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最近的证据显示,反复使用钆对比剂行MR增强检查可导致脑深部核团,尤其是齿状核与苍白球MR信号增加,提示钆在脑内的沉积。研究显示部分线性钆对比剂相比于大环类钆对比剂所造成的脑内MR信号改变更明显。国际医学磁共振协会(ISMRM)基于目前的证据提出了使用钆对比剂的推荐意见,然而脑内沉积的钆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意义目前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去阐明。  相似文献   

2.
【摘要】2017年7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了关于含钆对比剂(GBCAs)的决定,基于使用GBCAs后发现脑内钆沉积的证据,限制在体部MR检查中使用某些线型GBCAs。  相似文献   

3.
钆对比剂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由于临床诊断的需要,同一个患者可能需要多次钆对比剂注射的增强MRI检查。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钆对比剂注射后脑内会出现异常信号,这种信号被认为是钆对比剂的沉积,本文对钆对比剂脑内沉积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证据显示,反复使用钆对比剂行MR增强检查可导致脑深部核团,尤其是齿状核与苍白球MR信号增加,提示钆在脑内的沉积。研究显示部分线性钆对比剂相比于大环类钆对比剂所造成的脑内MR信号改变更明显。国际医学磁共振协会(ISMRM)基于目前的证据提出了使用钆对比剂的推荐意见,然而脑内沉积的钆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意义目前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去阐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次静脉注射钆对比剂(GBCA)后齿状核T1 WI信号变化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中关于多次静脉注射GBCA后影响齿状核T1 WI信号的中英文文献,检索词为"钆对比剂"、"齿状核"、"T1 WI"、"钆沉积"、"gadolinium-based contra...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究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注射大环型钆对比剂后大鼠脑内钆沉积的变化。方法:对28只雄性SD大鼠首先进行钆双胺(线性钆对比剂)注射20次(4次/周,共5周;单次剂量均为0.06mmol/kg)建立线性钆沉积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钆双胺(线性),钆特酸葡胺(大环型),钆布醇(大环型)及高渗盐水(1350mOsm/kg),注射次数与剂量与之前相当。在首次注射前及每周注射后对大鼠进行头部MRI扫描,第5周及第10周分批处死大鼠提取组织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验测定小脑深部核团(DCN)的钆浓度以及进行小脑HE染色切片观察分析。在MRI图像测量大鼠DCN T1值及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比值,并采用双方差分析(ANOVA)检测各组间各时间点的数值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DCN中钆浓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大鼠DCN T1值与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比值以及DCN中钆浓度的相关性。结果:钆双胺组大鼠DCN的T1值(595.50±20.96 ms)显著低于其它组;钆双胺组大鼠DCN组织中钆浓度(2.25±0.14 ug/g)及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强度比值(1.15±0.01)显著高于其它组;DCN T1值与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比值以及DCN中钆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使用大环型GBCAs钆特酸葡胺及钆布醇相对一直使用线性GBCAs脑内钆沉积较少,相对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1998年前后,主要的MR生产厂家开始推出高场全身MR扫描仪,其中以3 Tesla(T)为代表。随着场强不断增加的同时,MRI含钆对比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离子型、非离子型细胞外对比剂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等。在由低场向高场应用转变中,磁敏感效应加大,随着组织T1驰豫时间不断延长,增强扫描时钆对比剂剂量将如何变化?不同部位的选择有元差异?不同序列又该做何调整?本文将对上述问题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优化使用含钆对比剂。  相似文献   

8.
M.  Beheshti  S    Pocher  K  Vali  P.  Waldenberger  G.  Broinger  M.  Nader  钟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4):412-412
一些文献提示含钆对比剂(GBCA)与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SF)有潜在联系。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大鼠注射GBCA后皮肤组织钆的清除时间。将目前市场应用的7种含钆对比剂以2.5mmol/kg的剂量连续5d注入Han—Wistar大鼠尾静脉中,于最后1次注射后1年内的不同时间点.取皮肤活检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钆的浓度测定。皮肤内大部分注射的钆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排除。  相似文献   

9.
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不良反应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加深对磁共振成像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报道 3例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不良反应 ,观察 1例重度不良反应及抢救经过 ;复习钆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结果 钆喷酸葡胺对比剂有不良反应 ,我院发生率为 0 .2 0 6%。结论 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 ,但在患者对医疗质量要求较高的今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摘要目的在一组儿科队列研究中,确定重复使用大环钆对比剂钆布醇和钆特酸葡甲胺后T_1序列的信号强度(SI)是否可作为钆剂脑沉积增加的潜在指标。材料与方法本回  相似文献   

11.
正摘要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比较多种线性和大环钆螯合物在组织中的沉积浓度,进一步了解钆对比剂(GBCA)在组织中的沉积程度和范围。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已获得动物管  相似文献   

