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木兰  肖时英 《茶叶》1995,21(1):32-33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50年代初,云南茶科所即着手调查收集地方品种,并开展无性系良种选育,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先后选育出一批无性系良种。80年代以来,在农业部、省农牧厅支持下,建成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主产茶区相继建成母本园、扦插苗圃和良种示范园。 我们根据在思茅茶树良种场对30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互比试验,提出可供引种选用的品种名录,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间,我所引进印度阿萨姆茶种,经驯化选育,育成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华茶47号),但因原产地对品种性状遗传的影响,英红一号仍表现为抗寒能力弱,以致妨碍了良种的北移推广。因而,我们设想利用茶树异花授粉杂交诱变,基因重组的特性,选育优良性状综合的茶树新品种。并于1971年冬,采用英红一号母树的自然杂交种子,历经近20年的系统选育研究,选育出  相似文献   

3.
茶树良种工作就是从良种选育到良种应用的整个过程。良种选育包括现有种质资源的研究、选拔、利用及人工创造新种质直至新的良种育成。良种的应用包括良种的繁育推广直至在生产上取得效益。据虞富莲[1]报道,我国已有名录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单株、野生茶树、引入品...  相似文献   

4.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素有“大叶茶的故乡”和“茶树品种宝库”的美称。五十年代初期,省茶科所即着手调查收集茶树地方品种,并开展无性系良种选育研究工作,经过育种工作者四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先后选育出一批无性系茶树良种。近年来,在省农牧厅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下,茶树良种  相似文献   

5.
供稿单位}年份}期数}页数内O月性24内0 nOO”,自,口,曰几匕一了 ,土1上1工1几1山4月性‘任三马J吸曰19曰O白73 73 73 73 73 73 73 75 7575所南鼎所所所所所所所本湖福本本本本本本本 茶树品种福云杂交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1964一19了l年)茶树良种选育、推广的情况茶树良种繁殖、推广工作的一些体会良种出高产,良种要良法积极开展群众性选育茶树良种工作 —福安县选育‘福安大自茶.茶树新品种推荐茶树品种搭配种植的初步总结迎春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1964一1974年)“白云雪芽”与“白云雪片”乐昌白毛茶树栽培{{{{勺On八O,上︵n︸勺口内匕4…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茶树品种选育,茶叶生产发展的宝贵财富。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茶叶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与要求,广大茶区通过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茶树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与普及,不仅鉴定、推广了云南大叶种、福鼎大白茶、祁门槠叶种、鸠坑大叶种等地方良种,而且也选育出许多新品系、新品种,有些新种通过比较试验或广泛试种,已被证明是能够广泛适应与具有推广价值的良种。为了适应我省茶叶生产发展需要,先推荐下列几个优良品种,以供引种与试种。  相似文献   

7.
茶树新品系"茂绿"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名优茶的迅速发展,茶农对茶树良种提出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不断育成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新品种来满足茶叶发展的需求。杭州市茶科所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茶树选育工作,先后育成了国家级良种4个、省级良种1个。70年代开始利用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进行单株选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育成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系“茂绿”。本文对该品系的选育情况和品种比较试验作一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茶树良种育成后,必须经过繁殖推广才能在生产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现有的茶树良种扦插繁殖能力差异甚大,我们对于扦插繁殖能力的内在影响因素了解甚少。在品种选育的初期阶段(选择优良单株时),无法了解入选单株的扦插繁殖能力,以致有些  相似文献   

9.
福建茶树的营养繁殖技术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多数无性系地方良种的选育、生产已达一、二百年。经对农家选育历史较久的地方无性系品种铁观音、福鼎大白茶与福建省茶叶研究所用杂交后代单株选育的无性繁殖系品种福云6号的细胞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减数过程染色体行为的不规则现象明显高于育成品种,它们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树龄高繁殖代次少的铁观音的染色体行为的规则性又高于繁殖代次多的普通茶园的铁观音,表明长期多代次营养繁殖会导致茶树品种细胞遗传的不稳定性,从而降低品种的生活力。文中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选育经过和方法茶树为异花授粉植物,有利于有性杂交,以获得丰富的变异和杂种优势,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优良的原始材料。同时茶树又易于无性繁殖,可以把有性杂交所获得的优良变异的个体迅速地稳定、分离和繁育扩大,育成新的品种。迎霜、翠峰和劲峰三个茶树新品种,就是利用福鼎白毫和云南大叶种的  相似文献   

