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无偿献血人群中5项感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保证血液采集充足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对2007~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5项感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项感染性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5.16%,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36%、0.54%、0.55%、0.27%、0.59%,除抗-HIV组(P>0.05)外,ALT、HBsAg、抗-HCV和梅毒抗体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重庆市江津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达到减少血液报废,净化血液资源,提高血液质量的目的。方法收集江津区2008~2011年13 49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资料,对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检测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 49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4.54%,各年间总的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率依次是1.65%、1.17%、0.34%、0.2%、1.3%,除ALT(P〈0.01)外,HBsAg、抗-HCV、抗-HIV、抗-TP各年间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津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排名依次是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其中ALT、HBsAg不合格率呈先降后升趋势,抗-HIV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HCV和抗-TP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6~2010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天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建立高质量的固定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0.37%、0.34%、0.09%、0.36%,各年间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液检测不合格比例依次为:ALT>HBsAg>梅毒抗体>抗-HCV>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建立长期固定低危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水平,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无偿献血者状况,指导献血者招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2004~2008年无偿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检测的不合格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47%、0 33%、0 63%、0 15%和0 63%,除抗-HCV组(P>0.05)外,ALT、HBsAg、抗-HCV和梅毒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固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鼓励无偿献血者多次献血。  相似文献   

5.
孝感市2006-2008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孝感市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孝感市2006~2008年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速率法(正常值小于40U);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2006~2008年共检测74619人次,其中不合格者2038人次,占总人数的2.69%。ALT、HBsAg和抗-HCV不合格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ALT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梅毒抗体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征询和宣教,献血前增加必要的筛查可以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血液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方法献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筛查采用金标试纸法,合格者献血后留置标本同时作初、复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采用酮体粉法和赖氏法;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PR中TRUST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为2.30%,由高到低依次为梅毒抗体(0.97%)、抗-HCV(0.43%)、ALT(0.41%)、HBsAg(0.39%)和抗-HIV(0.10%)。结论为了保证血液安全,必须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从低危人群中招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同时采用严格的检测试验,才能保证血液安全,防止经血液途径传播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需要输血的6953例患者,进行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测阳性率为:HBsAg 10.96%;抗-HCV 2.01%;抗-HIV0.07%;抗-TP1.25%;ALT大干40U13.84%。结论:输血前受血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可为血源性感染诊断提供依据,为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以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从而节约血液资源。方法使用唐山软件9.0,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成都市共501 608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15%,其中HBs 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56%、0.91%、0.30%和1.71%,ALT不合格率为1.01%。各项检测不合格率依次为:HBs Ag梅毒抗体ALT抗-HCV抗-HIV。结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提示采供血机构要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增加快速筛选项目,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巴中市2006-200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5项检验结果的分析,探求无偿献血管理的有效方法,从根本上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巴中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初的3.78%上升到2007年底的4.67%。抗-TP、抗-HIV、抗-HCV及ALT的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HBsAg的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检测项目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抗-TP、HBsAg和ALT。结论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HBsAg的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孝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保证血液安全。方法收集2012~2014年孝感市无偿献血者资料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84 783例,其中不合格2 618例,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09%,呈逐年下降趋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1.2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分别为0.72%、0.41%、0.01%、0.71%。结论应对不同人群制定科学的献血招募方式,探索有效的血液筛查方法,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济南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方法对2001年至2007年10月所采集全部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双人、双试剂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和不规则抗休的初检和复检。抗-HIV不合格者均经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历年来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总不合格率平均为5.77%,且总体呈下降趋势。ALT、HBsAg两项为不合格最主要原因。在不合格项中,不规则抗体确有一定发生率。结论应继续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建议开展采血前HBsAg与ALT快速检测,有条件血站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伊犁地区无偿献血者状况,指导献血者招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血站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不合格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中献血总人数83199例,检测不合格总数2667例,平均不合格率3.2%,低于其他地区。结论在政府支持与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不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建立固定的献血者队伍,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异常与性别、年龄及职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的无偿献血者中,总有一部分人血液检测结果异常,探讨这种异常与性别、年龄和职业等的相关性,对于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上海市部分地区13152名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抗-HIV 1/2检测结果(初检)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3年来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发展趋势,探讨其规律及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地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为3.86%,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37%、0.20%、0.19%、0.55%、2.70%,除HBsAg组(P>0.05)外,抗-HCV、梅毒、抗-HIV及ALT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献血前ALT筛查与否的ALT不合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加大ALT筛查力度,有效降低ALT不合格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愿和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上饶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上饶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状况,保证血液采集充足和安全,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对2005~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标本HBsAg、抗-HCV、抗-HIV、梅毒-TP及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4.12%,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TP及AL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64%、0.18%、0.05%、0.69%、2.57%,从2010开展ALT快速筛查后,ALT的阳性率由2009年的4.87%下降到2010年的0.48%。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献血者可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寿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无偿献血招募及血液安全提供相应资料。方法对长寿区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干化学初筛之后,ALT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间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sAg、抗-HCV、抗-HIV、抗-TP 4项全部可疑结果占不合格结果的百分比为48.24%。结论为保证血液安全和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应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及初筛工作;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及可疑献血者的归队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肇庆地区无偿献血者各种输血相关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情况。方法HBsAg、抗-HCV、抗-HIV、抗-T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ALT采用速率法。结果2007年-2011年共检测标本163108份,其中不台格者为10867份。占采血总数的6.66%,各项目的不合格率依次为ALT5.79%(9437份)、HBsAg0.45%(729份)、抗-TP0.27%(439份)、抗-HCV0.15%(245份)、抗-HIVO.0104%(17份)。结论从低危人群中选择献血者,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加强献血前的咨询和筛查.同时加强血液检测,保证肇庆地区充分和安全的血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感染状况.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为8.0%,ALT不合格率最高(4.70%),其他依次为抗-HCV(1.31%)、抗-TP(1.03%)、HBsAg(0.64%)、抗-HIV(0.37%).结论 血站应尽量采集低危人群血液,提高血液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有效避免受血者罹患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浪费,提高血液质量。方法对所有无偿献血者的血样进行输血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用赖氏法和紫外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TP)等可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结果淮安地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率2007~2009年3年分别为4.24%、3.01%、2.56%,其中ALT占52%、HBsAg占30%、抗-HCV占2.8%、抗-TP占11.2%、抗-HIV占4%、梅毒占20.0%。市站与各分站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5,P<0.05)。结论加强无偿献血者的健康咨询以及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茂名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情况,为献血者的招募及血液初筛检测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初筛合格者血液样本采用双人、双试剂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初检与复检。结果 HBsAg初筛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计划献血人群、志愿献血人群、互助(应急)献血人群。血液初复检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HCV、HBsAg、梅毒抗体、抗-HIV;女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男性(P0.01);学生与军人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其他职业人群(P0.01)。结论坚持HBsAg初筛并选择性进行ALT初筛,能显著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