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用XML对数据库查询的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京  庄成三 《计算机应用》2000,20(10):21-24
本文讨论了用XML查询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了用DTD描述关系数据模式和利用ASP技术转化数据库的数据成XML文档方法;然后,用XML的查询语言XML-QL完成Web数据库上查询和数据集成等操作。  相似文献   

2.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是当前Internet应用的热点,教学资源组织和发布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在简要分析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基础上,介绍了清华大学远程教学系统中基于XML的同步多媒体课件制作子系统。该子系统采用基于XML的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L进行资源组织,以HTML+同步控制模块的形式进行资源发布,使得课件的制作 符合国际标准,并且与当前流行的HTML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Netware网络系统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局域网产品。本文针对Netware微机LAN与小型机VAX/VMS的集成进行了研究,并对集成系统进行了物理实现、软件实现,使基于PC的微机LAN与基于小型机VAX/VMS的网络透明地集成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NetWare网络系统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局域网产品。本文针对NetWare微机LAN与小型机VAX/WMS的集成进行了研究,并对集成系统进行了物理实现、软件实现,使基于PC的微机LAN与基于小型机VAX/VMS的网络透明地集成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Netware网络系统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局域网产品。本文针对Netware微机LAN与小型机VAX/VMS的集成进行了研究,并对集成系统进行了物理实现,软件实现,使基于PC的微机LAN与基于小型机VAX/VMS的网络透明地集成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XML数据岛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ML作为一种新的网上数据交换标准,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由于XML是一种面向内容的标记语言,与HTML不同,XML文档中不包括数据显示格式的描述,通常借助CSS或XSL样式文件来进行显示格式描述。基于XML的应用实现了数据与显示格式的分离,因此,也极大地方便了对数据的检索处理。本文介绍 XML数据岛(data island)的数据处理技术及应用。1 何为XML数据岛 所谓XML数据岛,就是将XML文档加入到HTML页面文件中,数据岛以<XML>标记开头,其ID属性给定的数据岛名称可供HTML页面文档…  相似文献   

7.
(2000年 7月 6日讯) Sun公司宣布,它将免 费提供XSLT编译器技术的早期应用版本,现可从 网址 http“//www.sun.com/xml上下载之。由 Sun的XML技术中心开发的这一新型技术极大地改善了XML模式之间的应用程序通信,大大加快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格式文件的转换。XSLT(eXtensiblStylesheetLanguage Transformation)技术将成为支持 B to B集成和器件 Web接入的通 用技术。由于Sun的这个新的X…  相似文献   

8.
XML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ML是在SGML和HTM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通用 性的标记语言,是一个一代Web平台的关键技术。XML包括标记语言定义XML、格式语言定义XSL和多边 接语言定义XLL三个部分组成,文中对XML的整体技术结构以及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作为今后利用XML技术开发Web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SGML/XML的Internet信息发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深入,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深层次应用的迅速崛起,结构化地组织Internet上的信息,保持信息本身的结构与语义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首先给出一种基于SGML/XML进行结构化信息组织与Internet信息发布的模型,并重点讨论了实现该模型的两个关键问题:SGML/XML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Internet发布。文中讨论的模型与关键问题对基于XML的应用系统具有很好的参  相似文献   

10.
XML——新的Web开发工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ML是当前Web技术领域的热点,它源于SGML是SGML的一个子集,文中,介绍XML的起源和特点,给出一个示例说明怎样书写XML文档,并简要介绍XML的应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1.
以实际网管项目为工程应用背景,研究了关系数据库与XML的双向数据传输的机制,在提出映射规则的基础上,以SQL Server 2000为例,阐明了映射规则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由于缺乏足够的语义信息,不同模式的XML数据之间很难进行互操作。针对油气井工程中的XML数据集成需求,借助领域全局本体,提出一种模式无关的XML语义集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在XML Path路径与领域本体之间进行语义映射,屏蔽其模式差异;然后,按照模型映射方法将XML存储为关系数据;最后通过查询重写将SPARQL转换为SQL语句,实现语义查询。该方法对XML模式进行语义标注,利用关系数据库存储与查询XML数据,能有效处理领域XML数据的语义集成。  相似文献   

13.
集成Web 数据的系统框架与实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我们正在研究和开发的项目Panorama,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XML和CORBA的Web数据集成系统框架,该框架可以集成来自Web上多个异构的数据源,包括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HTML和XML文档及结构化文本文件。在系统实现中,把Web看作是一个巨大的虚拟数据库,以CORBA作为分布式对象模型,以XML作为公共誓据模型,并且以XML-QL作为全局查询语言来完成Web上的数据查询和集成。文中还详细分析和描述了系统框架中的一些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支持异构数据集成的Web服务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立新  岳昆  刘惟一 《计算机应用》2007,27(6):1438-1441
基于“协作者”数据集成架构,以网络环境中的数据查询为基本Web服务、关系数据库和XML文档为异构数据源的典型代表,并以其上已有的查询处理和XML数据绑定技术为基础,给出了Web服务环境下的数据集成模型。通过定义该模型上的基本操作(服务),利用有向图结构描述服务合成过程,提出了支持异构数据集成的Web服务合成方法和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一种XML Schema模式到关系模式的映射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ML文档数据如何存储在主流的关系数据库中,对企业信息集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XML Schema模式到关系模式的约束保留映射算法——XSD2RS,该算法基于模式对象组件建模和约束保留机制来完成XML Schema模式到关系模式的映射,进而实现XML文档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  相似文献   

17.
XML以其可扩展性、结构性以及平台无关性的优点迅速使其成为Internet数据交换的标准,基于XML的数据集成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通过研究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转XML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et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转XML方法,该方法通过调用DataSet类的WriteXml方法可以将关系型数据库表转化为XML文档,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XML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问题是XML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总结多种映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方法将多个相似的XML文档进行解析,根据映射关系,生成各自的关系模式,并分析归纳出一个集成的关系模式,然后创建一个关系数据库,并在映射关系的基础上提取并存储XML文档数据到关系数据库。此方法以较为简洁的结构保存了XML文档的数据信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考虑文档的模式信息(DTD,XML Schema)。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结果来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任何一个独立单位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异构的数据源。为实现企业异构数据库间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对数据集成的原理以及主要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 XML 与数据库之间的映射、XML 文档存储模式、将 XML 查询转化为 SQL 的查询转换问题以及如何将关系数据发布为 XML 文档。该方案简单易行,保证了各系统仍然按照原来的方式运行,只是在需要进行信息交换时通过转换接口把本地数据库数据转换成 XML 文档即可。  相似文献   

20.
以XML文档发布关系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XML文档发布关系数据的新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分析了两种发布关系数据到XML文档的语言描述及其实现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一种是利用并扩展SQL的功能来描述这种转换,嵌套的SQL表达式被利用来描述嵌套,扩展的SQL标量及聚集函数被利用来描述XML元素构造,实现将关系数据转换为XML文档,另一种是利用RXL(Relational to XML Transformation Language)语言来定义一个关系数据库的XML视图,该XML视图是虚的,其它应用可再利用XML查询语言XML-QL在虚拟的视图上构造一个查询,抽取XML视图中的数据片断并对抽取的部分进行物化,实现将关系数据转换为XML文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