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细菌纤维素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的方法将海藻糖合酶固定化,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15℃吸附20h,然后与6%戊二醛在15℃交联20h。实验发现,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向碱性方向移动0、4,为pH7.4,最适作用温度为45℃,比游离海藻糖合酶提高10℃,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重复使用6次后,酶剩余活力保持在87%左右,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聚丙烯腈膜(PAN)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粗酶液。通过单因素法探讨最佳固定化条件,并分析固定化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pH 7.6、30℃、加酶量0.1 mg/cm~2条件下震荡吸附3 h;该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40℃、pH 7.4、初始麦芽糖底物浓度200 g/L。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热稳定性提高10℃、酸碱稳定性由pH 6.6~7.4扩展至pH 5.4~8.0;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液中海藻糖含量为50.9%,副产物葡萄糖含量为9.1%,较游离酶降低6个百分点,在目前已报道的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催化反应中副产物含量最低;在40℃、pH 7.4、麦芽糖底物浓度200 g/L条件下,重复使用累计72 h后,固定化酶活仍保留在初始酶活的64.4%。  相似文献   

3.
张峻  陈晓云  陈颖  齐欣  魏雪生 《食品科学》2008,29(3):332-335
含有海藻糖合酶的亚栖热菌CBS-01菌株细胞经过透性化处理后,以海藻酸锶凝胶对透性化细胞进行了固定化,当加酶量为12U/g海藻酸钠时,所得固定化细胞的载酶量可达6U/g海藻酸钠.细胞固定化后,最适酶反应pH值由6.5升至7.0,最适酶反应温度未变,为60℃,但热稳定性有所提高,70℃保温60min时,固定化细胞的残存酶活为60%,而未固定化细胞的残存酶活约30%.间歇反应时,固定化细胞催化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的转化率可达60%,重复使用10次,仍可保持约70%的酶活.  相似文献   

4.
采用壳聚糖为吸附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胃蛋白酶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固定化胃蛋白酶的工艺参数,并对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蛋白酶的最优固定化工艺为壳聚糖含量2.50%,固定化时间3.40 h,固定化温度35℃,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达74.38%±0.13%。固定化酶在温度30~60℃时,相对酶活保持在70.03%~74.22%;在pH 1.5~4.0时,相对酶活保持在70.33%~83.67%,其最适使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55℃,3.0;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4次后,酶活力回收率仍保持在50%以上;将此固定化酶放入4℃冰箱保存5周后使用,酶活力未见明显下降,表明本法固定的胃蛋白酶对热和酸碱是稳定的,且操作和贮藏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磷脂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钠-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明胶固定化磷脂酶,研究发现固定化磷脂酶最适反应温度比游离酶提高10℃左右,反应适宜pH范围明显变宽.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磷脂酶的热稳定性最好,操作稳定性由强至弱为海藻酸钠-明胶固定化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酶、海藻酸钠固定化酶,重复使用4次后酶相对活力分别为80%、80%和50%.固定磷脂酶的最佳载体为海藻酸钠-壳聚糖.  相似文献   

6.
用壳聚糖微球作为载体,戊二醛交联后通过底物印迹法固定化果胶酶,并对固定化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柑橘果胶S(半乳糖醛酸≥74%)和0.05%的戊二醛作为底物和交联剂,在20 m L果胶酶液中加入1 m L柑橘果胶S,50℃反应8 min进行印迹后吸附,固定化果胶酶活力回收率达到49.77%。以柑橘果胶S为底物,在pH4.0和50℃条件下,底物印迹制备的固定化果胶酶表观米氏常数Km为7.854 mg/m L;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为60℃;最适反应pH为3.5,在pH3.0~5.0内稳定;温度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有显著的提高;重复使用6次后,相对酶活剩余68.79%。底物印迹技术可以提高双重固定化果胶酶的底物亲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膜固定化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正硅酸乙酯与壳聚糖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壳聚糖/SiO2杂化膜,用来固定糖化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O2含量为4%的杂化膜相对酶活最高,达到了77.91%.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5.2,固定化酶的耐受热性及pH稳定性较游离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聚丙烯-TiO2/CA复合膜对脂肪酶进行吸附固定,研究了最佳固定化条件:温度20℃,pH8.0,振荡速度100 r/min,吸附时间2h,膜酶活力最高为4.5U/cm2。膜固定化酶转化反应最佳条件:温度35℃,比游离酶降低了5℃;最适pH 8.5,与游离酶相比pH向碱性偏移,间歇水解橄榄油132h酶活为原酶活的56.7%。  相似文献   

9.
