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9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缺氧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HIE患儿血浆神经肽Y与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变化及其对脑血流动学的影响,以探讨HIE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改善HIE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及生后1,3和7d血浆神经肽Y与NT的动态变化,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负责检测。同时于生后24h内静脉取血后即刻应用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学变化,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时间平均流速、波动指数与阻力指数等。主要观察指标:HIE患儿血浆神经肽Y、血浆NT的动态变化,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正常新生儿比较;不同程度HIE第1天血浆神经肽Y、NT水平比较。结果:HIE患儿脐血与生后第1天外周血神经肽Y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分别为(615.5&;#177;130.7),(355.9&;#177;57.4)ng/L和(199.1&;#177;63.2),(214.4&;#177;58.0)ng/L(t=7.22,4.68,P&;lt;0.01),至生后第3天时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分别为(251.1&;#177;69.9)和(232.5&;#177;85.5)ng/L(P&;gt;0.05)。而脐血与外周血NT在生后1周内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t=6.61~9.66,P&;lt;0.01)。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HIE患儿脑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大或减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与神经肽Y呈正相关(r=0.540,P&;lt;0.01)、与NT呈负相关(r=-0.688,P&;lt;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浆神经肽Y与NT通过调节脑血流动学变化而参与HIE的发病机制,为寻求HIE新的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中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的 中期效果.方法 20个项目省每省随机抽取4所不同级别的医院进行调查;每所医院随机抽取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各1名进行问卷调查和操作考核,共抽取240名医务人员,实际参与调查238名.通过问卷、查阅医院记录、对医务人员进行模拟操作考核等评价医护人员受培训情况,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结果 80所被调查医院中,97.0%的产科、儿科和助产士接受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操作考核的总合格率为72.7%.2003年至2006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3.83%下降到2.76%(χ2=236.132,P<0.01);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从3.08/万下降到2.06/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4,P=0.101).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的 实施促进了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推广,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加强操作培训是今后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欣  王清  黄醒华 《北京医学》2007,29(3):157-159
目的 探讨宫内治疗双胎儿输血综合征(TTTS)和胸腔积液、尿潴留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在B超引导下,对2例TTTSI期患者行系列羊水减量,对2例原发胎儿胸水、1例尿潴留行穿刺引流.结果 宫内治疗可延长孕周2~9周,7例新生儿娩出后均无窒息.结论 宫内治疗具有可行性和降低婴儿死亡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北京妇产医院等五所医院接受了“七·五”国家科研攻关课题——“围产期缺血缺氧性疾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防治”中的产科部分。第一阶段,对528例高危妊娠进行了包括妊娠图、胎动、电子胎心监护、B超羊水量、生化等方法妊期监测,以及用连续胎心听诊及电子胎心监护仪同步监测产时胎儿情况,用生后1—10分钟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作检证指标,计算各种监测手段对围产期缺氧的预报价值,用统计学指标——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作衡量指标。结果表明妊娠图、胎动这二种常用的、简单的人工监测方法其预测阴性能力优于其他方法,可作为初筛手段,减少假阳性,减少对围产期缺氧高危病例的遗漏,而胎心监护、B超、生化等方法预测阳性能力较好,可作为精筛手段,避免不必要的产科干预。据此,订出围产保健机构对围产期缺氧的三级监测方案。 第二阶段,对6004例妊妇进行系统监测,以验证上述方案的价值,经过实践证明上述监测方案对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围产期缺血缺氧脑病和新生儿颅内出血均有良好预测价值,经过方案实施,使新生儿窒息率从1986年的4.3%降到1989年3.1%,P<0.001,围产儿死亡率从13.6‰降到9.87‰,P<0.001,监测组围产儿死亡率降到4.7‰,围产期缺血缺氧脑  相似文献   
5.
羊水栓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羊水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典型的表现以突然发作的低血压、低氧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6.
5.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各级围产保健机构应定期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严肃认真的讨论,分析死亡原因,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井应提出今后的改进建议,以不断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各级医疗机构要成立包括产科、儿科,病理科的死亡评审小组,每月评审一次,地区每季度评审一次。 (1)评审标准①可避免死亡:根据本地区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及个人身心状况是可以避免的死亡,但因某一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诊断的PCOS合并GDM孕妇2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期诊断无PCOS的CDM孕妇60例以及75g糖耐量试验正常(NGT)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孕前一般情况,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围产结局.结果 PCOS组孕前BMI(26.33±3.89)明显高于单纯GDM和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COS组孕前超重率(71.42%)、不良孕史发生率(35.71%)、使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例数(8例)明显高于单纯G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0.05、<0.01).PCOS组诊断孕周(22.78±5.23)较单纯GDM组平均提前3.74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孕妇平均空腹胰岛素水平(20.66±10.04)mU/L明显高于单纯GDM组(15.11±6.9)mu/L,P<0.01.3组均无胎死宫内及新生儿畸形发生,子痫前期、早产、巨大儿、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合并GDM孕妇,经过合理治疗围产期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胎母输血综合征(FMH)是指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当胎儿红细胞超过15 ml或胎儿血液超过30 ml时,就会危及胎儿安全~([1-3]).FMH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起病隐匿,容易漏诊,使胎儿发生严重不良结局,近年来已引起产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拟通过对FMH病例的分析,探讨FMH的产前诊断及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胎粪吸入综合征是胎儿在子宫内将胎粪排入羊水,以后又将其吸入呼吸道,尔后引起的包括呼吸道梗阻在内的一系列症状。这是围产期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成熟的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它的发生是围产医学中的重要课题。胎粪排入羊水(胎粪污染羊水)的发生率约为8~10%,大多数学者认为头位胎儿羊水中有胎粪污染是胎儿宫内窘迫的表现之一,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这是胎儿成熟的一种表现,胎龄越大,胎粪排入羊水的机率越高,在孕34周前很少见到此现象。但临床及实验室的观察认为,胎儿宫内缺氧时,血液重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碘缺乏孕妇甲低的发生率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734例孕妇筛查尿碘,根据尿碘值分为对照组、轻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和重度缺碘组4组,B超测量甲状腺体积,同时检测孕妇血清TSH、T4、T3、TG、FT3、FT4水平,观察缺碘性甲低的发生率,并随诊新生儿脐血TSH、T4、T3、TG、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了解不同程度碘缺乏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结果:①孕妇亚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为32.29%,对照组、轻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3组亚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缺碘组亚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孕妇甲低的发生率为5.23%(29/554),对照组为0,轻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重度缺碘组甲低的发生率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缺碘程度与甲低的发生率呈正相关;③甲状腺增大的发生率为87.00%,对照组为0,轻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重度缺碘组甲状腺增大的发生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监测TG含量与甲状腺增大的发生率和缺碘的程度呈正相关(P<0.001);T3、TSH的含量随甲状腺增大的发生率轻度升高(P<0.05);各组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新生儿亚甲低的发生率为2.71%,对照组为0,轻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重度缺碘组新生儿亚甲低的发生率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新生儿甲低的发生率为0.36%,全部来自重度缺碘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⑥妊娠合并症如FGR、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产、胎死宫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孕妇碘缺乏会使其甲低、亚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增加,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增加新生儿甲低、亚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并可诱发多种围产期合并症;②孕期监测尿碘,异常者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缺碘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