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治疗的50例GIST患者。50例GIST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且均接受MSCT检查。分析金标准检出情况,比较不同危险度GIST患者的MSCT征象特点。结果:50例GIST患者中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各有6例、10例、15例、19例;不同危险度GIST患者的肿瘤形态、边界、有无钙化、肿瘤有无血管、有无转移、有无坏死、强化方式、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GIST患者的肿瘤生长方式、发病部位、强化程度、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检查中通过评估GIST形态、边界、有无钙化、肿瘤有无血管、有无转移、有无坏死、强化方式、肿瘤大小等,有利于评估GIST危险度分级,为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患者的螺旋CT资料,分析其CT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8例患者生物学危险度:极低度2例(7.1 %),低度4例(14.3 %),中度8例(28.6 %),高度14例(50.0 %).肿块的大小、边界、密度、侵犯和/或转移、坏死或出血与肿瘤的生物学危险性之间差异密切相关(P < 0.05),而肿瘤的形态、强化程度与危险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GIST的鉴别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GIST)多层螺旋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危险度的关系。方法:以35例小肠GIST患者(36枚)为对象,按照NIH分级标准分为低风险组(n=20枚)、高风险组(n=16枚),均接受MSCT检测。分析MSCT征象预测GIST患者病理危险程度的价值。结果:低风险组病灶长径、短径及消化道出血、钙化、病灶周围脂肪阳性症占比低于高风险组,病灶形态规则、血管样强化占比高于高风险组(P<0.05)。两组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增强幅度、静脉期增强幅度比较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OR=2.083)及供血动脉(OR=2.014)为小肠GIST高度危险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肠GIST的MSCT影像特征可用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预测,肿瘤病灶的形态、钙化、血管样强化、病灶周围脂肪阳性征、病灶的直径等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危险分级,肿瘤长径及血管样强化为小肠GIST风险评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超声内镜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65例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经超声内镜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级。比较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内镜图像特征;分析超声内镜图像特征与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内镜图像显示,65例患者中以胃固有肌层起源最常见,病灶多呈低回声改变、回声均匀、边界规则,少部分存在溃疡及囊性变。根据术后病理危险度分级,其中极低危组36例(55.38%)、低危组19例(29.23%)、中危组7例(10.77%)及高危组3例(4.62%)。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起源层次、回声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大小、边界、回声均匀性、溃疡、囊性变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内镜下肿瘤大小、回声均匀性、囊性变与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密切相关(P<0.05)。结论 在不同危险度分级的胃间质瘤患者中,超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分析MSCT征象与病理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的MSCT表现与肿瘤病理危险度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GISTs中发生于食道1例、胃28例、十二指肠8例、小肠9例、结直肠5例,其中4例发现肝转移,均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危险度分级:危险度极低者11例(21.6%),低度危险者15例(29.4%),中度危险者13例(25.5%),高度危险者12例(23.6%)。MSCT表现:肿瘤多向腔外生长且伴囊变、坏死,增强多不均匀性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肿瘤危险度分级在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生长方式、形态、平扫密度、有无坏死或溃疡、强化程度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肿瘤大小、瘤周脂肪间隙是否模糊、强化方式、瘤内和瘤周有无血管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是GISTs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密切结合CT特征可较好的评判肿瘤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肠胃间质瘤(GIST)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GIST患者进行CT影像学检查,根据GIST危险分层将其分为极低度/低度组(44例)和中度/高度组(42例),比较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GIST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 极低度/低度组患者的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强化度、坏死囊变、生长方式、肿瘤形态、边界分布比例与中度/高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坏死囊变、生长方式、肿瘤形态、边界与GIST患者危险分层均呈正相关(r=0.858、0.849、0.830、0.732、0.645、0.619,P=0.012、0.010、0.013、0.018、0.020、0.021);强化度与GIST患者危险分层呈负相关(r=-0.427,P=0.036)。结论 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坏死囊变等CT影像学表现可用于评估GIST患者的危险分层,对术前肿瘤危险度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CT后处理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CT增强三期扫描及应用MPR、MIP、CTA、CTV后处理图像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病灶CT影像表现与病灶危险度相关性。结果:30例病理危险度分级:极低危险度8例、低危险度7例、中度危险3度、高危险度12例。GIST的不同危险度与病灶大小、形态、强化密度、供血血管异常、强化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灶部位、边缘、强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及CT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胃肠间质瘤定位、定性及危险度分级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危险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4例GIST患者18F-FDG PET/CT术前显像及手术病理结果等临床病理资料。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和阴性患者,应用χ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核分裂象、Ki-67指数、CD117和CD34表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预后分组等临床病理参数。