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复方樟柳碱与妥拉苏林对眼缺血的实验治疗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为了对比扩血管药妥拉苏林(TZL)与复方樟柳碱(CA)对眼缺血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原发及继发(外伤)眼缺血的实验研究,切断兔眼SPCA4支,造成原发眼缺血模型;以自由落体垂直击中角膜中央,能量3.3J,造成轻度眼挫伤(继发眼缺血)模型。前者用CA及TZL各治疗2周,观察眼底、脉络膜TXB2、6-keto-PGF1α、VIP及病理改变;后者治疗1周观察眼底、ROG波幅值、免疫皮内素及病理变化。结果:原  相似文献   

2.
对65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和33例正常人进行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_(1α))、血浆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等指标的测定,发现RP患者血浆TXB2以及TXB_2和6-K-PGF1α比值T/K均较正常人升高(P<0.05).6-K-PGF1α和SOD较正常人降低(P<0.01)。而MDA、GSH-PX无明显改变,表明RP患者病理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改变以及自由基的损伤。但对SOD与TXB2、T/K比值、6-K-PGF1α的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无相关性(P>0.05),表明RP患者虽有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紊乱,但非自由基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色素变性与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5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33例正常人进行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血浆丙二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发现RP患者血浆TXB2以及TXB2和6-K-PGF1α比值T/K均较正常人升高,6-K-PGF1α和SOD较正常人降低。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16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18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结果表明,CRVO组和BRVO组血浆中TxB2/6-keto-PGF1α比值均较对照组增大。CRVO组以TxB2含量增高为主,提示CRVO的发生主要与血小板聚集活性增高、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BRVO组则以6-keto-PGF1α含量降低为主,提示  相似文献   

5.
兔眼前段碱烧伤后房水中MDA,MMS及PG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等分子物质(MMS)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在眼碱烧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紫外吸收法,房水微量测定法,检测了正常家兔房水中及碱烧伤后不同时期房水中的中等阳物质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一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E1(PGE),6-酮-前裂腺F1α(6-kero-PGF1α)变化。结果 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房水中各成分含量均升高。结论 以上各因素在碱烧伤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进行了29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血浆TXA_2-PGI_2的测定,并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测定结果:青光眼组的血浆TXA_2均比正常对照组有较显著升高(P<0.01)。说明血浆中的TXA_2-PGI_2动态平衡失调参与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免方法测定正常家兔角膜上皮内PGE1、PGE2、PGF2α、PGI2、TXA2等前列腺素含量。并在紫外线照射前后分别采用0.25%消炎痛油型滴剂滴眼。6小时后再次测定兔角膜上皮内PG5,发现PGE、PGE2、PGI2和TXA2合成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0.01),且角膜炎症症反应较轻。但照射前后用药对角膜上皮内PG5合成的抑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前列腺素在电光性眼炎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有关各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定位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GLCIA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1q22-q25区域afm126yd8和AT3之间。成人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候选基因有多个:(1)GLCIB基因,可能来自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突变;(2)GL-CIC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q21-q24区域D3S3637和D3S1744之间;(3)第6号染色体6p25区域D6S1600和D6S296之间,并有多种表型;(4)第2号染色体D2S2161及D2S176之间。婴幼儿型青光眼疾病候选基因有:(1)GLC3A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2p21区域D2S1325和D2S1356之间;(2)GLC3B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1p36区域D1S228和D1S507之间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进行了29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血浆TXA2-PGI2的测定,并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测定结果:青光眼组的血浆TXA2的均比正常对照组有较显著升高(P〈0.01),说明血浆中的TXA2-PGI2动态平衡失调参与了原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4,RBP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关系,以探讨对特定人群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根据眼底情况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组,以及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retinopathy,NDR)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astingpostprandial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postprandial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血脂、Hcy、RBP4水平。结果 PDR组的Hcy(17.60±4.47)μmol·L-1、RBP4(16.32±3.57)μg·mL-1及NPDR组的Hcy(13.01±2.80)μmol·L-1、RBP4(12.25±2.45)μg·mL-1水平明显高于NDR组的Hcy(6.99±2.33)μmol·L-1、RBP4(8.89±1.90)μg·mL-1,且随着DR病情的进展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组病程、2hPG、HbA1c、TG、LDL-C、Hcy、RBP4水平明显高于NPDR组、NDR组(均为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RBP4与病程、年龄、HbA1c、FPG、2hPG、TC、TG、LDL-C、Hcy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对DR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bA1c、RBP4、Hcy是影响DR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Hcy及RBP4可及早发现DR,为早期筛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每组30眼。