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形成了待检测材面的轮廓信息,把激光位移传感器输出的轮廓距离信息转换成图像的象素值而形成轮廓图像.根据裂缝和孔洞缺陷的形状特征,在统计的基础上提取了裂缝和孔洞缺陷的四个识别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用于裂缝和孔洞缺陷识别的八条规则.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基于激光扫描成像技术基础上的锯材裂缝和孔洞缺陷的视觉识别系统不仅可以正确表征裂缝和孔洞等厚度缺陷信息,而且该系统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分类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浪费了大部分光能量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接收天线采用大口径非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而发射天线的光束发散角设计得非常小,构造“小光束发散角、大接收面”的传输方式,优化了系统的探测方程,提高了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带宽、距离和对准的可靠性。大口径非成像光学系统在接收光功率和允许对准误差两个方面都远优于望远镜,而且对接收天线面形精度的要求很低,可以用低成本制造,面形误差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对通信系统带宽的影响较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3.
说起全息技术,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全息三维立体影像,或者是色彩斑斓的激光防伪图像。实际上,全息技术的应用远不止这些,如超级市场的条码扫描器也使用了这一技术,等等……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美国Holotek公司致力于全息成像技术的开发已有18年之久,在此方面拥有超过15项美国专利,其产品的应用包括激光照排机和直接制版系统、静电复印系统、X射线系统,半导体制造探伤设备以及用于电影拍摄的影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大多数服装业商用三维人体扫描系统耗时长、价格昂贵等缺点,提出建立一种能够从3个方向同时扫描人体的扫描系统。借助2个互成120°夹角的工业用平面镜,只要在单一方向上安装CCD相机和标准线激光。相机每拍摄1次,就可得到3幅不同视觉方向的图像,其中2幅图像相当于相机在平面镜中2个虚拟相机对目标从不同角度拍摄所得到图像,根据三角测量原理可实现三维人体点云数据采集。详细介绍了扫描系统的元件选用和系统布置方法,自行设计了每个区域大小非线性关系的圆柱体标定靶,对系统的内外参数和系统总体进行了标定,并运用欧几里得距离进行了误差计算。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正我公司现有一台爱克发南极星Advantage N-DLS高速报业计算机直接制版机,这是一款高速紫激光直接制版机,紫激光成像系统采用全自动可变焦光学镜头,成像头由高性能六面扫描转镜和紫激光二极管两部分组成,与高精度印版驱动系统配合使用,可确保最高精度的印版传送和成像质量。六面扫描转镜装置(如图1所示)由电机驱动,可实现大角度、超高速、高精度以及高重复性的激光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原理,并对其在食品体系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此技术可对食品体系微观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弥补了传统光学扫描电镜只能二维成像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GCr15钢锭杆激光热处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激光器放电电流、扫描速度和离焦距离三者对激光硬化层的轴向深度、峰值显微硬度的相互影响规律。获得了典型的激光淬火硬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锭杆激光热处理工艺在技术上和在生产上都是可行的。在一定功率密度范围内,均能获得满意的硬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Iccd的脉冲激光照明成像,为主动成像法,在特殊的环境下具有被动光电探测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利用低占空比的脉冲激光照射目标,由高速选通增强型ICCD相机进行距离选通,克服后向散射,接收激光回波成像,再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将能较大的提高光电探测的作用距离。  相似文献   

9.
