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脐疗对黄体功能低下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选择黄体功能低下型不孕症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黄体酮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联合腹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脐疗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证候总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黄体中期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证候总积分较低,子宫内膜厚度较高,PI、RI指数较低,E2、P水平均较高,妊娠成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针与脐疗联合用于黄体功能低下型不孕症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黄体中期雌孕激素水平,改善黄体中期血流灌注,促进子宫内膜增长,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轻点刺络法+针刺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观察2组治疗前后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中浅感觉(上臂、手掌、腿部、足底)评分、本体感觉(肩-肘、腕-手指、髋-膝)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中各电位(P14、N20、P27、N35)的潜伏期均显著降低(P均0.05),波幅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电位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各电位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BI分级、MBI总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F-36量表中生命活力(VT)、总体健康感(G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心理健康(MH)、社会功能(SF)评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VT、GH、PF、S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点刺络法结合针刺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严莉  汪静  雍峻  肖红梅  曾庆繁 《解剖学报》2019,50(6):718-72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新生乳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神经元,并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抗体进行鉴定。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丙泊酚组(再加入12 mg/L丙泊酚),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加入12 mg/L丙泊酚和0.25 mg/L右美托咪定)。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Bcl-2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突触情况。 结果 成功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对照组海马神经细胞以多个突起的锥体细胞为主,胞体呈三角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胞体亮、透光性强,周边有光晕,胞质丰富,核大。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的Bcl-2的表达明显下降;与丙泊酚组相比, Bcl-2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通过影响Bcl-2的表达发挥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为差错占74.32%,非人为差错占25.68%;在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错误所占比例最高(58.43%),其次为技能型疏忽和技能型遗忘(分别为22.37%和11.69%),知识型错误和规则型疏忽占比较少(分别为7.18%和0.33%);不同类型护理人为差错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型错误、规则型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技能型遗忘和技能型疏忽(均P<0.01)。结论护理人为差错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知识型及规则型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后果较严重,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防范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置空肠营养管与置普通胃管的患者各30例,设空肠营养管组为实验组,普通胃管组为对照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发生食物返流,堵管,腹泻等情况,以及对痰液的影响。结果:置空肠营养管患者发生食物返流,堵管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大大降低。结论:在病情需要及经济条件允许下,置空肠营养管较有利于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45岁以上一线护士的职业心理体验和需求,为管理者制定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4名45岁以上一线护士。结果通过对资料阅读、分析和整理提出5个主题:一线大龄护士职业心理变化、日益加重的生理性疲劳、家庭压力增大、追求非临床一线工作的心理和日益积累的工作经验。结论45岁以上一线护士存在不同程度工作疲惫感,但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一线大龄护士的身心健康,合理调整工作岗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冠心病随访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冠心病随访门诊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看病流程;选取2017年1~6月冠心病随访门诊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看病流程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随访门诊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严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269-270
目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并对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者150例患者,分为健康组、甲亢组、甲减组,每组5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TT3)、总甲状腺素(TT4)、FT3、FT4、TSH的含量及诊断符合率。结果甲亢组TT3、TT4、FT3、FT4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甲减组的TT3、TT4、FT3、FT4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甲亢组血清TSH含量明显降低,甲减组血清TSH含量明显升高;甲亢组及甲减组的血清FT3、FT4、TSH的诊断符合率均优于TT3和TT4,其中,甲亢组FT3的诊断符合率优于FT4,甲减组FT4的诊断符合率优于FT3。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安全有效,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FT3、FT4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iR-139-5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 PCR 方法检测 miR -139-5p 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此外检测4株胃癌细胞与正常人胃上皮细胞中 miR -139-5p 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miR -139-5p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 TNM 分期间 miR -139-5p 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以及肿瘤分化程度间 miR -139-5p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iR -139-5p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下调。结论miR -139-5p 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并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 TNM分期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右背部皮下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莉  张继英 《上海护理》2008,8(4):85-87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源于间叶组织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临床所见多以席改状多形型急黏液型为主,而炎症型极罕见,约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5%左右。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由Oberling1935年首先描述,称为腹膜后黄色肉芽肿,1976年国外将其命名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恶性度极高的肿瘤,转移率高,临床表现独特,化疗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