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薄膜SIMOX(SeparationbyIMplantationofOXygen)、厚膜BESOI(ffendingandEtch-backSiliconOnInsulator)和体硅材料制备了CMOS倒相器电路,并用60Coγ射线进行了总剂量辐照试验。在不同偏置条件下,经不同剂量辐照后,分别测量了PMOS、NMOS的亚阈特性曲线,分析了引起MOSFET阈值电压漂移的两种因素(辐照诱生氧化层电荷和新生界面态电荷)。对NMOS/SIMOX,由于寄生背沟MOS结构的影响,经辐照后背沟漏电很快增大,经300Gy(Si)辐照后器件已失效。而厚膜BESOI器件由于顶层硅膜较厚,基本上没有背沟效应,其辐照特性优于体硅器件。最后讨论了提高薄膜SIMOX器件抗辐照性能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兴  王阳元 《电子学报》1996,24(11):30-32,47
利用薄膜全耗尽CMOS/SOI工艺成功地研制了沟道长度为1.0μm的薄膜抗辐照SIMOXMOSFET、CMOS/SIMOX反相器和环振电路,N和PMOSFET在辐照剂量分别为3x105rad(Si)和7x105rad(Si)时的阈值电压漂移均小于1V,19级CMOS/SIMOX环振经过5x105rad(Si)剂量的电离辐照后仍能正常工作,其门延迟时间由辐照前的237ps变为328ps。  相似文献   

3.
对条栅CMOS/SIMOX例相器在不同偏置条件下进行了60Coγ射线的总剂量辐照试验,比较研究了PMOS、NMOS对倒相器功能的影响,发现NMOS抗总剂量辐照性能比PMOS差,主要是NMOS引起器件功能的失效。  相似文献   

4.
在新材料SIMOX上制作CMOS器件,并采用静态I-V技术,研究了CMOS/SIMOX在(60)Co-γ电离辐照场中辐照感生界面态、氧化物正电荷、阈值电压、静态漏电流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辐照过程中,氧化物正电荷增加较多,界面态增加较少,且NMOS和PMOS"导通"辐照偏置是最恶劣偏置。  相似文献   

5.
对条栅CMOS/SIMOX倒相器在不同偏置条件下进行了^60Coγ射线的总剂量辐照试验,比较研究了PMOS、NMOS对倒相器功能的影响,发现NMOS抗总剂量副照性能比PMOS差,主要是NMOS引起器件功能的失效。  相似文献   

6.
注氟SIMOX隐埋SiO_2的辐照感生电荷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常规工艺制备的SIMOX(SeparationbyIMplantationofOXygen)材料,注入不同剂量的F+并退火,其电容经(60)Coγ射线电离辐照后平带电压漂移较小,通过同理论值相比较,说明F+的注入减少了SIMOX隐埋SiO2层(BOX:BuriedOXide)的空穴陷阱浓度,增强了SIMOX的抗电离辐照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辐照实验分析了采用不同工艺和不同器件结构的薄膜短沟道CMOS/SIMOX器件的抗辐照特性,重点分析了H2-O2合成氧化和低温干氧氧化形成的薄栅氧化层、CoSi2/多晶硅复合栅和多晶硅栅以及环形栅和条形栅对CMOS/SIMOX器件辐照特性的影响,最后得到了薄膜短沟道CMOS/SIMOX器件的抗核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8.
林成鲁 《微电子学》1994,24(6):42-50
目前,SOI(SiliconOnInsulator)材料的一个主要用途是用来制作抗辐照电路,本文以SIMOX(SeperationbyIMplantationofOXygen)技术为主,详细论述了SOI材料和器件(MOSFET)的辐照特性及其机理,包括总剂量、瞬时和单粒子效应,并以总剂量效应为主。经过恰当的加固工艺和优化设计,可以制造出优良的抗辐照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了用注F工艺制作的CC4007 电路电子和X射线辐照响应结果。实验表明,把适量的F注入栅场介质,能明显抑制辐射所引起的PMOSFET 阈电压的负向漂移和NMOSFET阈电压的正向回漂及静态漏电流的增加。I-V特性表明,栅介质中的F能减小辐射感生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的增长积累。注F栅介质电子和X射线辐照敏感性的降低,是Si-F结键释放了Si/SiO2 界面应力,并部分替换在辐照场中易成为电荷陷阱的Si-H弱键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高剑侠  李金华 《微电子学》1996,26(3):146-149
采用SIMOX和BESOI材料制作了CMOS倒相器电路,在25 ̄200℃的不同温度下测量了PMOS和NMOS的亚阈特性曲线,实验结果显示,薄膜全耗尽IMOX器件的阈值电压和泄漏电流随温度的变化小于厚膜BESOI器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硅中注入大剂量O^+或N^+离子形成SIMOX或SIMMI的物理效应及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了SIMOX与SIMNI形成的不同机制,在注氧形成SIMOX结构的计算机模拟程序的基础上发展了注氮形成SIMNI结构动态模拟程序。实验与模拟结果符合很好,验证了现有的理论模型和程序所作的假设。多次注入与退火会减小SIMOX上层硅厚度,而增大SIMNI的上层硅厚度。低能注入可以获得良好的SOI材料,而  相似文献   

