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含巯基氨基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作用。方法:用含有1 000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Cy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培养液培养细胞24h后,以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活力的改变。结果:Hcy可促使细胞内MDA含量的增加和SOD活力的下降。Cys和GSH对细胞内MDA的含量无影响。Cys可促进细胞内SOD活力的升高。结论:Hcy通过氧化应激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上海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60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y水平的高危因素。结果   在1 621例≥60岁的老年人群中,男性血浆Hcy平均水平高于女性[(15.72±9.22) μmol/L vs.(14.08±7.55) μmol/L,P<0.001],男性HHcy患病率高于女性(43.6% vs.29.5%,P<0.001)。<70岁、70~80岁、>80岁的老年人血浆Hcy值分别为(13.75±5.43)、(15.26±9.72)和(15.55±9.12) μmol/L(P=0.001);HHcy患病率分别为23.9%、40.5%和46.3%(P<0.001)。吸烟组和不吸烟组Hcy水平分别为(16.14±8.05)和(14.60±8.31) μmol/L(P=0.037),HHcy患病率分别为44.9%和34.2%(P=0.011)。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Hcy水平分别为(15.24±9.72)和(14.20±6.42) μmol/L(P=0.012),HHcy患病率分别为39.7%和3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和高血压是HHcy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92(95%CI为1.46~2.54,P<0.001)、1.89(95%CI为1.55~2.29,P<0.001)和1.57(95%CI为1.20~2.05,P=0.001)。结论   上海大团社区老年人群中Hcy血浆水平存在性别、年龄差异,HHcy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刘小艳 《西部医学》2017,29(3):347-350
【摘要】 目的 探讨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且生活在川东北地区的汉族人群4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心肌酶学及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21例和对照组210例,比较两组之间Hcy水平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平均血浆Hcy水平为(1539±689) μmol/L,对照组为(1290±644) μmol/L,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y在两组之间比较OR值为1060 (95%CI 1021~1100,P<005)。冠状动脉不同病变血管支数之间比较 ,1支血管病变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为(1387±499) μmol/L,2支血管病变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1581±814) μmol/L,3支血管病变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为(1774±715) μmol/L,血浆 Hcy 水平在 1、2、3 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呈逐渐增高趋势,其中1支血管病变患者与3支血管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之间比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为(1236±45) 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1490±629) μmol/L,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为(1539±680) μmol/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1649±766) μmol/L,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CE-ECD)检测人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半胱氨酸(cysteine,Cy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方法。考察缓冲液的浓度、酸碱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和检测电压等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直径为500 μm的铂圆盘电极作为检测电极,用长度为50 cm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对一系列待检物标准溶液和人全血样本进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结果 在最优条件下,当电极电位为+1.05 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分离电压为18 kV时,Hcy、Cys和GSH于10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8)中在10 min内获得理想分离。检测下限(S/N=3)在0.29~0.80 μmol/L范围内,且在3倍数量级浓度范围内,3种组分的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对0.5 mmol/L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检测7次,Hcy、Cys和GSH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3.7%、3.1%和2.9%。结论 CE-ECD方法可对Hcy、Cys和GSH等3种生物活性巯基化合物进行高效分离及检测,具有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灵敏度高、试剂及样品用量小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采用的铂圆盘电极具有污染少、重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 C)浓度的变化.方法 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分别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间hsCRP,Hcy血清浓度,循环酶法测定Cys C血清浓度.结果 心肌梗死组hsCRP、胱抑素C的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其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分别是:8.59 mg/L(3.09~40.88 mg/L);0.82 mg/L(0.65~10.7 mg/L),而不稳定心绞痛组是2.9 mg/L(1.43~5.92 mg/L);11.5 mg/L(9.08~14.70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是11.85μmol/L(8.27~14.88μmol/L),11.5μmol/L(9.08~14.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组hsCRP与Cys C有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Hcy、Cys 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关,尤其是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班正贺  周玉燕 《当代医学》2013,(18):145-145
