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山羊轻革的植铝结合鞣制工艺.结果表明:山羊酸皮经12%的BA栲胶预鞣3 h,再用14%的硫酸铝复鞣,辅以合适的鞣后湿加工可得到Ts为98.8℃,成革手感、粒面外观及相关机械性能与铬鞣革相近的山羊轻革.植鞣前合适的预处理、选择性能恰当的栲胶及铝鞣时使用蒙囿剂对山羊皮植铝结合鞣制生产轻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涉及了稀土-植物鞣剂的化学研究,鞣法研究及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单独稀土鞣革的收缩温度为62℃,植鞣的收缩温度为83℃,而两者结合鞣为102℃,并且这种结合鞣革有良好的手感及强度。研究表明这种结合鞣在制革工业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鞣革经(CH_2)_6N_4处理后,其耐湿热稳定性与收组温度将明显提高。在相同植物鞣剂配比(落叶松:橡椀=6:4)的条件下,使用植鞣湿坯革重0.5%的(CH_2)_6N_4处理,成革的上述两项性能指标,接近于红矾用量为裸皮重2%的铬植结合鞣革。因此,对于某些要求耐湿热稳定性与耐热性较高、必须使用铬-植结合鞣法生产的皮革,可用植-(CH_2)_6N_4法来取代,从而达到无铬鞣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尼日利亚几个地区的传统植鞣革样进行了分析,以评价其物化性能并与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某些品种的革质量可能达到国家认可标准。本文还对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皮革质量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1884年,August Schultz发明了二浴铬鞣法。1893年,Martin Dennis又发明了一浴鞣法。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二浴法系用于山羊皮鞣制,而一浴法则广泛用于牛皮鞣制。制革工作者认为,与一浴铬鞣法相比较,二浴铬鞣法鞣制的成革中,Cr_2O_3含量对成革性能的影响更为重要。例如,山羊正鞋面革(锦羊革)的伸长率是主要的特性指标之一,伸长率超过标准值,制成的皮鞋就容易变形走样,而革中Cr_2O_3的含量减少可降低伸长率。但Cr_2O_3含量降低后的成革是空松而扁薄的,缺乏丰满性和良好的身骨弹性。  相似文献   

6.
制备出了新型无铬鞣剂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样品,并用铬鞣剂与铝鞣剂分别复鞣处理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样品,对上述三类经过鞣制和复鞣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和未鞣制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进行热失重分析,利用atava-estk法和Flynn-wallOzawa法处理四个样品在不同加热速率下的热重分析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加热速率下,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在达到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均高于未鞣制黄牛皮胶原纤维,且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的热降解活化能较未鞣制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提高了25.595~33.309kJ/mol,两种胶原纤维热降解机理函数符合G(α)=[-ln(1-α)]4规律;同时,在相同加热速率下,复鞣处理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在达到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明显高于TWT鞣制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其中铬复鞣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在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也高于铝复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且复鞣处理过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的热降解活化能均低于TWT鞣制的黄牛皮胶原纤维,但铬粉/铝单宁复鞣的胶原纤维热降解机理函数也同样符合G(α)=[-ln(1-α)]4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环保的角度入手,探讨了用铬鞣革屑制备制革用PRF复鞣填充剂过程中铬鞣革屑的最佳水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制革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铬鞣革屑为原料,在、不脱铬的情况下对铬鞣革屑进行水解;用乙烯基类单体对铬鞣革屑水解产物进行改性制备皮革用复鞣填充剂;对第四种乙烯基单体接枝改性的铬鞣革屑水解液进行优化,对最优复鞣剂的最佳应用工艺条件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对复鞣后的坯革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乙烯基单体改性铬鞣革屑水解液的最佳第四种单体是丙烯酸丁酯;最优复鞣剂的最佳复鞣工艺为:温度50℃,复鞣剂用量2%(以固含量计),中和后复鞣,复鞣时间2h。复鞣后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改性OX—5的合成,并对其鞣性和与铬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OX—5可以与胶原和铬发生作用,作为预鞣剂或复鞣剂能增加铬鞣革的丰满性,柔软性和收缩温度,与铝结合鞣可得到丰满,柔软,耐水洗,收缩温度高的白色革。  相似文献   

