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4,(1):29-29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8日,上海市珍稀濒危物种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举行。本次放流活动以"中华鲟梦长江口,美丽上海你我他"为主题,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承办。活动共放流中华鲟129尾,胭脂鱼45220尾及松江鲈鱼37500尾。此次放流的中华鲟全为1.5米以上的大中型中华鲟,其中包括野生抢救的大型中华鲟2尾(全长分别为3.3米和2.5米)。为了提高放流物种的野外适应和生存能力,保障放流效果,本次放流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19日,农业部渔业局、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和国务院三峡办水库司在上海长江口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珍爱身边国宝,营造都市生态”的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国务院三峡办主任蒲海清,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农业部渔业局局长、中国渔政指挥中心主任李健华,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袁以星,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富荣,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彦亮以及有关教学研究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现场放流大规格的中华鲟幼鱼1500多尾,其中救护的误捕受伤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主持著述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专著,于2009年底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立伊始,即全面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工作。该书汇集了6周年的资源和环境科学考察成果以及大量的原始科学数据,专题研究包括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生长特性、摄食习性、发育行为、生态毒理、生理调节、受伤个体的抢救治疗技术、人工放流技术等内容。专著还  相似文献   

4.
基于标志放流信息的长江口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4—2014 年在长江口水域标志放流中华鲟 12570 尾, 标志回捕中华鲟 24 尾次, 接收 18 枚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AT)信息。本研究根据标志放流信息, 分析研究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分布于经度跨度 7°, 纬度跨度 9°的长江口水域和东海及黄海海域, 主要聚集分布区为长江口水域和舟山群岛海域; (2)标志放流中华鲟具有显著的降海洄游趋势, 放流后短期滞留在长江口淡水环境, 7 d 后具有进入海洋的行为; (3)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后, 其迁移方向会出现随机性, 在迁移过程中具有折返、转向、停滞的特征。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增殖放流的中华鲟标志回捕信息开展研究, 旨在揭示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为中华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2,(6):19
本刊讯5月6日,"关爱水生生物,我们在行动"保护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公益活动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由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举办,包括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中华鲟保护区嘉定基地参观两部分。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5日实施以来,为科学有效保护中华鲟及其息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由于当时时间紧,以及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条文内容和规定上就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于有些问题采用了一般性处理的形式。随着时空的变迁和中华鲟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现有条文内容和规定已不能满足保护区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已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阐述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可行性,1) 有坚实的法制基础;2) 地方政府规章实施一段时问后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符合我国立法程序;3) 出台地方性法规是解决《办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最后对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提出的相应对策与建立。首先,应确立保护区立法的四个目标;其次,应坚持两个立法原则,一是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系统性保护原则;第二,地方法规立法的特有原则,包括地方性原则、创制性原则;最后,应建立六项基本制度,包括开放性管理制度、生物资源特性制度、土地权属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以及专项救护与驯养繁殖制度。  相似文献   