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组,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组,C组为POAG合并2型糖尿病组,D组为PACG合并2型糖尿病组,E组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F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房水及血清中TIMP-2及MMP-2的含量,并计算TIMP-2/MMP-2值。结果 在6组研究对象的房水中,MMP-2浓度在A组为(24.92±6.62)μg?L-1、B组为(36.80±15.07)μg?L-1、D组为(28.44±5.78)μg?L-1,均较F组的(22.87±3.54)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同时房水中TIMP-2浓度在A组为(43.92±19.57)μg?L-1、B组为(76.13±27.67)μg?L-1、D组为(61.92±6.51)μg?L-1,也均较F组的(22.48±3.56)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A、B、C、D组房水中TIMP-2/MMP-2值较E组和F组显著提高,约为其2倍,但A组、B组、C组、D组间TIMP-2/MMP-2值无显著性差异。在6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中,A组MMP-2和TIMP-2浓度最高,分别为(396.75±49.30)μg?L-1和(337.67±62.78)μg?L-1,其余各组间MMP-2和TIMP-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6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IMP-2/MMP-2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TIMP-2/MMP-2值均存在失衡,说明MMP-2的活性变化及TIMP-2/MMP-2值与POAG和PACG的发病密切相关,但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青光眼的病程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其激动剂S6b(sarafotoxin)、拮抗剂BQ123对兔眼睫状体组织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hate,cAMP)的影响,运用内源性蛋白结合法测定兔睫状体组织cAMP的含量。结果:单独使用ET-1、S6b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均使睫状体cAMP升高,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单独应用BQ123未引起cAMP改变,但ET-1与BQ123共同作用,可有效地拮抗ET-1的升高cAMP效应。结论:ET-1可使兔睫状体组织cAMP升高;兔眼睫状体上有ETA亚型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过表达激活素膜结合抑制剂(bmpandactivinmembrane-boundinhibitor,BAMBI)对缺氧诱导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RF/6A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pFLAG组和缺氧+BAMBI组。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AMBI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和密度,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周期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Western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增殖增加,培养120h后,对照组细胞增殖倍数为5.00±0.28,缺氧组为7.64±0.32(P<0.001);缺氧组S期进程显著加快,占(10.44±2.61)%,对照组S期占(20.79±2.23)%(P<0.05);细胞迁移增加,缺氧组细胞数目为33.80±4.20,对照组为8.35±2.50(P<0.05),TGF-β1和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缺氧+BAMBI组:缺氧处理的细胞转染pFLAG-BAM-BI后,与缺氧组相比,BAMBI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增殖显著降低,培养120h后,增殖倍数为5.53±0.27(P<0.001),细胞S期受到阻滞,占(18.75±2.92)%,迁移显著下降,数目为13.00±2.80(P<0.05),TGF-β1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过表达BAMBI可抑制缺氧诱导的RF/6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进而有望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Bevacizumab(贝伐单抗)对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2诱导下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探讨抗新生血管药物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机制。方法 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型培养基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株进行体外常规培养和传代。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2处理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g?L-1的TGF-β2DMEM完全培养基)及Bevacizumab干预组(加入10μg?L-1的TGF-β2和1.0g?L-1的BevacizumabDMEM完全培养基),置于37℃、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48h,并分别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Bev-acizumab对TGF-β2刺激下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 α-SMA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GF-β2处理组可以见到α-SMA的荧光表达,而Bevacizumab干预组α-SMA蛋白表达受到抑制。WesternBlot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TGF-β2 处理组及Bevacizumab干预组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0±0.038、1.130±0.071和0.340±0.033,Bevacizumab干预组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TGF-β2处理组(均为P<0.05)。结论 Bevacizumab可明显抑制TGF-β2诱导下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α-SMA蛋白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SB431542(TGF-β1受体酶抑制剂)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为TAO眼外肌纤维化的治疗寻找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方法 实验分为3组。第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1(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20μg?L-1)刺激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后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情况;第2组:采用RT-PCR检测10μg?L-1TGF-β1在不同的时间点(0h、3h、6h、12h、24h、48h)刺激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后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情况;第3组(分为4小组处理):眼眶成纤维细胞不加任何干预、使用30μmol?L-1 SB431542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10μg?L-1 TGF-β1 单独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30μmol?L-1 SB431542联合10μg?L-1 TGF-β1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SB431542预先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1h,然后再加入TGF-β1),采用RT-PCR检测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10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mRNA及CTGFmRNA,随着浓度增加mRNA表达增加,各浓度组(1μg?L-1、5μg?L-1、10μg?L-1、20μg?L-1)与空白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F-β1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0~24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mRNA及CTGFmRNA,随着时间延长mRNA表达增加,各时间组(3h、6h、12h、24h、48h)与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0μg?L-1的TGF-β1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mRNA在24h达到峰值,而CTGFmRNA在12h即可达到峰值。