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87-489
目的探讨在偏头痛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GSE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偏头痛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生活质量GQOLI-74各项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不良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感受负担,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卵巢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中晚期卵巢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两组病人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GSE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病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癌病人护理中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缓解卵巢癌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结合自我效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6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1(n=20)、对照组2(n=20)和观察组(n=20)。三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 另外增加活动分析法,观察组另外增加活动分析法和自我效能训练。三组均在治疗前和8 周后采用Fugl-Meyer 运动量表、Berg 平衡量表、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改良Barthel 指数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1 和对照组2(P<0.05)。结论综合康复结合自我效能训练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情绪,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管艳  王哲芸 《当代护士》2021,28(4):137-14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放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乳腺癌放化疗患者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2019年1月—2019年6月)102例和对照组(2018年7月—2018年12月)9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采用自我效能评价量表(GSES)、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放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方式对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行胸肺肿瘤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效能护理。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不良情绪,采用自我效能评价量表(GSES)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两组护理后GSES、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方式干预胸肺肿瘤术后患者,可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胰腺癌合并肝转移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肿瘤科收治的60例胰腺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继发感染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前,2组间GSES、SAS、SDS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和继发感染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胰腺癌肝转移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继发感染,缓解不良情绪,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倾听、建立、应用、提高、反馈、强化(LEARNS)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DR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用LERANS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抑郁评分(SDS)、焦虑评分(SAS)、自我效能评分(GSES)、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LERANS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因、危害、防治方法、定期眼科检查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GSES评分、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FBG、2 hBG水平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个时点,三项GSES评分均呈增加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各时点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P交互<0.05)。结论LERANS在DR患者临床干预中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其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对血糖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认知管理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3月社区接收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心理认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Zung焦虑量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和依从性。结果实施强化心理认知管理后,观察组ADL和GSES评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强化心理认知管理,可减轻其负性情绪,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及治疗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伴有负性情绪的CA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入院后24 h内和出院前24 h内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或缓解CAHD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与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分组治疗,采用自制睡眠质量量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EART五步沟通模式在突发性耳聋(SHL)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SHL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HEART五步沟通模式,2 w干预后对患者效果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舒适护理、术前舒适护理、术后舒适护理等护理措施.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减轻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肛瘘患者30例围术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瘘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3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行围术期临床路径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路径心理干预。术后随访1~2个月,肛瘘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估采用抑郁状态量表(SDS)评分标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对干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DS评分(42.58±4.67)分,SAS评分(42.29±3.59)分;对照组SDS评分(51.45±4.11)分,SAS评分(50.75±3.7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临床路径心理干预可减少肛瘘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发生,是避免肛瘘患者产生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定期随访,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随访时间为6个月。于随访前和随访6个月末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呼吸问卷(SGRQ)评定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随访前研究组SAS、SDS、SGRQ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末研究组SAS、SDS、SGRQ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OPD患者有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较差,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COPD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一对一模式对情绪障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按居住地分为观察组56名、对照组64名,两组均接受医护人员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及支持性心理疏导,观察组同时进行一对一模式干预。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入组时、干预后6月和干预后1年时对两组患者亲属进行测评;自行设计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评价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入组时、干预后1年测评。结果两组患者亲属在入组时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月和1年,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认知较对照组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间一对一模式干预有利于解除心理问题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50例未婚异位妊娠患者分组进行心理干预,分析了解婚前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未婚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两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包括促进家人的理解和配合、分析患者心理状态、介绍疾病的发展、保护患者的隐私、术后的心理指导等。结果通过入院及术后2~3 d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配对检验和成组设计的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未婚异位妊娠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心理辅助干预治疗妊娠剧吐(HG)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HG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心理辅助干预进行治疗。观察2组HG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尿酮体转阴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记录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HG改善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心理辅助干预能有效改善HG孕妇呕吐症状,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孕妇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