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明主任认为,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天人相应、四时合参理念,辨病结合辨证,注意扶正结合祛邪。他认为脾胃虚弱、阴津耗伤、肠络瘀阻、毒邪内蕴是大肠癌前病变的病机;而大肠癌的辨病特征多以湿热瘀毒为主,虽病在大肠,但与脾胃肾的虚弱有关,为邪实正虚之病。因此,在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中要以六腑以通为用,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把健脾贯穿始终,兼以利胆。肿瘤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比较大,所以予以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归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曾普华教授认为重型新冠肺炎的主要病机为疫毒闭肺、湿困中焦、痰湿内蕴,肺脾同病,宜从肺脾论治,治以宣肺、祛湿、排毒、健脾、益气。临床治疗期予麻杏苡甘汤、射干麻黄汤、达原饮合四君子汤加减,以宣肺排毒、健脾祛湿、泻肺平喘、止咳化痰、开达膜原;恢复期予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以补肺健脾、益气养阴。提高了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记录、整理并分析舒琦瑾教授治疗大肠癌的验案,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证治疗特色等三个层面介绍其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加以佐证。[结果]舒师认为大肠癌的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癌毒及情志内伤因素有关,将治疗大肠癌的治则简要概况为益气健脾、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解毒抗癌,攻补兼施、轻重得当等三大方面。舒师认为,治疗大肠癌应针对不同病程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治疗;用药要遵“王道”,慎“霸道”,应时时顾护脾胃;重视“治未病”理论的运用,循经用药、兼顾表里,防治大肠癌的复发与远处转移。所举验案为正气亏虚、湿毒结聚之证,治以健脾益气、解毒祛瘀,以四君子合解毒三根汤为底,随证加减,攻补兼施,疗效确切。[结论]舒师治疗大肠癌谨守扶正固本、解毒祛瘀之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施药精准,疗效满意,其用药特色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舒鹏教授运用健脾化瘀法治疗胃癌的相关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舒鹏教授临证抄方及对其治疗胃癌典型病案的收集、整理,从胃癌的病机特点、遣方用药等方面阐述舒鹏教授健脾化瘀法论治胃癌的相关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胃癌的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病理特点以瘀毒为患,脾虚瘀毒是胃癌的重要病机。在胃癌的治疗上,强调以健脾养胃扶正为本,临证时病症合参,根据胃癌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分期论治,以求精准治疗,并针对胃癌"瘀毒"的病理特点,适当运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化瘀解毒。验案中患者为胃癌I期术后,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健脾养胃以扶正,辅以活血化瘀解毒之品以消潜在之瘀毒,以防复发、转移,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至今,期间定期复查,病情稳定。[结论]舒鹏教授以健脾扶正、化瘀解毒法分期论治胃癌,临床疗效颇佳,值得学习、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癌毒病机理论出发梳理了周仲瑛教授辨治肿瘤的经验,阐述了"扶正补虚固本"与"祛邪抗癌解毒"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以抗癌解毒为治疗核心,健脾和胃固本为辅的肿瘤辨治策略.结合癌毒易损正的病机特点,在扶正补虚中应尤为重视益气养阴治法和相关方药的应用,为临床抗肿瘤辨治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认为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郁毒、瘀毒内阻、脾肾双亏、气血亏虚等.国内学者针对其病因病机,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健脾、补益气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治疗癌病是中医的特色,应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结合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对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理论探讨。认为脾肾阳虚是老年AAD的根本内因,为发病之本,而药毒、水湿则是重要病邪,为致病之标。基于"虚、毒、湿"致病说,采用健脾温阳、化湿解毒之法,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方用肉蔻四神丸、四君子汤,常用药物有肉桂、干姜、茯苓、白术等。  相似文献   

8.
刘沈林教授对大肠癌病机强调脾气亏虚,湿邪、瘀血、癌毒互结,湿邪、瘀血、癌毒为病之标,脾气亏虚为病之本,二者互为因果。治法重在益气健脾、扶正祛邪,扶正重在益气健脾,时刻不忘顾护脾胃之气。临证注重辨证论治,不拘泥于一法一方,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遣方灵活,用药严谨。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升结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易出现梗阻及肝转移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大肠癌属于中医"肠蕈"范畴,中医药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长其生存期。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杜怀棠教授,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认为大肠癌基本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阻滞,邪毒蕴结肠道,最终形成阳明腑实之证。六经辨证而言,大肠癌当属少阳阳明合病,而肝郁气滞是引起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重要促动因素。因此,杜怀棠教授治疗大肠癌侧重于通降阳明腑气,调和少阳气机,取大柴胡汤通利腑气、调和三焦、畅达情志的功效,随症加减治疗大肠癌,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癌毒是肿瘤的特异性致病因子"的学术思想,对中医辨治肿瘤的治法进行了探讨。常用十法包括:理气解郁法、化痰祛瘀法、搜风剔毒法、清火败毒法、攻毒消癥法、化湿泄浊法、润燥软坚法、助阳消阴法、益气养阴(血)法、健脾和胃法。每一法中详细列述了主治证的特异症、可见症及相关舌脉;明辨病性、病位及病机转化,并列举了临床常用方药。认为辨治述要是每一治法的核心内容,既述其常,又达其变,如是才能法中有法,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1.