7.
9月26日,经崇明县中华鲟抢救中心救护的22尾中华鲟在距离崇明岛东滩20海里的长江口水域被放流。这是上海市渔政系统进行的第16次中华鲟放流活动。长江口崇明岛东滩水域是中华鲟幼鱼进入海洋前的集中地,亦是中华鲟幼鱼洄游过程中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的天然场所。但是,从事渔业生产的插网、流刺网极易对幼鲟造成伤害和误捕,渔民误捕以后通常会及时送交中华鲟抢救中心救治。今年,崇明县中华鲟抢救中心共抢救中华鲟幼鱼620尾,其中481尾经救治即放入长江,另有139尾经救治后暂养于抢救池中。本次放流的22尾是误捕受伤后,经过抢救中心…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05,26(4):26-26
4月28日,农业部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下游长江段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关爱水中生灵,保护国宝中华鲟”的中华鲟放流活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中国渔政指挥中心主任李健华,三峡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永安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和湖北、重庆等地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现场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鱼苗1万多尾、胭脂鱼苗3000多尾.放流活动结束后,有关领导和代表参观了中华鲟研究所举办的中华鲟人工驯养繁殖、增殖放流研究成果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萃     
《渔业现代化》2007,34(3):60-61
上海巨型中华鲟伤愈放归长江随着嘉宾一起按下放流槽按钮,3.8 m长放流槽的闸门应声开启,在喷射的水流里,曾“落难”长江口的巨型中华鲟从9 m长的滑梯中滑下,回到已离别了151个日日夜夜的“家”。6月17日上午,“2007年上海市长江口1·18重伤巨型中华鲟放流活动”在长江口越江隧桥以东水域举行,上海市民代表、中小学生、志愿者、专家学者等350人参加。这条由上海市中小学生命名为“生生”的中华鲟全长3.35 m,体重212 kg,为雌性,约23岁。今年1月18日,这条中华鲟在长江口因误入鱼网受重伤,经过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织专家全力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11,(2):66-67
2010年12月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上海崇明岛长江口实施了中华鲟和日本鳗鲡PAT标志放流活动。此次共放流野生中华鲟8尾、日本鳗鲡2尾,试图利用PAT标志技术揭开中华鲟入海洄游及日本鳗鲡繁殖行为之谜,为有效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和突破日本鳗鲡全人工繁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吴铠 《中国水产》2010,(4):22-22
<正>本刊讯(特约记者吴铠)2010年3月6日08:1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接到崇明渔民的中华鲟抢救热线,称在佘山岛附近水域进行鳗苗捕捞作业时,误捕到一尾巨型中华鲟,该中华鲟受伤严重,急需救援。鉴于崇明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6月6日,《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实施当日,24尾中华鲟、2 000尾胭脂鱼等在长江口水域被放流。据悉,自2004年以来,上海累计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胭脂鱼、松江鲈等珍稀水生生物55万余尾。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物种,是与距今1亿5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同时代的孑遗种类,被誉为"水中熊猫"。长江口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的天然集中栖息场所。在这里,中华鲟完成各项生理调整。近年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栖息地破坏带来的影响日益明显,中华鲟自然种群延续面临重重困难,衰退趋势加剧,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2005年4月28日,农业部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下游长江段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关爱水中生灵,保护国宝中华鲟”的中华鲟放流活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中国渔政指挥中心主任李健华,三峡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永安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和湖北、重庆等地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现场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鱼苗1万多尾、胭脂鱼苗3000多尾。牛盾副部长在放流活动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并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以实际行动养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9月19日上午10点,上海崇明县渔政站把56尾幼鲟顺利放归长江口205灯浮北侧海面,其中30尾挂有放流标志牌。参加放流的有东海区渔政局、长江中下游水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市渔政处等领导和专家30多人。 今年崇明渔政站在崇明东部滩涂插网和浅水流网中共抢救误捕中华鲟幼鱼193尾,抢救人员把这批幼鲟集中到团结沙中华鲟幼鲟暂养基地集中暂养。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暂养,193尾中华鲟幼鱼体长从原来的20~25厘米,分别长到40~50厘米,最长达55厘米;体重从50~150克增加到400~450克,最重的超  相似文献   

15.
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4月16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1 ind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全长8.10 cm,体长7.00 cm,体质量2.19 g,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为野生中华鲟幼鱼,这是2014年以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的首例野生中华鲟幼鱼。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提早约1个月,是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的最早新记录。该小规格幼鱼的发现和较早的在长江口水域出现,原因有几种推测:一是长江葛洲坝下产卵场仍然存在中华鲟产卵活动,但产卵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二是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下游形成了新产卵活动场所,且距离长江口更近。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位于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比邻上海崇明长江大桥,面积约55989平方米。主要建设珍稀鱼类抢救暂养车间、实验楼、值班楼、配套辅助用房、室外暂养池、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等内容,总建筑面积6716.9平方米。该项目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动工,预计2015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与崇明县人民政府在崇明举办以"科技创新服务渔业、增殖放流造福万代"为主题的长江口刀鲚增殖放流活动,10万尾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提供的全人工繁育的规格在6~8厘米的刀鲚苗种在长江大桥以东水域被实施放流,社会各界代表100余人共同见证了刀鲚游回长江的时刻。放流前,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按要求对刀鲚苗种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94年“上海市中华鲟抢救中心”首批中华鲟放流活动于9月7日在长江口“灯浮”206号附近海面的“中国渔政”602号船上隆重举行。 经过7年来的实践和摸索,1994年崇明保护误捕中华鲟幼鱼工作终于摆脱了费用大、成活率低的困境,自7月中旬至8月28日,在崇明东部滩涂插网及丝网中共抢救误捕幼鲟59尾,可望全部成活。幼鲟误捕时平均体长22公分、体重150克,经过1个多月的科学精心暂养,体长平均长到40公分,体重400克,最长  相似文献   

19.
从上海市农委获悉,上海市将在崇明东滩567km^2的水域面积上建造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这一保护基地将集中华鲟保护与增殖放流、国际型开放式科学研究、市民科普教育和休闲观光四大功能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走廊     
《中国水产》2001,303(2)
“中华鲟世纪放流”在荆州举行许洪善由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湖北省荆州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00年中华鲟世纪放流活动于2000年12月21日上午在荆州市沙市渡口举办,5万尾2月龄中华鲟鱼苗和100尾14月龄中华鲟放流长江。这次放流的中华鲟鱼苗平均体重9.3克,其中有2万尾采用美国西北海洋技术公司提供的微型数码标志,14月龄中华鲟平均体重3340克,均携带银质标志牌。专家透露,1999年12月28日宜昌放流的10万尾中华鲟已于2000年3月至8月在长江口及东海海区陆续回捕,并首次回捕到放流的2月龄鲟鱼苗,这表明目前采取的增殖放流形式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