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主持著述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专著,已于2009年底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2012,(7):39-39
3月30日,上海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研究员主持的《长江口及临近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东海所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4,(1):29-29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8日,上海市珍稀濒危物种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举行。本次放流活动以"中华鲟梦长江口,美丽上海你我他"为主题,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承办。活动共放流中华鲟129尾,胭脂鱼45220尾及松江鲈鱼37500尾。此次放流的中华鲟全为1.5米以上的大中型中华鲟,其中包括野生抢救的大型中华鲟2尾(全长分别为3.3米和2.5米)。为了提高放流物种的野外适应和生存能力,保障放流效果,本次放流活动的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日前,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70尾全长1.5m~2m的大中型中华鲟和4.2万尾胭脂鱼被缓缓放入水中,正式拉开了2014年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序幕。活动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承办,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建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孙雷、部分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和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专家学者、上海市癌症康复学校代表和陈家镇小学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放流活动。放流活动之前,复旦大学、同济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2,(6):19
本刊讯5月6日,"关爱水生生物,我们在行动"保护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公益活动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由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举办,包括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中华鲟保护区嘉定基地参观两部分。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5日实施以来,为科学有效保护中华鲟及其息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由于当时时间紧,以及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条文内容和规定上就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于有些问题采用了一般性处理的形式。随着时空的变迁和中华鲟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现有条文内容和规定已不能满足保护区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已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阐述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可行性,1) 有坚实的法制基础;2) 地方政府规章实施一段时问后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符合我国立法程序;3) 出台地方性法规是解决《办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最后对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提出的相应对策与建立。首先,应确立保护区立法的四个目标;其次,应坚持两个立法原则,一是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系统性保护原则;第二,地方法规立法的特有原则,包括地方性原则、创制性原则;最后,应建立六项基本制度,包括开放性管理制度、生物资源特性制度、土地权属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以及专项救护与驯养繁殖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1,(2):66-67
2010年12月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上海崇明岛长江口实施了中华鲟和日本鳗鲡PAT标志放流活动。此次共放流野生中华鲟8尾、日本鳗鲡2尾,试图利用PAT标志技术揭开中华鲟入海洄游及日本鳗鲡繁殖行为之谜,为有效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和突破日本鳗鲡全人工繁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萃     
《渔业现代化》2007,34(3):60-61
上海巨型中华鲟伤愈放归长江随着嘉宾一起按下放流槽按钮,3.8 m长放流槽的闸门应声开启,在喷射的水流里,曾“落难”长江口的巨型中华鲟从9 m长的滑梯中滑下,回到已离别了151个日日夜夜的“家”。6月17日上午,“2007年上海市长江口1·18重伤巨型中华鲟放流活动”在长江口越江隧桥以东水域举行,上海市民代表、中小学生、志愿者、专家学者等350人参加。这条由上海市中小学生命名为“生生”的中华鲟全长3.35 m,体重212 kg,为雌性,约23岁。今年1月18日,这条中华鲟在长江口因误入鱼网受重伤,经过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织专家全力抢…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消息,今年春夏上海长江口出现大批中华鲟幼鱼,数量为往年的数倍,也是10多年来之最。"葛洲坝修建之前,中华鲟的产卵地在金沙江。葛洲坝修建之后,中华鲟在葛洲坝下面产卵。"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介绍,长江水产研  相似文献   

10.
<正>郑跃平(奉献奖)2007年7月,郑跃平进入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工作,成为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的一员。工作6年多来,郑跃平一直驻守在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嘉定和崇明临时基地一线,从事中华鲟驯养和人工繁殖、中华鲟抢救、中华鲟及其它珍稀濒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从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管理处获悉,长江口监测点历时1年监测发现,消失多年的四指马鲅、黄姑鱼、白姑鱼、黄鳍东方鲀、暗纹东方鲀、尖嘴扁颌针鱼、长吻鱼危、鱼免、多齿蛇鲻、贝氏、褐菖鲉、小黄鱼等12种长江渔业资源重现长江口,其中包括部分较为珍稀的长江鱼类。此结果反映出长江口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管理处于2012年在长江口崇明东滩长江口南支北港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4.4 km~2区域设  相似文献   

12.
吴铠 《中国水产》2010,(4):22-22
<正>本刊讯(特约记者吴铠)2010年3月6日08:1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接到崇明渔民的中华鲟抢救热线,称在佘山岛附近水域进行鳗苗捕捞作业时,误捕到一尾巨型中华鲟,该中华鲟受伤严重,急需救援。鉴于崇明基地  相似文献   

13.
<正> 由湖北省水产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沙市分所和宜昌市水产研究所、宜昌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四川省长寿湖水产研究所等组成的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继坝下人工催产中华鲟成功之后,将孵出的39.5万尾鲟鱼苗在环道里经20多天的饲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庄平研究员等13位专家撰写的《长江口鱼类》专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地论述长江口鱼类资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7,(9):16-18
吴铠(科普奖) 吴铠,现任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宣教科科长.她十年如一日坚持驻守中华鲟保护第一线,从事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九年来,她爱岗敬业,为中华鲟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她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借助中华鲟抢救、增殖放流、湿地保护等活动,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大宣传,上海市民对中华鲟的认知率已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标志放流信息的长江口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4—2014 年在长江口水域标志放流中华鲟 12570 尾, 标志回捕中华鲟 24 尾次, 接收 18 枚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AT)信息。本研究根据标志放流信息, 分析研究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分布于经度跨度 7°, 纬度跨度 9°的长江口水域和东海及黄海海域, 主要聚集分布区为长江口水域和舟山群岛海域; (2)标志放流中华鲟具有显著的降海洄游趋势, 放流后短期滞留在长江口淡水环境, 7 d 后具有进入海洋的行为; (3)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后, 其迁移方向会出现随机性, 在迁移过程中具有折返、转向、停滞的特征。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增殖放流的中华鲟标志回捕信息开展研究, 旨在揭示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为中华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庄平研究员等13位专家撰写的《长江口鱼类》专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地论述长江口鱼类资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代渔业信息》2008,23(6):F00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庄平研究员等13位专家撰写的《长江口鱼类》专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地论述长江口鱼类资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庄平研究员等13位专家撰写的《长江口鱼类》专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地论述长江口鱼类资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水产学报》2008,(1):124-1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庄平研究员等13位专家撰写的《长江口鱼类》专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科学系统地论述长江口鱼类资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