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对象与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2月我科手术治疗5例(6个)小脑后下动脉(PICA)动脉瘤。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2~59岁,平均37岁。病程7~32d,平均21d。均以突发头痛、呕吐发病,伴意识障碍2例。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2例。CT示均为第四脑室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经DSA、CTA、MRA证实PICA起始部动脉瘤1例,远端动脉瘤4例(5个);其中囊状动脉瘤5个,梭形动脉瘤1个.  相似文献   

2.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后循环动脉瘤患者26例(2例伴血管畸形),其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7例,小脑下后动脉瘤及大脑后动脉瘤各6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小脑上动脉瘤3例,小脑下前动脉瘤2例。入院时按Hunt-Hess分级,Ⅰ-Ⅲ级23例,Ⅳ-Ⅴ级3例。动脉瘤颈夹闭18例,瘤颈夹闭及瘤囊切除5例,血管成型术2例,动脉瘤孤立1例。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19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轻度偏瘫2例,共济失调及吞咽困难各1例),2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手术难度大,选择正确的入路,充分暴露动脉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 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价值,了解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M RA表现、好发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4-2013-02我院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畸形好发部位、类型及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22例均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扫描,再将原始图像经 AW4.5工作站采用M IP及V R两种方法进行血管重组,并对血管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中,单发19例,多发3例,共25处。其中19例单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6例,位于前交通动脉区3例,位于大脑前动脉10例;3例多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左椎动脉颅内段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基底动脉及前交通动脉1例。22例中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者20例(90.9%),双侧动脉对比一侧优势者16例,伴AVM1例,永存三叉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A1段缺失8例,血管狭窄2例。结论3.0T磁共振M R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及合并颅内其他血管病变,是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首选、有效、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3年9月至1996年12月对46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人进行真丝线段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6-67岁,平均325岁。病程1个月至4年,平均38个月。25例有脑出血史。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本组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示脑AVM供血的动脉包括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及颈外动脉。其中由1支动脉供血的6例(13%),2支供血10例(22%),3支供血20例(43%),4支以上供血7例(15%),颈内外联合供血者3例(7%)。巨大型、高血流量…  相似文献   

5.
三维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初步应用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3D-CTA检查,并同期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 3D-CAT显示了24例动静脉畸形,3D-CTA在显示畸形血管闭、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三维构造以及空间关系上优于DSA,并能显示三者与颅骨的关系。3D-CTA虽未能发现1例小型小脑动静脉畸形,但其显示了一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的供血动脉动脉瘤,并确定了出血系动脉瘤而非动静脉畸形。3D-CTA可以模拟手术入路时可观察到的血管构造,有助于正确判断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成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3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其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适合于大型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以及颅内巨大血肿怀疑系动静脉畸形破裂者。它与DSA可互补,但尚无法取代DSA。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T1加权三维选择性水激发(MR T1W 3D-WATS)成像在颅内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6名正常志愿者行MR T1W 3D-WATS扫描及多平面重组,观察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MRI示1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单侧三叉神经受压右侧2例、左侧6例;双侧均受压5例,其中1例为双侧疼痛,仅有右侧或左侧疼痛的单侧疼痛各2例;1例患者两侧三叉神经均未见明显受压,但临床有明显右侧三叉神经痛症状。志愿者中,有受压现象者左、右侧各1例。三叉神经受颅内血管压迫与临床表现有明显相关性(P=0.03,r=0.84)。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上动脉13/19支,小脑前下动脉1/19支,基底动脉1/19支,起源不清血管4/19支。结论:MR T1W 3D-WATS成像能够清楚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为临床颅内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例1,男,24岁,因车祸伤1h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头面部多处裂伤,左胸锁关节肿胀,骨擦感(+),左大腿中段肿胀畸形。骨擦感(+)。头CT未见明显异常。计算机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示左股骨干骨折、左锁骨骨折。伤后3h在人手术室准备行骨折复位术途中突发意识不清。复查头CT示左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量约15ml,双额叶脑挫裂伤。暂保守观察治疗。伤后6h神志清楚。伤后15h复查头CT示双侧小脑出现低密度梗塞灶,提示外伤后小脑脂肪栓塞。给予激素和改善微循环治疗10d后行骨折复位术。入院31d复查头CT示双侧小脑低密度梗塞灶明显缩小。3月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动静脉畸形合并存在颅内动脉瘤时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天坛医院1995年-2002年之间所收治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本组20例病人诊断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其中11例表现为颅内出血:7例为动静脉畸形出血,2例为破裂动脉瘤出血,另有2例出血原因不详。临床上分为四型:(1)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主要供血动脉主干的近端;(2)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的远端;(3)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内部;(4)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无关。所有的病变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建议对这两种病变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显微手术夹闭的3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延髓前段9例、延髓侧段6例、扁桃体延髓段5例、终末扁桃体段7例、扁桃体上端区域4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4例,Ⅲ级7例;采用远外侧入路15例、乳突后枕骨下入路7例、枕骨后正中入路9例。结果术后6个月,运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mRS评分0分20例,1分5例,2分3例,4分1例(Hunt-Hess分级Ⅱ级),6分2例(1例死于肿瘤感染,1例死于)。结论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破裂常表现脑干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仅表现为第四脑室出血;小脑后下动脉常有变异,CT血管造影不易发现动脉瘤;受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位置和解剖变异的影响,手术入路应给予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65岁女性,因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10 d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特征。头部CT及CTA示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鞍旁圆形占位,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强化明显(图1A、1B)。DSA示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大小约12.2 mm×11.7 mm,瘤颈约10.7 mm,压颈评估前交通动脉代偿良好,3D-DSA显示宽颈大动脉瘤,载瘤动脉过于迂曲,后交通动脉发达并起自动脉瘤体部(图1C~F)。  相似文献   

