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产科急症进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97872例,其中对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例为0.047%(46/97872)。切除子宫因素中胎盘因素比例最高,占45.65%(21/46)。急症子宫切除主要与产次、孕周、分娩方式以及剖宫产史相关。而在近几年有产后出血量增加的趋势。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方法,同时需要正确掌握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及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4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近20年来,剖宫产及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共65例,去掉选择性及与分娩无直接关系的16例外,本文就其余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发生率:自1967年至1986年,我院分娩总数56,104例,其中剖宫产术5,463例,剖宫产加子宫切除术39例,占分娩总数的0.07%,占剖宫产术的0.71%。同期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术10例,占分娩总数的0.018%,占阴道分娩的0.02%。二、手术指征:49例子宫切除术指征见表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科20年间分娩总数50526例,回顾分析其中48例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占分娩总数的0.095%(48/50526),其中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37例。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27例,占56.25%;宫缩乏力14例,占29.17%;子宫破裂4例,占8.33%;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6.25%。其中经产妇子宫切除中胎盘因素最为多见(69.70%,23/33),而初产妇中宫缩乏力占主要因素(60.00%,9/15)。有74.09%(20/27)的胎盘异常患者有前次剖宫产或子宫手术史。结论胎盘因素是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胎盘异常种植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1963~1989年间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75例,发生率为0.14%,其中剖宫产并子宫切除57例,占剖宫产术的0.61%;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18例,占阴道分娩的0.01%。75例子宫切除指征:胎盘因素居第1位,共40例,其中胎盘植入17例,胎盘早剥14例,前置胎盘9例。子宫破裂居第2位,共25例,其中子宫疤痕破裂11例。子宫肌瘤居第3位,共4例。75例中全宫切除15例,次全切除60例。本组存活新生儿30例,宫内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45例,因产儿死亡率600‰,无产妇死亡。作者认为:人工流产及剖宫产是发生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因素,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必须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尽量减少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自从Storer及Porro分别在1866年及1876年完成剖宫产子宫切除术以来,它的手术指征几经变化,近20年对它的临床使用价值进行了很多的讨论,作为产科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它仍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将我院五年来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做一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本文报道1980年1月~1984年12月五年间,本院剖宫产术并于手术当日行子宫切除术者23例。手术的决定及施行均有主任或高年主治医师参加。 1.一般资料五年内分娩总数32823例,其中剖宫产术6409例,同时做子宫切除术者23例,占剖宫产术的0.36%,占分娩总数的0.07%。本组年龄最小26岁,最大39岁,平均30.5岁。最少孕次为1,最多5,平均1.8。平均产次为1.4次,初产妇占73.9%。平均分娩孕周36.95周。本组除1例死胎,一例新生儿死亡外,其余21例新生儿全部存活。 2.剖宫产子宫切除术指征 23例剖宫产子宫切除术指征见表1。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50例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了解产科子宫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统计1995年至2010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资料,用x2检验数据。结果:在我院产科分娩45681例产妇中,阴道分娩切除子宫8例,占阴道分娩的0.025%,占分娩总数的0.018%;剖宫产切除子宫42例,占剖宫产的0.304%,占分娩总数的0.092%;46例次全宫切除,4例全子宫切除。产科子宫切除50例中,首次妊娠者15例(占30%),多次妊娠者35例(占70%);35例多次妊娠产妇中,有人工流产史和剖宫史的24例,占子宫切除总数的48%,多次妊娠的68.57%。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是产科切除子宫中胎盘方面的主要因素,占据产科切除因素的66%。结论:子宫切除术可以有效抢救紧急出血的危重产妇,但会对女性造成身心伤害,产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子宫切除术因素的发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指征、术式及分娩方式。方法:对19例做了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8例,42.1%)。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原因、手术指征和时机等因素,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探讨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于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48例临床资料。结果:48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不可控制的子宫出血,胎盘因素占首位。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吲。结论:孕产次、病理妊娠及分娩方式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间共34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分娩后子宫切除率是阴道分娩的5.2倍,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因素以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居首位。结论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关键在于提高妇产科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加大计划生育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0.