吴景洲 《网印工业》2013,(10):19-21
苏州微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MEMS、PCB、FPD和IC封装等半导体高端制造和印刷领域提供工业化激光直接成像装备。在过去的10年里,公司核心团队已研发和制造了超过250台的激光直接成像装备,被广泛应用于上述制造领域。在团队重组后,公司立足于苏州,为实现高端装备的国产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扫描仪作为印前系统采集图像信息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其成像质量直接影响图像的扫描与输出质量。在扫描成像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抗性因素,造成扫描图像模糊、失真和存在噪声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调制传递函数与平均结构相似度的扫描仪成像质量评价方法。实验中选定ISO 12233标版图像以及自然图像原稿作为测试对象,将高精度滚筒扫描仪作为参照比对的标准设备。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对扫描仪成像质量的评价结果与人眼主观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半导体材料科学与超快激光技术快速发展,为太赫兹技术奠定了可靠的、稳定的、实用的基础。促进了太赫兹技术在光谱学与成像技术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上有着极大的应用机会,太赫兹技术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总结了太赫兹光谱系统与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原理,进一步介绍了太赫兹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探讨了太赫兹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半导体材料科学和超快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太赫兹(THz)光谱与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目前太赫兹光谱系统和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原理,结合THz辐射源的特点,介绍了THz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中应用,如食品中水分检测、残留检测、异物检测、饮料特性检测、保健品真假辨别、食物是否变质、转基因食品检测等,探讨了该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激光淬火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加工工艺.为了提高激光淬火质量,本研究对轴承钢GCr15试件进行激光淬火实验.在实验中分别改变激光淬火主要工艺参数——光斑大小以及激光束扫描速度等,测量淬火后淬火区域表面硬度,以分析激光淬火工艺参数对试件表面硬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激光淬火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较高的淬火硬度.本研究为实验确定较佳激光淬火工艺参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模具钢EX1性能,课题组采用5 k W光纤激光加工制造系统激光器,对EX1钢表面进行激光强化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激光强化工艺参数(激光功率P,扫描速度v)对EX1钢激光淬火层的组织、硬度及摩擦磨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强化处理后硬化层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淬火区硬度明显高于基体。该研究提高了EX1钢表面的光滑度,降低了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15.
图像分析技术在谷物食品研究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来图像分析技术在谷物食品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其中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面包孔洞组织进行2D平面的非侵入性扫描研究,分辨率高,并且可以对面包生产过程中气孔动态变化进行追踪和统计;X光计算机微观断层扫描技术在计算机辅助下可以将物体不同角度X光扫描图像进行重建组合,将物体内部3D立体结构重现,并对任意平面进行非侵入性统计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激光或喷墨方式为主的绘图设备主要通过光栅成像技术得以实现,并能实现对高精度的需求.通过对成像系统工作方式所产生的误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工程上可以实现的平行圆工作方式,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完善了高效平行圆工作方式,解决了成像误差并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窗口阵列型激光告警系统的研究分析,为激光告警设备水平方向的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该方法在不增加系统探测窗口数量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脉宽测向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激光方位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凤娇  周望 《纺织学报》2012,33(11):127-131
为了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和满足巢丝现场工业测量要求,针对现有生丝(纤维)细度测量仪器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阵CCD非接触式实时动态检测生丝细度的设计方案。旨在研发一种具有高精度、准确率高、非接触性、动态检测、便于计算机处理、易于和自动控制设备连接的生丝细度的光电测量仪。本文对激光光源理论设计、光学系统的设计、CCD图像传感成像模式的选取、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实验与研究,从理论设计到各个功能模块的参数设定,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系统解决了光源照度不稳定性和生丝透明度造成的影响,避免了CCD在亮背景成像时易饱和、及生丝样品抖动引起的失真,最终通过实验验证,研究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分析非接触感应充电原理基础上,建立了非接触感应充电系统的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的传输效率函数式,利用Maxwell仿真分析了线圈匝数、直径、屏蔽形状、屏蔽与各级线圈间的距离和屏蔽厚度对耦合系数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符合Qi标准的线圈结构,为非接触感应充电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有效解决高含水量样品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的难点。方法:通过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半导体制冷冷台的新仪器组合模式,对一系列高含水量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高含水量样品在以导电胶带为基质,电压5 kV,电子束斑值为 50/60,冷台温度为4 ℃的条件下,无需对样品进行固定和脱水处理,可以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直接成像观察其显微结构,样品微观结构没有皱缩、拉伸、扭曲等变形现象,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样品的原貌。结论: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半导体制冷冷台的仪器自由组合模式是解决高含水量样品显微结构观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