11.
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9例,小脑出血起病1例,经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或全脑DSA明确诊断,梭形动脉瘤5例,囊状动脉瘤5例,其中合并动静脉畸形2例。结果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5例,血管内治疗5例。随访3个月~3年,正常工作和生活7例,生活自理1例,失访2例。结论早期外科处理破裂出血的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能取得良好结果。对不能单纯夹闭或栓塞的动脉瘤,闭塞载瘤动脉也是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显著提高了神经外科手术效果,降低了死亡率和残废率,我院自1997年3月至1998年4月行显微手术52例,报告如下:l对象和方法l.l一般资料52例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4(5-61)岁。手术治疗病变种类及手术人路见表1。差回手术治疗病变种类及八路往:其他指椎管脊典肿瘤(3例),胆脂瘤匕例),髓母细胞瘤匕例),小脑胶质瘤(l例),小脑出血门例),视神经管减压(l例),第四脑室肿瘤匕例),小脑炎性病变问例),颅底凹陷症门倒)动脉瘤6例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瘤1例,前5…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图1~3) 男,33岁,因进行性双下肢乏力半年余,加重伴吞咽困难1个月余入院。颈胸段MRI检查示延髓至T11脊髓空洞,T7.8髓内占位病变。初步诊断为髓内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动静脉畸形(AVM)并脊髓空洞症。全麻下行T7.8椎板切开探查,脊髓空洞分流术。术后1个月因再次出现吞咽困难而入院,脊髓血管造影示T7肋间动脉至脊髓前动脉供血,血管团直径1.5cm,考虑为T7脊髓髓内AVM。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血管畸形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总结1989~1998年10年间受治的小儿脑血管畸形20例(均为动静脉畸形─AVM),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小儿脑AVM的临床特点,提出合理诊断和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20例,男女之比3:1(15/5)。年龄10月~14岁,平均年龄7.66岁。5~10岁占70%,为高峰期。5岁以下2例,10岁以上4例。出血部位:顶叶9例,额叶5例,预叶4例,枕叶互例,双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1例。血管畸形部位;脑血管造影示大脑前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2例,大脑后动脉1例,均为于幕上。1.2临床…  相似文献   

15.
小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9例小脑动静脉畸形。临床表现以蛛网膜下腔及小脑内血多见,其次为三叉神经痛和癫痫,供血动脉主要是小脑上及小脑后下动脉,血管畸形直径在5cm内。本组均经动脉途径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效果良好。文中小脑动静脉畸形的特点和栓塞术操作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应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应用Onyx液态胶栓塞治疗。结果 4例病人手术效果满意,随访1年,3例行造影复查动脉瘤均无复发,2例恢复良好,1例遗留共济失调症状。余1例持续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应用微弹簧栓塞载瘤动脉的方法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是可行的,Onyx液态胶栓塞载瘤动脉可引起继发小脑梗死。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液体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u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DAVM)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机制尚未得到很好评估和探讨。报告1例EVAL液体栓塞剂介入栓塞桥小脑角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继发三叉神经痛病例。患者,女,67岁,因左面部阵发性疼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见左口角存在扳机点疼痛,左侧面部麻木,痛觉、触觉减退,余无特殊。头颅MR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左颅中窝底-左大脑表面多发异常血管畸形。诊断:左侧硬脑膜动静脉畸形。予EVAL液体栓塞剂行介入栓塞治疗实现畸形血管完全闭合。术后患者疼痛消失,随访2年未再出现三叉神经痛。该病例的治疗策略新颖,丰富了罕见病的诊疗,可为日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颅内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以电熔断解脱弹簧圈栓塞的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治疗结果,探讨颅内动脉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与安全性。方法20例患者(其中18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2例以头痛起病)经造影证实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之远端动脉瘤分别为2例、4例、4例、10例。其中小脑上动脉供血之动静脉畸形1例,伴有血流相关破裂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多发动脉瘤1例。所有动脉瘤均采用GDC、EDC或Matrix弹簧圈栓塞。其中单纯栓塞动脉瘤2例;栓塞动脉瘤同时栓塞载瘤动脉18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相关的死亡,术后出现一过性功能障碍2例;载瘤动脉栓塞后多数可见侧支供血,未见叫显的小脑供血减少。结论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由于动脉瘤特性、载瘤动脉细小、动脉瘤与载瘤动脉比例等因素,多需要闭塞载瘤动脉。为避免可能造成的侧支血管的闭塞,建议用弹簧圈栓塞。  相似文献   

19.
颅内血管畸形合并脑动脉瘤,早在1925年已有文献记载。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率在增长。作者对经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1例进行了研究,发现颅内血管畸形合并脑动脉瘤6例,其中3例是在手术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41岁.1983年11月4日凌晨睡眠中突然头痛,呕吐,1小时后神志不清,左上下肢活动受限。当地医院按SAH治疗1月后病情好转。四个月后出现发作性抽搐,每次发作从左上肢开始,随后波及全身。持续十几分钟抽止,每月发作2~3次,而来我院。查体:神清合作,左鼻唇沟浅.伸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CT血管成像(CTA)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CTA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表现颅内出血10例,其中第四脑室出血4例、第四脑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全脑室系统出血1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表现为后颅窝占位症状1例.CTA显示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8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3例;其中囊状动脉瘤7例,梭形动脉瘤4例.手术所见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周边结构等与CT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小脑后下动脉瘤多表现为第四脑室出血和小脑出血,CTA可清楚地显示小脑后下动脉瘤,对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