目的研究冠心病发生率与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经诊断符合心绞痛标准124例患者,其中不稳定型79例、稳定型45例(心绞痛组);另外选取115例无心绞痛病史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人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浆Hcy浓度平均为(20±6)μmol/L;稳定性心绞痛血浆Hcy浓度平均为(11±4)μmol/L,对照组血浆Hcy浓度平均为(9±3)μmol/L.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血浆Hcy浓度分别平均为(12±6)、(15±4)、(24±7)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Hcy浓度升高,与稳定型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至三支病变Hcy浓度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浆Hcy水平较正常水平高,但稳定型心绞痛Hcy水平变化不大,血浆Hcy水平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理  张茁 《北京医学》2005,27(3):129-13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者中的变化.方法192例急性卒中患者,平均发病时间36h,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116例脑梗死患者Hcy为(23.21±9.56)μmol/L和76例脑出血患者为tHcy(21.76±9.90)μmol/L)中,都高于正常值.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布:心源性栓塞22例(19.0%,Hcy 22.1μmol/L);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56例(48.3%,Hcy 24.5μmol/L);腔隙性梗死33例(28.5%,Hcy 23.1μmol/L);原因不明5例(4.3%,Hcy 17.3μmol/L),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亚型和出血性卒中中均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根据DSA显示动脉狭窄是否≥50%为依据,分为2组:狭窄组(150例)患者颅内、外脑大动脉至少1支血管狭窄率≥50%;对照组(119例)患者无狭窄或狭窄<50%。检测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按Hcy值分4个水平(≤11.8μmol/L、11.9-14.1μmol/L、14.2-17.1μmol/L、≥17.2μmol/L)观察血管狭窄≥50%的发生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狭窄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血浆Hcy水平升高,脑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分别为48.6%、53.7%、53.8%、67.2%)。血浆Hcy水平升高是脑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1,95%CI:1.004-1.142,P=0.036)。结论 Hcy升高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降低血浆Hcy水平与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痴呆52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探讨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的可能发病机制,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A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52例AD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浆Hcy浓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血浆Hcy的差异。结果:AD患者空腹血浆Hcy浓度(16.57±4.4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96±3.87)μmol/L,t=5.49,P<0.001。结论:血浆Hcy轻度升高参与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以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1例健康人(control,CON组)和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组为无糖尿病并发症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各组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组的血浆tHcy水平为(11.85±7.79)μmol/L高于CON组(7.59±1.23)μmol/L,(P<0.01);无糖尿病并发症组血浆tHcy水平为(8.66±2.66)μmol/L;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浆tHcy水平为(13.48±3.36)μmol/L;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组血浆tHcy水平为(25.50±12.41)μmol/L。各组间tHcy水平均有差异极为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tHcy水平高于CON组,而且随着病程的发展,血浆tHcy水平呈上升趋势,血浆tHcy水平可以作为监测DN发生、发展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的氧化还原柱前衍生化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亮氨酸脑啡肽(leu-enkephalin,L-EK)药物。方法 将肽类药物L-EK与0.012 mol/L高碘酸钠、0.01 mol/L儿茶酚、0.3 mol/L硼酸按体积比2∶2∶1∶1混合,于120 ℃反应10 min后,用反相柱分离,以0.25 mol/L硼酸盐缓冲液(pH 7.6)和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同时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邻苯二甲醛(O-phthalaldehyde,OPA)柱前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测定体外及血样中L-EK的含量。结果 氧化还原柱前衍生化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L-EK血样,线性范围 0.5~50.0 mg/L,线性良好(r=0.999 8),血浆中检测限为0.1 mg/L,且较另外两种方法不受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结论 新型的氧化还原柱前衍生化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尤其适合生物样品中L-EK药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肾脏风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者62例纳入单纯DM组,UAER在30~300 mg/24 h者59例纳入早期DN组,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ys C和Hcy水平。结果单纯DM组与对照组比较,UAER、血清Cys C、Hcy、Scr及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UAER及血清Cys C、Hcy水平分别为(189.68±35.64) mg/24 h、(1.76±0.55) mg/L、(19.15±4.32)μmol/L,均明显高于单纯DM组的(14.58±4.68) mg/24 h、(0.57±0.32) mg/L、(13.62±3.5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 C及Hcy阳性率分别为47.45%、50.85%,明显高于单纯DM组的19.35%、2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Hcy水平与UAER均呈正相关性(r=0.636、0.56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血清Hcy、Cys C对早期识别及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东升  黄伟  胡玲玲  潘宇红  陆华 《海南医学》2016,(19):3118-3120
