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总结慢性肾衰竭诊治经验,回顾性分析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诊断须结合病史、化验、B超等检查,治疗上为内科非透析治疗、透析治疗及肾移植。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治疗困难,预后极差。透析疗法与肾移植能提高疗效,使部分患者得以生存,但费用昂贵,绝大多数患者不堪重负。因此如何延缓或阻止慢性肾衰竭的进展是当前非透析疗法急需解决的问题。自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我科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透析结束后,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56例(治疗组)与传统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肾衰竭发展至终末期一般只能依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肾移植作为替代治疗手段。但由于经济状况所限,目前我国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率均还处于较低层次。有数据显示,2004年,美国血液透析率为1 575 ppm,北京为268.9ppm,上海为364.1 ppm[1]。腹膜透析率相对要少得多,肾移植者更是寥寥无几。笔者近期在中国知网以"慢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4.
陈英兰  毕礼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34-1235,1286
笔者根据目前多个国家或地区如中国(包括台湾)、英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对慢性肾衰竭开始透析治疗时机建议上的差异,分析当前过早或过迟透析的不利之处,同时结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优势,并评估其在治疗中的地位。结果认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延缓其进入透析的时间,但仍需要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医辨证结肠透析与单一方剂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方剂结肠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可以有效清除毒素、延缓肾功能衰退,还具有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比使用单一方剂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病证之一。近年来随着传统医学对慢性肾衰竭认识的深化、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研究的开展,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特别是中药保留灌肠在人体结肠腔内建立有效的"非透析"排毒系统,可使血肌酐、尿素氮等通过肠道而增加排泄,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从而在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推迟必须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成就,在肾病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优势及特色。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延缓肾衰进展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药口服结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小勇  赵亚峰 《河北中医》2011,33(2):194-196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CKD)发展的最终阶段,主要表现为代谢废物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综合征,西医治疗颇为棘手,终末期采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治疗方法,但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疗法价格昂贵,技术要求相对高。2009-09—2010-05,我们采用中药口服结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CRF30例,并与单用口服中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通过中药汤剂灌肠进行结肠透析。结果:大部分肾衰竭患者,通过结肠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下降,病情明显缓解。结论: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贾晓莉 《河北中医》2009,31(3):383-384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共同转归,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慢性过程。虽然进展缓慢,但从整体上说是不可逆的。近年来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率的上升及人口的老龄化,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终末期只能依赖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由于存在费用高、肾源不足等问题,限制了这些疗法的广泛应用。因此在慢性肾衰竭早中期寻找有效的方法控制肾功能恶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药在内科非透析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中医治疗缺乏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孟娥 《光明中医》2012,27(10):1991-1992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在终末期治疗中,往往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方法来延长生命,且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手术费用昂贵,不适用于早、中期CRF病人的治疗,因此,积极探讨早、中期CRF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延缓CRF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8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结肠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有延缓慢性肾衰竭、改善营养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子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结肠透析并尿毒清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及症状改变.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无论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20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和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结肠透析和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干预治疗.结果:200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多项指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结肠透析和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应用是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且观察组Scr、BUN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症状,护理工作对结肠透析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机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4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结肠透析,观察显效时间、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0%。结论结肠透析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序贯结肠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中医辨证序贯结肠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优于后者.结论 中医辨证序贯结肠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推迟尿毒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飞  徐翠玲  谢莎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70-17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结肠透析联合灌肠1号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5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在一般基础治疗上给予结肠透析联合灌肠1号保留灌肠,每周3次,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53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8%。结论:结肠透析联合灌肠1号保留灌肠,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治疗费用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实施系统、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是目前肾病学界的治疗难题,尿毒症期的透析疗法和肾移植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患者还未达到透析治疗阶段之前进行有效的非透析治疗,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十分重要。以健脾益肾、升清降浊疗法为基本方法的益肾降浊汤配合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疗法进行临床研究。引入中医症状量化评价方法,初步探讨这种治疗方案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上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显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66.67%。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邓伟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5):314-314
慢性肾衰竭一旦进入终末尿毒症 ,临床仅能依靠透析和肾移植 ,别无良策。因此 ,对于其早、中期的治疗 ,则更显重要。我们从事中医肾病临床数十年 ,积累了一些经验 ,介绍浅见如下。1 抓住病机 ,正中肯綮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综合证候群 ,早、中期亦属难证 ,病机扑朔迷离 ,证候错综复杂。我们在长期的临床中总结出了慢性肾衰竭“虚、湿热、瘀、毒”的四大病理机制 ,其中虚是主要病机 ,且以肾为重心 ,而兼及肝脾肺 ,随病情进展 ,且由于阴损及阳 ,或阳损及阴 ,以致出现肾、脾、肺、肝气阴两虚及脾肾阳气虚衰等。在正虚的同时多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皮肤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结合皮肤透析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BUN、Scr、Ccr、皮肤瘙痒症状评分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Ccr、皮肤瘙痒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皮肤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