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免疫病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4例RSA患者进行封闭抗体,抗独特性抗体,细胞毒指数,透明带抗体,抗磷脂抗体,血型抗体进行检测及分型。结果:在204例RSA患者中,I型患者(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占54.90%,Ⅱ型患者9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占5.88%,Ⅲ型患者(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占30.88%,Ⅳ型患者(不明原因)8.33%。I型Ⅲ型患者的封闭抗体春抗独特型抗体均呈明显缺乏趋势,且占病人总数的85.9%。与I型和Ⅳ型,Ⅱ型和Ⅲ型病人以自身抗体及同种血型抗体异常增高为其免疫学特征。结论:反复自然流产免疫原因分型对选择针对性诊疗方案具有临床实际意义,即I型和Ⅲ型患者可选择淋巴细胞, 增强母-胎免疫识别;ⅣⅡ型患者则应选择免疫抑制的治疗方案,以缓解自身抗体及同种抗对对胚胎抗原的损伤;Ⅲ型患者还可选择淋巴细胞免疫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提高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异常母胎免疫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用自制保胎方剂保胎灵Ⅰ号治疗RSA患者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RSA患者(A组)、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B组)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C组)中药治疗前后由清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予水平以及妊娠后血泌乳素PRL、孕酮P、雌激素E的动态变化.结果:中药冶疗RSA后,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浓度降低,而IL4、IL10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恢复正常.治疗后妊娠68例,保胎成功62例,占91.2%,保胎失败6例,占8.8%.保胎成功组外周血PRL、P水平随孕期增加显著升高,而保胎失败者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可能通过调节母胎内分泌和免疫网络的棚互应答达到保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是指连续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其引发因素与母体、胚胎、母胎互相作用有关[1,2]。RSA患者由于多次妊娠后流产的发生,导致其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的状态,容易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妊娠率,给自身心身健康、家庭负担带来极大的影响。有学者指出[3],RSA患者早期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与流产次数、年龄、文化水平等密切相关,建议临床应当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干预缓解患者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RSA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质量不足1000g的自然流产,过去定义为妊娠28周前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习惯性流产[1]。RSA发生率约占育龄期妇女1%[2]。RSA发生机制复杂,近1/2的RSA患者的病因未明[3],称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且认为大多跟免疫因素有关[4]。正常妊娠时母体通过复杂精细的免疫系统调控,使母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保护胚胎不受母体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母胎免疫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母胎免疫特点是以辅助性T细胞(Th2)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为优势的免疫平衡,Th17是与白细胞介素(IL)23相关的、能够分泌IL-17的T细胞亚群。近期研究发现,母胎界面IL-23升高,Treg/Th17失衡导致Th17偏移,IL-17升高引起的细胞因子微环境的改变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关。该文就IL-23和IL-17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卵细胞受精后,在发育成长过程中,有一系列免疫作用参与,其中有对生殖有利的影响,也有对母体及胎儿有害的影响。有害影响最常见的是发生自然流产。人类妊娠大约有15%左右发生自然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三次以上称为习惯性流产或反复自然流产(RSA)。除少数因夫妇双方染色体及基因异常、女方黄体功能不健全及子宫器质性病变外,大多数习惯性流产为原因不明者。据报道,国内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占流产的56%,国外占72%,且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有研究证明,母胎间的红细胞血型、血小板血型及HIA血型的同种免疫均可引起流产的发生。本文就这几种血型抗体与流产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当连续发生2次流产时就应该引起重视并予以评估~([1])。该病主要与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然而这些因素所占比例低于50%,研究认为,母胎界面的免疫调控失常在复发  相似文献   