11.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10,36(3):194-195
1 我省又有7个茶树品种通过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据日前在云南普洱市召开的2010年国家茶树品种鉴定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中茶108、中茶302,浙江大学选育的浙农139、浙农117,武义县农业局育成的春雨1号(武阳早)、春雨2号(武阳香),及杭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茂绿等7个茶树品种通过了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2.
1福建茶树良种概况1.1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良种选育成果匪然。福建省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闽南、闽东、闽北的三大老茶区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素材。1984年11月国家农作物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茶树良种中我省的福大、大毫、政大、水仙、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旦、大叶乌龙、本山、福安大等11个被认定,占国家级良种的36.67%,其中福大被列为全国区试品比的标准税;1987年1月在第二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良种中我省新选育的福云6、7、10号通过认定;1999年我省的八仙茶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在三批…  相似文献   

13.
浙农12是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茶树栽培教研组育成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该品种以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为原始材材,通过系统选种育成.1974-1979年比较试验,比大白茶平均增产41.9%. “浙农12”属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展,植株高大,平均叶长8.74厘米,叶宽3.67米,  相似文献   

14.
茶树新品种——湘安2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选育概述安化,不仅是我省的主要产茶县之一,而且也是全省茶树品种资源的宝库,著名的云台山大叶种群体,在1965年就被认定为全国21个地方良种之一。省茶叶研究所选育推广的茶树良种槠叶齐和湘波绿,以及湖南农学院选育的新品种东湖早等,都是从安化有性群体品种中,通过单株分离,扦插繁殖选育而成的。安化茶树品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高产稳产,质地优良,适应性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茶树育种与遗传研究50年基本总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50年来,共育成浙农系列茶树新品种10个,其中包括国家级良种3个(浙农12、浙农113、浙农21),省级良种4个(浙农121、浙农25、浙农117、浙农139),待审定品种3个(浙农23、浙农8-8、浙农6-10);选育出杂交新品系24个;同时,对主要经济性状的早期鉴定、部分性状的遗传动态、茶树再生系统建立和遗传转化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主要体会有:一是茶树育种成败首先取决于是否能正确选用种质资源;二是必须深入开展早期鉴定研究;三是推广茶树良种必须与开发良种名茶相结合;四是必须加强育种理论与育种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家贤  曾佛桂 《中国茶叶》1991,(5):30-31,34
大叶茶树品种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用其所制成的红碎茶品质远非一般中小叶茶树品种所能比拟。但是,大叶品种在抗寒性方面表现较差,其适宜区域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除了原产地和琼、粤、桂等省(区),以及湘、贵、川等省南部外,无法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茶区种植利用,这就从总体上降低了我国红碎茶的品质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七五”期间,开展了以优质、抗寒为目标的大叶红茶品种选育研究,为育成红碎茶品质优异、抗寒性优于云南大叶种、产量高的新品种的选育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就“五岭红”的选育研究作一简报,兼述对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的选育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也是全国茶树品种资源比较丰富,优良品种较多的一个省。本省茶农一向十分重视茶树良种的选育,早在百年以前就采用单株选种和压条、扦插等无性繁殖法,为选育、保留茶树优良品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初步调查,本省现有地方品种约150种,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的象福鼎大白茶、安溪鉄观音等良种有十几个,这是本省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在解放前,本省的茶树良种不但没有得到发展,而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种法,从2000年至今已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2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或同行专家鉴定的新品种8个;“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繁育及推广”与“高香、优质、丰产、名优绿茶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选育研究”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云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杂交育种是选育良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甜菜品种(品系)间杂交,把具有优良性状的两个或几个品种(品系)通过杂交和选择育成新的优良品种。甜菜品种甜研六号就是利用品种间自然杂交方法选育的甜菜新品种,它具有抗褐斑病、耐根腐病、含糖率高的优点。在我国中部地区和东北甜菜产区,褐斑病、根腐病发生的条件下,其优点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选育高香优质的茶树良种,以调整优化茶叶品种结构,丰富茶叶花色品种,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需要.笔者经20多年的选育研究,从大红袍、铁观音、肉桂、黄棪等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4个高香优质乌龙茶与绿茶兼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瑞香,并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和2003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省级优良茶树品种.现将新品种比较试验与区域试验等选育研究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