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目的 探讨D 半乳糖皮下注射法致大鼠衰老的合适剂量 ,复制可靠的大鼠衰老模型。方法 实验分为D 半乳糖 0 0 75g kg组、0 1g kg组、0 12 5g kg组、3月龄对照组、2 4月龄对照组 (n =10 )。前 3组每天给予D 半乳糖皮下注射 ,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40d后观测脑中B型单胺氧化酶 (MAO B)活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 ,脑、心肌、肝中脂褐素含量 ,血清溶血素水平 ,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体重增长率 ,血糖、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 各致衰组和 2 4月龄组的脑中MAO B活性、血清LPO含量均较 3月龄组显著增高 (P <0 0 1) ;血清SOD活性较 3月龄组降低 (P <0 0 1) ;脑、心肌、肝中脂褐素含量均较 3月龄组增高 (P <0 0 1) ;血清溶血素水平、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仅 0 12 5g kg组和 2 4月龄组较 3月龄组显著降低 (分别 :P <0 0 5 ;P <0 0 1;P <0 0 1) ;各致衰组的血糖与 3月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血清胆固醇仅 0 1g kg组显著增高 (P <0 0 1) ;体重增长率较 3月龄组显著降低 (P <0 0 1)。以上变化中 0 12 5g kg组与 2 4月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D 半乳糖 0 12 5g·kg- 1 ·d- 1 皮下注射 40d可以复制出与 2 4月龄大鼠衰老程度近似的大鼠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的致衰老效应。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和模型2组。每组各10只。模型1组每天皮下注射D一-乳糖50mg/kg:模型2组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mg/kg;对照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等量(50mg/kg)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6周。观察各组体重增加比例、胸腺指数、脾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1组和模型2组体重增加比例降低,胸腺明显萎缩,胸腺指数降低(P〈0.01);胸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血清中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效应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雌激素对大鼠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①目的 了解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对大鼠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②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 16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4只。认知障碍模型组 (模型组 ) :应用鹅膏蕈氨酸 (IBA)一次性微量 (1μL)注入大鼠Meyn ert核 ,同时应用D 半乳糖 (4 8mg/kg)皮下注射。认知障碍治疗组 (治疗组 ) :按模型组方法制作认知障碍模型 ,在应用IBA后 7d应用苯甲酸雌二醇 (1mg/kg)和黄体酮 (10mg/kg)治疗 ,每 7d皮下注射 1次 ,共 15 0d .假手术组 :按模型组方法制备模型 ,用人工脑脊液替代IBA ,生理盐水替代D 半乳糖。正常对照组 :不应用任何药物。用MG 2迷宫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 ,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③结果 应用IBA和D 半乳糖 15 0d后 ,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其他组明显低下 (F =8.392 ,P <0 .0 1) ,其电击次数 (2 5 .5 0± 12 .39)明显高于治疗组 (3.80± 3.83)、假手术组 (5 .5 0± 7.5 5 )和对照组 (2 .2 5± 4.5 0 ) (q =5 .2 6 1~ 6 .116 ,P均 <0 .0 5 ) ;而治疗组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q =0 .42 9,0 .471,P均 >0 .0 5 )。光镜下模型组海马皮质单个视野中锥体细胞计数 (3.2 5± 2 .6 0 )明显少于治疗组 (15 .0 0± 6 .35 )和对照组 (17.85± 11.19) (t=3.5 13,2 .5 44 ,P均  相似文献   

4.
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 :应用D 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深入评价和探讨。方法 :2 .5月龄SD大鼠分别腹腔注射3 0 0mg·kg-1·d-1和 5 0 0mg·kg-1·d-1的D 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 5 6d ,测定动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解剖动物后称取胸腺、脾脏以及雌鼠卵巢的重量。结果 :与同月龄鼠对照组相比 ,高剂量雄鼠体重明显降低 (P <0 .0 1) ,SOD活性降低 (P <0 .0 5 ) ,MDA升高 ,胸腺明显萎缩 (P <0 .0 1) ,脾脏增重 (P <0 .0 5 ) ,水平接近自然衰老动物 ;高剂量雌鼠SOD活性降低 (P <0 .0 5 ) ,卵巢有 5 4.5 %出现囊肿 ,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应用D 半乳糖可以成功制备亚急性动物衰老模型 ,而雄性大鼠相对于雌性更为敏感 ,因此 ,首选雄性SD大鼠制备动物模型用于衰老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青年大鼠建立合适的老年阳虚证模型。方法选用3月龄SD健康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亚急性衰老模型组与老年阳虚证模型组,每组10只。亚急性衰老模型组给予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mg/kg,连续40d,之后于后肢肌肉注射25mg/kg生理盐水7d;老年阳虚证模型组给予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mg/kg,连续40d,后再行后肢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连续7d;青年对照组在颈背部皮下及后肢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7d。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2、cAMP、cGMP和CD4+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亚急性衰老组大鼠cGMP水平升高(P0.05),cAMP水平及cAMP/cGMP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老年阳虚组大鼠cGMP明显升高(P0.01),cAMP水平及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P0.01)。亚急性衰老组和老年阳虚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均明显上升,IL-2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CD4+T淋巴细胞比率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P0.01或P0.05)。