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hye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HBO+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组于治疗前、治疗2~4个疗程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HBO+常规药物治疗2—4个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BI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HBO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简式Fugl—Meyer(FM)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和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LMWH组(20例)、小剂量LMWH组(1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大剂量LMW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小剂量组为73.33%,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X^2=6.07,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LMWH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X^2=1.07,P〉0.05)。不同剂量LMWH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发病后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天,共14天,同时给予对照组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近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24小时内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及一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观察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SS、ADL、HAMD评分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护理一月后,与护理前比较,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早期康复护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SS、ADL、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一月后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89%、35.0%,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孙光印  史德海  张卉田  赵梦杨  贺磊  孙乾  谭建伟 《西部医学》2009,21(10):1707-1708,1710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3倒)和联合治疗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卒中单元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简式Fugl-Meyer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O.01);联合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卒中单元联合通心络胶囊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24h内的A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1天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组CS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ADL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和疗效。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将入选的CI病例分为大剂量组(LMWH 5000抗XaIU,3次/d,皮下注射)、中剂量组(LMWH 5000抗XaIU,2次/d)、小剂量组(LMWH 5000抗XaIU,1次/d)和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1次/d)。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检查甲襞微循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甲襞微循环总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尤其大剂量组明显。大剂量组、中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但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4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LMWH均可改善CI患者的微循环状态,改善其神经功能和预后。权衡疗效和出血性风险,中等剂量LMWH是较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内一科住院60例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自我照顾能力。两组均有24例患者做了治疗前后头部CT的对照。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在治疗后1周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2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依达拉奉治疗后部分患者头部CT异常信号范围缩小,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张双福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2-372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脱水剂,控制血糖、血压。应用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药物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具有自由基清除及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宗友  陆景红  周颖 《安徽医学》2007,28(5):432-43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LMWH+常规治疗),分别予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1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判定,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67.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且能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助于神经功能改善,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n=80)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如病情稳定后血压仍控制不理想,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外的降压药物,坎地沙坦酯治疗组(n=8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后血压仍明显偏高,给予坎地沙坦酯4~8mg口服,1次/d,8周为1个疗程,观察入院时、坎地沙坦酯治疗1、8周后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酯治疗组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治疗8周后坎地沙坦酯组改变更加显著(P〈0.01),两组血压均控制稳定。结论:用坎地沙坦酯治疗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压控制稳定,坎地沙坦酯能够调控血压,同时可降低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预防脑梗死复发,从而减少高血压脑梗死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与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 (治疗组 ) 4 5例 ,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4 5例。观察 2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3.3% (P <0 .0 5 )。治疗后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1) ,但治疗组 (8.4 2± 2 .2 8)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 (12 .4 5± 2 .6 4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治疗后 2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 (P <0 .0 1) ,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脑血流量 ,且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 ,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脉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高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孙贵祥  沈海青 《河北医学》2008,14(10):1146-114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联合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高切应力、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影像学、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生活自理能力,并比较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1min、最大聚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联合治疗组作用最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高切应力均降低(P<0.005,P<0.01).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联合治疗组(71.20%)优于对照组(18.12%).出血发生率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月时2组NIHSS、MBI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观察组服用普伐他汀、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检测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用NIHS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病人 5 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n =2 6 )与对照组 (n =2 6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溶栓 2h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 ,疗程 7d。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 (基本治愈 +显著进步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神经功能平分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并且无并发深静脉血栓 (DVT)者 ,未发现自发性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能预防再梗死 ,显著减少梗死病人DVT的发病率。改善病人预后且安全可靠、简便易用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同时进行中国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d,治疗组NIHSS和CSS均明显降低,MBI明显提高。表明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76例急性左侧半球脑梗死伴失语的右利手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7d后接受30d的低频rTMS治疗,1次.d-1,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波斯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失语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χ2=12.646,P=0.027),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1,P=0.033)。结论早期低频rTMS治疗能改善脑梗死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者1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8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蕲蛇酶注射液)83例,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2.14±0.57)分]以及血小板聚集率[(47.98±12.25)%]、纤维蛋白原[(3.40±0.71)g/L]、凝血酶原时间[(12.98±0.63)s]、血浆黏度[(1.38±0.40)m Pa·s]、红细胞压积[(44.11±4.32)%]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胆固醇[(3.89±1.30)mmol/L]、甘油三酯[(1.17±1.09)mmol/L]同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蕲蛇酶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临床效果确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