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笔者对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综述。铁线莲属植物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化学结构类型包括三萜、黄酮、木脂素、香豆素、生物碱、挥发油、甾体、有机酸、大环化合物及酚类等,其中三萜皂苷、黄酮、木脂素是主要的结构类型。铁线莲属植物中的三萜皂苷主要为齐墩果酸型和常春藤皂苷元型,其中大部分为苷元的3位和28位均连有糖链的双糖链苷,只有少数为苷元的3位或28位接糖链的单糖链苷,有些皂苷的糖链上还有乙酰基(Ac)、咖啡酰基(CA)、异阿魏酰基(IF)、对甲氧基桂皮酰基(MC)和3,4-二甲氧基桂皮酰基(DMC)等取代基。其中的黄酮按结构类型可分为黄酮(苷)、黄酮醇(苷)、二氢黄酮(苷)、异黄酮(苷)和酮,既有氧糖苷,也有碳糖苷,其苷元主要为芹菜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槲皮素。该属植物中的木脂素有Eupomtene型、环木脂素、单环氧木脂素、双环氧木脂素和木脂内酯。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广泛,目前尚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其研究范围,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铁线莲属入蒙药的植物有芹叶铁线莲、黄花铁线莲、长瓣铁线莲、短尾铁线莲、棉团铁线莲和辣蓼铁线莲。本文对近20年来铁线莲属蒙药材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木脂素、香豆素、生物碱、挥发油、甾体、大环苷等类型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茵、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同时对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铁线莲属蒙药材新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线莲属民族药用植物研究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国铁线莲属民族药用植物进行系统整理,为该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查阅各种民族医药典籍,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中国地区有约49种铁线莲属植物在29个少数民族作利尿通淋、祛风止痛药物使用,多以全草或根入药,部分用藤茎;(2)这些民族药用铁线莲属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集中在尾叶铁线莲亚属的尾叶铁线莲组和欧洲铁线莲亚属的威灵仙组;(3)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皂苷、黄酮、木脂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多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抗关节炎等作用,与传统功效一致;(4)多数无药材标准,部分有药材标准的除历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外,均较粗浅。结论:我国铁线莲属民族药用植物在药效物质基础、药理活性、质量标准、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均薄弱,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深入开展上述研究工作,为合理利用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欧莹宝  魏明杰  李贺然 《中草药》2013,44(14):1872-1876
目的研究黄背栎Quercus pannos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技术对该植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背栎95%乙醇浸出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4个木脂素类、4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α,8β)-3-甲氧基-4’,7-环氧-8,3'-氧新木脂素-4,9,8’-三醇或(7β,8α)-3-甲氧基-4’,7-环氧-8,3’-氧新木脂素-4,9,8’-三醇(1)、(7α,8β)-3-甲氧基-4’,7-环氧-8,3’-氧新木脂素-4,9,9’-三醇或(7p,8α)-3-甲氧基-4’,7-环氧-8,3’-氧新木脂素-4,9,9’-三醇(2)、(+)-丁香脂素(3)、(8R,8'R)-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木脂素-7,7’-二酮(4)、熊果酸(5)、齐墩果酸(6)、马斯里酸(7)、常春藤皂苷元(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命名为黄背栎三醇;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信息总汇     
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可喜进展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若干种五味子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从云南、四川8种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鉴定了300余个化合物,包括近80个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涉及木脂素、倍半萜、三萜、三萜苷、香豆素、黄酮、黄酮苷、甾醇和酚性成分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三萜、木脂素和倍半萜等。除了得到前人报道的活性成分木脂素和三萜酸外,还首次发现了60余个结构新奇的、高氧化度且骨架重排的降三萜、二降三萜、三降三萜、五降三萜和八降三萜等11种新…  相似文献   

6.
曾报道从酸枣仁(Zizyphus jujuba)中分离出3种新的酸枣仁皂苷元型低聚糖苷;酸枣仁皂苷A_1(juiuboside)(5)、C(6)和乙酰酸枣仁皂苷B(8);3种已知酸枣仁皂苷元型低聚糖苷:酸枣素(spinosin)、6”-阿魏酰酸枣素和新西兰牡荆素-2(vicetin-2);1 种生物碱即木兰花碱。本次继续报道从酸枣仁中又分离出3种新的原酸枣仁皂苷元型二糖链三萜苷,命名为原酸枣仁皂苷(protojujuboside)A(1)、B(2)和B_1(3)。 酸枣仁(8.0kg)按前法得到部分3  相似文献   

