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以安徽特产黑米为原料,利用液化酶、糖化酶进行液化和糖化,利用蛋白酶进行蛋白质分解,利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生产黑米酒的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同时对原料黑米色素提取液和黑米酒色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且讨论了新工艺生产的黑米酒色素的稳定性;考察了黑米色素与黑米酒色素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值,提出了黑米色素和黑色酒色素的最大吸收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黑米色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以黑米品种紫香糯为原料,提取黑米色素的方法及工艺条件,并对黑米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探。将黑米色素应用于饮料和米酒的着色,取得了3个月黑米基本无变化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以安徽特产黑米为原料,利用液化酶、糖化酶进行液化和糖化,利用蛋白酶进行蛋白质分解,利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生产黑米酒的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同时对原料黑米色素提取液和黑米酒色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且讨论了新工艺生产的黑米酒色素的稳定性;考察了黑米色素与黑米酒色素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值,提出了黑米色素和黑色酒色素的最大吸收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黑米黄酒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芳 《酿酒科技》2007,(6):98-100
研究以贵州优质黑米为原料,低温高压膨化、加工黑米黄酒工艺.结果表明,最适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时间10 min,膨化压力差为0.3 Mpa.该工艺能充分保持原料中的色素及其他营养成分,解决传统黄酒生产中因浸米工序使得黑米色素等有效成分大量损失的技术难题;新工艺能使黑米淀粉彻底糊化,明显缩短糖化发酵周期,出酒率提高8%以上,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黑米中天然色素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确定了提取黑米中色素萃取的萃取剂及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含有0.5%苹果酸的70%-80%乙醇溶液为萃取剂,将黑米粉碎10min左右,和萃取剂混合后,加热到70℃为止,加热过程中长时间搅拌,萃取后采用离心分离得到的大量的色素分离液,放入冰箱中4℃条件下保存,萃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色素提取是食品行业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黑米中色素提取也得到了相关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黑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元素试验方法进行黑米黑色素提取,分析萃取剂、浸提温度及时间等对提取工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黑色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不论萃取剂、浸提温度还是时间等均会影响黑米黑色素的提取,将有机酸作为水溶液,在40℃以及90min的条件下,且PH值为3时,为黑米黑色素提取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黑米保健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米为原料,本文对黑米酒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黑米酒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对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黑米、荞麦、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甜酒曲作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所得黑米荞麦米酒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黑米荞麦米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糯米、黑米、荞麦质量比4∶6∶6,蒸煮时间20 min,料液比20∶9(g/mL),发酵时间7 d。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米荞麦米酒酸甜适中、口感醇厚、酒体协调,风味成分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朱力红  谢小兰 《酿酒科技》2005,(11):75-75,77
以甜米酒、猕猴桃干酒和食用酒精为原料,将原料处理后,按总量(v/v)加入甜米酒18%,猕猴桃干酒35%,食用酒精47%进行配制,再经勾兑、调味、灭菌、贮存、装瓶制成猕猴桃配制酒。(孙悟)  相似文献   

10.
黑米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黑米为原料,利用乙醇为浸提剂提取黑米色素.研究了其工艺过程以及其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即:乙醇体积分数50%,粉碎度50目,料水比1: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80℃,浸提pH 3.同时对黑米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MnO4对黑米色素有较大的影响,故黑米色素应避免与强氧化性物质接触,Vc和柠檬酸对黑米色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钟耕  邓立青  张运芳  郑红艳 《食品科学》2009,30(12):150-153
本实验在研究黑米色素的结构、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通过自制掺假黑米。对二者的相关特性进行对比,用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三种方法鉴别掺杂黑米。结果表明,用斐林甲、乙试剂对黑米提取液的显色反应能够较好地辨别掺假黑米;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光谱特性的差异也可以辨别黑米中是否有掺假黑米。  相似文献   