8.
胎儿对于母体是非典型的同种异体移植物。关于胎儿逃避母体的免疫排异反应得以正常生长,或被母体排异而发生流产的免疫学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胎界面(maternal-fetal interface)的局部免疫调节上。胎盘丛密绒毛膜是与母血、蜕膜直接接触的唯一胎儿组织,因其位于母胎界面上,故它实际上起着保护胎儿免受排异的屏障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通过诱导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局部免疫抑制细胞和封闭抗体。对滋养层细胞抗原表达的研究,是以上推论的基础。本文主要综述滋养层细胞、间质细胞抗原的表达及封闭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一般妊娠时间不超过20周,发生率为5%[1]。其中部分病因不明的反复流产称之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占较大比例。免疫因素是引起RSA的主要原因和机制之一,包括自身免疫因素和同种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主要有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RSA)的影响,探索其调节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可能免疫机制,为黄芩安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SFP级CBA/J雌鼠随机制成正常妊娠组(A组)、RSA模型组(B组)和黄芩苷处理组(C组)。分别比较各组流产率、胚胎吸收率差异,经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受孕子宫匀浆组织中IFN-γ、IL-2、IL-4、IL-10细胞因子及孕酮含量差异,并观察相应组别子宫组织HE染色切片表现的区别。结果经黄芩苷干预治疗后C组较RSA模型B组流产率及胚胎吸收率明显降低(P0.01),子宫匀浆组织中INF-γ、IL-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IL-4、IL-10及孕酮含量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后C组在子宫腺体、蜕膜细胞数量和形态方面也较B组更具优势。结论黄芩苷通过调节子宫局部母胎界面免疫状态机制,既明显抑制Th1型细胞分泌INF-γ、IL-2因子,又明显促进Th2型细胞分泌IL-4、IL-10因子,使得免疫微环境中Th2型细胞因子的整体水平上调,促使Th1/Th2平衡偏向Th2型发展,同时也明显提升子宫局部孕酮激素的含量水平,影响并保护蜕膜细胞及子宫腺体正常发育,对降低流产率、胚胎吸收率具有积极作用。黄芩苷能有效抑制RSA行为发生,安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免疫遗传学及基础遗传学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病因与母胎免疫调节紊乱有关。近年研究也进一步证实:URSA患者夫妻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容性增强,致使妊娠妇女对胎儿父系同种抗原呈低识别或低反应,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可以使胎儿免受免疫打击而流产的保护性抗体即封闭抗体。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URSA患者免疫反应性,使其产生足够数量封闭抗体,避免胎儿父系抗原被母体免疫系统识别、杀伤和排斥,使妊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贾建军  王自能 《广东医学》2003,24(2):206-207
母体免疫系统不排斥同种异基因移植物的胚胎 ,且保护其正常发育、直至分娩 ,是疫耐受建立的体现 ,说明母体对胚胎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机制。该机制 ,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胎儿从未与母体组织直接接触 ,因此母胎免疫调控机制可能仅发生于胎盘的母胎界面处[1] 。母胎界面处滋养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存在 ,为免疫耐受的建立起了关键作用。目前 ,母胎界面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研究已成为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且母胎界面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1 滋养细胞  母胎界面免疫反应的关键是滋养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RSA)的影响,探索其陕西,宝鸡调节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可能机制,为中药学"黄芩安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SPF级CBA/J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A)、复发性流产(RSA)对照组(B)和黄芩苷处理组(C)。比较各组流产率、胚胎吸收率;经免疫组化、ELISA方法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IFN-γ、IL-4的含量,并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C组较B组流产率及胚胎吸收率明显降低(P 0.01);C组CD4~+/CD8~+T比值及Th1/Th2比值均与正常妊娠A组近似,但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B组表现为CD4~+/CD8~+比值和Th1/Th2比值均升高(P 0.01)。结论黄芩苷通过调节子宫母胎界面免疫状态机制,促使Th1/Th2平衡偏向Th2型发展,明显有效降低CD4~+/CD8~+比值,能有效抑制复发性流产(RSA)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是指临床上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0.4%-0.8%.RSA中约有40%~80%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病因,称为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近年研究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治疗,亦多集中于免疫学领域.  相似文献   

15.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梅  高巍  李坚 《北京医学》2005,27(1):56-58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or repetitive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为0.4%~1.0%,若按连续发生2次计算,则为5%.RSA原因有解剖、内分泌、感染、染色体、遗传等,其中40%~80%原因不明的RSA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1],是母体免疫排斥胎儿的结果[2].免疫因素中涉及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滋养叶淋巴细胞交叉抗原(TXL)、血型抗原、抗精子抗体、抗磷脂抗体、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等10多种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补肾益气方对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5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和30例RSA患者,RSA患者诊断受孕后口服中药补肾益气方,2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RSA患者服药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2周后RS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上升,IL-10水平上升,均明显高于服药前及健康对照组(P<0.05),Th1类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补肾益气方能够上调RSA患者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改变母体细胞因子分泌状态,诱导母胎免疫耐受,保护胎儿不被免疫细胞排斥。  相似文献   

17.
赵延峰  张宁宁 《医学综述》2010,16(14):2173-2176
HLA-G诱导的母胎免疫耐受是保证胎儿免遭母体排斥、妊娠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HLA-G属非经典HLA-Ⅰ类抗原,可在胎盘绒毛外滋养细胞选择性高表达,主要通过与NK、T细胞表面的杀伤抑制性受体结合,激活胞内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杀伤及细胞毒活性。滋养细胞HLA-G表达降低或异常表达,影响其与NK、T细胞的结合而阻碍抑制性信号转导,母胎界面出现NK细胞表型以及NK、T细胞功能异常、功能性细胞因子分泌改变等妊娠期免疫紊乱现象,造成母体对胚胎抗原的免疫攻击,导致引发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流产(RSA)是临床上难以处理的不育症,发病率占妊娠总数的1% ~5%.在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针对RSA免疫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的系统性研究过程中,发现RSA的发生与患者系统免疫和局部免疫异常有关,其中自身免疫型RSA主要与抗磷脂抗体(APA)阳性有关,而同种免疫型RSA则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有关.建立了系统的免疫型RSA病因筛查流程和诊断体系,其中在国际上首创的ACL+β2-GP1双指标联合多次检测技术为免疫型RSA的分型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结合孕前和孕期临床多指标动态监测,在国际上首创小剂量、短疗程、个体化的免疫抑制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并对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子代进行随访,验证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项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临床医师的RSA病因诊断难、治疗难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RSA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NK 细胞与复发性自然流产母胎免疫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存在于外周血与子宫内膜层面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妊娠免疫机制里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中母胎免疫免疫紊乱机制相关&#65377;母胎界面存在各种不同的结构,促使其上不同功能的NK细胞亚群直接作用于滋养细胞&#65377;RSA妇女妊娠前后NK细胞数量和/或活性的变化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65377;本文对NK细胞功能和导致RSA的可能机制进行回顾和综述,总结目前已获得的对外周血NK细胞和子宫NK细胞的研究进展,以及针对NK细胞紊乱的免疫治疗,探讨RSA的免疫学机制以及今后可行的治疗方向&#65377;  相似文献   

20.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e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为0.4%~1.0%,原因有解剖、内分泌、感染、染色体、遗传等,其中40%~80%原因不明的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1],是母体免疫排斥胎儿的结果.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妊娠过程如下:带有父方异性抗原的胚胎对母体来说是一种移植物,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直至胎儿娩出.胚胎可看作是具有父方50%遗传物质的同种自然移植物,具有同种异体移植及自体移植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