10.
用高碳合脂酸锌加油提高成革防水耐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铬—植结合鞣牛反绒面革加油的油脂中,配用适量高碳合脂酸锌进行加油,能降低成车吸水率,提高其防水性能。高碳合脂酸锌熔入加脂用油脂中后,将明显提高油脂粘度,有利于油脂在革内的固定,对绒面革使用中由于灰砂吸附和水洗所造成的革内油脂移失去有所减少,从而可提高绒面革的耐用性能。高碳合脂酸锌还具轻度防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SRT复鞣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一种新的合成鞣剂及它的制备方法。SRT 复鞣剂为芳香砜桥型缩合物。首先由苯酚合成4.4′-二羟基二苯砜,再与萘磺酸,甲醛和脲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得到均相水溶性的共缩合物。它是一种耐光性的白色合成鞣剂,特别实用于鞣制白色革。它与铬盐络合作为矿物鞣革的复鞣剂,尤其是复鞣铬革显得光亮和丰满。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黄牛皮劳保鞋面革的制作要点。  相似文献   

13.
鞣制过程中的少铬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盐腌皮制备软革的过程中,以少铬鞣过程为依据,我们对铬鞣废液的循环及重新使用以制备蓝湿皮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盐腌皮被片皮后,再用生皮重4%的铬鞣剂对其进行加工,然后,对蓝湿皮进行剖层,削匀,及不含铬的复鞣剂复鞣。在这种鞣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铬鞣剂的使用量可被大量减少,而用这种蓝湿皮制得的软面革及绒面剖层革都具有良好的质量。因此,通过少铬鞣过程,在蓝湿皮制备中铬废液的循环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被使用铬的总量及流失铬的总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氯化轻型稀土中氯化钢、氯化铈、氯化镨、氯化钕的鞣性。在铬鞣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用扫描电镜观察到:加入氯化稀土的革中铬的固定量多于不加稀土的革;稀土在革中也不同程度地被固定。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图说明了铈离子、镨离子与铬离子间有协同作用;钢离子、铁离子与铬离子间有掩蔽作用。研究表明铈离子比其它三种离子鞣革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
对石榴皮栲胶(GE)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将其应用于绵羊服装革主鞣和复鞣中,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其应用工艺,结果表明:石榴皮栲胶用于绵羊皮服装革主鞣和复鞣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和7%,主鞣服装革的收缩温度(Ts)为68.8~75.2℃,复鞣服装革的Ts则高达112.9~125.3℃,并且革身柔软、丰满、具有发泡感,有较大的延伸性,回弹性好.  相似文献   

16.
C-2000铬鞣剂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C—2000铬鞣剂媒制汉口路山羊皮生产服装革的工艺条件,对比了不浸酸鞣制和常规浸酸鞣制两种工艺所得革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浸酸铬鞣法相比,采用C—2000铬鞣剂及相应工艺鞣制的蓝湿革与成革的某些性能得到了提高,可以省去浸峻工序,简化工艺操作,减少酸和盐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铬—铝鞣制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铬鞣法和铝鞣法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少铬的一些铬铝结合鞣法及铬铝鞣剂的几种方法;说明了铬铝鞣制在清洁制革工艺上的作用及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常规铬鞣法的铬利用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硅酸钠分别在碱、酸性区域内预处理山羊酸皮,然后再铬鞣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碱性区域内硅酸钠的预处理效果较好;7.5%的硅酸钠处理3 h可使皮收缩温度(Ts)达68℃,适合于削匀.此外,硅酸钠预处理酸皮后可增加铬鞣过程中的铬吸收率,达91%,而铬鞣废液中的铬离子浓度可降低为960 ppm,5%的铬粉即可使皮Ts达104℃.扫描电镜分析及成革性能检测显示,硅铬鞣革坯与铬鞣革坯的粒面及纵截面的显微结构无太大区别,成革机械性能与常规铬鞣成革相当,Ts稍高于铬鞣革坯.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制革清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生产型制革综合清洁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低硫低碱脱毛浸灰技术和高吸收铬鞣技术等,并实施了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清洁技术减少了25%的COD排放量,减少了459/6的硫排放量,减少了60%的碱度的排放,减少了93.69/6的铬排放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同时降低了12.5%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用锆、铝无机盐做主要鞣剂,以猪皮白色软鞋面革为对象,研究了锆—铝结合鞣法,针对产品的要求和鞣剂的性能,开展整体工艺的研究。以工艺平衡为重点,以产品质量为目标,优选出灰碱脱毛—→片硝皮—→锆铝结合鞣—→铬复鞣—→中和加脂—→干燥整饰的工艺路线。产品主要理化指标和观感质量可以达到铬鞣同类产品水平,白革色度优于铬鞣革。在生产工艺中,基本消除了铬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锆铝资源,缓解了铬资源贫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