7.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叶淫羊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减压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对淫羊藿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7R,8S)-4,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鼠李糖苷(1)、(7R,8S,8′R)-4,4′,8′,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单环氧木脂素(2)、(+)-cycloolivil(3)、3,5,7,4′-四羟基-8-异戊烯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4)、β-谷甾醇(5)、对羟基苯甲醛(6)、丁二酸(7)、对羟基苯乙醇(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瑶山润楠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樟科润楠属植物瑶山润楠Machilus yaoshansis根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多种色谱技术从瑶山润楠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12个木脂素类(+)-愈创木素(1),kadsuralignan C(2),(+)-异落叶松脂素(3),(+)-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4),南烛木树脂酚(5),内消旋-裂环异落叶松树脂酚(6),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7),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8),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9),(2R,3R)-2,3-二氢-2-(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5-(E)-丙烯基苯并呋喃(10),3,5’-二甲氧基-4’,7-环氧-8,3’-新木脂素-4,9,9’-三醇(11),甘密树皮素B(12),和3个黄烷类(+)-儿茶素(13),(-)-表儿茶素(14),bis-8,8’-catechinylmethane(15)。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若干种五味子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从云南、四川8种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鉴定了300余个化合物,包括近80个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涉及木脂素、倍半萜、三萜、三萜苷、香豆素、黄酮、黄酮苷、甾醇和酚性成分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三萜、木脂素和倍半萜等。除了得到前人报道的活性成分木脂素和三萜酸外,还首次发现了60余个结构新奇的、高氧化度且骨架重排的降三萜、二降三萜、三降三萜、五降三萜和八降三萜等11种新的骨架类型。其发现13个化合物具有明显抑制HIV的活性,具有显著抑制HIV活性的化合物有五味子素等3个,抑制作用最强的为五味子素。这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提供了新的天然产物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八角莲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八角莲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研究概况予以综述.发现成分类别主要为木脂素类、黄酮醇、皂甙、甾体、蒽醌、脂肪酸、挥发油等.其中芳基四氢奈木脂素类化合物13个,黄酮醇类3个,蒽醌类化合物2个,皂甙类化合物6个.生理活性显示八角莲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毒蛇咬伤、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疗痈肿、咽喉肿痛和抗癌活性,特别用于治疗食道癌、子宫癌等.  相似文献   

11.
山矾科山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矾科山矾属的多种植物在民间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止血生肌等作用。查阅该属植物的相关文献 ,对该属植物中所含的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及其苷类、生物碱类、甾醇及其苷类、多糖、鞣花酸以及无色花葵苷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苦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苦参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部,成分类别包括生物碱、黄酮、三萜皂苷、木脂素、酚酸和少量的苯丙素类成分,其中已分离得到了41个生物碱和108个黄酮类化合物,但是对茎、叶、花、果等非药用部位的研究较少。对苦参地上部分开展深入化学研究有利于充分利用苦参资源。  相似文献   

13.
石头花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环肽类、甾醇类、挥发油、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肥胖、抗糖尿病、保肝、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在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石头花属的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石头花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Twenty six species of the genus Clematis (Ranunculaceae)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used in various systems of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ilments such as nervous disorders, syphilis, gout, malaria, dysentry, rheumatism, asthma, and as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diuretic, antitumour, antibacterial and anticancer.

Aim of the review

To emphasize on ethnopharmacology,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various species of the genus Clemati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Clematis species was collected through electronic search of major scientific databases.

Results

A survey of literature revealed that triterpene saponins, alkaloids, flavonoids, lignans, steroids, coumarins, macrocyclic compounds, phenolic glycosides, anemonin and volatile oils constitute major classe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genus Clematis. Preliminary analgesic, anticancer, anti-inflammatory, diuretic, antiarthritis, hepatoprotective, hypotensive and HIV-1 protease inhibitor activit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crude extracts of 26 traditionally used and medicinally promising species of Clematis genus.

Conclusions

The species of the genus Clematis emerged as good sourc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ailments. Although few experimental studies validated their traditional claims, but employed uncharacterized crude extracts. Such Clematis species need to be explored properly following bioactivity-directed fractionation with a view to isolate bioactive constituents, and to evaluate their possible mode of actions. These species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detailed clinical studies so that these could be exploited as potential drugs. The review will help researchers to select medicinally potential species of Clematis genu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人字果属(Dichocarpum W.T.WangP.K.Hsiao)植物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东亚大陆特有,主要分布在中国,多具有传统药用价值。为更好地发掘其药用潜力,对该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药用亲缘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化学和分子水平上,人字果属和扁果草属(Isopyrum L.)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该属仅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液质联用色谱方法鉴定出了120多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氰类、内酯等,其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纵肋人字果系,提示该系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在演化程度上比人字果系更高;人字果属中发现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与耳状人字果治疗癫痫的传统应用相关。对人字果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对该属植物药用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蝇子草属植物资源丰富,全球超过400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属之一,在民间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该属化学成分复杂,包括蜕皮激素、三萜皂苷、生物碱等多种类结构,具有抗菌、抗溃疡、抗肿瘤、免疫调节、镇痛抗炎、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但目前关于蝇子草属植物综述性报道较少,通过对CNKI、PubMed等数据库,对近30年关于蝇子草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研究的文献展开综述,为后续深入研究蝇子草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莹  徐晓婷  郑重飞  李玲  姚庆强 《中草药》2015,46(18):2800-2808
雪胆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并且因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抗菌消炎等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受到医药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雪胆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近30年来雪胆属的植物来源、三萜皂苷结构、波谱特征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雪胆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严东  夏伯候  李春  刘莎  李亚梅  廖端芳  林丽美  吴萍 《中草药》2016,47(24):4456-4471
千斤拔入药始载于清朝吴其濬所编《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多民族使用、多基原药材。主要从千斤拔属药用植物的应用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为以后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千斤拔属药用植物提供依据,并且对其发展的市场潜力能有更直观的认识。迄今为止,千斤拔属植物中共有197个化合物被分离鉴定,结构类型主要包括黄酮类、皂苷及三萜类、蒽醌类和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千斤拔属植物(主要为黄酮类)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与抗炎、抗菌、雌激素样、皮肤保护、神经保护、保肝等方面作用。千斤拔资源丰富,但其种质资源复杂,质量控制指标目前仍未统一,对千斤拔属植物进行更深入的多成分综合研究,将对进一步开发千斤拔属植物药用价值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科Thymelaeaceae狼毒属Stellera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香豆素、黄酮、木脂素及挥发油等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狼毒属植物中二萜及双黄酮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活性。该文对狼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药用价值的提升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