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经验,以期提高该病种预后质量。方法:对1998年6月~2006年6月62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以临床表现、手术方法、手术时机、术前、术中、术后连贯抢救措施以及高血压脑出血全身治疗及并发症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ADLⅠ417例,ADLⅡ86例,ADLⅢ32例,ADLⅣ45例,ADLⅤ51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全身治疗及并发症治疗至关重要,应充分重视术前、术中、术后连贯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毛明立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13-3114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机选择优缺点及术后治疗。方法:对临床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不足之处。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49例,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I级12例,级21例,级13例,级2例,级1例。死亡9例。结论: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及止血彻底,术后再出血及残死率较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病死率的方法。方法 :分析 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救治经过。结果 :36例中死于肺部感染 9例 ,再出血 7例 ,消化道出血 6例 ,术后颅高压未解除 5例 ,肾功能衰竭 5例 ,其他 4例。结论 :严格掌握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指征 ,选择正确手术方法 ,术后合理用药及护理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病死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分析收治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的24例,非手术治疗26例,比较二者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20~60ml,神志清楚患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对于颅内出血量少,中线结构移位不严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差别。  相似文献   

6.
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范围及手术时机等仍有争议。现报导3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情况,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手术指征、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进行概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广忠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0):890-891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在 CT定位下 ,采用 YL- 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微创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所致颅内血肿。结果 :5 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经微创清除术治疗总有效率为 82 .7%,与内科保守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积极、有效、操作简便、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关性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愈103例,死亡例13,占11.2%.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效果良好,明确诊断,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尤其超早期手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侯安朝  马春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12-3913
目的:分析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共用此方法治疗了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在提高定位精确度提前下,运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使死残率降低。结论:科学的技巧性的运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是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01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不同手术方法,探讨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征,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机、手术适应征及手术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0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22例,存活79例。对其中62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以GOS评分判断预后,其中死亡12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11例,中残23例,良好15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钻孔血肿减压外引流术,取得较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7,(1):36-37
目的:探讨软硬通道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大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硬通道联合穿刺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月GOS评分:5分1例,4分4例,3分17例,2分2例;自动出院失访4例,死亡2例。结论: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软硬通道联合微创手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快捷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程初 《吉林医学》2011,(29):6220-62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临床表现,选择改良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80 ml患者行改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生存质量。结论:改良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手术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7例手术治疗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按GOS预后标准评分: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20例,良好3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良好,明确诊断及手术适应证,超早期手术及规范的手术操作是提高术后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很高,手术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本组自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70例,现将其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神经内窥镜对21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锁孔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随访1年~2年。结果:存活18例;治愈16例;治愈率:76%,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下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死亡率、致残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9例立体定向微创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分析29例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手术结果及相关处理、并发症。结果29例中,8例死亡,随访3~6月: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经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准确性高、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血肿量60m L)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大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血肿钻孔外引流、小骨窗开颅及骨瓣开颅三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相对于血肿钻孔外引流和小骨窗开颅,采用骨瓣开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能明显降低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的高血压脑出血,骨瓣开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是改善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症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脑出血病人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血引流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再出血1例(3.1%),恢复良好31例(96.9%),致残7例(21.9%)。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副损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后遗症少,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张毅  李沛  周锋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5):567-569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手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局麻下立体定向术,术后用尿激酶冲洗,与基本相同条件下行传统开颅术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立体定向手术组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其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开颅手术组,并可明显改善发病6个月后的生活能力,总满意率优于传统开颅手术组。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安全、定位精确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采用小骨窗治疗13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结果。结果:经用小骨窗治疗的136例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完善、病程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