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病变密度、淋巴结或脏器转移情况)和不同病理特征(核分裂象、CD34表达情况、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以及WHO肿瘤预后分组)患者3种PET/CT代谢指标,即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SUVmax、MTV、TLG与GIST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 结果44例GIST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31例,阴性者13例,显像阳性率为70.5%。显像阳性和显像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WHO肿瘤预后分组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6,P=0.003;χ2=7.738,P=0.021;χ2=4.233,P=0.040;χ2=24.670,P<0.001;χ2=24.670,P<0.001),而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CD117和CD34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中,肿瘤直径≤5 cm患者与>5 cm患者比较,MTV(P=0.003)和TLG(P=0.00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分裂象≤5/50HPF和>5/50HPF的患者,Ki-67指数≤5%和>5%的患者,以及不同NIH危险度分级、WHO肿瘤预后分组的患者,其SUVmax(P=0.022,0.023,0.016,0.016)、MTV(P=0.038,0.028,0.004,0.004)和TLG(P=0.025,0.014,0.004,0.004)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年龄≤60岁和>60岁患者,不同病变部位患者,不同病变密度患者,淋巴结或脏器有无转移的患者,以及不同CD34表达情况的患者,其SUVmax、MTV和TL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UVmax(P=0.020,0.020,0.014,0.014)、MTV(P=0.037,0.026,0.003,0.003)和TLG(P=0.024,0.012,0.003,0.003)与核分裂象、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WHO肿瘤预后分组等病理学特征均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UVmax、MTV、TLG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801和0.801。 结论18F-FDG PET/CT代谢指标SUVmax、MTV、TLG对GIST恶性危险度的分级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GISTs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GI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GISTs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是否囊性变、有无坏死、是否合并其他肿瘤是对GISTs危险度分级有显著影响的变量(P0.05)。结论:肿瘤是否囊性变及有无坏死可以作为判断GISTs危险度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度危险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GIST危险度分级将35例患者分为低-中度危险组(24例)和高度危险组(11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高度危险组胃部发病、肿瘤直径>10 cm、边界不清晰、平扫密度不均匀、与肠道相通、肿瘤内有血管显示患者占比显著高于低-中度危险组(P<0.05)。高度危险组CT评分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0.763,P=0.014,最佳阀值为2.950分,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1.7%。结论发病部位、肿瘤直径、边界清晰程度、平扫密度均匀程度、与肠道间的关系、肿瘤内血管显示情况能够为GIST危险程度判断提供帮助,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危和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CT影像特征之间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中危和高危GIST患者42例,分析两组问cT特征如肿瘤大小、形状、生长方式、强化程度、边界、液化坏死、钙化和转移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中危组患者22例,平均年龄(51±8)岁,50%(11/22)直径≤5cm;72.73%(16/22)呈圆形或类圆形;50%(11/22)腔内生长;63.63%(14/22)中度强化,36.36%(8/22)轻度强化;36.36%(8/22)边界欠清晰;54.55%(12/22)有液化坏死,31.82%(7/22)有钙化,1例发生远处转移。高危组患者20例,平均年龄(51±8)岁,55%(11/20)直径≤5cm;20%(4/20)呈圆形或类圆形;25%(5/20)腔内生长;55%(11/20)中度强化,40%(8/20)轻度强化,5%(1/20)明显强化;65%(13/20)边界欠清晰;85%(17/20)有液化坏死,5%(1/20)有钙化,15%(3/20)发生远处转移。两组比较,在肿瘤大小、生长方式、边界、强化程度及转移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6,0.096,0.064,0.808,0.249),高危组中分叶状或不规则状肿瘤和液化坏死发生率高于中危组,钙化发生率低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03,0.027)。结论CT特征中肿瘤形状、坏死和钙化发生率有助于鉴别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肿瘤大小在鉴别中危组和高危组方面意义有限,肿瘤生长方式、强化程度、边界清晰度等CT特征在鉴别中、高危患者方面的价值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关系,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36例GIST发生于胃24例,小肠7例,大肠4例,肠系膜1例。高度危险7例,中度危险12例,低度危险11例,极低危险6例。②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与局部管壁分界不清。12例向腔内生长,24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③15例肿瘤最长径≥50mm,21例肿瘤最长径〈50mm,肿块形状规则19例,不规则17例,肿瘤大小及形态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边界清楚,15例边界不清,肿瘤边缘情况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生长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密度均匀15例,不均匀21例,增强均匀强化14例,不均匀为22例,肿瘤密度和强化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结论MSCTCT能准确判断GIST的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MP3、MMP7及TIMP1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预测该肿瘤的侵袭潜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预测指标。方法对68例GIST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结合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评价进行分析。结果MMP3、MMP7及TIMP1的阳性表达率均随FLETCHER风险度分级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升高(r=0.299~0.354,P〈0.01),三者的阳性表达在肿瘤直径≤5cm和〉5cm组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73~5.82,P〈0.05)。