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黄胶囊联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每21天给予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西黄胶囊,4粒/次,2次/d。21 d为1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KP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0.00%、74.29%,疾病控制率(CBR)分别为74.29%、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CA-199和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白细胞计数下降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晚期结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疼痛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00 mg/m~2。治疗组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酰胺500 mg/m~2。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2.9%、76.5%,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7.6%、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肝肾损伤、贫血、心脏毒性、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对照组和治疗组生存率分别为61.8%、88.2%,复发率分别为23.5%、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对照组和治疗组生存率分别为52.9%、76.5%,复发率分别为35.3%、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1、2年期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AP方案进行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30 min滴完,第1~3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75 mg/m~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6 mL/次,1次/d。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arnofsky行为状态评分(KPS)、Piper疲乏量表评分(PFS)、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ORR)和肿瘤控制率(DCR)分别为20.0%、52.5%,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37.5%、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情感、行为、认知、感知维度评分和疲乏总分值均有所下降,KPS评分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FS评分、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5%、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癌因性疲乏,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平消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1次/3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平消胶囊,3粒/次,3次/d。一个治疗疗程为21 d,两组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Karnofsky(KPS)评分、不良反应、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7.27%、54.5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4.55%、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食管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OS和PFS,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富平县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60 mg/m~2,根据患者血象可间隔21 d重复使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Karnofsky(KP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疾病控制率为70.00%,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68.33%、8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0%、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KPS评分和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伽马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瘤患者9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伽马刀进行治疗,剂量是40%~60%等剂量线12~13 Gy,依据瘤体大小分1~2次做完,间隔3~5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溶于生理盐水),1次/21 d,治疗3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44%、84.44%,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78%、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YFRA21-1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伽马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CEA、CYFRA21-1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和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的肺腺癌患者130例,所有患者按照入组顺序编号,采用序列号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滴注时间大于10 min;且第1天还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500 mg/m2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滴注时间2~6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消癌平注射液,40 mL加入到5%葡萄糖250 mL中,1次/d,治疗14 d。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缓解率分别为46.15%、6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下降,治疗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和CEA水平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SE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和CD~(4+)/CD~(8+)明显降低,而治疗组CD~(3+)和CD~(4+)/CD~(8+)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和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肺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节肿瘤标志物,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具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癌平片联合PC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C方案治疗,在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时间为30 min,并在静注结束后30 min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冻干型),75 mg/m~2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且滴注时间为20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消癌平片,8片/次,3次/d。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毒副作用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4%、90.7%,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0.5%、83.7%,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均明显降低,而治疗组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口腔黏膜炎和皮疹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时间(O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片联合P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所致毒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鹤蟾片联合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剂,60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25 mg/m2,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鹤蟾片,6片/次,3次/d,直至放化疗结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T细胞亚群、生存情况、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9.02%、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细胞角蛋白21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理状态(PWB)评分、肺癌附加的关注(LCS)评分、肺癌生存质量评价量表(FACT-L)总分和Karnofsky(KPS)评分明显升高,治疗组PWB评分、功能状态(FWB)评分、情感状态(EWB)评分、LCS评分、FACT-L总分和KPS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CD8+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3、7.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减少、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鹤蟾片联合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合并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单药静脉滴注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QOL)、一般状况评分(KP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QOL和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QOL和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有效缓解肺癌并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综合疗效与帕米膦酸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联合PC方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卡铂注射液)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卡铂注射液300 mg/m~2,1次/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胸腔内注射注射用甘露聚糖肽,30 mg/次,2次/周。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胸腔积液病理阳性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5.0%、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对照组胸腔积液病理阳性率分别为67.5%、42.5%;治疗组胸腔积液病理阳性率分别为37.5%、17.5%,两组病理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热或胸痛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联合PC方案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胸腔积液病理阳性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平消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9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1.25 g/m~2,2次/d,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平消胶囊,6粒/次,3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KPS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2.45%、48.9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27%、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FS和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康龙化成(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评机构临床病理实验室2014—2016年测定的SD大鼠和比格犬的血液学、生化、血凝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收集并分析了2014—2016年的SD大鼠和比格犬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数据,其中548只SD大鼠(266只雄性和282只雌性)和2010只比格犬(998只雌性和1 012只雄性)。SD大鼠平均10~12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350~400 g,雌性SD大鼠体质量220~270 g。比格犬平均7~9月龄,体质量8~11 kg。收集终末期剖检时对照组SD大鼠的血液样本、最近1次给药前比格犬健康体检的血液样本。采血前实验动物禁食过夜,SD大鼠使用70% CO2和30% O2混合麻醉,比格犬不麻醉。测试使用Siemens Advia 2120i血常规分析仪、Hitachi 7080生化分析仪、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ACL 9000血凝分析仪。采用均数加减1.96个标准差计算出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 计算得出的SD大鼠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背景参考值与已有国外报道的文献基本一致;比格犬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背景参考值未见报道,填补了本部分研究的空白。结论 得出的SD大鼠和比格犬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背景参考值有助于毒理学家、病理学家分析比较,判定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