12.
黑米酒的酿造及其品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米为原料,通过优选的多种曲搭配、复合发酵,经陈酿、冷杀菌等工序,开发黑米酒.探讨了黑米与白米酿酒的特征差别,优化了黑米酿酒工艺及其参数,显著减少了黑米色素损失.分析检测表明,酿制黑米酒的酒精度、糖分、总酸、挥发酸含量较为适宜;钙、铁、锌、硒含量分别高出白米酒27.8 %、313.2%、206.1%、172.7%;黑米酒中游离氨基酸比地方白米酒高出近10倍,达到400 mg/100 mL以上,构成了黑米酒的特色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3.
以黑香米、山药、鸡肉等为原料,优化山药黑香米养生肉粽米配方、馅料配方及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山药黑香米养生肉粽最优米配方为白糯米150g、黑香米150g、食盐4.5g、酱油6g、白砂糖2.25g;最优馅料配方为山药100g、鸡肉200g、酱油5g、食盐5.5g、白砂糖2.75g、香菇100g、姜1og、味精0.3g、料酒6g;黑香米预煮30min,肉粽蒸煮3h时,粽子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HPLC法快速检测黑糯米酒中有机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黑糯米酒中草酸、酒石酸、丙酮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焦谷氨酸和琥珀酸的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5 ℃,检测波长210 nm,流动相为0.03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pH值为2.90,在0~4.00 min,流速为1.0 mL/min;4.00~10.00 min流速为0.30 mL/min;10.00 min后流速为1.0 mL/min。黑糯米酒中10种有机酸均能在10 min内得到很好分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1.000,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0.87%,精密度实验RSD为0.024%~0.543%,检出限为0.015~0.219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39%~104.73%。故此方法适用于快速测定黑糯米酒中10种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余甘果黑米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玉芳 《酿酒》2009,36(4):58-60
以余甘果、黑米为原料,经发酵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余甘果黑米酒。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余甘果黑米酒发酵时各种材料配比是:余甘果原汁40kg,黑米35kg,45%vol米酒40kg。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brew a red‐coloured alcoholic beverage having antioxidative activity, mead was made from honey and black rice grains. Alcoholic beverages made from honey and black rice grains contained around 10% (v/v) ethyl alcohol and a higher amount of phenolic compounds. Alcoholic beverages made from Chinese milk vetch honey and black rice grain contained anthocyanin and were red in colour similar to pink wine. The amount of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present in the beverages made using Chinese milk vetch honey and buckwheat honey was 0.2 and 0.4 mg/mL, respectively. Th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the mead made from the black rice grain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verages made from polished rice.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lipid peroxidation of the mead made from black rice grains was also higher.  相似文献   

17.
芦笋黑米酒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该文在黑米酒的生产过程中,加入芦笋汁参与发酵,研制出的芦笋黑米酒,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程丹  周红丽  宋璇 《中国酿造》2014,(10):165-168
以糯米、黑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接种酒曲进行混合甜酒发酵,选取黑米和糯米的比例、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混合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黑米与糯米的比例1∶5,酒曲添加量0.8%,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32 h,此条件下所得的产品口感细腻醇甜,色泽晶莹,黑亮,酒香柔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产业化角度将膜过滤技术应用于黑米花青苷色素生产过程,以提高黑米花青苷色素产品的纯化效果和产率,改善其在酒、饮料等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分别采用截留量2000kD和1000kD的陶瓷膜,脱除黑米花青苷色素提取液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对脱脂后的黑米花青苷色素液进行浓缩。考察膜处理前后黑米花青苷色素色价值、脂溶性成分含量、干物质和酒精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截留量1000kD陶瓷膜对黑米花青苷色素液的脱脂效果优于截留量2000kD的陶瓷膜;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能达到预期的浓缩要求。结论:截留量1000kD陶瓷膜和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可用于黑米花青苷色素的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型黑米蜂蜜酒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米、蜂蜜和纯净水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原料比、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型黑米蜂蜜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米蜂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米蜂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蜂蜜与黑米质量比6∶100、酒曲添加量0.6%、发酵温度33 ℃、发酵时间78 h。在此优化条件下,黑米蜂蜜酒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6分,酒精度为12.7%vol,总酸(以乙酸计)为4.5 g/L,挥发性酸(以乙酸计)为0.8 g/L,总糖为57.2 g/L。黑米蜂蜜酒颜色亮红,具有蜂蜜和黑米的独特风味,酒体协调,色泽均匀,底部无明显沉淀物,酒味浓郁,口感醇甜爽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