12.
正摘要目的随着对钆对比剂潜在副作用关注度提高,非对比剂MR成像日益受到重视。最近的诸多文献评估了潜在的对比剂脑沉积的风险,促使研究焦点向非对比剂增强替代  相似文献   

13.
自1988年钆对比剂(GBCM)用于增强MRI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使用GBCM的严重并发症(如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及潜在风险(如神经系统钆沉积),也不断规范GBCM的使用。上述并发症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人群GBCM使用做出详细指导。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阅大...  相似文献   

14.
正有报道在反复使用钆对比剂(GBCA)后可见皮质下灰质中存在钆沉积。然而,钆在大脑皮质的沉积还未见系统研究。目的研究钆剂在大鼠和人的大脑皮质中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含钆的MR对比剂进行双源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CTPA)用于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性.方法 (1)用不同稀释浓度的碘对比剂和钆对比剂进行体外双源双能量CT成像,测量不同管电压条件下各样本的CT值.(2)10只新西兰大白兔以3和5 ml/kg分2组注射含钆对比剂进行双能量CT扫描,测量不同管电压下肺动脉的强化值.6只家兔在次日经股静脉注射明胶海绵栓子制作急性肺栓塞模型,2h后行双能量CT扫描.分别于2次扫描前经耳缘静脉或股静脉抽血2~3 ml行肾功能检查.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不同组别肺动脉强化值的差别.结果 (1)同含碘对比剂相似,80 kV管电压条件下含钆对比剂的CT值高于140 kV和平均加权120 kV.(2)在管电压分别为140、80、平均加权120 kV时,双能量CT定量测量显示5 ml/kg组家兔主肺动脉[CT值分别为(463.1±118.0)、(664.2±188.0)、(522.9 ±137.7) HU]和肺动脉1级分支[CT值分别为(445.1 ±82.3)、(606.7 ±207.2)、(493.4±117.3)HU] CT值均高于3 ml/kg组[主肺动脉CT值分别为(258.1±55.1)、(384.0±92.3)、(295.4±73.6) HU,肺动脉1级分支CT值分别为(245.0±73.2)、(309.1 ±94.2)、(263.8 ±78.5) HU;P值均<0.05].80 kV图像肺动脉主干和1级分支的CT值明显高于140 kV和平均加权120 kV(肺动脉主干:F =6.004,P=0.005;1级分支:F=4.374,P =0.018).6只栓塞组家兔CTPA显示两下肺动脉强化突然截断,对应的钆图显示钆含量降低,表现为蓝色伪彩色,正常非栓塞肺组织表现为红黄色伪彩色.3和5 ml/kg组肌酐增加率分别为6.7%和20.6%.结论 含钆MR对比剂具有与含碘对比剂相似的X线衰减特征,可用于对比增强的双能量CT肺成像中,同时提取出的CTPA以及显示肺灌注信息的钆图能够用于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正摘要目的确定在儿童中重复使用大环类钆基对比剂(GBCA)钆布醇是否与钆沉积的影像特征,即T_1WI上齿状核高信号有关。方法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一组为年满  相似文献   

17.
正目的观察1年内多次给予含钆对比剂(GBCA)后大鼠脑MRI信号强度(SI)的长期变化过程及脑内钆的存在情况。材料与方法分别给予大鼠线性GBCA(钆双胺、钆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单倍剂量钆布醇和单倍剂量钆喷酸葡胺在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中显示梗死心肌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4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扫描,根据对比剂类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钆喷酸葡胺)和B组(钆布醇)。最终40例患者的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图像用于数据分析:A组20例,B组20例。延迟增强图像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5~8 min、9~12 min及13~16 min时完成。比较两组对比剂之间左心室血池的信噪比(SNRLV)、梗死心肌的信噪比(SNRIM)、梗死心肌和正常心肌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IM-RM)及梗死心肌和左心室血池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IM-LV);比较同一组对比剂在三个时间段内左心室梗死心肌体积的差异。结果 5~8 min时,两组对比剂在SNRIM、SNRLV、CNRIM-RM和CNRIM-LV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S...  相似文献   

19.
影像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促进了MR分子靶向成像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纳米粒在构建分子靶向对比剂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可增加Gd3+的荷载量、增强弛豫效果、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实现主动靶向成像,并因此弥补了MRI在分子成像中低敏感性的缺陷。就含钆纳米粒的优缺点、合成材料与方法、弛豫效果、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影像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促进了MR分子靶向成像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纳米粒在构建分子靶向对比剂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可增加Gd3+的荷载量、增强弛豫效果、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实现主动靶向成像,并因此弥补了MRI在分子成像中低敏感性的缺陷。就含钆纳米粒的优缺点、合成材料与方法、弛豫效果、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