目的:检测脑出血(CH)患者血液标志物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5例CH患者作为CH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4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测定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的水平,sysmexCA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不同组受检者的血清Hcy、hs-CRP、UA及血浆DD、FIB含量和阳性检出率,并对CH组患者血清Hcy、hs-CRP、UA和血浆DD、FIB之间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以研究血液标志物与CH的内在联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组患者的血清Hcy [(7.30±3.01)μmol/L vs (14.52±6.20)μmol/L]、hs-CRP [(2.30±1.11) mg/L vs (4.24±3.64) mg/L]、UA [(231.50±53.80)μmol/L vs (279.01±98.92)μmol/L]、血浆DD [(0.34±0.15) mg/L vs (0.66±0.53) mg/L]及FIB [(2.17±0.57) g/L vs (2.58±0.86) g/L]比较,CH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H组患者的Hcy与FIB呈正相关(r=0.305,P<0.05),与hs-CRP、UA、DD无相关性(r=0.012、0.089、0.039,P>0.05);CH组患者的Hcy、CRP、和D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3%(26/55)、40.0%(22/55)和47.3%(26/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5/49)、4.1%(2/49)和4.1%(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CRP、UA、DD、FIB水平与脑出血密切相关;这些标志物可能参与脑出血的发生、发展;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H早期防治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了解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对慢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1 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别于透析前后 1 0min采取血样 ,另选 3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肝素抗凝 ,于 30min内低温离心 7min(70 0g) ,分离血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①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前为 (2 9.5 3± 1 3.5 9) μmol/L及透后为 (2 1 .30± 1 0 .81 ) μmol/L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 3.5 4±4 .4 9) μmol/L(P <0 .0 1 ) ;②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①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高于正常人 ;②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对同型半胱氨酸有清除作用 ,但不能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国内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切点尚有争议,本研究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比较不同切点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同诊断切点〔同型半胱氨酸(Hcy)≥10 μmol/L,Hcy≥15 μmol/L〕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及健康中心新诊断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cy水平分为:A组50例(Hcy<10 μmol/L),B组52例(10 μmol/L≤Hcy<15 μmol/L),C组66例(Hcy≥15 μmol/L)。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叶酸、Hcy〕、超声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腔隙性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和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叶酸高于B组、C组,B组叶酸高于C组(P<0.05);A组Hcy低于B组、C组,B组Hcy低于C组(P<0.05)。C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B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A组和B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cy≥10 μmol/L、IMT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cy≥15 μmol/L、EDD为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Hcy≥10 μmol/L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Hcy≥15 μmol/L为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治疗的老年VD患者126例,依照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调脂以及抗血小板和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还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同时期的血浆Hcy水平、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分析患者血浆Hcy水平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0.48±4.12)μmol/L和(18.39±5.42)μmol/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3.54±5.37)μmol/L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对应时间的水平[(22.17±4.94)μmol/L与(20.82±5.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MMSE评分为(22.42±3.52)分,Barthel指数为(55.42±7.7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40±2.96)分和(46.32±6.35)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浆Hcy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61,P=0.025),与Barthel指数也呈负相关(r=-0.709,P=0.004).结论 利用丁苯酞与以及高压氧联合治疗老年VD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疗效及认知能力,且可降低血浆Hcy水平,值得临床给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肖玲  张遥  吕健 《黑龙江医学》2011,35(2):87-89
目的 探讨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85例TIA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其狭窄程度分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各组TIA患者血浆Hcy水平,对血浆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青年TIA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浆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