与亚急性衰老组相比,老年阳虚组大鼠cAMP明显下降,cGMP明显上升,cAMP/cGMP比值下降(P0.01);血清中IL-6、IL-2含量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以和CD4+/CD8+比值较亚急性衰老组又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D-半乳糖和氢化可的松诱导制作的老年阳虚证模型大鼠符合衰老及阳虚的表现,提示以此种方法制作老年阳虚证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肾丹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00±20g,77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维生素E组、模型组。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法,除空白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gal(250mg/kg.d)60d,造成大鼠拟衰老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0.72g/kg.d灌胃,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同时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2.7g/kg.d、1.35g/kg.d、0.675g/kg.d灌胃。西药对照组每日灌服维生素E0.027g/kg.d,每日1次,共60d。观察血清中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结论:补肾丹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升高D-gal所致衰老模型大鼠的IL-2,降低IL-6的含量,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延缓衰老,增强老年机体的抗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膀胱逼尿肌舒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在初筛合格的sD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浓度为5%的D—gaI生理盐水溶液125mg·kg^-1·d^-1连续8周。用离体逼尿肌条实验观察动物逼尿肌舒缩功能,并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逼尿肌自发性收缩频率加快(P〈0.01).顺应性、弹力下降(P〈0.05~0.01),但收缩性没有明显改变(P〉0.05);ATP对亚急性衰老逼尿肌中的收缩作用增强,ISO在亚急性衰老动物逼尿肌中的抑制收缩作用减弱(P〈0.05~0.01);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模型动物膀胱形态改变明显,逼尿肌中胶原纤维组织所占比例增加(P〈0.01)。结论亚急性衰老大鼠逼尿肌舒缩功能及神经受体敏感性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陈汤理气化痰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D 半乳糖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 半乳糖 4 0天 ,中药组注射D 半乳糖同时以 6 32g/ (kg·d-1 )浓缩二陈汤煎液灌胃 4 0天 ,并以空白组作对照 ,观察二陈汤对小鼠脑、胸腺、脾、肝、肾指数、自由基代谢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及小鼠大脑额前页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D 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脑、胸腺、脾、肝和肾的重量指数明显下降 ,SOD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 ) ,MDA含量明显提高 (P <0 0 1 ) ,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样变 ,内质网肿胀、空泡样变 ,核膜模糊或核周间隙扩大 ,核蛋白破坏 ,脱基质 ,核仁边移甚至断裂 ,脂褐素大小形态不规则等衰老改变 ,二陈汤能够提高实验动物脑、胸腺指数 (P <0 0 5 ) ,提高血清SOD(P <0 0 5 )活性 ,降低MDA含量 (P <0 0 1 ) ,使神经元细胞变性程度减轻。结论 :二陈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并为“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何首乌饮预防组,每组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预防组大鼠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灌胃何首乌饮(0.06ml/kg),用药60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DA含量、GSH-Px活性、SOD活性及T-AO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活性、SOD活性、T-AOC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预防组大鼠MDA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性、SOD活性、T-AOC明显升高(P0.01)。结论:何首乌饮可抑制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何首乌饮预防组,每组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预防组大鼠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灌胃何首乌饮(0.06ml/kg),用药60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DA含量、GSH -Px活性、SOD活性及T-AO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MDA含量明显升高,GSH -Px活性、SOD活性、T-AOC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预防组大鼠MDA含量明显降低,GSH -Px活性、SOD活性、T-AOC明显升高(P<0.01).结论:何首乌饮可抑制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比较新、旧配方张裕至宝三鞭酒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旧方中剂量组、新方大中小剂量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模,同时各治疗组灌胃相应药物.6 W后,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脂褐质(LF)含量,大鼠处死后剥离胸腺、脾脏、肾上腺和睾丸并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血清MDA和全脑组织LF水平降低(P<0.001),胸腺、脾脏和睾丸的脏器指数升高(P<0.001).结论:张裕至宝三鞭酒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且新、旧配方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灸足三里穴延缓衰老作用及其与抗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6 只健康雄性SD 大鼠按完全随机平均分为3 组: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艾灸足三里组,每组12 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按0.125 g/(kg·d),从颈背部皮下注射0.9%的生理盐水,连续6 周,每天1 次;衰老模型组及艾灸足三里组则按0.125 g/(kg·d),从颈背部皮下注射10%的D-半乳糖,连续6 周,每天1 次.艾灸足三里组造模后每穴每天5 壮,每次25 min 左右,隔天1 次,共治疗15次.空白对照组及衰老模型组大鼠捆绑固定25 min,隔天1 次,共15 次.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褐素(LF)水平.结果 学习记忆测试结果显示,艾灸足三里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大鼠心、脑组织中SOD 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 及LF 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艾灸足三里组大鼠心、脑组织中SOD 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 及LF 含量下降(P<0.01).结论 艾灸足三里穴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3.