α-半乳糖苷酶是解决大豆制品食物不耐受的关键酶,但其活性不高、耐热性较差。文章使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2种固定化载体,研究了固定化后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 H、温度及水解大豆低聚糖的最适酶底比和重复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游离酶的最适p H为4.0,最适温度为50℃,水解8.0 h时的大豆低聚糖水解率为79.28%,添加量为5 U/20 m L时,大豆低聚糖的水解率为51.88%;海藻酸钠固定化酶的最适p H为7.0,温度为45℃,保存52 d后相对酶活为(88.10±0.0029)%,水解8.0 h后大豆低聚糖的水解率达到100%,酶底比为5 U/20 m L时,大豆低聚糖的水解率为96.86%,重复使用5次后大豆低聚糖的水解率为59.70%;壳聚糖固定化酶的最适p H为4.0,温度为60℃,保存31 d后相对酶活为(58.85±0.00058)%,水解8.0 h后大豆低聚糖的水解率达到100%,酶底比为5 U/20 m L时,大豆低聚糖的水解率为97.93%,重复使用5次后大豆低聚糖的水解率为99.33%。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后的α-半乳糖苷酶展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对胃蛋白酶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为指标,探讨了固定化的条件及固定化胃蛋白酶与游离胃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最优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40%,壳聚糖浓度为3.39%,CaCl2浓度为3.64%,游离酶稀释倍数20倍,交联时间4h,固定化酶回收率74.87%±1.07%;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47℃,最适pH3.5;得到的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都较好,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后,活力仍可以保持62%以上。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粉末状壳聚糖为载体 ,采用吸附 交联的方法将α 葡萄糖苷酶固定化。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 ,室温吸附 6h ,然后与 3 5%的戊二醛在 4 5℃交联 6h ,可得到固定化酶的活力为1430 0U ,酶活力回收率为 59 6 %。通过实验发现 ,与游离酶相比 ,固定化酶的最适 pH向酸性方向移动 0 5pH单位 ,为 pH 4 5;最适作用温度达到 70℃ ,比游离α 葡萄糖苷酶提高 5℃ ;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 ;在 6 0℃操作半衰期为 16 8h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糠醛渣为原始材料进行磺化预处理,利用静自电组装技术将壳聚糖包覆表面,得到糠醛渣-壳聚糖和磺化糠醛渣-壳聚糖复合材料。以FT-IR、SEM等技术对以上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进行分析表征;然后将两种复合材料利用戊二醛交联后进行果胶酶的固定化。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新型固定化酶的最佳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未磺化糠醛渣复合材料固定酶的最佳催化条件:pH 3.5,果胶酶浓度50 mg/mL,果胶浓度15 mg/mL,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45℃;磺化糠醛渣复合材料固定酶的最佳催化条件:pH 3.5,果胶酶浓度20 mg/mL,果胶浓度10 mg/mL,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50℃。其中糠醛渣复合材料的固定化果胶酶的最大载酶量为197.20 mg/g,在重复循环使用8次后剩余相对酶活可达81.78%,磺化糠醛渣复合材料的固定化果胶酶在4℃下储存32 d后仍剩余88.98%的相对酶活。两种固定酶都表现出较好的操载酶量和储存稳定性,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将胰蛋白酶偶联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N-琥珀酰壳聚糖上,制备得到水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并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60℃,Km值为0·28mg/mL;该酶在pH6·0以上能够完全溶解,在pH4·0左右基本不能溶解;可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在60℃条件下,保温8h,仍有55%的活性;在4℃条件下,30d后活性保留达98%;在4℃下保存72h,活性没有明显降低。pH8·0~10·0稳定性最好(相对活性>90%)。