SB431542对眼眶成纤维细胞α-SMAmRNA及CTGF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一定范围内,TGF-β1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SB431542可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有关各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定位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1q^22-q^25区域fm 126yd8和AT3之间。成人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候基因多个;(1)GLVCIB基因,可能来自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突变;(2)GLCIC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q^21-q^24区域D3S3637和D3S1744之间;(3)第6号染色体6p^25区域D6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术后眼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浓度的变化与瞳孔缩小的关系,同时比较术前应用两种非甾体类药物(nonsteroidaldrugs,NSAIDs)预防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术中瞳孔缩小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根据手术方式及用药分为4组,其中拟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30例(30眼)为A组;拟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为B组,术前应用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为C组,术前应用1g·L-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为D组。收集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晶状体核分级、术前充分散瞳后以及完成飞秒激光或手工透明角膜切口后瞳孔直径等临床资料,测量所有样本中PGE2浓度。结果 A、B、C、D四组中PGE2浓度分别为(48.25±10.52)pg·mL-1、(124.14±8.97)pg·mL-1、(18.28±3.49)pg·mL-1、(19.05±3.13)pg·mL-1;B组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1),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术中瞳孔缩小的发生率分别为6.67%(2/30)、20.00%(6/30)、3.33%(1/30)、3.33%(1/30);B组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瞳孔缩小与年龄、性别及晶状体核分级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发生瞳孔缩小者与未发生瞳孔缩小者PGE2浓度分别为(130.74±8.76)pg·mL-1、(120.86±7.27)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缩小程度与PGE2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飞秒激光术后瞳孔缩小可能与房水中PGE2浓度升高有关,术前局部应用NSAIDs能降低眼内PGE2浓度,减少飞秒激光术后瞳孔缩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紫外光A/核黄素角膜交联(ultravioletA/riboflavincornealcross-link-ing,UVARCXL)后兔角膜基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1的短期含量变化。方法 1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角膜交联后3d,C组为角膜交联后7d。B、C两组行UVARCXL。各组取角膜后去除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角膜基质内MMP-1的含量。结果 A组角膜基质内MMP-1/总蛋白含量为(0.140±0.036)×10-6,B组为(0.242±0.059)×10-6,C组为(0.372±0.061)×10-6,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51,P=0.000)。UVARCXL后3d,兔角膜基质内MMP-1含量显著升高,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其含量进一步升高,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VARCXL后7d内,兔角膜基质内MMP-1含量持续增加,推测MMP-1可能对UVARCXL后的角膜基质重塑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杏  王超  邢邯英  刘敏  张哲 《眼科新进展》2014,(11):1005-1008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IKKβ/IKBα/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1g?kg-1)、中(2g?kg-1)、高(4g?kg-1)剂量组,每组各10只,1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通心络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2周。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值(fastingbloodglu-cose,FBG),伊文思蓝法(evansbluemethod,EB)测定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Real-timePCR(q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IKKβ、IKBα、NF-κB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P-IKBα和核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通心络高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细胞结构更致密,排列更有序。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EB含量分别(20.82±3.88)ng?mL-1、(16.43±260)ng?mL-1、(16.14±2.42)ng?mL-1,较模型组(25.53±3.57)ng?mL-1明显下降(均为P<0.05)。通心络中、高剂量组IKKβ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1);通心络组IKBαmRNA,通心络中、高剂量组IKBα蛋白以及P-IKBα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1),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核NF-κB蛋白表达量为0.52±0.05、043±005、034±0.04,显著低于模型组(0.61±0.07)(均为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KK/Upj-Ay小鼠视网膜病变,其机制与抑制IKKβ/IKBα/NF-κ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2~4周龄幼猫制作单眼剥夺弱视模型。应用PVEP对比手术前及饲养12周后的视觉变化。在证实动物产生弱视后,冠状切取外侧膝状体(lateralgeniculatenucleus,LGN),对其γ-氨基丁酸(gama-aminobutyricacid,GABA)能神经元行免疫细胞化学ABC技术处理,由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照组正常眼和实验组剥夺眼对侧LGN的A,A_1和C层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灰度变化。结果表明,幼猫的LGN三层均有GABA能神经元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剥夺眼输入层的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灰度显著降低。提示:(1)LGN的GABA能神经元在幼猫生后早期视觉发育中,对视剥夺具有敏感性,其活性依赖有无正常视觉信息输入及视网膜功能如何。(2)GABA能神经元对视信号输入和处理起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