长苞凹舌兰提取物抗亚急性衰老小鼠氧化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长苞凹舌兰提取物(Coeloglossum.viride var.bracteatum extract,CE)对D-半乳糖(D-Gal)和NaNO2致衰老小鼠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雌性NIH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吡拉西坦(阳性对照)组[300mg/(kg·d)],CE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d)]6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CE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接受腹腔注射D-Gal 120 mg/(kg·d)(生理盐水配制)和NaNO2 90 mg/(kg·d)(双蒸水配制),连续60 d,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从第47天开始,吡拉西坦组和CE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吡拉西坦[300mg/(kg·d)]或CE[2.5、5、10 mg/(kg·d)],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14d后用水迷宫方法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生物化学法检测脑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A(MAO-A)、单胺氧化酶B(MAO-B)、钠钾ATP酶、钙镁ATP酶活力.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每天游出迷宫所用的时间(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P<0.05),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5);小鼠脑中SOD、钠钾ATP酶、钙镁ATP酶的活力下降(P<0.01,P<0.05),MDA水平、MAO-A、MAO-B活力升高(P<0.01).灌胃给予吡拉西坦[300mg/(kg·d)]和CE[25、5、10mg/(kg·d)]可以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上述变化.结论CE可改善D-Gal和NaNO2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具有促智和延缓衰老的作用,此作用可能部分由于CE具有抗氧化、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和抑制单胺类递质代谢失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脂多糖致衰老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心肌组织ATP酶等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给衰老大鼠静脉或左心室内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是否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以及心肌组织ATP酶等的改变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复制成衰老模型。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8),ALI组(静脉注射5mg/kg体重LPS,n=16),及LPS组(左心室内注入相同剂量LPS,n=16)。注射后2h或6h收集血并取肺、心。制备肺、心组织匀浆。测肺湿/干重量比,用比色法测定蛋白、乳酸(LA)、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结果ALI组大鼠在静脉注射LPS后2h,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及肺湿/干重量比显著升高(P<0.01);血中LA、NO2-/NO3-和MDA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同时,肺组织中NO2-/NO3-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GSH-PX及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上述变化持续至注射后6h时。但在心肌组织中,直至注射LPS后6h才出现MDA含量的显著升高(P<0.01),和GSH-PX、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的显著下降(P<0.01)。而在LPS组,注射LPS后2h的血和2h、6h时的肺组织NO2-/NO3-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注射后2h时肺组织中Na+-K+-ATPase活性显著下降(P<0.05)。其它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给衰老大鼠静脉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白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昆明种健康雄性小白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观察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各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0.2 ml/10 g体重;衰老模型组、观察组各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 mg.g-1体重;观察组各鼠同时每天灌胃旱黑口服液汁0.2 ml/10 g体重;连续给药42 d,取肾脏制备光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衰老模型组肾小球硬化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衰老模型组肾小体基底膜增厚,裂隙孔和内皮细胞窗孔增大,分别与旱黑口服液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白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和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SOD、MDA和血清睾酮含量的变化。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并以自然衰老大鼠和正常大鼠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SOD、MDA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和自然衰老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睾丸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睾丸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三个指标模型组和自然衰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衰老大鼠睾丸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功能发生障碍,且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是自然衰老的很好再现。  相似文献   

17.
酸浆提取物改善老龄大鼠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浆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Wistar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模型组和低(10 mg/kg)、中(15 mg/kg)、高(20 mg/kg)剂量酸浆提取物处理组,另以15只16月龄同品系大鼠设为正常老年对照组。其中对模型组和提取物处理组用D-半乳糖进行皮下连续注射5个月。5个月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肝脏匀浆MDA含量、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酶活性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MDA含量和肝脏匀浆MDA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血液SOD、GSH-Px酶活性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与老龄对照组变化趋势呈现一致;而各提取物处理组血清MDA含量和肝脏匀浆MDA含量均比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血液SOD、GSH-Px酶活性比模型组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摄入适量酸浆提取物可以有效地增强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D-半乳糖诱发的大鼠衰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氰戊菊酯宫内暴露对雄性仔鼠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妊娠大鼠随机分为3个氰戊菊酯染毒组(分别给予2、10和50 mg/kg氰戊菊酯,于妊娠12~18 d进行灌胃染毒)和对照组(给予玉米油)。于出生第2天,测定所有仔鼠的出生体质量。每组随机选取25只雄性仔鼠,于出生第4、8、12、16、20、24、28天测体质量和肛门-生殖器间距;于出生后30 d处死,计算睾丸脏器系数。结果各染毒组仔鼠出生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g/kg氰戊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出生后第8、12、16天时的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50 mg/kg氰戊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第28天时的体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第4、8、12天,各染毒组雄性仔鼠肛门-生殖器间距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至出生后第24、28天,各染毒组雄性仔鼠肛门-生殖器间距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g/kg、50 mg/kg氰戊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睾丸脏器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氰戊菊酯宫内暴露对雄性仔鼠性分化有一定影响,可导致出生早期雄性仔鼠肛门-生殖器间距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