癌毒病机理论是程海波教授团队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病机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辨治,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团队长期围绕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开展研究,通过探讨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癌毒病机与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致病物质的相关性,提出癌毒的科学内涵是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特异性致病物质,炎症因子、乳酸、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外泌体非编码RNA等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结合现代肿瘤学研究进展,诠释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为进一步推广癌毒病机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霍介格教授运用风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经验。[方法]介绍霍师对放射性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风药的源流以及功效,分析霍师临床运用风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依据,并附案例加以验证。[结果]霍师认为放射性肠炎是癌瘤消耗气、血、阴、阳的同时,放射线之“火、热、毒”邪入侵人体,损伤脾胃及肠道所致。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肠腑,病理因素为湿、气、毒、瘀、虚,且多夹杂并见,临证遣方可配伍风药祛风燥湿、疏肝理气、开阖玄府、化瘀通络、升阳举陷,针对放射性肠炎复杂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临床上收效甚佳。所举案例,霍师辨为脾气亏虚、湿毒内聚,治以健脾益气、祛风化湿解毒,以胃苓汤加减利水止泻、健脾祛湿,配伍白芷、升麻、羌活等风药,升举阳气的同时可防渗利太过,在整个组方中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结论]霍师治疗放射性肠炎,谨守病机,辨证选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风药,为放射性肠炎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13.
张擎  姚文强  王旭 《中医学报》2020,35(9):1930-1933
肾虚肝郁为高泌乳素血症的基本病机,脾胃虚弱、湿热毒盛是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以滋肾温肾、疏肝理气为基本治法,兼以健脾养血、清化湿毒;因男女体质有异,除补肾疏肝各有侧重外,结合辨"经""精"施治;疾病论治过程中,应衷中参西,并且重视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4.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癌毒”病机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炎性微环境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肿瘤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由可控性炎症到非可控性炎症的转化过程,最终将肿瘤周围环境塑造成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癌毒与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我们研究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炎性微环境密切相关,癌毒的形成过程及病机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炎症——肿瘤"的转化过程具有相似性;癌毒与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的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致性。在此,我们从中西医2种理论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认识出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将有可能阐明"癌毒"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治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的基础上创建的癌毒病机辨治体系,其以癌毒为中心,阐述了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为肿瘤的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指导。癌毒病机理论认为,卵巢癌的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瘀、湿、毒,其中,以瘀为主,而夹毒。其核心病机为肝肾两虚,湿浊瘀毒。病机演变过程始于肝肾两虚,继而精、气、血亏虚,脉道失养,因虚致瘀,阻滞气机,津液失布,湿浊内生,湿瘀互结,癌毒内生,癌毒损正,又加重肝肾两虚。临床治疗上,当以抗癌解毒为核心,祛瘀消癥为关键,利湿化浊为要点,培补肝肾为根本。以癌毒病机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卵巢癌的病理因素、核心病机、病机演变规律及治则治法,以期为卵巢癌的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潘敏求教授认为乳腺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瘀”、“毒”、“虚”是乳腺癌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治则,潘教授临床用药常扶正祛邪并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脾胃与肝肾之气,以自拟乳复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属性为瘟疫毒邪,病因为疠气、邪盛、正虚,病机为寒湿袭肺,郁热化毒,致病因素为寒、湿、热、毒、瘀、虚。治疗当根据具体阶段合理辨证,扶正祛邪,使邪有出路。早期:病机主要为湿邪遏肺、卫气同病,治疗上当以化湿解表退热为主,方选藿香正气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病机主要为表邪入里化热、邪伏膜原,治疗当以清除里热、邪透膜原,方选三消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极期:病机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治疗当以解热解毒,宣肺开闭。内闭外脱者应清心开窍、回阳救脱。邪毒闭肺选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内闭外脱选生脉饮、参附汤配合安宫牛黄丸,结合西医急救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病机主要为邪去正虚、湿退未尽,治疗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复发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大肠癌各期治疗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结直肠癌术后正气亏虚,瘀毒残留,导致肠癌易复发及转移。因此气虚瘀毒是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基本病机。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药灌肠可有效降低大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率。文章论述近年来大肠癌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实验研究概况,指出中医药在大肠癌综合治疗中日益突出的地位,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期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儿童使用抗菌药后而出现的腹泻,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抗生素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及免疫功能导致AAD。中医认为,儿童AAD的病位主要在脾脏,病因不外素体脾胃虚弱、疫毒侵袭、药毒蓄积等,病机以脾虚湿盛、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为特点。脾虚为小儿AAD发病之本,且脾与肠道菌群具有共通性,故临床治疗小儿AAD可从脾论治。从脾论治儿童ADD以健运脾脏为原则,采用健脾渗湿、健脾益气、健脾温阳等治法,分别以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附子理中丸等为基础方,调理脾脏以达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