MMP3及TIMP1阳性表达率在有远处转移和无远处转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57、4.61,P〈0.05)。MMP3阳性表达率在浸润性和膨胀性生长组以及细胞核分裂数≤10/50HPF和〉10/50HPF组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69、5.81,P〈0.05)。结论MMP3、MMP7及TIMP-1表达与GIST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而MMP3、MMP7及TIMP1之间平衡失调也是GIST恶性进展、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因此,检测MMP3、MMP7及TIMP1的表达可以作为GIST的生物学行为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危险性分级与临床因素关系。方法对4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结合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指标诊断,根据NIH标准进行危险性分级,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17例为极低和低危险性,23例为中和高危险性,极低与低危险性组与中度与高度危险性组在肿瘤大于和小于等于5 cm,Ki67大于和小于等于5%,核分裂像大于和小于等于5个/50HPF分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年龄、性别及肿瘤来源部位分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17、CD34及Dog-1等是GIST病理诊断的重要免疫组化标记物,GIST危险性分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Ki67关系密切,是判断GIST生物学行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外科治疗效果及生存分析。方法59例胃间质瘤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分析外科治疗疗效、预后因素及5年生存率。结果59例患者失访2例,17病例死亡,其余术后恢复均良好。患者总体1、3和5年生存率分别98.31%、83.12%和71.22%。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胃外器官受累或伴发胃癌、恶性潜能分级与患者预后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78、10.12、5.71、7.79,P均<0.05)。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是胃间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OR分别=3.13、3.94,P均<0.05)。结论胃间质瘤外科治疗疗效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且肿瘤大小及核分裂像是胃间质瘤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SIRT1与结直肠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及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4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SIRT1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结直肠癌中,SIRT1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60例结直肠癌中,浸润深度T3~T4者比T1~T2者SIRT1阳性表达率高,86.8% vs 42.9%(P <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比无转移的SIRT1阳性表达率高,93.3% vs70.0%(P<0.05);pTNM分期Ⅱ、Ⅲ、Ⅳ期比Ⅰ期SIRT1阳性表达率高85.7%、83.3%、90.9% vs20.0%(P<0.05);SIRT1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r=0.365,P<0.05)、淋巴结转移(r=0.302,P<0.05)、pTNM分期(r=0.292,P<0.01)、p53蛋白的表达(r=0.335,P<0.05)、P-gp的表达(r=0.271,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SIR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多药耐药有关,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研究MMP-2(基质蛋白酶-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57例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MMP-2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57例周围型肺癌中,MMP-2阳性表达35例,阳性率为61.40%,MMP-2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MMP-2在肿瘤直径〉3 cm的表达强度高于肿瘤直径≤3 cm者。与肺癌CT征象中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没有相关性(P〉0.05)。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与MMP-2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MMP-2的异常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分级相关,提示MMP-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MMP-2异常表达与螺旋CT征象中肿瘤直径的大小、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是其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MMP-2的表达与螺旋CT征象相关,可以在蛋白表达上判断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EGFR和CXCR4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47-1649,1653
[目的]研究EGFR和CXCR4在乳腺癌组织内的表达,探讨它们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76例乳腺癌标本EGFR和CXCR4的表达情况,分析了EGFR和CXCR4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及病理类型的关系.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过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①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9.2%,EGF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②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6%, CXCR4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EGFR、CXCR4在不同级别乳腺癌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增高而表达增强(r=0.381,P〈0.01).[结论]EGFR和CXCR4在乳腺癌内均有表达,且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提示EGFR和CXCR4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GIST的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4例GIST中.肿瘤发生于胃3例.空肠1例,回肠4例,直肠l例。起源于胃肠道外问质瘤5例。其中良性3例,肿瘤直径均≤5.0cm.病灶在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结构界限清楚等特征;恶性ll例,肿瘤直径均≥6.0cm,病灶在CT图像上表现为边缘有分叶,内部有坏死,常常伴有深大的溃疡等特征。结论CT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