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医辛润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辛润源流,剖析辛味药物,指出辛味药在整体上不具备润养功效,不应与能散、能行相提并论。若把辛润理解为个别药物的润养作用,有失辛润之旨,更无法选药组方应用于临床。因此,当把辛润立之为法,即辛润法。燥证的发病机制,是外燥邪气、痰饮瘀血、气郁邪阻而致津血运行输布障碍,形体失却濡养。辛润机制,赖其辛味行散之功,宣肺祛邪,散饮化瘀,行气除滞,疏通腠理,布津行血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于脏腑归经的应用。辛味药入肺经可散表邪、行气行水行血、化痰饮、通鼻窍;辛味药入脾胃经可助脾胃之气左升右降,辛化脾胃湿浊及助脾胃祛除阴寒,恢复脾胃正常功能;辛味药入肝经则可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辛味药入心经可开心窍、行心血;辛味药入肾经可润肾,苦燥能助肾行津液。辛味药无论入何脏腑,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苦降辛通法是将苦味与辛味药有机配伍,以开结散邪、降逆泄热的一种治法。《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能降能泄,辛能开能通,合而并用,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寓开于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关于辛味的论述,对其进一步深入探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应用。[方法]整理《黄帝内经》中论述辛味的条文,从辛的涵义、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四方面阐述并引申发挥,使其更加系统明了。[结果]辛味不仅包括滋味、气味,还有功效之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认识辛味,其性升散,归肺属金,入于上焦,有着走气发散、养肺润肾、制酸养筋的独特功效。辛味药有行、散、润、通、化、升之功,作用殊多,并可与甘苦酸淡咸诸味组方配伍,衍化出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辛咸软坚、辛淡渗利等等,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辛味有其具体的治则治法,根据六淫外邪的不同和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性,或以辛为主,或以其为辅,随证治之。[结论]辛味居五味之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其药性、功效,临床处方将更加得当灵活巧妙。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玄府为视角,探究肺癌发生、发展的病机,探讨叶天士“辛味”理论辨治肺癌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玄府相关理论,从玄府开阖失司、“玄府-络脉”失和、“玄府气液”失用等三方面,探讨其对肺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影响。通过阅读清代医家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归纳叶氏“辛味”理论及其对积聚的辨治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玄府开阖失司、络脉失和、气液失用,机体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痰毒交相影响,引致肺癌发生、发展;叶天士治疗积聚善用辛味药,其主张辛能祛风、行气、化痰、破癥、补虚。验案所举之老年患者,正虚玄滞而肺癌复发,证属正虚气滞、痰瘀互结,故予“辛味之法”治之,复查肺癌得以减轻。[结论]叶天士“辛味”理论可通过调节玄府开阖辨治肺癌,适用于肺癌诊治的不同阶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夏律  李铁浪 《中医学报》2022,37(1):54-58
临床运用辛味药治疗肺燥证、肺外寒内饮证、脾胃阴虚夹湿证、肺气郁闭证、肝经寒凝证、肾阴凝结证达到润燥的目的。此处的燥主要是指体内津液代谢失常而出现的燥证。辛味药物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且能行、能散,具有动的特性。辛以润肺的机制与玄府理论密切相关。脾胃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辛味药开发肠胃郁结,可打开通路,并有利于消除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从而解决因水津不布所致的燥象。辛润法治疗肾苦燥是取其味辛之性,除下焦阴寒,使津液得通,则燥自除。  相似文献   

7.
论辛散法治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黄帝内经》“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的理论 ,结合后世医家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充实和认识 ,运用传统方法总结探讨了治肝之法——辛散法。对辛散法治肝的概念、机制、具体应用进行了系统阐释与论证 ,并借现代实验研究予以证实 :归经不同的辛味药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肝郁大鼠异常的客观指标 ,辛味药确实具有预防、治疗肝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和缓解期中医证治用药的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用药宜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筛选最终选取了162篇1990~2016年期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相关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分析来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和缓解期中医证治用药的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用药以温性为主,平性和寒性次之;缓解期用药以温性为主,平性次之,微寒再次之,热性药物偶涉之,大寒、凉性药物使用极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用药主要以辛、苦、甘为主,这3种药味占据了发作期用药的91.05%,其中以辛味为最,苦、甘次之;缓解期用药以甘味为主,辛、苦次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用药以归肺经药物为主,其次是归脾经、归胃经、归心经、归肝经药物;缓解期也是以归肺经为主,其次是归脾经、归心经、归肾经、归肝经药物.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用药以温性、辛味、归肺经药物为主,这一用药规律体现了发作期注重“培土生金”培补“后天之本”,缓解期注重培补“先天之本”的中医治疗思想,值得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进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五味之一苦味的作用,现已概括为燥、泄和坚阴三个方面。“苦能坚阴”即指某些苦寒药物能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实际上,单靠苦寒药而“坚阴”的情况并不多见,故笔者认为“坚阴”当是苦寒清热药与滋阴药合用的结果,今就自己的研习心得,叙述如下。“苦能坚阴”的含义演变“苦能坚阴”之说出自张洁古《珍珠囊》“苦能燥湿,坚阴”,而实从《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脱胎而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去骨”(《素问·六节脏象论》),又为作强之官,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肾一旦为湿热,邪火所扰,固密收藏失职,作强  相似文献   

