多肽对^60Coγ射线照射所致昆明小鼠胸腺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反应中p27^kip1表达调控机理。方法 将p27^kip1蛋白编码全长基因克隆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再经GSTSephrose 4B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取的GST-p27^kip1融合蛋白作为磷酸化底物,并进行体外磷酸化检测。结果 PKA具有磷酸化p27^kip1蛋白的功能,该反应能被PKA的特异性抑制剂H89所抑制;照射后细胞内源性的PKA对p27^kip1的磷酸化程度减弱。结论 cAMP-PKA在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p27^kip1表达降低的调控机理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效应。方法 用^60Coγ射线和地面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12C^6 (平均LET为36.70keV/μm),不同剂量照射离体人血,用CB微核法观察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计算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结果 在0-6 Gy剂量范围内,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在4.19~1.78之间,平均为2.56。结论 重离子束^12C^6 比^60Coγ射线有更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6.
富勒醇对60Coγ射线致小鼠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60Coγ衍生物富勒醇对^60Coγ射线损伤的防护和恢复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在辐照前和辐照后给小鼠腹腔注射富勒醇,^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吸收剂量5.0Gy,测定小鼠体重、脾指数、胸腺指数、血象和SOD含量的变化;取小鼠脾脏并制成脾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脾脏细胞的周期。结果 辐照损伤后小鼠体重减轻、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血象中各项指标下降、脾脏细胞周期中S期所占的比例升高。富勒醇可促进上述指标不同程度的恢复,并使脾脏细胞周期中S期恢复正常。加速了脾脏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使脾细胞能较快的得到修复,结论 富勒醇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具有一定的防护和恢复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Period2(mPer2)基因转染后过表达对小鼠Lew is肺癌细胞(LLCs)60Coγ-射线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mPer2基因转染至LLC细胞,以空白组及空载体质粒pcD-NA3.1为对照,采用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Per2基因在LLC细胞中的表达,给予60Coγ-射线4Gy单次照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存活情况。结果60Coγ-射线照射后,与转染空载体质粒组及空白组比较,转染mPer2基因细胞表现为G2/M期阻滞,凋亡率下降(contro l:8.10±0.03;pcDNA3.1-vector:11.20±0.07;pcDNA3.1-mPer2:4.40±0.02;P<0.05),细胞克隆形成增加(contro l:14%;pcDNA3.1-vec-tor:11%;pcDNA3.1-mPer2:32%;P<0.01)及PCNA阳性表达增加(contro l: ,pcDNA3.1-vector: ,pcDNA3.1-mPer2: ,P<0.05)。结论节律基因mPer2过表达使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Lew is肺癌细胞凋亡下降,细胞增殖明显,降低了该细胞对放射损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60Co γ射线对盐诱导激酶2的诱导表达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盐诱导激酶2(SIK2)蛋白和mRNA的诱导表达作用及细胞周期相关性。方法 HepG2细胞用60Co γ射线照射,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细胞的SIK2蛋白和mRNA的表达,胸腺嘧啶双阻滞法同步化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HepG2细胞2 Gy照射后4、6、10 h,SIK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t=3.00、3.98、4.17,P<0.05);10 Gy大剂量照射后,SIK2蛋白表达增加的趋势与2 Gy一致,但增加的幅度较前者低。2和10 Gy照射后SIK2基因 mRNA均在10 h出现了增加(t=4.54、2.74,P<0.05)。照后10 h出现了细胞G2/M阻滞高峰。利用同步化细胞分析表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中SIK2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2和10 Gy照射均能诱导SIK2蛋白表达增加,2 Gy的作用更加明显。细胞照射后10 h,SIK2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但与辐射诱发细胞G2/M期阻滞引起不同时相细胞的分布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9.
白藜芦醇的辐射防护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受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模型,观察小鼠30d存活和残废动物存活时间。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受照射小鼠脾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脾细胞内凋亡相关酶活性大小。结果 照射前给予RES能明显提高受照射小鼠的存活率,延长死亡动物存活时间。RES能明显抑制受照射小鼠脾细胞凋亡,提高Bcl-2表达水平,对于Fas表达无明显影响,同时脾细胞内的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RES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途径,其作用机理与抑制加速器射敏感细胞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射性素^188Re-β射线内照射对人肝癌细胞HCC的细胞周期阻断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形态学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对核素诱导的HCC细胞进行了检测和观察,结果:^188Re导致的HCC细胞死亡具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生化特征,流式细胞术定量显示各期细胞数发生改变,且凋亡率和剂量呈依赖性,结论:^188Re-β射线低剂量和高剂量对HCC细胞周期的影响不同,低剂量主要使C0/G1期阻滞,较高剂量则导致G1阻滞减轻,S期和G2/M期细胞数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