12.
离子注入形成SIMOX与SIMNI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硅中注入大剂量O+或N+离子形成SIMOX或SIMNI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了SIMOX与SIMNI形成的不同机制,在注氧形成SIMOX结构的计算机模拟程序的基础上发展了注氮形成SIMNI结构的动态模拟程序.实验与模拟结果符合很好,验证了现有的理论模型和程序所作的假设.多次注入与退火会减小SIMOX上层硅厚度,而增大SIMNI的上层硅厚度.低能注入可以获得良好的SOI材料,而且可以降低注入剂量  相似文献   

13.
MOSFET总剂量加固强烈依赖于工艺技术,对干氧方式下不同条件制备的NMOS,PMOS管,分析其辐照响应,并借用亚阈值I-V技术分离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陷阱对阈值电压漂移的贡献,得出较佳的干氧抗总剂量加固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可用于高速、高性能抗辐照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1.5μm薄膜全耗尽CMOS/SIMOX门阵列母版的研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CMOS/SIMOX门阵列基本阵列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单元库的设计技术以及1.5μmCMOS/SIMOX门阵列工艺开发过程.该门阵列在5V电源电压时的单级门延迟时间仅为430p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MNOS存储电容的辐照吸收规律与电容对存储电荷的保留特性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SiO2膜辐照响应的集总常数保持不变时,样品对存储电荷的保留能力越强,则辐照响应的敏感剂量越往小剂量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短沟道CMOS/SIMOX器件与电路的研制。在自制的SIMOX材料上成功地制出了沟道长度为1.0μm的高性能全耗尽SIMOX器件和19级CMOS环形振荡器。N管和P管的泄漏电流均小于1×10-12A/μm,在电源电压为5V时环振电路的门延迟时间为280ps。  相似文献   

17.
EEPROM单元结构的变革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扼要阐述了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发展史上的各种结构如FAMOS、MNOS、SIMOS、DIFMOS、FETMOS(FLOTOX)等,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着重论述了EEPROM结构今后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注氧隔离的SIMOX技术是获得SOI材料的最先进的技术,本文讨论了SIMOX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SIMOX和SIMNI两种材料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SIMOX/SOI全耗尽N沟MOSFET中单晶体管Latch状态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的Latch条件下的电应力冲击便可使全耗尽器件特性产生明显蜕变.蜕变原因主要是Latch期间大量热电子注入到背栅氧化层中形成了电子陷阱电荷(主要分布在漏端附近)所致.文章还对经过Latch应力后,全耗尽SOI器件在其他应力条件下的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永光 《微电子学》1996,26(3):143-145
采用SIMOX材料,研制了一种全耗尽CMOS/SOI模拟开关电路,研究了全耗尽SOI MOS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与背栅偏置的依赖关系,对漏源击穿的Snapback特性进行分析,介绍了薄层CMOS/SIMOX制作工艺,给出了全耗尽CMOS/SOI电路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