围生期子宫切除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围生期子宫切除术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围生期子宫切除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围生期子宫切除占分娩总数的0.33%,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66例(94.3%),阴道分娩4例(5.7%)。子宫次全切除术53例,全子宫切除术17例。围生期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47.1%)、宫缩乏力(22.9%)、子宫切口感染(12.9%)。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OR=873.432)、胎盘植入(OR=96.258)、前置胎盘(OR=75.293)、剖宫产史(OR=17.587)、子宫切口感染(OR=3.906)、胎盘早剥(OR=2.857)是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结论:围生期子宫切除术是治疗重度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把握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时机,可以有效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0年间收治的10例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DIC5例,胎盘粘连2例,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切口感染各1例。出血量l500~3870ml,平均2427ml。10例患者均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51例分析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产科近4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054%,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06%,子宫切除术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和子宫收缩乏力.结论认为做好孕产妇监测和计划生育,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原因、抢救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手术时机及孕产妇结局,为预防和处理产后大出血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46例因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5年间共住院分娩56 436例,有582例发生了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1.03%;其中4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出血仍不能控制,实施了急症子宫切除术。产后出血原因为:胎盘因素(43.48%,20/46),宫缩乏力(36.96%,17/46),胎盘因素合并宫缩乏力(10.87%,5/46),羊水栓塞(4.35%,2/46)和晚期产后出血感染(4.35%,2/46)。出血量1 500~4 000 ml,平均(2 783±625)ml。46例患者均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 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产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胎盘因素是急诊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中的子宫切除术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指产前、产时 (含剖宫产术中 )及产后切除子宫的手术[1] 。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者称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cesareanhysterectomy) [2 ] 。这种手术通常是因剖宫产术中发生危急情况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控制一些因素引起的顽固性子宫出血或感染等。此种术式的手术率各医院报道不一 ,近年来其适应证范围有扩大的趋势。由于妊娠后子宫及盆腔内相邻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使剖宫产子宫切除术较妇科子宫切除术更复杂 ,操作也略有不同[3 ] 。1 适应证1 1 急症手术指征1 1 1 …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时子宫切除5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cesareanhysterectomy)系指剖宫产手术同时切除子宫。这种手术是剖宫产术中发生危迫情况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本文对我院 1982年至 2 0 0 2年期间行剖宫产术时子宫切除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上述期间 ,我们医院行剖宫产术 4 5 6 5例 ,其中剖宫产术时子宫切除 5 2例 ,占 1.14 %。最小 2 2岁 ,最大 4 2岁 ,平均 30 .5岁。 5 2例患者均为经产妇 ,既往孕产史 :孕 1次者 3例 ,孕 2~ 3次者 2 9例 ,孕 4次以上者 2 0例 ;有剖宫产史者 12例。1.2 子宫切除指征 子宫破裂 14例 ,占…  相似文献   

16.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年间 4 1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结果 :4 1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子宫大出血 ,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 (2 5例 ,4 5 .37% ) ,治愈率 97.5 6 % ,围生儿死亡率18.6 1%。结论 :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大出血 ,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美国剖宫产率迅速增加,从1970年的5.5%增加至1988年的24.7%。美国洛杉矶县及南加州妇女医院1983~1992年,164815分娩妇女中,有剖宫产史者17322人,占10.5%。其中一次剖宫产者13594人,占8.2%;两次者2936人,占1.8%;三次及以上者792人,占0.5%。除了原子宫古典氏切  相似文献   

18.
孕酮在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孕酮在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林丽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伤口大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如何对此症进行治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984~1988年共发生11例,占我院剖宫产术的0.016%,3例作了子宫切除术,8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分析自然分娩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436例的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17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组264例,比较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按1:1比例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172例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264例,分析瘢痕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瘢痕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1)436例瘢痕子宫产妇,208例行阴道试产,172例试产成功行阴道分娩,成功率为78.6%,228例患者行剖宫产分娩;(2)瘢痕子宫剖宫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明显多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P0.05);(3)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瘢痕子宫剖宫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切口愈合不良、产褥感染、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会明显增加母婴并发症,临床应尽量避免瘢痕子宫无指征剖宫产,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鼓励阴道试产,加强产程管理,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术式治疗以子宫肌瘤为代表的子宫良性病变最早由左常婷等报道[1]。尚未见有有此术式用于剖宫产子宫切除的临床报道。现将我院在此领域开展的工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14 265例,剖宫产术5 278(37%)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35(0.66%)例。以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22例为研究组,年龄24~35岁,平均30.5岁,经产妇14例,初产妇8例,孕7~42周,平均39周。宫缩乏力性出血12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6例,胎盘植入4例,均无其它合并症。以行次全子宫切除术13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