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海藻酸钠与明胶为载体,对磁性Fe 3 O 4进行包埋,使其形成磁性复合载体凝胶微球,经戊二醛交联后,固定生姜蛋白酶,得到磁性复合载体固定生姜蛋白酶;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制备固定化生姜蛋白酶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在最优条件下,固定化生姜蛋白酶与其游离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磁性复合载体固定化生姜蛋白酶的酸碱稳定性范围为pH 3.0~7.0,在20~60℃内具有较好的抗热性,其最适pH为4.0,温度为50℃,表观米氏常数Kmapp为3.162 mg/mL;在此条件下固定60 min,制备的固定化生姜蛋白酶剩余酶活力可达78.69%。重复使用10次后,酶活力剩余53%;在4℃下储存10 d,酶活力仍保留50.66%。说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固定化酶机械强度大,弹性好,操作稳定性强,酶活力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大豆β—淀粉酶和产气杆菌异淀粉酶在同一载体上的固定化作用。以虾壳几丁质和壳聚糖为载体,证明几丁质更适于固定化异淀粉酶。用5%甲酸和50%乙酸预处理载体可增加固定化异淀粉酶的活性和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载体中壳聚糖的溶解造成的。经甲酸处理的几丁质先与4~6%pH7~9的戊二醛反应1小时,再同酶液(10mg/ml,pH6)反应2小时,并添加0.2mol/1Ca~#,将有利于固定化作用。用本方法得到的固定化酶具有高度活性和稳定性。固定化异淀粉酶最适pH由6.5变为5.0,而固定化β—淀粉酶最适pH变化不大。固定化酶在60℃稳定,在70℃5分钟失活。固定化酶在水中贮藏稳定,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使其在麦芽糖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醇(PVA)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大量可以用于修饰的羟基。文中通过戊二醛交联得到水不溶性PVA小珠,对PVA小珠的表面进行环氧改性,并采用共价交联法固定化α-淀粉酶。对固定化与自由α-淀粉酶性质进行对比:固定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70℃)比自由酶(65℃)高,最适催化pH(6)与自由酶相同,热稳定性优于自由酶,对酸碱的敏感性也降低;重复使用8次仍保持60%酶活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定化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结果表明酶水解提取牛蒡菊糖的最佳工艺为:13.5g/100mL 中性蛋白酶、pH 7、固液比1:15、50℃、酶水解6h,菊糖提取率为14.57%;固定化酶制备最佳工艺为:以甲醛(40%):NaOH(2mol/L)=2:3 为凝结液、pH7.5、壳聚糖2.5g/100mL、60℃、加酶量7.5mg/mL,固定8h,酶活力回收率可达到39.13%;固定化酶提取牛蒡菊糖最适条件为:pH7、固液比1:15、60℃、固定化酶加入量13. 5 g/100mL、酶解5h,在此条件下菊糖提取率达到12.89%。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连续反应10 次后,固定化酶仍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此时牛蒡菊糖的提取率为9.42%。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葡萄汁的澄清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研究壳聚糖对葡萄汁澄清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可知,壳聚糖添加量0.6~0.8g/L,澄清温度为50~70℃,pH值为3.49,澄清时间为40~60 m in时,对葡萄汁澄清效果较好,正交实验对壳聚糖澄清葡萄汁适宜工艺:壳聚糖添加量0.8g/L,葡萄汁澄清温度为60℃,澄清时间为50 m in,pH选择葡萄汁的自然pH值3.49,其透光率可达92.3%。与原相比葡萄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基本不变,果胶和蛋白质大量清除,提高了葡萄果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磁性Fe3O4-SiO2纳米颗粒为载体,研究固定化条件对磷脂酶活力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pH 6.7、固定化温度30 ℃、固定化时间7.9 h、戊二醛质量分数8.3%、加酶量8.2 mL/50 mg,在此条件下酶活力回收率能达到63.6%,蛋白固载率68%。并对制备的固定化磷脂酶的化学组分、形态结构和粒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磷脂酶固定化效果较好,粒径均一,载体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固定化酶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增强,最适反应温度为50 ℃,最适pH 6.0,重复操作10 次后保留60%以上的初始酶活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25%脱乙酰壳聚糖滴入15%的NaOH与30%的CH3OH组合的成球凝结溶液制备中空球形脱乙酰壳聚糖。适量的β-葡糖糖苷酶用4%戊二醛与中空球形脱乙酰壳聚糖偶联,实现β-葡糖糖苷酶的固定化。中空球形壳聚糖固定化的β-葡萄糖苷酶适宜pH值为4.0、适宜温度为68℃、相对酶活力为87.9%。在50℃用60%乙醇提取大豆异黄酮糖苷,得率约为4.0mg/g。再用固定化β-葡糖糖苷酶水解异黄酮糖苷,70℃、1h后,再经超滤、固定化酵母细胞等处理,可制备纯度达94%的大豆异黄酮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