10.
对《伤寒论》中有关吐法的五个条文,从其理法方药及禁忌证作一探讨,认为仲景之用吐法继承于《内经》而又有所发展。创制瓜蒂散治病应在上“因而越之”、“以苦吐之”正合内经之语,使《内经》的原则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辛味药妙用     
正辛、苦、甘、酸、咸在中药归经中谓之五味。辛味就是指药物具有较强的辛辣或辛凉的刺激滋味,一些具有较浓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一般能发汗行气药物大都有辛味。500个常用中药归经中发现,辛味药在五味中所占数量较大,具有重要位置,如丁香、木香、降香、香薷、川芎、艾叶、白前、葛根、辛夷、马勃、红花、麻黄、桂枝、陈皮、薄  相似文献   

12.
消渴病机虽以阴虚内热为主,但仍应重视三焦功能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三焦燥郁,气机不行、津液不布,甚至化痰生瘀、津亏耗血,则病情加重,变证丛生。临证时应重视辛味药的使用,以其“辛以行气”“辛以润之”的功效调畅三焦,以助气机畅达、津液输布。故可在诸养阴润燥药中加入辛味药,一可防止诸养阴之品滋腻,二可疏通三焦、振奋气机、促进气化,以除三焦郁滞,并应根据三焦病位的不同而选取辛寒、辛苦、辛温等配伍方法增强药效。然而,用药之时也需注意辛味药用量不易过大,旨在发散三焦郁滞,疏通气机、宣散郁热、布达津液,且用药时间不宜过久,应中病即止,以防耗伤正气。  相似文献   

13.
对凉营法组方选药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凉营法着重凉营泄热,滋养营阴。凉营法宜选择甘苦寒或苦成寒的药物清热解毒。以“滋而不腻,滋而能通”之品滋养营阴,以具有“凉”和“散”双重作用药物为主凉营散瘀。  相似文献   

14.
对《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之一"辛甘发散为阳"进行探析。认为《黄帝内经》"辛甘发散为阳"的本义是阐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功效。辛味能行能散,功在散寒解表、温经、行气血;甘味能和能缓,功在和中缓急,二者配伍相得益彰。其具体内涵,分而论之:辛味、甘味各自发散为阳,与其各自所喜脏腑肺、脾的生理特性有关,从辛味药、甘味药的作用特点可体现;合而论之,辛甘配伍能更好地发挥其发散为阳的特点,临床上多应用于发汗、补益类的方剂。此经文对临床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瓜蒌瞿麦丸是中医临床实践中关注和应用较少的经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原文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医统正脉》之前的“若渴”皆为“苦渴”,明代的赵开美把它错成了“若渴。”“苦渴”即为渴所苦,说明口渴严重,这与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常描述的“苦水”“苦冒眩”“苦里急”之苦是同一意思[1]。本方主要治疗下寒上燥之小便不利证,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  相似文献   

16.
眩晕病;内伤为主,多系本虚标实,其病变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中以肝为主。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亦可单独出现。1历代沿革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念则目眩以转矣”;吸枢》海论篇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统上所述《内经)}认为其病在肝在脑,病机属民,属虚,外邪乘虚而入所致。历代医家在…  相似文献   

17.
我院李成恩老中医临证四十余载,运用辛开苦降法应变灵活,常获良效。他认为辛味药主开,具宣通气机,祛寒化湿,和胃降送之功;苦味药主降,有泄热和胃,苦寒燥湿,消痞除满之力,辛苦配合,则收寒热互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升降之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安郑氏喉科是中医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郑氏喉科总结咽喉温热诸病的共性规律,以“风”命名咽喉温热诸病,提示“风”邪为喉风的共性病因;遵从《内经》“风”邪“辛凉而散”治则,将“以甘缓之”优化为“兼养阴以制之”,形成了涵盖喉风的喉科疾病命名方法和因机证治相一致的“辛凉养阴学说”;其“养阴”具有驱邪泻实、制约辛味药辛散太过、防病传变和补阴护津的四重作用,彰显了“以养阴为贵”的治疗学特色。治疗喉风的辛凉养阴法是继辛温发表、苦寒清热的治法创新。  相似文献   

19.
半夏厚朴汤为《金匮要略》妇人脉证并治篇治“妇人咽中有如炙脔”而设立的经典方剂。其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配茯苓利饮化痰,苏叶芳香理气解郁,数药合用以达开结化痰以降逆气之功效。后人用治男女因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上逆于咽喉之间而致的自觉咽中梗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而饮食无碍之“梅核气”屡屡验效。根据祖国医学“异病同治”、“有其症则用其方”的观点,作者以该方为核心方,化裁后试用于治疗多种内科、咽喉科病证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苦辛配伍法是以苦寒药与辛温药配伍应用的一种方法。中医临床应用由来已久,张仲景《伤寒论》首立泻心汤,以寒热并进,补泻合参,用以治疗邪热内陷、胃虚而寒热互结之痞证,为苦辛配伍应用之先例;后世亦有阐发,明清温热学派又将此法用于温热病,提出“湿热之邪,非辛不通,非苦不降”的论点,可说对苦辛法又有发展。近年来临床应用亦颇为广泛。苦辛配伍其意义在于以苦能泄能降,辛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